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張天師

bookmark

“張天師!?”

當大漢太尉秦誼正在爲進軍西域而準備之時,身在漢中的張魯也是見到了秦誼的特使,便收到了秦誼寫給他的信。

在信中,秦誼高度讚揚了張魯在天下大亂時爲安定漢中局勢所做的貢獻,然後給張魯講了一下當前的形勢——割據一方是長遠不了的,天下終究還是要重新在秦誼的手上重新統一,希望張魯能夠看清楚形勢,不要走向與大漢百姓對立,最終落得一個身死族滅的可悲下場。

在恐嚇了一番張魯之後,自然要給張魯講一下投降的好處,畢竟小品裡面都說了“沒條件誰投降”。

而秦誼提出的第一個條件,自然是老生常談的封侯問題。要知道歷史上曹操可是把張魯的五個兒子及謀士閻圃等人都封爲列侯,曹操給出的好處都這麼大,秦誼自然也不能吝嗇,連張魯的弟弟張衛也一併許諾封侯。

第二個條件,則是由朝廷正式冊封張魯的祖父張道陵爲張天師,允許其家族世襲張天師的稱號,並以龍虎山爲張氏天師的傳教道場,允許“五斗米道”在全國傳教。當然第二個條件也是有條件的,就是張魯的天師道必須要經過秦誼的改革,削弱掉裡面的造反成分。

歷史上張魯因爲投降曹操,手下的信徒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天師道”繼續在民間傳教,也是形成了強大的勢力,像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家族便是天師道的信徒(XX之這種名字便是天師道信徒獨特的起名方式,這也是爲什麼王羲之的兒子也叫王X之,在傳統之中是需要避諱父母名字的)。

西晉惠帝永寧元年(公元301年),李特在成都天師道領袖範長生的支持下建立了成漢政權。到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五斗米道道士孫恩也是帶領八郡百姓造反,掀起歷時十三年,縱橫千里的“孫恩盧循之亂”。

鑑於此,繼起的封建統治集團意識天師道對封建王朝的嚴重威脅,故而決定對其進行正統化改造,以適應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於是出現了由南北朝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謙之和陸修靜、陶弘景建立的神仙道教。

從此以後武德充沛,看着皇帝不順眼都想要拉下馬的中國道教這才變得溫順起來,大規模由道教組織的叛亂也基本上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爲了長治久安秦誼現在就開始動手改造道教,直接在第三代天師期間便完成道教的改造。

不說像秦誼出身的紅朝那樣“沒有GC黨就沒有如來佛”,六大派齊聲唱紅歌,至少別讓他們沒事站出來造反就行。

“大哥!這秦文合話雖然說得好,但將來他怎麼對我們誰也說不準!卸磨殺驢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就是退一步來說,秦文合真得能夠像他所說的那樣,能夠給我們足夠的好處,可是寄人籬下,總沒有自己當家做主來的痛快!”

每當亂世,總會有一些人滋生出本來沒有的野心,張魯的弟弟張衛也是馬上向大哥表達出了自己的意見。

其實看上去像個老實人的張魯也不是一個善茬,五斗米教這種組織形式真正的創立者張修,他的死法在歷史上有出入,但陳壽《三國志》中卻是寫着和張修共同在劉焉手下做司馬的張魯,靠偷襲殺死了張修,然後侵奪了張修的部衆。

被張衛這麼一說,張魯也是有些猶豫,這漢中地盤已經被他們兄弟吃下六年了,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張魯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屬於自己的王道樂土,如果真要投降了秦誼,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這塊基業也就不再屬於自己。

秦誼說的好,要讓張魯幫着參謀一下關於規範宗教的制度,允許張魯的天師道在全國範圍內傳播。但這些事究竟能做成什麼樣,張魯也不知道。

尤其是在到時候秦誼必然會制定一系列的條條框框,戴着鐐銬跳舞的張魯又能跳出什麼花樣來呢?猶豫了片刻之後張魯也是看向了自己的謀士閻圃,希望他能給自己出一個主意。

感受到張魯的目光,閻圃也是趕緊站出來道:“現在秦文合已經基本上統一北方,依我看來,他多半是能夠統一天下的,倒不如投靠他,還能夠換個富貴!”

“老閻,你就是這麼小心,當年我大哥挖出來一個玉印,大家都想讓大哥做漢寧王,就是你反對才作罷的!依我看來這秦文合也未必能夠統一北方,到現在爲止冀州也沒有被平定,雒陽朝廷裡面也是有很多反對他的,說不準我們多撐一段時間,這局勢又有了變化。秦文合兵強馬壯固然不假,但是我們漢中鬼卒也不是吃素的,還有着咱們漢中的地勢也是非常險要,據險自守未嘗不能擋住秦文合的大軍!”只是閻圃說出投降秦誼的建議後,張衛卻是馬上打斷了他的話,在張衛看來,他們家其實還可以在觀望一陣子的。

“公則說的也是有些道理,總之即便是投降秦誼,也不能太乾脆,這越容易得到的越不容易珍惜,我們給秦文合多弄點兒麻煩,將來我們和他討價還價的時候也能多有點兒資本。不如這個樣子吧,公則將軍您和主公假意鬧翻,主公主降,但是公則將軍主戰,然後公則將軍帶領大軍前往陽平築城,利用陽平天險來阻擋秦誼。”

“秒啊!”聽了閻圃的話,張魯也是忍不住拍手道。

這樣兩頭下注,將來秦誼真得打破陽平關後,恐怕也不能太過責怪張魯沒能早投降,甚至還得繼續優待張魯當做千里馬馬骨。

如果要是秦誼軍力孱弱,連陽平關都攻不破,張魯投不投降他也就沒任何的意義,還不如繼續在漢中做自己的土皇帝。

第二十一章 牛娃第三十七章 扯後腿第三章 力士第一章 剪徑第四十五章 穿越在二世元年第六十三章 父與子第七十七章 合肥第十七章 進擊的孫十萬第十五章 舔狗第五十章 陳嬰舊事第七十六章 大忠臣張鬆第八十四章 老領導第六章 百科秦誼詞條4第四十八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腐儒第十四章 出使第四十八章 做我兒子吧第七章 祖孫第八十八章 挖掘人才第六十九章 兄與弟第三十六章 常山國的抉擇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十五章 教育競賽第三章 打完這一仗回家春耕去第七十章 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第七十八章 政變第十三章 問計狗貨第四十章 稱象第八十五章 天上掉下個蔡姐姐第四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四章 卞夫人的家教老師第五十一章 五德終始第六十九章 攔路虎第四十八章 眭固白兔的憂慮第五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四章 邏輯第十二章 自古弓兵多掛逼第七十六章 人質第二十一章 小諸葛第七章 祖孫第六十七章 兵變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十六章 大敵第六十一章 送瘟神第四十一章 五星術爸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六十二章 家門不幸第六十六章 離間第八十三章 樓船將軍第十一章 楊俊第四十五章 及時雨秦誼第一百章 自衛第九章 對質第四十一章 合作第二章 周公吐哺第七十二章 朝鮮王第七十六章 借汝頭一用2第二十二章 蔡邕的朋友圈第四十五章 議和第三章 元直,你怎麼看?第四章 我這是在救人第十八章 奪城第二十四章 BOSS第七十五章 賈文和第十三章 王匡的任命第四章 書市1第三十五章 給袁紹的禮物第四十六章 給世家發福利第二十三章 善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靈活的胖子第一百零九章 考古小隊在行動第四十八章 眭固白兔的憂慮第十章 洋垃圾第八十八章 挖掘人才第五十一章 決戰之後第八十四章 老領導第四十章 李代桃僵第六十二章 未亡人第三十二章 三國林沖第二十五章 急急如律令第八十六章 停滯第十二章 英雄第八十五章 四天王變三巨頭第六十五章 交接第三十三章 we are伐木累第七十五章 益德,是你的帽子第七十六章 劉寄奴的崛起第二十一章 名臣之風第四章 赦免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九章 不要亂立FLAG第七十一章 奸雄末路第四十一章 黑山在行動第三十二章 活菩薩第三章 入夥第九十章 大將軍要落草第九章 後事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五章 百科秦誼詞條3第五十五章 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