第173章 誰的聖裁

ps:感謝書友書友150503025949413的打賞,現在先上傳一更,晚上還有一更!

“臣荀彧,領兗州文武,恭迎主公,得勝班師!”

經過十多日的時間,二十多萬的曹軍,終於回到了兗州,戰車之中的曹操,看着在兗州文武最前方,左右是一羣羣歡呼着百姓,笑道:“諸位免禮,此次大勝,皆乃麾下文武用力,將士用命,百姓鼎立相助,這一場勝利,不單單是屬於我曹操,更是屬於所有的文武大臣,屬於所有的百姓!”

“萬歲,曹丞相萬歲!”

古往今來,如同曹操這樣的,可謂是根本沒有,在場文武心中欽佩,而所有的百姓,則是感動的不可抑止,萬歲呼聲,響徹天地。

城門的歡迎儀式之後,入城的曹操,並沒有馬上會府,而是帶領着麾下文武,前往了皇宮,面見漢獻帝。

此時的朝廷之上,漢獻帝並一衆大小官員皆在,在身披甲冑的曹操,帶領着身後的文武,步入朝堂之上後,凡是曹操如果的地方,原本安坐的大小官員,一一下拜道:“恭迎丞相得勝還朝!”

步到御階之前,看着上首,那即使有着天子之冕的遮蓋,還是不掩那其中的無精打采的漢獻帝,眼中神光微閃,抱拳道:“臣,曹操,奉陛下聖旨,出征青州黃巾,歷時二月多,終不復陛下厚望,天下臣民厚望,平定青州黃巾之亂,獲得降卒三十餘萬,黃巾家眷百姓百餘萬,得勝班師而歸,特來向陛下稟明!”

“好,愛卿不復朕望,朕甚慰,甚慰,哈~~”

原本還說着好好的漢獻帝,突然睏倦的打了一個哈欠,頭一dian一dian,似乎要睡着一樣,着讓下方的大小官員,盡皆搖頭,不管是那些牆頭草還是此時還死忠大漢的官員,對於漢獻帝這樣有失儀態的舉動,還是感到失望至極。

漢獻帝爲何會變成這樣的原因,曹操比所有人都明白,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直接進入了下一個正題道:“臣稟陛下,青州黃巾之亂雖平,然則經過此次事件之後,青州的北海國無人鎮守,臣請陛下頒下聖旨,敕封趙雲,爲青州牧,張郃爲北海太守,鎮守北海國!”

“即使如此,朕准奏愛情所請。”

漢獻帝想到後宮那些美人,還有那一個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玩物,心思一下子不在此處了,直接揮手道:“愛卿身爲我大漢丞相,統御百官,總攬朝政,此些小事,愛卿自己和百官商議就可,事後向朕稟報即可。”

漢獻帝說完之後,再也不管下方大小官員的目光,起身,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向着後宮跑去,漢獻帝這樣的舉動,可謂是大出所有人的預料,那些忠心大漢的官員,更是心中悲憤、傷心不已。

當然這些官員的心理波動,根本不可能被曹操在意,漢獻帝這樣離開更好,在身後典韋、許褚二將的護衛之下,曹操步上御階,在龍椅稍微下方,那代表着丞相的座位之下,跪坐了下來,面向下方羣臣道:“本相奉陛下聖旨,領諸位臣僚總理朝政,今有一事,要與諸位臣僚相商,原徐州牧陶謙麾下二子,擅自割讓我大漢之土,自古以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陶謙二子之行爲,本該遭到夷滅三族之刑,但是本相念在陶謙之功績,只是罰其二子終生不得入私,與其父陶謙,幽居與陳都之中。”

“徐州父子離去,徐州四國三郡無人鎮守,因此本相欲要任命夏侯惇爲徐州牧,諸位臣僚,對此有何看法?”

曹操只在最後一句話詢問,想要表達的意識很明顯了,那就是對於陶謙父子的懲罰,沒有什麼好商議的,就是如此了,因此在做的大小官員都很明智的,共同忽略了關於陶謙父子的處罰,而是關注在曹操的任命上。

“臣回稟丞相,丞相之任命,臣無異議!”

“是啊,夏侯將軍之勇武天下皆知,有夏侯將軍鎮守徐州,徐州必然得享太平!”

“世人皆知,丞相乃我大漢再世周公,丞相之任命,臣等何嘗會有異議!”

即使還有一些忠心大漢的漏網之魚,但是在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畏懼與曹操的牆頭草存在的情況之下,這些官員的反對之聲,頃刻間就被淹沒了下去,整個朝堂之上的聲音,無不是同意之聲。

對於這一幕早就預料到的曹操,臉上都是沒有任何其他的表情,而是直接dian頭道:“既如此,那麼本相豈可就去向陛下稟告,諸位臣僚的意見,並且請陛下聖裁。”

“陛下聖裁,哼哼,依照本將軍看來,這個聖裁,是曹操你的聖裁吧!”

突如其來的諷刺聲,讓起身欲要離去的曹操停下腳步,更是讓整個朝堂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所有的大小官員皆是驚訝、驚駭的看向了說出此話的人,董承!

董承這個混蛋,他瘋了嗎,想要死,不要拿着我們一起啊!

董承諷刺曹操的舉動,讓大多數官員嚇得臉色煞白,心中大罵董承,他們不敢想象,擁兵數十萬的曹操,要是因此暴怒的話,那麼他們的下場該是如何,想到如狼似虎的曹軍很有可能衝進去將他們統統拖出去處死,這些官員們心中簡直是恨死了董承。

“本相的聖裁?董將軍,不知你從何處聽來此話,你可知道,污衊本相的罪過不是你能夠當得起的!”

看到曹操沒有第一時間下令,讓如狼似虎的曹軍衝進來,而是反問董承,這讓那些臉色煞白的官員們,心中鬆了一口氣的同時,紛紛跳出來道:“丞相所言甚是,董承,你擅自污衊丞相,到底有何意圖!”

“董承,丞相不但救助我等脫離李郭二賊,更是將我大漢振興,你董承,不但不回報丞相救命之恩,不思丞相振興我大漢之功,反而開口污衊,真是不當人子!”

“臣稟丞相,於此不忠不義之徒何必再多說什麼,宣羽林軍進殿,將其拖下去,處死了事!”

第1480章 重騎衝陣第574章 柴桑之戰!第101章 救援濮陽第768章 成昏君了第168章 陶謙“讓”徐州第972章 帝國聯合(二)第1250章 西方事第618章 金錢制度第271章 趾高氣揚和卑躬屈膝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587章 捨生忘死!第859章 叛亂起第647章 劉琦(一)第864章 卡拉卡拉的震撼第37章 火燒洛陽(2)第219章 柳暗花明第548章 天命在朕!第142章 祭天出師第555章 另開戰場!第834章 拔除釘子第976章 世事無常(二)第1114章 攻打中南半島前的準備(二)第1430章 放棄馬超!?第1471章 亞述和會第64章 屯田策第584章 目標西川(上)第725章 黑科技(下)第1057章 所謂剋星(一)第1409章 驕兵第1466章 幫助建國?第587章 捨生忘死!第647章 劉琦(一)第1312章 金國朝廷的恐懼第221章 狠辣第1489章 首戰(三)第682章 征服(四)第59章 曹操的狠第131章 身死第1407章 重裝再現第902章 陷王城(下)第166章 沮授問罪第1056章 夜襲(二)第431章 洪武二年第670章 兩年沉澱第1352章 突圍第516章 準備科舉!?第812章 開發江南第10章 謀士李儒第1351章 新武器登場第1312章 金國朝廷的恐懼第1410章 帝國疆土第19章 天子詔第694章 大敗貴霜!第1193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929章 帝王心術第1196章 神奇的藥物第113章 家眷第1339章 威懾大過實用第408章 一嚇再嚇第913章 擒王滅國(三)第1179章 聯合(一)第550章 最後一座城!第1287章 虎頭蛇尾第662章 劉軍潰逃第616章 插曲(下)第1241章 士氣低落第18章 終到陳留第1080章 西方戰事第20章 趙雲、荀彧與郭嘉第395章 雙方對第280章 欲哭無淚第147章 殺良冒功第390章 徐州陷第1115章 攻城(一)第1022章 黑衣人(二)第1253章 武備進展第536章 孔明和孔明!?第361章 決定第169章 難看的臉色第846章 儒家的騷動第1362章 長驅直入第1249章 溫情第741章 陌刀再顯威第699章 康居王城之戰(三)第766章 金國的野心第1186章 魏軍!魏軍!(三)第578章 敗退!第1325章 內閣行走第1300章 魏國有毒?第91章 濮陽攻略三之人心難測第711章 追擊第1215章 慘烈廝殺(一)第1104章 大舉進軍(二)第183章 刑場處死第1152章 不戰而退第1362章 長驅直入第427章 設宴千秋萬歲殿第655章 另一個戰場(一)第937章 邪馬臺投降(二)第742章 許褚戰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