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鹿門書院

鹿門山書院位於荊州襄陽城外的鹿門山之中,是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三名士林大儒所建立的。

由於北方連年戰亂,導致了大量的士子南下荊楚等地避難,而黃承彥、龐德公和司馬徽三人便是在鹿門山開壇講學,之後便是形成了鹿門山書院,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着越來越多的北方士子南下荊州,使得鹿門山書院也成爲了能夠與豫州的潁川書院比擬的一大書院。是天下士子心目中的聖地。

此時的鹿門山山道之上,一行數人騎着妖馬緩緩而行,爲首之人是一名稚氣未消的青年,看相貌應該還不到二十,但是一雙眸子之中似乎有着看盡世間萬物的滄桑。

此時駕馭妖馬行走在鹿門山的山道之上,青年身旁的一名二旬出頭的文士突然對青年說道:“公子,前面不遠就是鹿門山書院了。”

“嗯,知道了。”青年聞言微微點頭。

這青年正是剛剛從江夏撤兵回到襄陽的袁耀,而那名文士便是如今袁耀身邊的第一謀士李業李世安。

接到袁術的命令之後,袁耀一面讓黃忠立即從江夏趕往丹陽,而且爲了能夠節省時間,袁耀選擇讓黃忠從江夏直接進入揚州,前往丹陽。雖然這樣有可能會被江東軍發現,但是以黃忠的實力,即使被發現也無人能夠拿他如何。

如今的江東一方,能夠與黃忠交手的只有周泰一人,其他的即便是周瑜孫策也差上一籌,而且即使是周泰攔住了黃忠,也無法阻止黃忠趕往丹陽。因此,在確定了袁術的命令正確無誤之後,黃忠便是從江夏離開,前往丹陽了。

黃忠離去之後,袁耀也是撤兵了,留下文聘率領一部分兵馬鎮守江夏。

江夏地勢險要,無論是從荊州進攻揚州還是從揚州進攻荊州,都繞不開江夏,袁耀好不容易從孫策周瑜手中奪回了江夏,自然不會讓江夏再被奪走。所以袁耀離開前就安排文聘鎮守江夏。

文聘有着凝罡境的修爲,又精通水戰,本身也是荊州人,更是在原先的荊州之主劉表手下效力多時,如今鎮守荊州倒也沒有問題。即便不是江東軍的對手,以文聘的能力也能夠支撐一二,到時候足以爲袁術一方贏得反應的時間。

留下文聘鎮守江夏,袁耀便是帶着其餘人返回了襄陽,本來按道理在返回襄陽之後袁耀應該立刻返回豫州的,但是袁耀不知爲何沒有選擇立即返回豫州,而是在襄陽滯留了數日,現在又是叫上李業、廖化、周倉、裴元紹等人一同前往襄陽城外的鹿門山書院。

李業有種感覺,袁耀一直讓自己滯留在荊州絕對是有目的,只不過李業跟在袁耀身邊的時日畢竟不長,也不是袁耀肚子裡的蛔蟲,並不清楚袁耀這次爲什麼要一直滯留在荊州,不肯離去。

“世安,鹿門山書院有三尊大儒,分別是黃承彥、龐德公和司馬徽三位,你對這三位可熟悉?”

袁耀的話打斷了李業的思緒,將李業給拉回現實世界當中。

思量了片刻,在心中整合了一下自己所知的情況,李業說道:“主公,鹿門山書院的三尊大儒皆是世家中人,其中黃承彥和龐德公兩位分別是荊州四大世家中的黃家和龐家,而且據說如今這兩位有着接任黃家和龐家家主的意思。至於‘水鏡先生’司馬徽,則是出身河內司馬家。”

“哦,黃承彥和龐德公有意出任黃家和龐家的家主之位?”

李業點頭,道:“有着這樣的風聲傳出,但是究竟是事實還是障眼法還未可知,龐德公還好說,黃承彥嘛,黃家之前的家主是黃祖,而黃祖在擔任黃家家主期間,對於黃承彥也是幾番打壓,所以這消息未必是真的。”

“黃承彥,黃祖。”

袁耀心中默唸這兩個名字,最後微微一笑,道:“黃家倒是不錯,文有黃承彥,武有黃祖,雖然不是一脈,但是隻要相互扶持,足以保證黃家不滅了。只可惜,黃祖已死,不知道這個黃承彥如何。”

“對了,世安,那司馬徽怎麼樣?”

“司馬徽?”李業聞言皺起了眉頭,道:“此人倒是有些奇異,我命人打探了很久,但是一直沒能打探清楚此人的底細,只是知道鹿門山書院三名大儒之中,以此人最爲神秘。”

水鏡先生司馬徽。

七個大字在袁耀心頭浮現,久久無法消散。

袁耀在後世的時候,曾經聽到過這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是三國數十年戰亂不休的最大黑手,爲的是讓司馬家有朝一日能夠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讓司馬這一姓氏成爲天下最尊貴的姓氏。

這種說法並非是憑空猜測。漢末之時,征戰不休,能夠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曹魏、孫吳、劉蜀三方缺一不可,而相對於曹魏和孫吳早已奠定基礎,劉備能夠建立蜀漢其實是離不開諸葛亮和龐統二人的支持,而諸葛亮和龐統二人又是司馬徽推薦給劉備的。

最關鍵的是,三國後期,諸葛亮獨掌蜀漢大權,數次北伐,最後徒勞的耗費了蜀漢國力,同時也成就了司馬懿,讓司馬懿有機會權傾曹魏朝野。

對於這樣的猜測袁耀沒有全部相信,但是也沒有一點不信。如果司馬徽真的是幕後黑手的,那此人太過於可怕了。不過在沒有見到司馬徽之前,袁耀不會輕易下定結論。

李業此刻有些焦慮的看向袁耀,道:“公子,其實這次我們來拜訪鹿門山恐怕不會得到歡迎。”

“哦,爲何?”袁耀看着李業,不明白李業爲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李業道:“公子可還記得當初戰死在襄陽城的龐季,此人便是荊州龐家之人,與龐德公交好。雖然兩軍交戰各爲其主,可是龐季畢竟因爲我們攻打襄陽而死,這龐德公畢竟也是龐家人,態度怕是不怎麼好。”

第四百二十五章 臧霸第四百九十二章 諸葛四友第四百零八章 東方語第一百五十六章 韓烈心結第四百七十八章 金血騎殺第十三章 雙雙晉級第三百二十二章 孫策跑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奇異秘境第三百六十四章 袁術殺來第二十五章 張飛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第二份千兩黃金第六十一章 進入汝南第五百七十三章 沮授阻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龍三連斬第四百七十六章 閻象之見第三十九章 東觀第十章 西涼華雄第四百三十三章 黒鴉山第五百三十四章 程普朱治第四百三十九章 攔路的李條第五百三十六章 袁耀之悲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聘歸降第七十章 組建衛隊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寧來投第五百六十一章 重整勢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猙第一百五十六章 韓烈心結第六百六十一章 萬焰谷主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番襲擾第一百五十章 我叫韓烈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子之威第六百二十八章 袁耀親見第七百二十一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五十六章 周瑜之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馬殺到第六百零七章 呂布衝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七日凌天第三百零五章 蔡瑁的自私第四百三十一章 滅昌豨第六百八十五章 王越動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讓他們打第三百八十四章 全部出手第一百零四章 鐵骨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路援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突破玄變第二百六十章 劉表的蛻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見李嚴第五百一十四章 五路奇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定突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聯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雲困戰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名使者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業的來意第十八章 謀破護關大陣第二百七十四章 印象如何第六百九十一章 郭嘉賈詡第六百六十章 爭奪果實第四百一十八章 九轉金丹第一百一十八章 潘鳳敗逃第三百九十四章 消化發展第二百一十三章 呂布至潁川第五十一章 運書募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臥龍冢虎第七百二十四章 留下一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徐州形勢第六百零九章 強力顏文第七百一十五章 劉備處境第一章 我是袁耀第三百零三章 孫策突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聯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甘寧出戰第七百零一章 完整神榜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霸王殤第二百八十七章 抵達襄陽城第三百零二章 孫策攻城第二百零九章 臧洪出手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謀算第四十一章 曹操追擊第五百三十八章 臨陣奪權第六百八十三章 袁譚退走第五百一十四章 五路奇兵第一百零五章 真君傳承第五百六十四章 袁紹缺陷第六百二十七章 潰敗之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道士于吉第十六章 聯軍到第三百八十一章 高蒼戰張飛第一百八十三章 檮杌混沌第五百一十九章 諸強困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徐州形勢第四章 出發會盟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的追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夏侯蘭第三百六十一章 曹營大戰第二十五章 張飛出第五百六十章 諸侯袁耀第五百七十六章 赤霄之威第五十六章 收魏延第六百七十一章 二妖所圖第十五章 古錠刀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