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好就好在投降

bookmark

汝南這邊的黃巾軍還是很多的,光是在史書上面留下名字的便有何儀、劉闢、黃邵、何曼、吳霸、龔都等人。

其實這些人在歷史上的記載也都很少,秦誼所熟悉的就是劉闢和龔都兩個曾經和劉耷合作過的黃巾將領。這兩個人其實在史書上面也都是一句話的事,但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卻是多了不少戲份。

像是劉闢,在河北四亭柱之一的高覽追殺劉備時,勇敢的頂了上去而被高覽秒殺。而本來被高覽嚇得準備自殺的劉備看了高覽的出手後反而不自殺了,衝上去和高覽打了幾回合。

當時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秦誼就猜測劉耷可能一開始被河北四庭柱的名氣給嚇住了,以爲都有顏良文丑的實力,自己根本跑不掉。結果等高覽露了一手後,劉耷發現高覽是河北四庭柱中的水貨,自己還是有着一戰之力的,果斷和高覽幹了起來。

也就是因爲羅貫中的這段描寫,很多人都把劉闢和龔都當成了被劉備人格魅力所吸引,而向劉備效忠的黃巾餘孽,秦誼一直以來也是這樣認爲的。

不過剛纔聽了陳到的一番話,秦誼卻是對自己以來的印象產生了懷疑,歷史上是官渡之戰曹袁對峙的時候,劉闢率部響應袁紹,劉備是被袁紹派到汝南去協助劉闢擾亂曹操後方的。

那麼除了劉備收編劉闢以外,還有一種可能便是劉闢早就和袁紹有勾搭,劉闢和劉備的合作只是聽從袁紹的吩咐。至於以後二劉之間發生了什麼歷史並沒有記載,或許劉備真得收編了劉闢,或許雙方依舊是相互獨立的盟友。

而在官渡之戰之前更早的時候,劉闢還響應過袁術的號令,並且依附於袁術的小弟豫州刺史孫堅。

現在聽了陳到的話之後,更加讓秦誼堅信了自己的判斷,作爲汝南本地人,劉闢其實對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推崇備至,這個時候的鄉土觀念其實很重,像是秦誼之所以能夠被王允推薦進大將軍府,不就是因爲他們伯侄二人算是王允的半個老鄉嘛,後來王允和呂布能迅速勾結起來對付董卓,也是因爲他們都是幷州人。

如果劉闢對袁氏心有好感,那之前的事情和之後的事情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釋,劉闢阻止其他黃巾軍前去禍害袁家所在的汝陽,而在天下羣雄割據之後,劉闢也是先後支持作爲同鄉人的袁術和袁紹兩股勢力,孜孜不倦得和佔據汝南地區的曹操作對。

既然劉闢對老袁家那麼有感情,或許秦誼能夠藉助老袁家的威勢唬住劉闢,反正這段時間秦誼藉着何進和蔡邕的權勢和學問狐假虎威的事情可沒少做。

“叔至,實在不行就把這些東西扔掉吧,做好隨時逃跑的準備。不過我終究是受了大將軍所託爲他收租子,有些事情還是要盡一下力的!”想明白了這點後,秦誼也是對着手下下達了命令,他自己則準備找劉闢談一下,如果不能忽悠住劉闢,那就真得只能跑路了。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秦誼也是驅馬走出了陳到佈置的小型車陣,來到黃巾軍弓箭暫時達不到的地方,對着對面正在壓上來的黃巾軍喊道:“我是大將軍府的令史秦誼秦文合,想要見一下劉闢劉將軍,有話想對劉將軍說!”

而在秦誼報出自己的名號後不久,那邊的黃巾軍終於有了反應,一個身材頗爲高大的中年男子從人羣中策馬走了出來,處於安全的考慮並沒有再繼續向前,而是隔着老遠向秦誼喊道:“鄙人就是劉闢,請問秦令史有何貴幹!”

因爲隔得有些遠,在加上黃昏的光線有些發暗,秦誼看不清劉闢的長相,只感覺此人像是暗恥三國志系列那副絡腮鬍子的造型,隨即也是向劉闢拱手行禮道:“早先鄙人在大將軍府中聽中軍校尉袁本初說起過劉將軍的爲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秦誼這次馬上開始忽悠了,他做書令史的時候倒是見過幾次袁紹,那個時候的秦誼人輕言微,袁紹和他的異母弟袁術一樣都沒怎麼正眼看過秦誼,後來雖然做了令史,但很快便下來收租子,再也沒有見過袁紹。

“袁校尉竟然知道世間有劉闢這個人物嗎?”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當聽了秦誼的這番忽悠之後,劉闢竟然產生了劉耷救北海時的那番感嘆。

“本初如何不知道劉將軍的大名!”秦誼也是漸入佳境,開始稱呼起袁紹的表字來,說得就和多熟悉一樣,豈不知大名鼎鼎的天下楷模從來沒有正眼敲過秦誼一眼,“本初最喜歡結交天下豪傑,當日曾經聽說劉將軍曾經阻止已經混亂不堪的黃巾軍到汝陽作亂,這份鄉梓之情本初一直銘記在心!”

“中軍校尉過獎了!當然黃巾四起,不少雞鳴狗盜之徒也是摻和進去,我也是廢了好大力氣才約束好部衆。當時夏甫(袁紹族兄袁閎字)先生正在鄉里,劉闢雖然不好讀書,但是對夏甫先生苦身修節的敬佩非常,故此和其他黃巾軍頭領約定,不進入夏甫先生居住地,也是想着給鄉人多一份活路!”

能夠被天下楷模袁本初所記掛,劉闢心中也是頗爲自得,作爲一名土生土長的汝南當地人,劉闢可是很小的時候便聽說過袁安臥雪的故事。雖然劉闢也是一個小豪強出身,但是對家鄉出來的名人袁安也是異常崇拜。

當劉闢小的時候,袁家便已經是三世三公,而現在袁家已經是四世三公,並且朝着五世三公的地位堅定得邁去,也是讓汝南人劉闢頗有榮焉,只恨自己家世輕微,不能與袁氏子弟交往。等後來鬧了黃巾從了賊,劉闢就更加絕望,這身污點是怎麼都洗不白了。

“沒想到劉將軍竟有如此赤子之情,只是此時此刻將軍的作爲,卻是令人有些不齒。現在本初正在與大將軍謀劃誅除宦官,解決掉這個禍害天下的毒瘤,將軍以本初同鄉人的身份,卻是在劫持大將軍的錢糧,豈不令本初在大將軍面前頗爲尷尬?”

聽了秦誼的話之後,劉闢愣了片刻,總算是明白秦誼爲何要找自己說話,鬧了半天是讓自己看在袁紹的面子上放他們一馬。明白秦誼的目的之後,劉闢的臉瞬間便黑了下來:“秦令史倒是有些巧言善辯,只是鄙人現在也是身不由己,現在手下擁有數百個兄弟跟着我討一口飯吃,不得已向秦令史動手。實不相瞞,我早已經盯上了你們這支隊伍,選在這個平輿和西平的交界之處也是避免你們的援軍趕來,現在你讓我不幹了,也不問問我收下的兄弟們願不願意!”劉闢最後一句話聲音很大,他的小弟們也是跟着亂叫起來,跟着起鬨。

秦誼心知自己還是不太成熟,過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圖,引起了劉闢的反彈,不過秦誼也是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長嘆一聲:“我曾經聽說劉將軍非常愛惜自己手下的兄弟,只是劉將軍現在的行爲真是在爲他們考慮嗎?是在把他們送到一條不歸路上面。劉將軍身爲黃巾渠帥,自然見識過前些年張角一呼百應造反時的氣勢,可是哪有如何,朝廷天兵一致,張角鼓動起來的幾十萬叛軍一下子土崩瓦解。現在朝政動盪,一旦朝廷穩定下來,必然會對汝南、南陽、潁川這些核心區域進行掃蕩,到時候劉將軍和您的兄弟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不知道劉將軍考慮過沒有?”

秦誼的這番話也是把劉闢給問住了,劉闢當時也是糊里糊塗走上了造反這條路,當時鬧瘟疫,劉闢家裡也是一日三驚,而那個時候太平道的信徒也是到處送符水保平安,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劉闢這纔跟傳教的太平道信徒攪在了一起。

等到了甲子年天下大亂的時候,受封建迷信的影響,外加和縣吏因爲收稅的問題有深厚的矛盾,再加上自己野心作祟,劉闢一個小地主就參加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不過黃巾起義很快便被鎮壓下來,而劉闢的隊伍因爲多是汝南本地人,之前對鄉梓也是多有維護,化整爲零跑到民間,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等風頭一過也是再次聚集到劉闢的旗幟下。

只是見識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轉瞬便被萬惡的地主勢力給鎮壓下來,劉闢也覺得造反是個很沒前途的事業,只是他也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現在的他已經成了朝廷的通緝犯,只能繼續一條道走到黑。

有時候劉闢也是在考慮自己還有手下兄弟們的未來,只是劉闢怎麼想都覺得悲觀,爲了維持這麼一支隊伍,他已經做了很多違背本心的事情。

劉闢,這個曾經唯恐天下不亂的小豪強,突然間也是懷念起之前安穩的種地生活來,雖然稅負比較重,但是比起那些平民,縣吏們對他還是客氣許多,總好過現在這種前途渺茫隨時都可能完蛋的造反生涯。

看着劉闢被自己問得啞火了,秦誼也是信心大振,也是繼續說道:“不知劉將軍可曾聽說過‘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句話?”

聽了秦誼的話,劉闢先是茫然的搖了下頭,他要是聽過這句宋朝的順口溜纔怪呢,但是這句話淺顯易懂,劉闢也是模模糊糊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所以他很快眼睛便亮了起來。

眼前這個秦誼可是大將軍府的小吏,擱到《水滸傳》中那就是蔡京的手下,更不用說何進的權勢要比蔡京不知道大多少,基本上能頂半個宋徽宗。如果劉闢想要招安洗白,眼前不就有個好的機會,巴結好了秦誼,豈不是有個能夠上達天聽的途徑。

一想到自己能洗白,甚至還有官做,劉闢心思一下子便活絡過來,今天這次的搶劫他也不想幹了,真要是得罪了何進這個目前朝廷的二把手,自己是別想着洗白了,弄不好丟了面子的何進直接命令中央禁軍來汝南剿匪,當日鬧黃巾的時候劉闢可是見識過中央禁軍的精銳,可不是他們這些烏合之衆能夠對付的。

這劫不但不能搶,還得好好把秦誼給伺候好了,要不然誰給他們在何進大將軍面前說好話呢?想到這裡劉闢都有些後悔,出發前怎麼沒有準備一些金銀,現在直接送給秦誼多好啊!

看着劉闢在那裡不知道想什麼,秦誼還不知道他已經被自己說動了,也是繼續耐心說服道:“不知道劉將軍聽說過黑山軍的張燕張老大?想當年張燕也是趁着黃巾之亂的時候拉起了自己的隊伍,可是張燕知道自己無力推翻朝廷,也是非常識時務得派出使者到雒陽主動請降,然後便成了朝廷的平難中郎將,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

說起黑山軍的老大張燕,那就是一個成功洗白的反賊,現在的張老大職權和普通郡守也沒啥區別,甚至還能夠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

去年年底秦誼參加何顒的上計工作時便接觸到平難中郎將部上報的上計材料,只是張燕這樣的招安者也不用擔心造假被處罰或是末尾淘汰,他的上計材料可是假的很。

“那麼請問秦令史,劉闢如何才能招安呢?”聽到張燕老前輩的名字,劉闢也是更加心動,真要能像張老大那樣洗白就好了,也不用做那麼大的官,只要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就行了。

聽着劉闢那一下子語氣恭敬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態度,秦誼知道今天的事情穩了,自己竟然真的化解了一場危機。

——我是投降派纔是主流的分界線——

“道遇寇鈔,衆皆欲舍錢糧散走。獨誼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能無爲而亡’,遂面見寇首,曉以大義,脅以利害。寇首惶惶,乃釋而去。由此名俞顯。”——《季漢書·秦誼傳》

第五十五章 裡面的綁匪聽着,人質已經被我們擊斃了第十七章 打假第五十二章 秦誼的還價第九章 誘拐小正太第五十章 條件第四十三章 虐菜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爹是會遺傳的第三十一章 原平—廣武軸心第三十四章 滇亂第六十五章 相面第六十二章 家門不幸第十章 賣國無門第四章 赦免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二十五章 胡毋季友的憂鬱第八章 facebook第一章 演義裡都是騙人的第二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四章 自己人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五十章 私貨第六十一章 義士第六十九章 尋夫第八十六章 汝勿慮也第三十四章 疾風知勁草第四章 戰常山第二十二章 蔡邕的朋友圈第五章 馬上對2第十四章 立功心切第四十四章 秘密第四十九章 攔路第六十五章 相面第十四章 先手第三十九章 成氣候第三十八章 家務事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六章 觀戰第七十九章 火攻第七章 白雉第五十六章 得見孝直第一百零三章 退路第七十三章 登陸第二十二章 藝多不壓身第七十四章 卞夫人的家教老師第二十五章 胡毋季友的憂鬱第三十八章 諸葛納妾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見不平看熱鬧第二十八章 修長城第三十二章 宗賊第五十二章 忘了第九章 日心第三十三章 和諧的兵與賊第七十六章 借汝頭一用2第五十一章 安置第十六章 羊吃人第七十九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二十八章 帶孝子崔州平第八十五章 天上掉下個蔡姐姐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十八章 奪城第三十章 大家已經研究決定了第十章 老子的朋友遍天下第六十五章 教育競賽第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十八章 出山第二十九章 拍板第十六章 劫收第四十四章 袁紹本初的憂慮第二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三十四章 猛虎癡第五十九章 打死友軍除內患第四章 書市1第八章 忠義無雙張儁乂第六章 小目標第二十三章 運河第五十四章 捧殺第二十二章 皇叔在行動第十四章 出使第七章 祖孫第三十六章 荊州分裂第三十四章 逼宮第五十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十四章 先手第七十六章 李鬼遇到李逵第七十章 拜會老領導第九章 真英雄第六十六章 離間第八十三章 礙眼第三十二章 活菩薩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十八章 天下第一名士第六十章 拯救不良少年法正第四十五章 記一次招聘第四十章 接盤俠的自我修養第八章 facebook第五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八章 修長城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七十七章 自毀長城第十二章 移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