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獨走

bookmark

“陛下,這個秦誼狼子野心,恐怕將來爲禍更甚於董卓、李郭!”

在孟津渡口大漢天子劉協的臨時行宮,劉協的侍中臺崇也是一臉凝重得對劉協說道。

當秦誼在那裡興高采烈得收編了六千多白波軍時,卻怎麼也沒有想到,在孟津卻是有一場針對自己的風暴正在醞釀。

“臺侍中莫要危言聳聽!秦大司馬是個盡忠之人,要不然當日他也不會自請離京!他現在回到雒陽,也是因爲白波作亂的緣故!他是董國舅請來的!”只是面對着自己的這個心腹,劉協卻是有些惱怒,就差點兒怒斥起來。

前兩天雒陽又是發生了一場動亂,不知道哪部白波軍,竟然喊着誅殺董承的口號起來作亂,也是把剛剛纔開始重建的雒陽城衝了個七零八落。

董承見形勢不妙,只能帶着幾名心腹手下前往孟津,向準備北歸的大司馬兼併州刺史秦誼求救。得知雒陽有變後,秦誼馬上帶領兩千幷州精銳南下雒陽,迅速平息了雒陽城中的暴亂,再加上城內虎賁和羽林的配合,逮捕了近五百名鬧事的白波軍將士。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大將軍韓暹卻是逃到樑東,與車騎將軍楊奉匯合。爲了防止楊韓合流後繼續作亂,秦誼又調集五千幷州軍度過黃河,並建議漢天子劉協離開剛剛被毀壞一空的雒陽,北上河內暫避。

雒陽本來便是一片廢墟,剛剛開始重建的城市在這次的動亂中又是被損壞殆盡,周邊也是沒有足夠的百姓來服役建造城市,更不用說還有楊奉、韓暹這種不穩定因素可能作亂,以劉協爲首的漢室朝廷,也是接受秦誼的邀請,前往他治下的河內郡暫避。

“我今日接到韓暹的申訴,他說當日在雒陽城中,他的確沒有命令手下對董國舅不利。他甚至懷疑一切都是秦文合在後面搗鬼,那些最早在雒陽城中鬧事的人其實是秦誼的部下。秦誼的手下主要是幷州人,其中會說河東話的不在少數!他們一開頭鬧事,天黑不知道具體情況,然後城中的白波賊也是受了影響,這才引發了最終的叛亂……”

“臺崇!你這樣誹謗朝廷大司馬,這是重罪,你知道嗎?”只是臺崇的話說了沒一半,便被劉協給打斷了。

“陛下!董卓和李傕郭汜,都是一些無能的匹夫,但秦誼不一樣,他更加具有迷惑性,倘若等他站穩腳跟之後,纔是對漢室最大的威脅!臣實在不想看到大漢四百年的江山毀在秦誼手中!”臺崇依舊不依不饒得中傷着秦誼,其實他本來對秦誼還是比較有好感的,只是隨着韓暹的這封申辯信,卻是讓臺崇對秦誼的印象大爲改觀。

“你說這麼多,有什麼證據嗎?”看着臺崇跪在跟前不停得磕頭,劉協也是有些心軟,同時也是有些好奇台崇爲什麼會這麼針對秦誼。

“前幾日秦誼部便是在孟津駐紮的,我走訪了一下孟津本地的百姓,有人看到雒陽兵變當晚,曾經有一小隊幷州軍士兵朝着雒陽跑去,另外就是在董國舅來到孟津之後,秦誼是馬上出兵的,根本沒有任何的準備,如果不是早有準備,他們又是如何能夠馬上做到出發呢?”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接到韓暹的信後,臺崇也是實地調查了一下秦誼部在前幾天的行動,還真是從一些孟津百姓口中聽到了一些東西。也是這些信息,讓臺崇越發提防起秦誼來。

“這個又如何能作數?軍隊調動在軍營之中都是平常之時,你怎麼能通過這些事情便斷定秦文合和雒陽兵變有關?”被臺崇這麼一說,劉協雖然對秦誼心裡有了懷疑,但卻並沒有名言,而是仍然在口頭上維護秦誼。

“陛下!難倒您忘了前段時間在曹陽大敗之後,太史令的那番話了嗎?以微臣之間,太史令那番話中的‘晉’就是指幷州人秦誼,他就是滅亡我們大漢朝廷的熒惑星!陛下如果不能早做決斷,大漢江山必將會被秦誼所葬送!”

聽了臺崇的話之後,劉協也是一時愣住,許久不言語。他這才明白過來臺崇爲什麼會這樣針對秦誼,因爲秦誼和前段時間太史令的預言是能扯上點兒關係的。

中國古代天文學與政治有着極深的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普通人是不允許研究天文學學的,只有特殊的機構才能研究天文學。而研究天文學的太史令,同時也是兼職天文學家和預言家兩種指責。

就在劉協東歸曹陽澗大敗之後,漢室的太史令王立卻是做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語言,說是大漢藥丸,“晉、魏必有興者”。

雖然大多數占星家所謂的預言都是忽悠人的,但這次王立竟然真得預言對了漢帝國完蛋後的兩個朝代名號,只不過順序有些不對。當然可能只是瞎貓遇見死耗子,王立的“晉”和“魏”其實指的是地名晉地和魏地。

一時之間劉協也是說不出話來,腦子裡面閃過萬千個念頭,他也是有些害怕了,秦誼的確能對得上“晉”,而“魏”所代之的人,很有可能是佔據魏郡,並以魏郡鄴城爲老巢的袁紹,後者可以說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諸侯。

如果不是太史令王立在隨後的歸途之中意外身死,現在劉協真想把他叫過來問問,這個所謂的“晉、魏必有興者”究竟是什麼意思。

“陛下,秦誼便是禍亂天下的熒惑星!只要先下手爲強,才能避免這場危機。現在秦誼已經一統幷州和司隸大部,手下兵強馬壯,如果能夠暗殺成功,陛下可以以天子之尊收編秦誼手下的官員和將士,秦誼的手下必然有很多心懷漢室的忠義之人!以此爲資本來重新削平諸侯,一統天下!”看着劉協有些猶疑,臺崇也是緊緊在地上磕了幾個頭,想要鼓動劉協動手。

“這種沒影的事,朕絕不相信!今日之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臺侍中你不要再與第三個人說了!朕倦了,臺侍中請回吧!”只是劉協最終咬緊了牙關,沒有答應下臺崇的建議。

看劉協竟然下了逐客令,臺崇也是無奈告退,不過他並不打算就這樣把這事過去,尚書馮碩、議郎趙彥等皇帝身邊的近臣都是自己的同志,自己應該能夠說服他們同意自己的計劃。

——我是預言之子的分界線——

愍帝敗於曹陽,欲浮河東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牛鬥,過天津,熒惑又逆行守北河,不可犯也。”立又謂宗正劉艾曰:“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季漢書·天文》

第四十九章 量產型宗室女第三章 百科秦誼詞條1第五十五章 埋釘子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好人陳到第五十二章 潁川四長第四十三章 傀儡的自我修養第二十三章 統一戰線2第七十六章 借汝頭一用2第一百二十二章 靈活的胖子第九章 對質第二十七章 死得不冤第六十八章 決戰第八十六章 一州之智第十九章 別離第五章 刺董第五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四十三章 傀儡的自我修養第三十五章 王公猶在第二十九章 航線第五十一章 決戰之後第二十五章 胡毋季友的憂鬱第十四章 鴻門宴第八章 剽竊第六十二章 影響第五十三章 同行是冤家第八十四章 秦太尉亂點鴛鴦譜2第二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九十章 尚書檯第三十三章 殺虎口第三十五章 陸遜的野望第三十四章 世家的心思不你別猜第三十一章 佈置2第二十五章 韓信點兵第四十九章 攔路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四十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一章 託付第二十章 內遷第八十四章 分歧第二十章 母子第六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九十一章 默契第三十九章 真名士第四十章 秦誼月下追趙雲第八十六章 汝勿慮也第五十四章 荀彧的郭姓朋友第四十章 請叫我紅領巾第二十六章 越人永不爲奴第五章 戰滎陽第三十二章 牽招的選擇第四章 赦免第二十六章 盤問第五十章 友人第四十八章 同去第七十五章 賈文和第四十八章 幷州土特產第十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勢相易第四十二章 辛皇后第六十七章 董昭投效第十九章 反秦盟主第四十九章 沙龍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三十九章 老中醫第八十五章 進進出出第一百章 自衛第五十一章 安置第六十章 拯救不良少年法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十章 賈詡恐懼流言日第四十二章 一統上黨第六章 假縣丞第二十四章 翻車第九十章 大將軍要落草第六十八章 決戰第八十四章 涼州攻略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十四章 遵紀守法秦文合第十五章 暗樁第五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二章 陳國變天第七十章 結交牽招第三十七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十九章 簡體字第五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五章 心機BOY第四十六章 抉擇第十三章 荀利字趨之第九十一章 中正第五十章 抉擇第三十章 鯤之大第三十五章 宣判死刑第五十一章 王澤的要求第二十五章 綺胄第十二章 自古弓兵多掛逼第三十章 佈置1第二十四章 統一戰線3第三十八章 這是難爲我胖虎第十二章 移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