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出山

bookmark

“子泰!現在幽州未定,請你一定要出山助我!”

徐無山中,新任的幽州刺史夏侯惇,也是睜着他那僅剩的一隻眼睛,拉着一個三十歲士人的衣袖,死活不肯放開。

隨着公孫瓚自焚而死,幽州表面也是安穩下來,當然內裡依舊是暗流涌動。

幽州是大漢帝國的最北端,塞外雜胡叢生,漢地之中也是有着無數的軍頭,這些人因爲反對公孫瓚站到一起,隨着公孫瓚敗亡,這個聯盟也將不復存在,說不準什麼時候便會再趕上一場。

在幽州刺史的人選上,秦誼猶豫了許久,一度還想讓年輕的田豫試一下,不過最終點名任命夏侯惇爲幽州刺史。

這一方面自然是爲了安撫曹氏降將,讓他們安心爲自己效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夏侯惇本人也是非常優秀。

雖然一旦指揮打仗,夏侯惇的手下一方面需要提防敗仗,另一方面還需要提防自家老大被敵人給綁票過去。但只要不打仗,夏侯惇還是一個非常NICE的人,爲人儉樸,公正廉潔,尊師重教,不愧是歷史上曹魏政權的二號人物。

不過夏侯惇來到幽州之後,他還沒來得及面對自己複雜的挑戰,然後幽州的局勢便又複雜了一番,因爲袁紹的兩個兒子袁熙和袁尚,在冀州節節敗退的情況下,也撤到了幽州來。

初來乍到的夏侯惇手下沒什麼兵力,手下兩千人還是從幷州和常山國支援過來的,自然也不敢和手上還有上萬人的二袁交手,而夏侯惇手下的那幫子幽州軍閥,也不會冒着自損實力的風險和二袁開戰。

不只是二袁,塞外的烏丸人也是摻和進來。之前烏丸大王蹋頓在袁紹與公孫瓚交戰時主動遣使與袁紹和親,並幫助袁紹與公孫瓚作戰,作爲回報,袁紹不但與烏丸部諸王和親,還遣使詔拜烏丸三王爲單于。而三郡烏丸也是接着這個機會攻破幽州,擄掠走了將近十萬戶漢民,實力大增。

現在袁尚窮途末路之時來到幽州,就是前去投奔蹋頓,希望藉助外族的力量殺回冀州。夏侯惇能做的也就是等着蕩寇將軍張遼帶着的幷州軍主力進入幽州,作爲自己的腰膽,來讓自己行使幽州刺史的權利。

這段時間夏侯惇也是盡力整合各方力量,準備糧草輜重,配合張遼剛剛在冀州打完仗的幷州軍主力,剿滅二袁以及塞外烏丸,其中幽州名士田疇便是夏侯惇重點招攬的對象。

“你都來了多少次了!我已經答應爲你們出塞外去打烏丸了,就不要讓我出去做官了!”只是面對夏侯惇的招攬,儘管田疇和夏侯惇也是非常投緣,但想做個隱士的田疇還是拒絕出仕,只想着在平定烏丸之後繼續回來引軍。

田疇時常因爲烏桓殘殺當地士大夫而痛恨,也是願意爲朝廷剿滅烏丸效力,並準備當做嚮導指引張遼大軍進攻烏丸的老巢白狼城。

不過至於出山做官,幫助夏侯惇處理幽州事物,田疇卻是拒絕了,這次夏侯惇也是登門來再次請田疇出山的。

“子泰你是幽州名士,曾經擔任過州從事,對幽州這邊的情況非常熟悉,僅僅是消滅烏丸實在有些大材小用。我前段時間向秦太尉寫信,秦太尉也是非常希望你能夠出山幫助我處理幽州事宜!”

“人各有志,我實在不想出山!”作爲一個被曹操邀請過許多次都沒有出仕的人物,田疇自然也沒給秦誼面子。

“我也是把你的情況和秦太尉說了,秦太尉這次還專門給我寄了一封信,還附着一篇叫做《氣候論》的文章,讓我拿給子泰你看一下!”而夏侯惇也沒有繼續勸說,而是拿出隨身帶的一疊白紙遞給了田疇。

“我聽說咱們的秦太尉可是蔡伯喈的高徒,非常有學問,他寫的這個草稿恐怕也不簡單!兩尺等降水線?有點兒意思!別的不說,幽州這邊長城附近的降水量差不多就是兩尺!”

秦誼也是這個年代超級有名的文化人,竟然千里迢迢送一篇文章給自己看,田疇也是有些好奇。等田疇翻看了一會兒後,也是忍不住說道。

漢的兩尺,是比400毫米要高一點兒的,爲了方便記憶,秦誼首先便把400毫米等降水線的概念做了修改,改成了兩尺等降水線,在開篇點明。

通過等降水線這個概念的引入,秦誼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邊界線概念引申出來。降水大於兩尺高的地方,比較適合農耕,便會聚集大量的漢人,漢人可以聚集起來耕種。而有着這些大量的人口做基數,算是漢人最穩固的基本盤。

但是在低於兩尺降水的地方,不適合農耕,即便是有漢人在那裡聚居耕種,也會因爲降水少收成低災害多而聚集不起足夠的百姓,這些地方便非常容易丟失。

秦誼在文章中說是自己在家鄉看到長城時想到的這個問題,後來去的地方躲發現長城附近的降水量差不多都在兩尺時纔想出這麼一個解釋。

田疇雖然是一個文化人,但也是自力更生,親自帶頭種地的,既然種地自然要對降水量非常敏感。想了一下幽州這邊長城附近的降水量,還真就差不多是兩尺。

這雖然是一件很細微的細節,但是通篇下來,田疇已經覺得這位秦太尉的確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竟然能從這點兒小事中發現這麼多的問題。

緊接着秦誼老生常談般感嘆了一番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以及農業對整個國家的重要意義。

只是接下來秦誼話鋒有一轉,說是經過他調閱朝廷的氣象記錄,還有自己多年來的氣象觀察,發現最近幾十年,自己老家雁門,還有首都雒陽,冬季裡面開始結冰的日子是越來越早,持續結冰的日子是越來越長,也就是說冬天正在慢慢變冷。

然後便是秦誼的一番擔心,整個天下的溫度似乎正在逐漸降低,而氣候對天下的影響非常大。譬如說那些在塞外放牧的異族,他們的生活非常依靠牧草,而隨着氣候的轉冷,他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而在餓到一定程度,爲了自己活下去,爲了能夠延續整個族羣,他們必然會南下劫掠,恐怕百年之後華夏將會有一場浩劫。

看到這裡,田疇的眉毛已經擰了起來。秦誼的這個文章很有說服力,還有各種數據支持,很容易便讓田疇認同了他的判斷。

在發現幽州隱藏着這麼一個巨大的禍患後,田疇也是再也坐不住,他只是不願意當官,但是對爲非作歹的異族還是非常憎恨的,也是起身向夏侯惇表態道:“元讓!我明白了!我這就出來助你一臂之力!”

——我是學術大佬的分界線——

“疇常忿烏丸昔多賊殺其郡冠蓋,有欲討之意而力未能。”——《季漢書·田疇傳》

第二十四章 西線無戰事第十八章 中計了第十一章 降漢不降曹第四十八章 做我兒子吧第四章 馬上對1第五十九章 你爲什麼會那麼熟練第六十一章 呂布之死第八十八章 挖掘人才第九十五章 太監的寶藏第十六章 四縣之主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約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約第七十五章 益德,是你的帽子第三十三章 滿數十第十六章 如喪考妣第六十一章 義士第三十七章 義士第七十三章 傳承第二十章 反董志士第十二章 移鎮第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十九章 盛世將至第三章 打完這一仗回家春耕去第三十章 何進召見第七十九章 大忠臣秦誼第十八章 圍城第二十三章 藍軍大將馬孟起第十六章 詐城第四十六章 抉擇第七十章 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第五十九章 盛世將至第十七章 商機第八章 facebook第二十六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十七章 打假第八章 日食第七十六章 大忠臣張鬆第五十八章 回孃家第三十一章 原平—廣武軸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董卓的新馬骨第四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二十三章 被搶風頭了第八十三章 樓船將軍第二十章 母子第四章 自己人第二十六章 孝感動天數韓超第四章 赦免第三十四章 滇亂第三十六章 梟雄喪志第十三章 我不是TONY老師第五章 刺董第五十八章 抉擇第七十章 結交牽招第十六章 劫收第八十四章 老領導第二章 路遇賊寇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二十章 反董志士第三十章 動員第三十六章 荊州分裂第二十六章 盤問第七章 潰兵第十章 河內第三十八章 不排斥第六十三章 劉耷,你家祖墳被人考古了第六十章 我太難了第三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三章 問計狗貨第三十九章 成氣候第六十九章 兄與弟第九十二章 羣英會第八十三章 幽冀攻略第二十六章 越人永不爲奴第二十七章 死得不冤第二十六章 越人永不爲奴第八十五章 天上掉下個蔡姐姐第三十二章 三國林沖第十八章 天下第一名士第三十三章 we are伐木累第四十四章 人畜無害劉玄德第六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二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三十章 貧賤之交第五十四章 捧殺第二十五章 韓信點兵第五章 戰滎陽第三十五章 心機BOY第三十二章 陳國變天第九十二章 獨走第三十八章 家務事第一百零八章 新業務第五十八章 善後第二章 良心大大的壞了第五十六章 徐州是你的也是我的第六十二章 來去匆匆第五十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十三章 芥蒂第二十八章 修長城第八十五章 天上掉下個蔡姐姐第九十章 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