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您真得要鋌而走險嗎?”
當秦誼還在江夏吹着江風,爲帝國的水軍建設添磚加瓦的時候,一身風塵僕僕的金禕,也是在自家宅中對着自己的父親金旋問道。
雖然金家祖上是匈奴人,但是這三百年過去了,一直在與漢人通婚,金旋和金禕父子,在體貌上已經完全沒有了匈奴人的特徵,至於心理上,他們也是以有一個叫做金日磾的大漢忠臣祖先爲驕傲,至於匈奴休屠王,那是什麼鬼啊?
秦誼作爲當朝太尉,在宴會之上點名要讓金旋到雒陽做光祿大夫,吃完飯之後,金旋便老老實實得跟隨老領導,新任的衛尉劉表,一起到雒陽上任。而在雒陽,已經有修好的房間在那裡等着他們前去居住。
來到雒陽沒多久,便臨近清明,金禕便被他的父親金旋安排回老家京兆去掃墓,然後金禕便老老實實得按照父親的吩咐前往京兆老家,只是走到半路上,金禕卻是越想越不對勁,策馬跑回了雒陽。
知子莫如父,同樣知父莫如子,金禕有一種感覺,他的父親想要在雒陽幹一件大事,於是也就急急匆匆得跑回了雒陽。
“你爲什麼回來?”而在看到被安排回老家的金禕跑回來之後,金旋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把兒子安排回老家,不就是讓他有個活着的機會嗎?卻沒想到兒子走到半路還是折了回來。
“父親大人只要有心事的時候便會一直愁眉不展,從襄陽到雒陽一路上父親都是那樣悶悶不樂的樣子,隨着到了雒陽之後,父親才逐漸恢復笑顏。一開始我覺得父親只是遇到什麼煩心事,有些想不開,來到雒陽之後總算是想開了。可是在前往京兆的路上越想越不對勁,總覺得父親一開始是因爲猶疑不定才悶悶不樂,等到了雒陽是終於下定了決心,將我趕回京兆老家祭祖,也是因爲父親您下定了決心要做某件事,想把我支開的緣故吧!”
“前幾日遇見老楊太尉,說起他下落不明的兒子,老太尉給我說了一個‘舐犢情深’的詞,我也是心有感觸。這些畜生都知道愛惜自己的孩子,我又何嘗不疼愛自己的孩子!這一路上我想了許多,如果我們就這樣聽從秦文合的安排,或許他也不會難爲我們。他給爲父安排了一個光祿大夫的職位,也算是不薄,將來德偉你出仕,未嘗不能在新朝之中做一個大官,畢竟我們京兆金家也是三百年的世家。可是我始終過不了自己的內心!我們金家世受漢恩,現在到了漢室生死存亡的時候,我們不站出來,誰又能站出來呢?”看着兒子,金旋也是忍不住流下眼淚來。
“父親,我聽聞秦文合一向對天子還算是恭敬,現在便說他有不臣之心,恐怕爲時尚早吧?”聽了父親的話之後,金禕忍不住勸了一下父親。
“秦文合做的都是一些表面功夫,但是核心的東西他一點兒都沒有鬆手!你見過有把皇帝關在皇城之中,不允許他隨便外出的忠臣嗎?你見過手裡面握着全天下的權柄,卻不肯把他歸還給成年天子的忠臣嗎?現在的江山,可以說是秦誼重新打下來的,漢室只不過是他的幫手,你說這樣的一個人,他能甘心把手裡的權柄交還給天子?就算是他甘心,他的親族,還有他的手下會願意嗎?更何況還有霍光的先例在前面!秦文合狼子野心,他早晚是要篡位的!現在只不過是沒有足夠的功績,只要等他消滅了劉玄德和孫仲謀,肯定是要藉助一統天下的功勞行篡位之事!”
金旋這次說的沒錯,秦誼的確是打算等幹掉劉備和孫權之後,利用一統天下再造社稷的功勞進行禪讓,大不了讓王司徒等人去逼宮,自己來個三辭三讓意思一下就行了。
“只是我們這樣就有用嗎?我們現在手下連一點兒兵馬都沒有,甚至連家奴都沒有多少!大人,您這是在飛蛾撲火!”
“我知道,但是我必須要做點兒什麼,現在唯一能夠阻止秦誼的便只剩下劉玄德,他纔是漢室最後的希望!我做點兒什麼事情,至少能夠給減緩一下前線的壓力!我們金家忠實的是大漢這個社稷,而不是某一個皇帝。雒陽城中的天子,是一點兒也掀不起風浪來,無論他要做什麼事情,都只能被雒陽的秦誼爪牙給一手摁死。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劉玄德,我也只能在雒陽城中掙扎幾下,給他壯壯聲勢!”金旋無奈的說道,他選擇這個時候在雒陽搞事情,已經近乎自殺性襲擊,多少牽制一下秦誼的精力,便已經對得起他們金家的列祖列宗了。
“孩兒明白!願意追隨大人,與逆賊一戰!”而聽了父親的話後,金禕也是再次向父親行了一個禮。
作爲歷史上在許都發動兵變,響應關羽北伐的漢室忠臣,金禕也是馬上向父親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你還回來幹什麼啊?”而聽了兒子的話,金旋也是老淚橫流,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舔犢情深,他拼着自己的性命與秦誼作對,但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也跟着一起落難,這纔打發兒子去京兆老家,等雒陽事發之後,金禕也好有機會逃命。
“背棄漢室對我們金家的恩德,是爲不忠,拋下父親一個人在雒陽反抗奸賊,是爲不孝!金禕不想做一個不忠不孝之人!還請父親成全!”而在這番表態之後,金禕也是跪在金旋面前,朝着父親再次行了一個鄭重的禮。
“傻孩子啊!”
也不知道心中是驕傲還是難過,金旋攙起自己的兒子,父子相擁而泣,他們爲了所效忠的漢室江山,一同去進行一場以卵擊石的抗爭,哪怕他們父子二人都會粉身碎骨。
——我是真父慈子孝的分界線——
“旋自以代爲漢臣,以誼將篡漢,乃發憤,興平五年起兵誅誼,南援劉備,不克,夷三族,獨子禕得脫。”——《東都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