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在平輿城內設下了黃金臺,上面放置有黃金千兩,只要能夠通過考校,就是可以將那黃金千兩取走,並且可以藉此得到袁術的看重,從此一鳴驚人。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取走那黃金臺上的千兩黃金,但是如果你在考校過程之中表現過於出色,那即使你不能取走那黃金千兩,也可以得到袁術的賞識,照樣可以進入袁術麾下。
不過,雖然不一定要登上黃金臺得到那千兩黃金才能得到袁術的重視,不過很明顯得到了千兩黃金的人必然會更受重視。
而在牛金因爲展現出了強悍的實力受到袁術的看重而被袁術拉到自己麾下的時候,那棗祗也是將自己對於治理一方的一些見解給寫完了之後就呈上交給了荀悅。
荀悅其實對於棗祗名字也是有所耳聞,畢竟棗祗是潁川人,荀悅也是潁川人,對於潁川出名的人才荀悅也是有着一些印象的。棗祗的名字荀悅是有印象的,所以對於棗祗荀悅並沒有什麼無視的情況發生。
而在看到棗祗的文章的時候,荀悅不由得就稱讚一聲:“不錯的字。”
作爲一名讀書人,你如果字寫的不好必然會受到其他人的鄙視,你連字都寫不好,又會有什麼才能?
久而久之,看字也是成爲了評判一個人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在看到棗祗所寫的一手漂亮的字的時候,荀悅也是知道了這個棗祗絕對是一個有着真才實學的人,一般的人根本寫不出這樣的字來。而將棗祗所寫的文章看完之後,荀悅更是確定了一點,那就是這個棗祗的才華絕對不亞於自己。
心中思量片刻,荀悅並且對棗祗做出什麼評價,而是走到袁術面前,將棗祗所寫的文章呈現給袁術看。袁術對於荀悅的行事也是有所瞭解,若是一般的人,荀悅自己就會決定,但是現在荀悅卻是將棗祗所寫的文章送到自己面前,說明荀悅自己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樣的情況要麼是這個棗祗能力非凡,讓荀悅覺得必須自己才能做出決定,要麼就是棗祗所寫的文章頗爲驚人,讓荀悅有些猶豫不決。而在結果棗祗所寫的文章頻度一番之後,袁術便是知道情況屬於第一種。
看完棗祗所寫的文章,袁術走上了黃金臺,走到棗祗身旁,對棗祗說道:“棗先生真乃大才,這黃金千兩就贈與棗先生了。”
聽到黃金臺上的黃金千兩被棗祗所得,黃金臺外的衆人都是陷入了興奮的狀態之中,看向黃金臺的目光都是變得愈發的熾熱了起來。
而棗祗在得知自己得到了黃金千兩之後並沒有什麼臉色變化。黃金千兩固然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可是對於棗祗這樣的人而言,他們追求的早已不是這些金銀俗物了,而是更加高級的“名”與“利”。這點的“利”並不單指金銀珠寶等財富,而是更加高級的利益追求。
袁術看着棗祗,面帶微笑,道:“棗先生,不知可願入我麾下?”
棗祗道:“求之不得!”
袁術和棗祗此時是相視一笑,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而荀悅看着棗祗,也是心中一嘆,看來以後自己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僚了,自己也得努力了,不能被這些“新人”給擠下去了。
棗祗這次來平輿城就是因爲聽說了袁術在平輿城內修築了一座黃金臺,招攬天下賢才,讓棗祗對袁術的感覺大好,本就是抱着要投入袁術麾下的心思,此刻面對袁術的主動招攬,自然是沒有拒絕的意思。
在牛金被袁術收到麾下,授予軍侯之職,而棗祗更是取得了那黃金臺上的千兩黃金,得到了袁術的高度看重。讓此刻黃金臺周圍的人都是朝着黃金臺衝了上去,若非是有着紀靈和許定兩員凝罡境猛將帶着一干軍師維持秩序,估計這黃金臺上早就擠滿了人了。
將黃金臺上的千兩黃金交給棗祗之後,袁術又是命人再度在黃金臺之上放上了黃金千兩。
黃金臺築起的前三天,是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幸虧袁術給黃金臺指定的規則是駐守黃金臺的考校人選必須是一日一換,不然這負責考校的人還不一定能夠承受得住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量。
不過,雖然這三天是登黃金臺人數最多的時候,但是除去第一天的棗祗和牛金二人之外,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取走那黃金臺上的千兩黃金,雖然其中也是有着不少的人才被袁術所吸納,可是能夠取走千兩黃金的人才是沒有再出現。
直到一月之後,原本在後將軍府中修煉的袁耀從黃猗口中得知今日在陳忠的考校之下,有人再度取走了千兩黃金,讓袁術親自去黃金臺上相迎。
黃金臺上取走千兩黃金的要求有多麼嚴格袁耀是知道的,而從黃猗口中得知那名取走千兩黃金的人的名字之後,袁耀也是從後將軍府而出,和黃猗一同前往黃金臺所在之處。在去的路上,袁耀更是不斷思考着剛剛黃猗說給自己的那個人名。
賈逵,三國時期曹魏名臣,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朝,是曹魏zhèng quán之中具有軍政才幹的人物,終其一生爲魏國統一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爲“魏晉八君子”之一。
袁耀沒有想到這個賈逵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裡,看來這修築黃金臺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又爲袁術增添了不少的大才。雖然袁術因爲修築黃金臺的事情讓袁術遭遇了不少罵名,但是在袁耀引導,禰衡親自出手的輿論控制之下,這些對袁術不利的言論還沒有形成影響就被打壓下去了。
在這個時代,如果要說對輿論的控制和利用,可以說是無人能夠出袁耀左右。或許袁耀的聰明才智比不上這些時代的佼佼者,但是憑藉着超越時代一千八百多年的眼光,加上手中有着禰衡這樣大殺器在,袁耀可以輕鬆的影響天下十三州的輿論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