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

bookmark

袁術對秦誼也是非常器重,將自己收養的一個宗室女送給秦誼,爲炫耀自己的軍力安排秦誼到自己麾下大將孫堅部中觀戰。

秦誼便來到樑東孫堅部,恰逢孫堅出營會戰董軍部將徐榮。秦誼對留守的孫堅長子孫策說道:“徐榮用兵狡詐,孫公可能會失敗,我們最好提前做好應對接應孫公,說不準還能反敗爲勝!”

孫策準備在孫權的撤退路線上設伏,但是秦誼卻是執意定在另外一條路線上埋伏,並對孫策說:“徐榮狡詐,必定會堵截孫公的退路,到時候孫公未必能夠按照預定路線撤回來,我看戰場的地勢,到時候孫公可能會在逼迫之下從小道逃回!”

孫策於是按照秦誼的想法佈置埋伏,結果孫權兵敗之後被徐榮逼迫,只能朝着小路逃命,正好帶着徐榮的追兵撞到了秦誼的埋伏圈中。徐榮部遭受埋伏後大亂,孫堅也是帶着潰兵反殺一波,最終反敗爲勝。

當聽聞孫堅依靠秦誼反勝之後,袁術也是稱讚道:“如果不是秦誼,那麼我就要被袁本初這個傢伙給嘲笑了。有秦誼這樣的一個兒子,即便是死了也會很開心的!”

7、回鄉隱居

秦誼輾轉多地,見識了酸棗、河內和魯東三處討董聯軍的作爲,心下失望,也是選擇回鄉隱居。

原平豪強趙氏,與秦氏之間頗有仇隙,聞聽秦誼歸鄉,族長趙盛對族中子弟說道:“秦文合如今不足二十便已經名滿天下,等他年紀大了以後,豈不是能夠做到三公九卿,將來還有我們的活路嗎?”於是趙盛便勾結雁門郡的烏桓人,在秦誼出門時襲擊他。

當時秦誼身邊僅有十幾個人,但是烏桓人卻是有一百多人。多虧了典韋和黃忠陪在秦誼身邊,典韋在前面用戟拼殺,黃忠在後面用弓射擊,前後殺掉了五十餘名烏桓人,這才讓秦誼脫身。

秦誼查明是趙氏在圖謀自己,卻並沒有馬上發作,卻是明言要招收學生,傳授學業。原平縣中的豪強世家紛紛前來拜會秦誼,席間秦誼卻是將趙氏謀害自己的事情說出來,原平豪族們義憤填膺,紛紛表示願意相助秦誼討伐趙氏,最終趙氏也是被秦誼滅族。

當時天下紛擾,原平縣令高崇多次拜訪秦誼,認定只有秦誼才能安定原平,秦誼在多次邀請之後,也是註定出來爲父老鄉親多做一些事情。

8、胡笳退敵

雁門太守王澤想要重修定襄長城,徵發郡中百姓前往定襄修理長城。原平縣中百姓因爲徭役繁重,大多不願意前往。秦誼卻覺得接下來天下將會大亂,邊郡將得不到朝廷的支援,重修長城抵禦鮮卑人很有必要,出面說動縣中百姓服此徭役。

秦誼利用滑輪等簡易機械,在極短的時間內修復了善無長城,並且製作了幾具八牛弩,瞄準鮮卑大人可能登高遠望城牆的地方。當鮮卑大人魁頭帶領各部貴人遠窺善無長城,秦誼發動八牛弩,斃傷多名鮮卑貴人。

魁頭無法擊破善無長城,轉而向鄰近的中陵縣跑去,在那裡與王澤的雁門邊軍發生激戰。秦誼雖然過來支持,但是情勢對漢軍越發不利。

秦誼覺得漢軍情勢不利,但是魁頭部的情況同樣不好,於是在軍營中用胡笳吹奏起鮮卑人的曲子來。當聽到秦誼吹奏的曲子後,鮮卑人也是心生思鄉之情,從中陵撤軍。

9、保境安民

初平二年(191年),佔領上黨的張楊,接受雒陽朝廷河內太守的任命,移鎮到河內,將原先的上黨分給了之前的部衆,準備前往沾縣任職的秦誼也是被張楊分了一個壺關。

張楊軍軍紀不好,留在上黨的部衆多有害民之舉。在接手壺關之後,秦誼也是邀請張楊的部下嚴剛、孫亮和劉尚到壺關一敘,趁機誅殺了嚴孫二人,劉尚則因爲沒有害民之舉被秦誼赦免。秦誼經此收編了這三人的部衆,佔據了上黨壺關北面幾個縣。

緊接着秦誼打出“保境安民”的旗號,剿滅境內的盜匪,甚至還出兵解決掉爲禍太原的大盜商曜,名震幷州。

與此同時,南匈奴準備進攻西河郡,西河太守崔鈞向雒陽和太原求援不至,只好向秦誼求救。秦誼盡起手下戰兵,又聯絡太原士族,最終湊出了一支一萬人的聯軍,前往西河抵擋匈奴。

面對着數倍於己的匈奴大軍,秦誼沉着指揮,在藺縣利用馬具騎兵大破南匈奴大軍,斬俘兩萬餘人,將南匈奴趕出長城並迫使南匈奴臣服,同時趁勢收復被匈奴佔據的上郡。

經過此戰,秦誼聲名大振,幷州士人豪強無不傾心。

10、長安風雲

秦誼一直沒有忘記董卓的殘暴統治,組織了一支精銳士兵準備到長安去暗殺董卓,因爲相信王允並不真心投靠董卓,也是提前找王允商議,結果知道王允也在謀劃刺董,加入到這個團隊之中。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秦誼和呂布等在北掖門外暗殺掉董卓,秦誼因功被封爲上黨太守,都亭侯,討逆將軍。

殺掉董卓之後,王允控制朝政大權,也是想要盡誅涼州人,甚至連秦誼的老師蔡邕也不肯放過。秦誼多次找王允求情,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都不能讓王允改變自己的心意。

在一次勸說王允失敗之後,秦誼氣憤得拔出自己的佩劍斬斷了桌角,說道:“王公如此剛愎自用,絕對是國家的禍患,恐怕沒幾日西涼人就要殺到長安來了!”

然後秦誼便帶領自己的部曲從雒陽獄中將蔡邕劫走,城門校尉崔烈與秦誼有舊,也被秦誼強行帶走。

正如秦誼所預料的那樣,王允的政策果然激起董卓餘部的反抗,六月李傕與郭汜率領的涼州軍攻破長安城,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越騎校尉王頎等人壯烈殉國,王允被圍困在皇宮中,最後也是慘遭殺害。

第三十章 鯤之大第八十四章 老領導第五十七章 找場子第三十二章 活菩薩第四十二章 平輿一日遊第七十七章 奪嫡第二十一章 託付第一章 劉邦?第一百二十章 跑官第十章 河內第三十八章 諸葛納妾第四十九章 風氣第四十四章 秘密第三十二章 三國林沖第九十七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九章 無間道第三章 結交龐舒第三章 力士第五十六章 獨走第二十四章 輔翼第七十四章 叔侄第七十九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十八章 入朝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章 路遇賊寇第七十四章 鴻鵠之志第五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三十章 對峙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三章 藍軍大將馬孟起第一百零九章 考古小隊在行動第五十六章 得見孝直第四十章 接盤俠的自我修養第六十二章 最初的理想第十四章 先手第一章 剪徑第一百一十七章 月旦評第四十九章 量產型宗室女第七十三章 傳承第十八章 碰頭會2第七十一章 夷陵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勢相易第九章 誘拐小正太第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五十二章 忘了第六十九章 尋夫第八十八章 小人物之死第五十六章 獨走第四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十五章 家庭會議第六章 雛形第七章 偶遇網紅第四十六章 老婆都信不過了第六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六十一章 義士第六十章 我太難了第三章 新雒陽城第五十二章 忘了第七十四章 鴻鵠之志第三十七章 託孤第四章 赦免第六十四章 該撤了第六十四章 掃墓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見不平看熱鬧第八十三章 幽冀攻略第五十六章 呂布來投第十九章 殺人第二十五章 韓信點兵第四十五章 回援第八十一章 轉進第五十二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董第五十四章 拜訪廷尉大人致敬我心目中第二好的三國文《覆漢》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七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四章 書市1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七十九章 牽招的承諾第三十一章 何進遂高的憂鬱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五章 璽之郎的末路第三十四章 王澤季道的憂慮第六十二章 影響第四十七章 齊家第六十九章 烈女第五十三章 冀州貴婦的最後下落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是何意?第十二章 英雄第十四章 先手第四十一章 我是誰?第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章 劉邦?第十二章 呂布和項羽第十五章 舔狗第九章 倒履相迎第五十六章 瘟疫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四章 書市1第十二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