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兩都之策

“曹將軍此話,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吧。⊙小,..o”

一名文臣看了一眼曹仁,環顧在場的所有文武大臣,朗聲道:“陳都雖然地處中原兵家必爭之地,然而也正是因爲此,悄悄說明了陳都的重要性和繁榮,曹將軍認爲定都陳都,與防守之上不利,說陳都乃是無險可守之地,那麼,本人就有一個疑惑了,如果敵軍大軍兵臨陳都城下,那麼就不知道曹將軍,你們的兵馬在哪裡,爲何讓敵軍兵臨城下,有朝一日若如真的發生了,那麼一切都是你等之罪!”

“嘿嘿,莫非曹將軍爲了定都長安,不惜將敵軍放入陳都不成?!”

“哼,我大魏兵鋒之盛,遠及北方塞外蠻夷之地,陳都地處中原,有朝一日若如真的被敵軍兵臨城下,那麼,本官看也是因爲某些人的原因!”

文人最擅長嘴皮子,這一dian就算是曹仁也是比不上的,那一聲聲的質問,就差沒有說他曹仁,手持軍權,心有不軌了。

想到這,曹仁冷汗一下子下來了,幹滿跪地向着曹操抱拳道:“王上明見,末將萬萬沒有如此之想,末將一心一意都是爲了王上,爲了我大魏的千秋基業而考慮!”

“行了,起來吧,還有你們,都給孤住口!”

文武之間的爭論,吵的曹操可謂是心煩,這口氣也就不太好了,其中火氣之大,只要不是一個傻子,都能夠聽得出來。

曹操可不是那些承襲先祖的皇位,而成爲了天子的皇帝們。而是從屍山血海之中,一刀一槍。硬生生打出來的,他的威望。根本不是後世那些皇帝能夠比擬的。

不管是文臣還是手握大軍的將軍們,對於曹操都是十分的敬畏,因爲他們很清楚,只要曹操想,那麼他們就能夠從今日的人上人,變成明日的人下人。

攝於曹操之威,文武們也不在互相的嘲諷了,原本嘈雜的大殿,也一下子變得安靜了起來。揉了揉眉頭,曹操看向了一直安安靜靜的三省宰相和六部尚書,開口道:“武將們支持定都長安,文臣們支持定都陳都,你等對於此有何看法,是定都長安爲好,還是定都陳都?”

“臣等聽從王上聖斷!”

對於文武之爭到底是爲何,荀彧等人心中都如明鏡似的,按照他們本人來說。他們很清楚,不管如何,陳都是絕對不適合當做都城的,昔日戰國之時魏國將此設立成都城。不過是無奈之舉,要不是秦軍兵鋒,爲了躲避秦軍強盛的兵鋒。魏國又怎麼可能遷都到幾乎無險可守的中原地區。

不過明白歸明白,他們九人雖然是文官之中的領頭羊。是上層人,但是他們身上還是有着文官的烙印的。他們沒有辦法和自己同樣屬於一個陣營的文官們唱反調,政治陣營這個東東,可不是想要逃避就能夠逃避的了。

曹操心中大概也明白了九人心中的考量,雖然暗罵了一聲九人都變成了官場之上的老油條,不過他們如此一來,倒是給了曹操一個臺階下。

“長安有地利,然而此時卻是時不時遭到戰火侵襲,陳都雖然繁華,加之地處中原,四通八達,然而也正是因爲此,讓無險可守的陳都,一單遭遇大變,就很容易被攻下,因孤看來,不如如此,暫時定陳都爲我大魏都城,等到日後天下一統,四海昇平之時,再改長安爲首都,該陳都爲東都,諸位以爲如何?”

微微咳嗽了一聲,曹操想了想,決定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設立兩都,這個方法在曹操看來,無疑是最好的,畢竟長安此時還真的不太適合當做首都。

一國首都連續被敵軍攻到城下也未免太過那個,就算曹操不在意,但是天下萬民可是十分在意的。

自古以來,不管是哪一任王朝,只要其首都遭遇到了戰火,那麼其王朝的威望和對天下的統治力都會遭遇到巨大的打擊,而天下大亂,往往也是從此開始,遭遇一次都如此了,要是連續遭遇的話,那麼曹操這個魏國,存在的時間也不會太久了。

暫時將陳都設爲首都,等到日後天下一統,再改長安爲首都,在曹操看來,無疑是十分好的,可以說是很好的避免兩都的害處,因此曹操雖然是在問底下的文武羣臣,其實心中卻是打定主意了,不管有沒有人反對,他都會這樣實行下去。

還好,能夠在官場上面安安穩穩活下來的人,“老奸巨猾”佔據了大多數,曹操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從他那口氣之中,他們還是能夠聽得出來的。

雖然有些不太滿意,不過文臣們也知道,陳都確實不是很適合當做首都,此時這樣也算是不錯,要是再不依不撓下去的話,萬一讓曹操大怒,那麼就得不償失了。

曹操的兩都之政策,在一片王上聖明的呼聲之中得到了確定,確定了首都和日後魏國朝廷體制的曹操,想了想,看了一下底下的文武大臣,發現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正準備,揮手讓文武退下的時候,一個不甘寂寞的人站了出來,這個人就是華歆。

說起來,華歆心中還是挺憋屈和鬱悶的,因爲他想象之中的,曹操因爲封王,而看重自己和分賞自己的事情並沒有發生,這讓華歆剛剛一直都在不解和鬱悶之中。

對於華歆來說,明明看到了希望,但是卻觸摸不到,無疑是非常的難受的,想了半天,都不明白到底是爲何的華歆,在聽到曹操將陳都設立爲首都之後,在看到曹操那一閃而過的目光,靈光一閃,只以爲明白了什麼。

當然,要是曹操知道華歆心中的想法的話,一定會感到十分的無語,畢竟他剛剛那一掃而過的目光,只不過是下意識的而已,真行沒有對華歆暗示什麼。

不過,顯然華歆是不會知道曹操心中的想法了,而是按照自己只以爲的認知,站了出來,對着上首的曹操道:“王上,臣有事稟報!”

第64章 屯田策第540章 商部設立!第955章 多國聯軍(一)第1492章 全面開放第934章 偷襲鶴川第319章 改元開國!?第344章 暗潮涌動第681章 最後一搏(二)第175章 逃離德陽殿第748章 初聞扶桑第575章 人心向背第41章 入洛陽第951章 混亂無比(三)第一千零三九章 被嚇了一跳的陳宮第726章 夜話第458章 祭拜第137章 異常的呂布第1086章 不同的幸福(二)第998章 風捲殘雲(二)第1157章 金人的神威炮(一)第688章 初交鋒(三)第1217章 圍魏救趙第433章 拓張的想法第773章 趙雲赴西域第1121章 還施彼身第354章 圍而不攻第891章 天下精銳第864章 卡拉卡拉的震撼第661章 火燒劉營(二)第591章 破關曙光!第349章 試探第611章 大決戰(完)第1180章 聯合(二)第60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368章 諸葛和司馬的暗中交鋒第152章 管亥第1475章 新大陸的困難(二)第661章 火燒劉營(二)第80章 不同的暗衛第116章 長安鉅變(中)第1178章 下馬威(二)第789章 鍾繇第835章 到達第1197章 胡昭的憂慮第1407章 重裝再現第415章 猜測第1419章 此生不得見第1344章 異動第680章 最後一搏(一)第1240章 罷兵休戰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553章 再戰!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916章 齒關攻防(二)第426章 朕即國家第1044章 前奏(二)第1159章 大魏的宏圖(一)第1105章 納入體系第483章 全軍出擊!第1046章 猛攻(二)第742章 許褚戰孫策第1420章 欲要復仇第1483章 條件(二)第709章 放棄與否第524章 臨長沙!第856章 學習魏國第195章 自嘆不如的賈詡第617章 宦官制度第279章 柳城破第1048章 千鈞一髮第714章 貴霜撤軍(下)第127章 曹劉相見第954章 魏軍入侵(二)第1120章 貴霜欲稱臣第186章 四面楚歌?第361章 決定第687章 初交鋒(二)第774章 康居之亂第552章 水師失利!第217章 鐵騎衝殺第642章 南蠻(六)第22章 懷恨在心第104章 兵變!第1266章 征服者(一)第17章 一巴掌第587章 捨生忘死!第162章 內鬥第84章 入兗州第605章 諷刺!第504章 形勢突變!第424章 北方統一第29章 兵分兩路第685章 貴霜異動!第169章 難看的臉色第260章 誰纔是兩腳羊第1463章 英格蘭王第651章 交州(三)第1382章 大廈將傾第1064章 不可能的提議第1030章 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