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既生懿何生亮

bookmark

“……德範遐邇,勳蓋季世,興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

聽着大殿上的宦官在那裡念着這麼一段稱讚秦誼的文章,諸葛亮依稀又彷彿回到了十年前。不知不覺間,離上次和秦誼在那裡初次爭論朝政政策時,已經過去了十年。

到目前爲止,諸葛亮人生已經過去了五個十年,回想一下往事,很多都像是發生在昨日一樣。

在過去十年之中,諸葛亮也是在細緻得觀察着秦誼所說的這些工商階層,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能力引導歷史的前進。

到現在爲止,諸葛亮依舊沒能夠看到他們推動整個歷史車輪前進的能量,但至少已經不像過去那樣不以爲然。在過去的十年裡,這些工商階層,的確在努力推動着大漢的進步,也是讓諸葛亮認同了秦誼“農業爲本,扶持工商業”的執政思路。

而之所以會在朝堂之上念上面一段表揚秦誼功績的文章,是因爲秦誼終於到了退休的時候。

曾經執掌天下的大將軍,內閣首輔秦誼,今年已經六十歲。過去十幾年間,他和大漢天子劉成非常默契得配合着,也是讓不少人感受到了君臣之間的和諧,如果真能夠讓這個局面有着HAPPY END,恐怕秦誼在後世的地位恐怕能夠媲美並超越周公。

而現在秦誼終於朝着自己封聖的道路又邁進了一步,交出了自己內閣首輔的職位,全面還政於天子,從此結束了大漢王朝三興以來不太正常的秦誼輔政時期,天下大權,重新歸於漢天子手中。

對於退休的秦誼,天子劉成也是給予了最高級的禮遇,從剛纔念得宣揚秦誼功績的文章便能夠看出來官方對秦誼的認可。

不過在褒獎秦誼的同時,天子捎帶着又下達了一份詔書,又重新劃分了一下兵部、吏部和戶部的職權,避免軍權、人事還有財政,握在一個內閣輔臣手中。

而伴隨着秦誼的致仕,新一任的內閣首輔也是新鮮出爐,就是比秦誼小上十歲的諸葛亮。本位面的諸葛亮少掉了歷史上的那種種光環,可能在後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文臣,但他的身體卻是因爲不用無休止的工作,好了許多,至少現在還沒有把身體累垮的跡象。

根據名醫吳普,大漢首輔諸葛亮,應該至少能夠再爲大漢辛苦工作上十五年,真是劉成的福氣。

只是看着即將成爲內閣首輔的諸葛亮,司馬懿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作爲河內的頂級士族,司馬家很早便投奔到秦誼麾下,算是大大的功臣。只可惜司馬懿這是起了個早卻只能幹個晚集,別說內閣首輔了,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連內閣的大名單都沒能進入。

隨着諸葛亮擔任內閣首輔之後,大漢朝廷緊密團結在以劉成爲核心的領導團體也是新鮮出爐。

內閣次輔是太原人溫恢,作爲太原世家的代表,資歷比司馬懿還早的他,最終PK掉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同爲太原世家的王凌和王昶。

雖然秦誼表面上和王凌笑嘻嘻得,但是背地裡對掀起淮南三叛第一叛的王凌,提防僅次於司馬懿。至於王昶,則是吃了自己父親王澤的虧,王澤在內閣之中混了好些年,也該給其他人一點兒機會。

排名第三位的則是吳郡人陸遜陸伯言,一度傳言和諸葛亮爭奪首輔位置的男人,還是像歷史上那樣被諸葛亮給壓一頭。

排名第四位的是荊州人龐統,作爲朝廷南方大開發的功臣,龐統在揚州耕耘二十載,進入朝廷中樞之後,入閣也是衆望所歸。

排名第五位的是關中人法正,法正的資歷可以說也非常深,一直深得秦誼信任,法正的這個位子,就是秦誼一力給推上去的,而根據法正恩怨分明的性格,基本上就是秦誼在內閣之中的代表,他是不會背叛自己的恩主秦誼。

內閣最後的一個名額則是給了潁川人郭嘉,過去十年時間裡,隨着荀彧、鍾繇、徐庶的去世,陳羣的靠邊站,曾經在朝廷顯赫一時的潁川士族也是略微有些破落。像是陳泰、鍾會等青年一代還沒有成長起來,行爲有些不檢的郭嘉便成了潁川士族的唯一希望,只是他的身體不是很好,處理不了太多的政務,倒像是秦誼一樣,擔任着顧問的角色。

就在看着其他人在那裡排排坐分果果的時候,自視甚高的司馬懿心裡面也是有些苦澀。新鮮出爐的內閣名單之中,他只服諸葛亮一人。至於其他人,或許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但是在司馬懿看來,並沒有像諸葛亮那樣全方位碾壓自己。

說起來,歷史上的司馬家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大概像是司馬炎這樣的,小時候坐在他爺爺膝上,聽司馬懿講他年輕時的豐功偉績時,估計也是被爺爺剋日擒孟達、百日平遼東的強大所震驚。

只是接下來聽到的故事也是深深震懾了司馬炎的三觀,自己戰無不勝的爺爺,居然在手握巨大優勢兵力的情況下,被人打得需要穿女人衣服來化解敵人的挑戰。恐怕自從這件事之後,司馬炎便對諸葛大魔王有了深深的敬畏。

總之,除了諸葛亮以外,什麼龐統、陸遜、郭嘉,司馬懿都不怎麼放在眼中,可是偏偏才高八斗的自己,卻是被諸葛亮壓得死死的,再加上另外一個雖然不能入閣,但卻是到處給自己添麻煩的老對頭孫權,和自己鬥得不亦樂乎,也是讓司馬懿失去入閣的機會。

雖然司馬懿也只是見過器量廣大,常年漂在水上的周瑜幾面,但是卻是生出了一種既生懿何生亮的感覺。

也就在司馬懿在那裡鬱悶着的時候,這次的朝會也是進行完畢。卸下首輔一職的秦誼,看上去精神頭非常不錯,就在散會的時候,秦誼也是一把拉住了自己的繼任者諸葛亮,笑着對他說道:“這幅爛攤子就交給你了,你也不用太過操勞。”

第十三章 荀利字趨之第十三章 西遊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七十七章 自毀長城第四十八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三十八章 不排斥第八十一章 盜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二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四十章 請叫我紅領巾第五十三章 推演第八十二章 成語守護者第十三章 荀利字趨之第五十九章 超級皇帝第三十八章 這是難爲我胖虎第六十二章 未亡人第三十四章 王澤季道的憂慮第七十六章 人質第五十五章 做好事要留名第三十六章 荊州分裂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九十五章 太監的寶藏第二章首席謀士第十章 賣國無門第六十六章 同學第二章 眼花了第三十一章 戰藺縣第六章 觀戰第二十三章 藍軍大將馬孟起第三十六章 梟雄喪志第二十五章 郿縣魯氏第十一章 烏桓第二十二章 三個臭皮匠第二十章 反董志士第二十八章 Sir! This way,please!第三十二章 三國林沖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七十章 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第二十八章 賈詡的要求第五十七章 聽診器第四十五章 穿越在二世元年第三十五章 給袁紹的禮物第二十章 母子第四十二章 一統上黨第四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三章 傳承第七十五章 賈文和第十一章 烏桓第四十四章 袁紹本初的憂慮第二十三章 藍軍大將馬孟起第七十一章 既生懿何生亮第三章 力士第十三章 我不是TONY老師第十八章 碰頭會2第五十七章 賭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見不平看熱鬧第六十章 拯救不良少年法正第八十七章 截胡第十一章 寶刀贈美人第六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三章 結交龐舒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六十三章 劉耷,你家祖墳被人考古了第六章 觀戰第七十五章 益德,是你的帽子第十二章 移鎮第十八章 中計了第四十四章 打完這一仗回老家結婚去第一百零八章 新業務第六十八章 散夥分行李了第五十四章 荀彧的郭姓朋友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二章 影響第八十九章 自我始之第三十九章 故人第九十三章 內部矛盾第九十一章 默契第七十五章 三國配角演義——曹操篇第五十二章 叛徒第四十七章 生子當如秦文合第六十二章 假粉第二十五章 郿縣魯氏第三十七章 託孤第二十章 大陵鐵礦第八十章 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第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二章 羣英會第九十二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三十九章 老中醫第七十七章 自毀長城第九十章 大將軍要落草第二十三章 統一戰線2第三十一章 原平—廣武軸心第七十四章 鴻鵠之志第七十三章 黑吃黑第六十二章 來去匆匆第六章 小目標第八十九章 自我始之第四十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