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得是個誤會!伯槐叔侄莫要放在心上!”河內郡河陽縣的一處死宅中,秦誼也是陪着笑臉對一對長相頗有些相似的一老一大兩個人賠禮道。
其中老的那人是前幾日他在司馬懿家中見到的河內郡溫縣人常茂,前幾日他打了自家某個客人幾巴掌,這事被秦誼的手下給看到,然後秦誼的手下就慫恿常茂的這個客人,跑到河內郡的臨時治所河陽縣來告常茂的故意傷人罪。
反正這段時間秦誼的手下就是這樣勒索,隨便找點兒罪名把人下獄,然後勒索被告錢糧。
只是這次秦誼卻是碰到鋼板之上。這個常茂有一個侄子叫做常林,字伯槐。通過玩遊戲學歷史的秦誼,沒有在《三國志》系列遊戲中見到過常林的名字,還以爲這是一個小角色,所以沒放在心上。
誰知道這個常林根本不是一個簡單角色,後來的大魏幽州刺史、驃騎將軍,司馬懿每每遇到他都要跪拜行禮的牛人。
面對着秦誼的勒索,常林直接把這事輾轉捅到王匡的同鄉胡毋彪那裡,義正言辭的讓胡毋彪給個說法。王匡(秦誼)這事做得自然是極其過分,胡毋彪也無話可說。
這胡毋彪是王匡的同鄉,又是王匡妹夫胡毋班的同族兄弟,被王匡找來充實自己幕府的幕僚,他出面找王匡,王匡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然後剛剛協助完司馬家進行搬家的秦誼回到河陽縣之後,也是被王匡找過去讓秦誼趕緊處理這件事。
王匡也是真得仗義,儘管這件事是秦誼找人做的,但是當着常林的面,王匡把這事全攬了下來,一點兒也沒有提秦誼是實際操作者的情況。而僅僅是把秦誼當成一個奉命解決這個問題的親信來介紹給常林的。
所以對釋放他叔父的秦誼,常林也是客氣異常。而秦誼對這個有理有據有節的士人也是非常客氣,雙方也算是交談的不錯,彼此都留下了還不錯的印象。
送走常林叔侄之後,秦誼也是抹了一把頭上冒出的冷汗。幸好秦誼之前一直把常茂關在監獄中釣着常家的胃口,而沒有向常家報價,如果常林要是把秦誼的報價捅到王匡那裡,可能王匡就要懷疑秦誼是不是貪污了,因爲秦誼給王匡彙報的贖罪標準,是用不了他準備向常家勒索的錢財那麼多。
秦誼從上黨回到河內又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期間除了調動手上的郡兵幫助司馬家搬家以外,全身心得投入到搜刮河內豪強這個很有前途的事業上來,反正有王匡在上面背黑鍋,秦誼有的是上下其手的機會。
半個月的時間下來,秦誼在河內爲王匡搜刮了多達五千萬錢的軍資,而秦誼更黑,他通過做假賬等手段,從中昧下來大概四百萬錢的公款。
王匡早晚是要兵敗的,兵敗之後的王匡在河內待不下去,跑回了泰山老家,這帳自然就銷了,誰還能查秦誼的帳。
而隨着董卓軍向孟津渡口派出大量軍隊與王匡的河內軍隔河對峙,雙方大戰更是一觸即發,秦誼的膽子是越發大了起來,又把手伸向了已經送到王匡手中的軍資上。
王匡將籌集來的軍資全部轉化成戰爭資源,一下子便囤積了四處大的補給點,秦誼利用手中掌管錢糧的特權,開始進行起五鬼搬運,薅起王匡的羊毛來。從上黨緊急調過來的一批郡兵,還有從老家帶來的三十多號親戚,開始頻繁得藉助秦誼的指令往原平老家運送物資。
這一通操作下來,秦誼又黑掉了王府君大概五百萬錢的軍資。只是董軍和王匡軍隔河對峙了二十來天,始終沒有渡河戰鬥的打算。秦誼沒有迎來王匡軍的潰敗,反而等到了袁紹後續大軍前來河內的消息。
在秦誼和曹操在滎陽和董卓軍徐榮部交戰的時候,袁紹還在冀州魏郡鄴縣籌備軍隊。也就在近日,袁紹終於和對他非常提防的冀州牧韓馥達成協議,在鄴城外的漳河岸邊,袁紹與冀州十個郡的太守或國相一起登壇盟誓,指責董卓弒君的罪行,已經開始向河內進發,準備渡過黃河進攻雒陽。
本來秦誼黑的物資是不容易被人發現的,但是王匡囤積的這批物資主要是爲了給袁紹帶來的討董軍準備的,需要移交給袁紹手下的功曹。
這一移交便容易露馬腳了,移交給袁紹的物資不夠,必然是有問題,可移交給袁紹足夠的物資之後,王匡這邊剩下的物資卻又不夠了。
眼看袁紹派來接受物資的手下馬上就要來到河內,秦誼整個人也是上起火來,這個事情處理不好,很有可能便會身敗名裂。
再加上這次常林託胡毋班給王匡寫了一封訴苦信,王匡可能也會覺得他在河內搜刮得到的財產,配不上他在河內人民之中的罵名。
“王府君,您怎麼還不去死呢?”眼看也是快要被逼到絕路上的小老虎秦誼也是有些着急,可是王匡還是活得活蹦亂跳的,秦誼畫得圈圈一點兒都沒用。
迫不得已之下,秦誼也是制定了兩個備選方案,來渡過眼前的危機。
方案一就是組織手下心腹,燒掉一座已經搬空的倉庫,來個死無對證。只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古往今來已經不知道被用過多少次,是個明眼人就知道這裡面有貓膩,用出來之後簡直是在主動交代自己有問題,萬一引起王匡的懷疑,說不準會查之前的帳,總之危險非常大。
只要不被逼到絕路之上,秦誼一般是不會採用這個方案。
而方案二,則……
也就在這個時候,秦誼的心腹手下秦壽也是推門而入,進到了秦誼的辦公室裡面。
秦誼環視了一下四周,確定周圍沒有什麼閒雜人等,也是低聲對秦壽問道:“見到賈都尉了沒有?”
——我是狗急跳牆的分界線——
“董卓之入洛陽,詡以太尉掾爲平津都尉,遷討虜校尉。”——《季漢書·賈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