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懷恨在心

孫堅話音剛剛落下,似乎已經成爲了應聲蟲的衆諸侯再次應聲道:“說得是啊,說得是啊,對對對,是啊,是啊,我們都應該尊從盟主的號令。”

曹操和袁紹兩人對於下面發生的事情,心中所思所想各不相同,對於曹操來講,此時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而對於袁紹來說,這說明他朝思暮想的盟主之位正在向着他招手,因此在心中想着,等會兒要怎麼說,才能顯得自己是十分謙虛並且是被迫成爲盟主的。

此時還一心只爲匡扶大漢,性格義氣、豪爽的孫堅,可不知道曹操和袁紹,這一個是聯軍的創立者,一個是手握着最強軍力的兩位諸侯心中的想法,因此環顧了一下四周之後說道:“曹孟德不但是第一位膽敢隻身刺殺董卓之人,更是第一個發出了天子詔書,組建了伐董聯盟,此時此刻,曹孟德之名聲,正可謂是天下何人不識君,因此在下的意思,請曹公擔當義軍盟主,我等尊奉號令,共同討賊!”

看着向着曹操方向抱拳行禮的孫堅,曹操和袁紹此時的心情可謂是各不相同的,曹操是感到十分鬱悶的,心說孫堅啊孫堅,你搞什麼搞,不知道盟主這個位子就是一個火坑嗎?!

不過相比於只是鬱悶的曹操,袁紹可謂是感到既尷尬又難堪了,心中暗道:“好你個孫文臺,明知道我改變會盟地diǎn之意,竟然還敢口出此話,簡直是當衆打我的臉!”

其實袁紹還真的是誤會孫堅了,孫堅此時還只是一個有着報國理想、心中滿是熱血的漢子,根本沒有其他諸侯那麼多彎彎道道,在他看來袁紹改變會盟地diǎn,只不過真的是如同信上所說的那樣,爲的就是會盟儀式完畢之後,就可即刻揮軍攻打汜水關,而因此改變會盟地diǎn。

孫堅、袁紹、曹操各有各的想法,而衆諸侯也是同樣,他們不斷掃視着曹操、孫堅、袁紹三人,心中暗想,難道曹操也有意盟主之位?

盟軍大帳之中,那越來越詭異的氣氛即使是孫堅都逐漸的有些察覺出來了,好在的是,曹操此時站出來打破了這個詭異的氣氛:“諸位,暫且聽我一言。”

曹操站了起來,環顧了一下四周諸侯之後,抱拳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漢相後裔,門生故吏遍天下,賢德之聲遠播四海,相比我曹操,本初兄才更有資格成爲盟主,因此在下提議,奉本初兄爲盟主,帶領我等,一同討賊。”

曹操的話對於袁紹來講,簡直就是三伏天之時的冰塊,爽的袁紹可謂是透心涼了,有了孫堅當做對比,此時袁紹看着曹操,是怎麼看怎麼覺的可愛,同時心中也不無自得的道:“曹阿瞞算你識相,也明白憑你這個閹宦之後,根本就不可能爭過我這個四世三公,名門之後。”

曹操的“識相”,讓袁紹對於他此時可謂是大有好感,但是同時的,本來心胸就不怎麼開闊的袁紹,對於開口提出曹操爲盟主的孫堅,可謂是懷恨在心了。

既然曹操開口推遲了盟主之位,那麼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各路諸侯相繼起身對着除袁術之外,此時還坐在位子之上的袁紹一同喊道:“非本初不可,非本初不可,非你不可啊,是啊,請別推遲了,不要推遲啊。”

各路諸侯相繼尊奉袁紹爲盟主,這讓從剛剛開始臉色就不大好看的袁術,臉色更是難看,只不過大勢已成,袁術也不得不起身向着袁紹抱拳行了一禮,表達他同樣推舉他爲盟主。

盟主之位差diǎn就失去了的袁紹,聽聞此言之後,爲了以防萬一再出什麼幺蛾子,連推遲都沒有推遲一下,直接起身一臉嚴肅的抱拳向着四方道:“好,既然諸公有令,袁某隻好奉命了。”

袁紹那難看的“吃相”,讓各路諸侯心中對於袁紹都不免升起一抹鄙夷之心,不過此時事已定局,各路諸侯也不在說什麼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之中,剛剛成爲盟主的袁紹沒有馬上就舉行會盟儀式,反而以天色將晚爲由,傳令大宴一晚,次日再舉行會盟儀式。

晚間宴席之上,曹操冷眼旁觀着那除了少數的諸侯,其餘一個個喝着東倒西歪,醉生夢死的各路諸侯,心中那因爲和原主曹操完全相融合,而滋生出的一些對於匡扶大漢的想法,不免又淡去了一些,天下都是如此之人身居高位,如此的王朝匡扶了又有什麼用。

仰頭喝光了杯中之酒的曹操,向着身後,喝酒喝的不亦樂乎的郭嘉問道:“奉孝,你說盟軍最後能成功嗎?”

又喝了一口酒之後,郭嘉睜着那雙看似迷糊實則精光閃爍的雙眼,說道:“主公,盟軍成或不成,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世人口中的權臣、國賊又換了另外一個人罷了。”

在郭嘉看來,此時的大漢,各路諸侯除了沒有公然的稱王稱皇之外,其實已經和戰國之時差不多了,而大漢,就等同於是戰國之時的大周了。

“這麼說,大漢不能實現中興了?”曹操低垂着頭,有絲不甘和僥倖的問道。

其實曹操雖然因爲和原本的曹操完全融合,而對大漢有了一絲感情,但是這感情絕對還沒有深道會讓曹操此時變成這樣,究根到底,只不過是曹操認爲,要是大漢能夠中興的話,那麼天下就能太平了,而一個太平的天下,無疑要比戰亂不斷的天下要好的多,寧爲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郭嘉可不知道曹操心中的想法,他只是認爲曹操是真的想要中興大漢,只不過和一心想要中興大漢的荀彧不同,寒門出身的郭嘉,更希望的是,跟隨着一個明主,創立一個新的王朝,而此時的曹操無疑就是郭嘉眼中的明主,因此郭嘉開口道:“除非上天相助,要不然的話,大漢要想中興,可謂是難比登天,幾無希望!”

郭嘉肯定的語氣,徹底打碎了曹操心中最後的一絲僥倖,不過如此一來,發現振興大漢,以保住性命的這條路行不通,那麼曹操就轉向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增強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要自己成爲天下最強,那麼就無人能夠威脅自己的性命了。

第669章 老狐狸賈詡(四)第128章 交鋒第672章 水陸大戰(三)第1107章 趙雲楊威第930章 睜眼看世界的扶桑人第1088章 舉兵叛亂第1337章 各有千秋第1237章 假象第1306章 傻人有傻福第1041章 出人意料(一)第1004章 最後一戰(二)第961章 狂妄(一)第584章 目標西川(上)第853章 狗奴使者第506章 張允來投!第559章 再次被坑的劉璋!第471章 水師第1117章 破城(一)第1396章 小國悲哀第1492章 全面開放第一千零三九章 被嚇了一跳的陳宮第1367章 揚軍威與域外第980章 祭春節第674章 抵達第279章 柳城破第596章 不作不死!第1051章 可惜了(一)第1217章 圍魏救趙第134章 無下限的百官第675章 吳軍突圍(一)第818章 諸夏文化的滲透(二)第448章 魏軍!衝鋒!第480章 兵發南陽第521章 破容陵!臨攸縣!第238章 孫策和周瑜第389章 城門開第400章 徐州收復第647章 劉琦(一)第1092章 居高臨下第532章 時光如水第970章 坐看潮起潮落(二)第651章 交州(三)第四班三十七章 草原北平城第788章 天災人禍第940章 移民(一)第441章 三光政策第936章 邪馬臺投降(一)第1073章 妖精甄宓第35章 使者李肅第230章 魏公曹操第295章 戰鼓驚大營第1281章 海闊天空第768章 成昏君了第99章 危險中的機遇第228章 雙簧第1061章 兵敗如山倒第1002章 噩耗(二)第891章 天下精銳第1287章 虎頭蛇尾第26章 劉備的鬱悶第1043章 前奏(一)第951章 混亂無比(三)第1345章 復仇心切第551章 兵進江東!第265章 犒賞三軍第1436章 羅馬的神威炮第84章 入兗州第177章 曹操的用意第494章 雙方計!第1330章 貂蟬的小醋意第1033章 他山之石可攻玉第746章 伏兵四起第475章 商議第105章 徐晃效忠第868章 降了第1007章 趙雲重傷第982章 大魏的政治體系(二)第1426章 天災第1469章 條件第497章 火海連天!第1411章 羅馬和金國第1366章 失望第515章 收復甘寧!第823章 攻入要塞第1221章 諷刺第332章 華夏的拓張史第200章 交戰第1460章 反抗力量第674章 水陸大戰(五)第282章 神權和皇權第1113章 攻打中南半島前的準備(一)第1157章 金人的神威炮(一)第28章 毒士賈詡第934章 偷襲鶴川第648章 劉琦(二)第250章 建安五年 烏桓入關第743章 反應第90章 濮陽攻略(2)第1038章 天然呆第237章 取消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