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前奏

感謝王上加一點兄弟的打賞!

事實上,東漢三國時期,之所以吊打蠻夷毫無壓力,完全是因爲來自從春秋一直穿到西晉的尚武風範的原因,同時也是因爲從春秋齊恆公之中,一直隱藏在華夏漢人心中的霸道和王權思想。

對於西晉之前的漢人們來說,天下十三州,甚至更外面的蠻夷之地,在理論之上來講都是他們的,只不過那些蠻夷之地,不好耕種,再加上蠻夷不開花,所以纔沒有將其佔爲己有,但是若如可能的話,那個時候的漢人們,是不介意來一次開疆拓土的。

所以在西晉之前,除去西漢前業因爲國力不振而被壓着打之外,在之後大多數都是漢人主動進攻蠻夷,而稍有蠻夷主動侵入漢地,更後世根本沒得比。

對於此時的漢人來講,他們沒有進攻蠻夷就很不錯了,而身爲蠻夷的人,如果主動進攻他們,那就是不知死活,是找死了。

就好比歷史之上的曹操遠征烏桓,原因可能是各種各樣,但是烏桓不怕死的摻入了中原諸侯的混戰之中是主要的原因,而曹丕征伐西域,那就更不用說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西域乃是漢人之地,顯然,那個時候的魏文帝是忘記了,漢武帝之前,西域還不是漢人的傳統地盤。

至於歷史之上的劉備,孫權等人,差不多都是一個思想,認爲這個地方是漢人傳統勢力範圍,那就開打,至於地方之上生活的蠻夷,那當然就是教會他們禮儀,讓他們融入漢文化之中,成爲漢人。南中和南蠻,差不多都是這樣被強行的融合了進去,這更後世相比。可謂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就算是西晉。在早期的時候,對於蠻夷也是奉行強力政策的,聽話的,就活的好好的,不聽話就死,只不過因爲西晉繼承的乃是一個混戰百年,雖有復甦,但總體來說還是元氣大傷的天下。

再加上西晉的社會意識有些扭曲。攀比之風可謂盛行,以及那個白癡的皇帝,和西晉宗親發起的長達十多年的八王之亂,最終才把西晉這個大一統的朝代,給硬生生的拖垮,弄到崩潰。與此說西晉是滅亡在蠻夷的手中,不如說是滅亡在自己的手中,那些蠻夷挺多就和後世的滿清一樣,是來撿便易的。

南渡之後,由於喪失了北方產馬之地。再加上倒是的經濟中心和人口中心都在北方,才讓東晉轉攻爲受,但是其隨後再次一同的隋唐兩朝。卻是將漢武之風,再次盛行,吊打蠻夷毫無壓力,並且分別是也漢人皇帝的身份,成爲了蠻夷的可汗,尚武之風在唐朝時期到達了鼎盛,因此纔有了,平定半島,大敗日本。攻伐西域數十國,甚至兵鋒直接抵達了中亞。和但是的中亞霸主黑夜大食爭鋒。

只不過自從宋朝之後,文風盛行。尚武之風被壓制到了極致,但是的軍人地位,根本比不上秦漢隋唐的時候,因此,即使那個時候的宋朝是天下最爲富有的,出廠的兵器,每年生產出來的鋼鐵都是世界第一,每年的軍費多的堪比後世的法西斯,在對外戰爭之上,幾乎都是一敗再敗。

“陛下英明,依照微臣之見,除此之外,還要謹防南方三國打出爲漢帝報仇的旗號,最好我朝能夠先一步,將漢帝之時推到南方三國的頭上。”

荀彧的聲音,讓曹操那不知道飄飛到哪裡去的心神重新回到了現在,想到現如今的情況,曹操精神振奮,最起碼有他在,西晉能不能出現還是兩說,而西晉不出現,後世的歷史發展是不是還是一樣,就更是不好說了。

仔細的思考了一番荀彧的建議之後,曹操搖了搖頭道:“暫時還是不要了,漢帝突然駕崩的事情,本來在民間就流傳着各種言論,再加之朕稱帝祭天的時候,已然說過一次,再說就有些做賊心虛了,再加上,很容易讓孫堅他們,狗急跳牆,他們沒有做好準備,我大魏同樣也是如此啊。”

將漢獻帝的死亡原因推在南方三國之上,不是不好,但是要看是放在什麼時機之上,最起碼在曹操看來,現在就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首先第一點,關於天子突然駕崩的原因,在祭天的時候,曹操已經有意無意的說過了,再說,就顯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了,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曹操怕孫堅他們狗急跳牆。要知道,直到現在之所以大戰還未爆發,不是因爲他們全部都修生養息了,而是因爲他們都還沒有準備,等到全部都準備好之後,爆發出來的戰爭,絕對是最爲龐大的一次。

孫堅他們沒有準備好,曹操同樣也是如此,而相比之下,地域龐大的魏國,相比於南方三國,更需要時間,因爲每過一天,魏國的戰爭準備就多上一份,其實力同樣也強上一風,再這樣的情況之下,曹操當然不想要刺激到孫堅等人,讓他們提前發動戰爭。

這一番道理,荀彧想了想之後,倒也明白了,告罪一聲後,就退了下去,到了此時,也沒有什麼好商議的,對於魏國來說,接下來一段時日的發展依然有了眉目,那就是全力準備,到了此時,如果說還有誰認爲戰爭不會爆發的話,那麼就只有還在做白日夢的人了。

“仲德,公臺你們留下,其他人暫時退下吧。”

“臣等告退!”

文武行禮過後,紛紛退下,徒留下陳宮和程昱兩人,曹操將他們留下來到底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他們能夠知道的,就是從今日之後,兩人變得更加的低調,同時對於曹操命令的執行程度也跟上了一層樓,至於原因爲何,卻是誰都弄不明白。

就在魏國國都大梁定下了日後一段時日魏國的發展方向的時候,另外一邊徐州城中,休息在家的曹豹,正在自己的密室之內,迎接着一個他本來不應該迎接的人。()

第414章 面見法正第207章 曹袁決戰之勢如破竹第673章 水陸大戰(四)第1463章 英格蘭王第1081章 悠閒時光·醉臥美人膝第334章 逼迫第894章 寬甸第1174章 脣齒交錯(二)第822章 戰場觀察者王文安第961章 狂妄(一)第868章 降了第1428章 主動上報第841章 大軍迴歸第780章 退守王宮第539章 科舉初試第1447章 溫柔的糜環第1263章 魏國與羅馬第46章 追擊董卓(4)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262章 協從軍第571章 襲荊州!第1249章 溫情第1435章 神兵天降第680章 最後一搏(一)第1076章 南洋途中(二)第508章 荊漢困境!第168章 陶謙“讓”徐州第1035 商業行動第1263章 魏國與羅馬第241章 白衣少年第1012章 暗地交鋒(一)第701章 最後決戰之前奏第53章 追擊董卓(9)第1100章 夏侯淵的鬱悶(二)第725章 黑科技(下)第1099章 夏侯淵的鬱悶(一)第133章 三份奏章第260章 誰纔是兩腳羊第1292章 同歸於盡第186章 四面楚歌?第116章 長安鉅變(中)第1152章 不戰而退第1030章 懲罰第666章 老狐狸賈詡(一)第32章 袁紹的憋屈第1320章 水患第933章 血雨如潑第1269章 主動進攻第947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581章 吾皇萬年!!第1441章 將軍百戰死第1000章 半途而廢(二)第208章 酸棗降第409章 大軍雲聚第346章 奇女子黃月英第1323章 ”強大“的曹操第47章 曹仁戰死?第831章 瘋狂進攻第275章 壯士斷腕第508章 荊漢困境!第1220章 復國行動第1152章 不戰而退第1114章 攻打中南半島前的準備(二)第431章 洪武二年第1014章 殿試第184章 大失儀態第973章 圍城打援(一)第418章 趙雲受傷第1269章 主動進攻第1002章 噩耗(二)第935章 日高山要塞陷落第238章 孫策和周瑜第393章 下邳陷第829章 決戰的前序第16章 成皋縣第824章 上國之威第1123章 馬超之威第818章 諸夏文化的滲透(二)第1201章 傾國之兵第1184章 魏軍!魏軍!(一)第1085章 不同的幸福(一)第635章 荊州事(二)第421章 恩斷義絕第1495章 可怕武器第44章 追擊董卓(2)第590章 蜀漢內憂!第663章 赤壁大營(一)第908章 兵臨王城第571章 襲荊州!第1007章 趙雲重傷第621章 直入益州!第58章 追擊董卓(完)第570章 張魯投降!第245章 塵埃落地第1334章 愚忠第221章 狠辣第1043章 前奏(一)第603章 作死的高句麗和公孫恭第754章 蝴蝶效應第1012章 暗地交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