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孔明和孔明!?

感謝王上加一點2公子的打賞感謝zhuffaa公子投的兩張月票

曹操看了還不太明白自己想要說什麼的衆人一眼,笑道:“朕在長沙之時便在考慮這件事情,想聽一聽你們的意見”

“臣等洗耳恭聽”六部尚書一起拱手道。

曹操道:“朕決定在十一州範圍內舉行科舉考試”

曹操這話一出,六部尚書流露出與之前的郭嘉同樣的神情。

曹操笑了笑,將這段時間以來考慮成熟的科舉考試的相關事宜同兩人詳細道來。

聽完曹操的敘述,六部尚書不禁又是感慨又是佩服,其中的沮授朝曹操拱手道:“陛下此謀甚高臣等不及也”

曹操淡然一笑,問六部尚書道:“諸位愛卿,你們認爲此舉可行嗎?”

六部尚書都很肯定地點了點頭,程昱道:“絕對可行而且肯定能發現許多有用的人才不過”

程昱突然微皺起眉頭看了一旁的賈詡一眼,賈詡也皺眉點了點頭。

見兩人如此神態,曹操不禁焦急起來,問道:“有什麼不妥?”

賈詡拱手道:“倒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一旦如此做了,只怕士族與我們的關係將更加緊張對於今後統一南方,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

曹操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頗有些無所謂地說道:“現在,我們同士族間的關係也遠遠談不上和諧更何況,朕麾下擁有百萬精銳大軍,任何人在朕的戰車面前,要麼投降,要麼就只有被徹底的摧毀”

皇帝本身就是至高無上,而當一名皇帝的手中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的時候,不要說是曹操了,就算是一個昏君,都不可能束手束腳。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賈詡程昱想明白過後,笑着點了點頭,一齊朝曹操拱手道:“陛下聖明。是臣等多慮了”

賈詡接着建議道:“陛下,既然已經決定開科舉,那麼宜早不宜遲,不如就在向各地送遷都詔書的同時將此事通告下去”

曹操欣然道:“那就這麼定了”

“陛下,還有一事須要注意許多有才能的人出生卑微。而且家境貧寒,只怕他們沒有能力遠赴洛陽應試”魯肅出列道。

曹操皺眉點了點頭:“子敬所說確實是一個問題”。

這時,程昱建議道:“不如將科舉考試分成兩部分,先讓各地參試之人在本郡參加考試,然後擇其優秀者來長安參加大試”

曹操一拍腦門,暗罵道:朕還真夠蠢的竟然連這個都沒有想到

回過神來,曹操隨即點頭道:“仲德的這個建議好就照此行事另外給各郡撥出一筆額外的資金,專爲科舉考試文和,科舉考試之事就由你全權負責”

“是”賈詡鄭重地應諾道。

大魏遷都的詔書及有關科舉考試的命令被同時往各地,天下登時沸沸揚揚了起來。

總的來說。曹操轄下的區域內是一片歡騰,寒門學子懷才不遇的俊傑則因爲科舉考試之事興奮不已,至於世家,經過曹操這些年明的暗的的打壓,世家相比數年之前,早已經是不成氣候了。

再加上朝廷之上,世家雖然還有人,但是大部分都已經被寒門子弟已經曹操的親信說佔據,大魏的統治之內,那些世家即使恨得咬牙切齒的。但是也沒有絲毫的辦法,他們早已經在曹操溫水煮青蛙的方法之中,快要死去了。

在江南揚州武陵和西川益州,則是一片愁雲慘淡的悲憤氣氛。不過這三地的皇帝和王上卻並沒有什麼悲憤的感覺,反而非常懊惱,因爲那些要求他們出兵的士族幾乎將他們的門檻給踩被了。

洛陽靠近南陽一帶的陸渾山之中,一名而立接近不惑之年的男子,聽着書童稟報着曹操即將舉辦科舉的消息,不由嘆息道:“天命真的改變了。劉漢再無復興之機了”

聽到這名男子的話,書童沒有回聲,因爲他知道自己的先生並不是在和自己說話,而是和那名一身白衫的男子。

白衫男子,如果曹操再次的話,肯定會大喜的叫起來,因爲這名男子,竟然是諸葛亮

不得不說諸葛亮的膽子確實很大,竟然孤身一人跑到了曹操的地盤之上,雖然說這個時代,只要不靠近城池,一個人的行蹤可以做到比後世要隱蔽數百倍,但是就算如此,諸葛亮的膽子之大,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不過在諸葛亮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了,只要面前這個男子同意跟自己一同效忠劉琦,那麼就算是跑到長安也沒有什麼

“孔明兄,科舉對於寒門來說雖是福音,但是同樣也讓僞帝成爲天下世家之公敵,反觀我大漢,自光武帝以來,一向禮遇世家,兩相比較,我大漢復興豈會無望”

諸葛亮不是瘋了,自己對自己說話,而是面前這名灰袍男子,他的字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孔明,至於姓名則是加做胡昭

在後世,關於他的記載不多,只知道他是一個隱士,同時一個書法家,但是實際上,如果對這一個時代深有研究的人,就會知道,在其他的一些記載之上,胡昭此人的才能和指揮都不在諸葛亮之下,甚至猶有過之

顯然,諸葛亮冒險來此也可以證明了胡昭的才能

胡昭回聲看着還不死心的諸葛亮,搖了搖頭,嘆息道:“孔明,你現在乃是在逆天而行,先不說魏國平定草原,一舉立下前無古人之功業,光是其麾下精銳就有百萬之衆,百姓安居樂業,糧倉滿,而稅負低,再加之如今之科舉,即使讓南方世家對於魏國心生仇恨,然而對於魏國本身來說,足以讓天下衆多的寒門世子歸心,再加上荊州大部陷落,水師投降,魏國此時同樣擁有了長江之險,天地人三個方面,魏國都佔據了,朝堂之上君臣相合,君賢而臣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漢又有什麼復興之機。”

“即使如此,但是我還是不相信,事在人爲,只要不放棄,大漢必然復興,就如同昔日的光武先帝一樣”

胡昭看着這個昔日的好友,無奈的搖了搖頭,轉身離去,而諸葛亮也沒有再開口多說什麼,他們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不必說那麼明白,就足以明白一切。

在和自己的書童下了隱居許久的陸渾山後,胡昭慢悠悠的向前走着,後方的書童不解的問道:“先生,我們去哪裡?”

“魏都,長安”胡昭嘴角掛着一抹笑容的看着西面。。

第1225章 御林軍出戰第13章 中牟陳宮第138章 初見第1071章 輝煌永續(一)第542章 胡昭失蹤!第1188章 攻擊判斷第1184章 魏軍!魏軍!(一)第1024章 撲朔迷離(二)第1281章 海闊天空第1386章 羅馬狂歡第1445章 好消息第632章 吳皇后第935章 日高山要塞陷落第1353章 渡河第688章 初交鋒(三)第254章 人心已亂第1450章 西極州的未來第1078章 追兵來襲第969章 坐看潮起潮落(一)第1430章 放棄馬超!?第864章 卡拉卡拉的震撼第1332章 你們的目標在羅馬第209章 道廟之前第1124章 金軍撤退第1078章 追兵來襲第524章 臨長沙!第1344章 異動第905章 三段式射擊第47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248章 診斷病情第1299章 大收穫第1001章 噩耗(一)第1282章 覲見第653章 巢湖之戰(二)第291章 吃癟的扶羅韓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225章 消失的八健將第723章 回到長安第773章 趙雲赴西域第557章 國力之差!第485章 追擊!第733章 荊州攻略第399章 夏侯惇的選擇第1088章 舉兵叛亂第59章 曹操的狠第1009章 帝王無情(一)第1072章 輝煌永續(二)第660章 火燒劉營(一)第247章 華佗到第628章 平川(一)第1367章 揚軍威與域外第926章 攻入王宮(二)第623章 心變!第423章 分歧第1435章 神兵天降第919章 三國已爲史第1256章 走私活動第787章 檢閱海軍第190章 曹昂的來意第1358章 強攻(一)第277章 遷怒第67章 青年男子第789章 鍾繇第391章 小人物第270章 兵臨柳城第1183章 就地斬首第1007章 趙雲重傷第709章 放棄與否第17章 一巴掌第539章 科舉初試第418章 趙雲受傷第74章 統一天下的五步第1192章 利器第836章 國運之戰第135章 進封丞相第502章 西曲陽之戰第314章 魏之政體第1046章 猛攻(二)第161章 黃巾投降第335章 鴉鳴漢宮第434章 出兵第1128章 派遣使者第362章 人心惶惶第672章 邪馬臺人的野望第69章 論天下諸侯第97章 相遇第501章 清晨黎明之時!第975章 世事無常(一)第1412章 詢問第439章 實力暴漲?第714章 貴霜撤軍(下)第268章 消滅邊患之法第353章 鐵騎西向第732章 兵進石城第128章 交鋒第503章 曹丕和孫尚香第652章 巢湖之戰(一)第740章 許褚出戰第95章 東郡太守曹操第645章 蠢蠢欲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