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餘波

那流暢的和中原漢人幾乎沒有不同的漢化讓甘寧不由的小小吃了一驚,詫異地問道:“你是漢人?”

邪馬臺人軍官恭恭敬敬地回察道:“回將軍的話,小人不是漢人,小人的父親是漢人,中原亂世之時逃到邪馬臺,小人從小便跟隨父親學習漢話!”

甘寧點了點頭,語帶深意地說道:“這麼說來,你我之間並不算外人!”

聽到甘寧如此說,邪馬臺**官不禁心中一喜,說實在的,他其實在得知中原統一於魏之後,便下意識地有一種莫名的渴望!

甘寧打量了邪馬臺人軍官一眼,這邪馬臺軍官身量要略高於一般扶桑人,面目白淨,還算秀氣,只是眼神太過靈動了些。

“既然你父親是漢人,那麼你有漢名嗎?”甘寧問道。

邪馬臺軍官恭聲回桌道:“回將軍,小人有漢名,小人叫做李天馥。”

甘寧點了點頭,摸了摸下巴,問道:“我來問你,你們是那支軍隊?是怎麼同那些叛軍照面的?”

這個名叫李天馥的僞漢人軍官回稟道:“我們是邪馬臺水師,原本要偷襲叛軍的運輸船隊,不想竟然碰見了他們的水師,邪馬臺水師早已經潰滅,我們這些殘存的水師根本就不可能與其對抗,一仗下來,我們損失大半,殘存的一點便向南逃,萬幸最後遇到了將軍!”

甘寧笑道:“依我看,即便邪馬臺國水師主力還在也絕對只有逃跑的份!”

甘寧語氣中帶着點輕蔑,不過倒也是實話。

李天馥有些尷尬地附和道:‘是是,將軍說的是!”

隨後,甘寧又詢問了些邪馬臺水師和聯軍水師的情報,之後,甘寧讓親兵將李天馥帶了下去。

“孫江,我們的戰艦什麼時候能夠修好?”甘寧問立在左處的部將孫江道。

孫江回道:“幾艘戰艦雖然都僥倖未被擊沉,但破損均較爲嚴重,損失弩炮十幾架。再加上扶桑這裡的修復設備太過落後,要全部修好,起碼得十幾天時間!”

甘寧皺了皺眉頭,猛地一擊掌。斷然道:“不管了]傳令所有還保存戰力的戰艦,告訴他們,準備出擊!”

孫江不禁一驚,抱拳問道:“將軍,你。你要幹什麼?”

甘寧非常興奮,神情很有些狠辣地道:“甘爺爺要那些扶桑人在睡夢中都記住我!”

孫江明白了甘寧的打算,當即反對道:“將軍,我軍剛剛經歷一場大戰,怎可立刻又出擊?!”

甘寧瞪眼道:“你家甘爺爺是海軍都督,你給我執行命令去!”

孫江無奈,只得抱拳應諾,退出了大帳。

甘寧走到沙盤前,雙眼盯了一會兒本州島東北海角的一個地方,猛地一拳打在上面。興奮地道:“甘爺爺吃定你了!”

魏軍海軍與聯軍水師這場不期而遇的大戰很快便傳到了邪馬臺王宮和長安。

邪馬臺人方面因爲魏軍的勝利倍受鼓舞,一些原本已經失去信心的邪馬臺國大臣和將軍都重新找回了一點信心。

“陛下,聽說甘將軍在邪馬臺國的海面上遭遇並且大勝了扶桑聯軍的水師?”朝會上,一名大臣一臉興奮地抱拳問道。

這名大臣名叫秦文,青州人,是一個沒落家族的當家人,四十幾歲,前一年憑藉才學和對內政時局的獨到見解在科舉考試中撥的探花,隨後在與曹操一番談話後,被認命爲戶部侍郎。自大魏開國以來,一出仕便被授予正四品文職可謂相當罕見,也由此可見這秦文的才幹非常出色!

其實曹操破格其人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秦文是這個時代爲數不多的不將儒家、道家那一套不講求實際的仁慈觀念當回事的讀書人。

曹操微笑着開玩笑道:“你的消息倒是蠻靈通嘛!”

秦文不禁一喜。道:“微臣在進來的路上看見有紅羽特使朝乾清宮而去,下臣斗膽一猜,不想竟然猜中了!”

秦文口中的紅羽特使就是曹操身邊負責紅羽傳書的傳令官。

曹操微笑着點了點頭,隨即將數天前生在九州島以北海面上的海戰情況簡要對衆臣說了一遍。

衆臣一起恭賀。

曹操呵呵一笑,擺手道:“現在恭賀還太早了!等扶桑之事大定後,你們再恭賀吧。”

曹操扭頭問蔡邕道:“大學士,朕讓你準備辯論大會,如何了?”

蔡邕在不久前編纂完了漢史,現在是大魏文淵閣的首席大學士,對此,無人有任何意義,曹操口中的辯論大會指的是指在讓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等齊集一堂相互辯論的大會,雖然此時儒家幾乎一家獨大,不過其他各派學說並沒有絕跡仍然在艱難的發展着,曹操的這一舉措可以說爲諸子百家的展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

其實,曹操在提出這一想法的時候,就遭到了朝野內外儒家學子的全力抵制和反對,不過好在此時的儒教力量還並未形成像唐朝之後那種勢不可擋的壓倒性優勢,再加上曹操本身的威望,最終曹操利用自己的權威力排衆議將這一想法付諸實施了!

蔡琶出列抱拳道:“回陛下,均已準備妥當!“

曹操點了點頭,“很好!”

曹操扭頭對前朝遺留下來的那幾個儒教大臣道:“幾位卿家均認爲儒家是天地正統,希望此次大會上,你們能夠讓朕看到名副其實而不是言過其實!”

這幾個大臣信心滿滿地一起行禮道:“臣等請陛下拭目以待!”

曹操笑了笑,對殿下衆臣揚聲道:“當前的國策仍然是治地安民,往諸位勿要辜負自己的職責!”

“臣等領命!”衆臣一起應諾!

曹操點了點頭,揚聲道:“若無事奏請,就退朝吧!”

大殿內靜了片刻,曹操身旁的貼身侍女崔鶯鶯上前揚聲道:“陛下有旨,退朝!”

衆臣山呼萬年後退出了奉天殿。

毛利光終於率領殘存的水軍艦隊返回陸奧基地

當碼頭上的聯軍將士看見狼狽不堪的己方艦隊時,都不禁目瞪口呆。(。)

第671章 平亂第959章 萬騎圍皇城(一)第429章 宴中百態第1059章 人心思動(一)第911章 擒王滅國(一)第690章 初交鋒(五)第609章 大決戰(二)第509章 荊漢突圍!?第351章 後悔第1182章 親征第571章 襲荊州!第1273章 上綱上線(二)第455章 圖窮匕見第937章 邪馬臺投降(二)第420章 冷酷無情第1127章 海路征討第450章 鮮卑潰敗!第580章 大敗嚴顏第732章 兵進石城第469章 兔死狐悲第1355章 人心惶惶第323章 河北世家的貪婪第619章 攻陷白水關第1108章 伏擊、大勝第1170章 叛變第566章 驚喜交加!第275章 壯士斷腕第1060章 人心思動(二)第660章 火燒劉營(一)第732章 兵進石城第1140章 失敗的伏擊第1435章 神兵天降第400章 徐州收復第710章 烏孫退兵第930章 睜眼看世界的扶桑人第636章 荊州事(三)第357章 危機第684章 鳳鸞寶帳景非常第1263章 魏國與羅馬第274章 鮮卑入侵第74章 統一天下的五步第728章 戰艦發威第一期拿一百六十一章 財帛動人心一第425章 歲首任命第927章 烏孫王后的心機第1121章 還施彼身第1481章 兩條路(一)第1449章 警告第21章 諸侯會盟第1114章 攻打中南半島前的準備(二)第一千兩五十四章 巡視第111章 兗州之主第617章 內政(二)第113章 家眷第688章 初交鋒(三)第1127章 海路征討第618章 金錢制度第1356章 羅馬君臣的擔憂第1199章 嚴加防備第1430章 放棄馬超!?第1386章 羅馬狂歡第989章 烏鴉山之戰(一)第714章 貴霜撤軍(下)第429章 宴中百態第571章 襲荊州!第1429章 華麗的監獄第970章 坐看潮起潮落(二)第1329章 淳樸的百姓第698章 康居王城之戰(二)第862章 羅馬內亂平息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276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77章 攻陷第1340章 美好的誤會第806章 鐵騎衝陣第1498章 自不量力第1414章 出兵第1452章 叛亂開始第1317章 民情洶涌第996章 各有勝負(二)第1036章 奇怪的琴第1233章 背叛第392章 不可棄第587章 捨生忘死!第332章 華夏的拓張史第650章 交州(二)第1371章 日常生活第803章 毫無人性!第299章 退兵第634章 荊州事(一)第1453章 探查第1389章 遇伏第326章 人心美好的一面第1115章 攻城(一)第307章 世家的實力第1338章 選秀之事第659章 大勝(三)第178章 權利之爭第16章 成皋縣第458章 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