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諸侯會盟

bookmark

袁紹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陳留相曹操。

十八路諸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且說,袁紹統領兩萬五千人,離渤海到酸棗會盟。

一日,大軍行到常山地界,看看離酸棗不遠了,袁紹吩咐大軍放緩腳步,稍作休息。

自己卻拉上田豐在閒敘,袁紹正和田豐聊天敘話,正聊得起勁的時候,忽見顏良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袁紹好奇“顏將軍,何事如此慌張?”。

“稟主公,文遠將軍報告說,我軍先鋒遇到一夥人,帶頭的將領武藝好生了得,和張將軍不相上下。我怕他有失,讓文丑將軍支援去了。我想對方武藝不凡,主公求才若渴,定然欣喜,因此特來稟告”,顏良恭敬,很細心的彙報道。

“不錯,將軍辛苦了,走我們一起看看去”

袁紹誇獎顏良一番,帶着田豐他兩一起朝前軍而去。

還沒到,就聽到,武器撞擊聲,噼噼啪啪的,四周的軍士喝彩聲,好不熱鬧呀。

走進一看,只見一手持長槍,騎着白馬的將領和張遼大戰在一起,其人身長八尺,面貌極其雄壯,一副小白臉的樣子。

大戰了三十回合還不分勝負,可急壞了在一旁的文丑,要不是張遼示意他稍安勿躁,文丑早就上去教訓這小白臉一番了。

顏良觀察良久,纔在袁紹的耳旁小聲嘀咕道。

“主公,以我來看,文遠將軍非他敵手,對方有意放水的”

哦,袁紹來了興趣張遼武藝已經不錯了,對方比張遼武藝還高,三國中比張遼武藝高的就沒有幾個的,估計會是自己所熟悉的武將。

袁紹隨手招呼了一個身邊的護衛,讓他去打聽一下對方將領的身份,不一會,士兵回來報告了一下。

聽完,袁紹很是興奮,不想自己最喜歡的將軍,讓自己現在遇到了。

“文遠、子龍都住手,這是一場誤會”

聽到有人喊自己停手,趙雲知道正主來了,也就不和張遼糾纏了。

這見他長槍一甩,還不怎麼用力,張遼就退了三步,趙雲乘勢跳出了戰圈。直到現在張遼知道了自己不是對方的對手了,也停手下馬來到了自己主公的面前。

張遼還沒來得及說話,趙雲就滾鞍下拜於地。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因仰慕將軍爲國爲民之義。今特帶領家鄉鄉勇,投奔將軍,不想於此處相遇。願隨將軍鞍前馬後,萬死不辭。”

袁紹趕緊上前扶起趙雲,“子龍快快起來,今得將軍,紹喜不自禁,此乃天授將軍於我也”。

趙雲聽袁紹如此之說,心中自是感激興奮不已,動情道“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將軍大恩於萬一”。

“今得相逢,足慰平生”,袁紹自是得意不已。

袁紹拉着趙雲的手,一邊吩咐擺宴慶賀,一邊把衆人介紹給趙雲認識,趙雲自是感激涕零。衆人也知道主公新得一大將,看起來很是寵愛,想必有一番本事的,離主公大業又進了一步,自然高興,一時間賓主盡歡。

酸棗

諸侯聯軍在此紮下大營,連絡三百餘里,看起來好壯觀呀。

袁紹帶着大軍到來的時候,除了西涼太守馬騰(馬騰因爲在西涼,實力一般,在董卓老家反抗,只能打個旗號了)都到了。

張邈、鮑信、孔融對了還有曹操這些都是在洛陽跟着袁紹混的小弟,自然第一時間過來接應,商量一些會盟的事情之後,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曹操宰牛殺馬,畢竟是自己地盤嘛,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袁紹用眼神示意張邈一下。

陳留太守張邈會意,起身“今奉大義,必立盟主。衆聽約束,然後進兵。”

聽他這樣一說,衆諸侯竊竊私語,都有點心動了。

盟主嘛,看起來不錯,坐在袁紹下手邊旁的一副富家公子打扮的袁術更是心馳遙望,用腳踢了旁邊的豫州刺史孔伷一下。

豫州刺史孔伷,表示明白“後將軍南陽太守袁公路,名播海內,可爲盟主”。

這話說得袁術有點心花怒放,洋洋得意起來。

“不可,後將軍有何德何能,我意還是非本初不可”

袁術還沒得意太久,孔融就開口拒絕了,這也讓袁術氣的咬牙切齒了。

曹操也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爲盟主。”

曹操畢竟從刺殺董卓之後,名氣急劇提升,他這樣一說之後,衆人也很同意,一起勸袁紹作盟主。

袁紹假意再三推辭一番,衆人皆曰非本初不可,袁紹方應允。

於是讓士兵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

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

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讀畢歃血。

衆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歃血已罷,下壇。衆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曹操進言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也厲聲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衆皆曰惟命是聽。

安排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沒辦法,誰讓南陽是大郡的,糧草豐富,外加袁家的影響力還在袁術那裡的。

吩咐好了之後,袁紹“吾更須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爲接應。”

話剛落下,長沙太守孫堅出道,“堅願爲前部。”

袁紹,“文臺勇烈,可當此任。”

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守關將士,差流星馬往洛陽丞相府告急。

第三百一十章失誤第二十七章猛將來投第九百二十二章回歸第五百三十二章不甘寂寞第一章袁術稱帝第四百零七章知恥而後勇第二百七十一章沖天大火第三百三十章藝高人膽大第八十章各懷鬼胎第六百九十四章親臨前線第十一章消息第二百五十章損失慘重第五百一十二章勸諫第二百三十七章黑暗兵法第一百零五章亂、亂、亂第七百零四章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一章慟哭第二百一十五章兩封書信第六百五十七章甩鍋第二百四十四章聯絡第三百一十八章明知故問第四十四章長安來信第二百二十三章禰衡之死第七十七章謀斷九州第一百七十九章擔憂第一百三十六章背叛第五百九十九章驅逐第六百五十五章倉皇逃竄第一百三十五章殺心第三百五十五章突發事件第三百二十八章偷襲第九百二十六章癲狂第一百三十一章喪家之犬第三百二十六章各有對策第一百八十七章苦衷第四百四十八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八十七章防微杜漸第五十三章危言聳聽第三百二十四章懷恨於心第二百二十一章熊熊大火第七百九十九章鄴城的動向第十五章妙計連連第六百八十四章後知後覺第一百九十章毒士之謀第六十二章越來越近第一百八十七章鏖戰第二百八十一章總攻第一百九十一章臨危受命第四百七十一章大勝第三章天賜良將第九十四章豪門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八章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漸入佳境第三百六十二章殘暴第一百四十四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一十章脣槍舌戰第八章叔侄相見第一百九十八章諸葛三友第六百七十五章請君入甕第二十八章大婚(七)第二百一十一章始末第四百八十五章慶功宴第六百九十七章騎兵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八百六十五章天助我也第二百二十七章洪水滔滔第九百五十章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四章截營第八百零七章惺惺相惜第五百三十章熟睡未醒第二十七章戰爭前奏曲第九百零五章得意洋洋第三百七十五章撤軍第二百零四章語出驚人第七百一十九章慘烈第六十三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場鬧劇第一百五十九章觀望第八百五十六章毒計第一百三十三章攻守易位第三百二十三章暫時消弭第五百三十三章可笑第八百零六章城門瑣事第一百九十五章追殺第五百二十九章覲見第二百四十章雷霆手段第二十四章名揚天下第六十六章馬騰舉義第三十六章雲哥聯姻第八百三十五章拉下水第二百三十五章孤軍深入第八百七十一章後知後覺第八十章西門喋血第六百八十二章斷後路第一百五十章兵分三路第八十七章三隻蠢豬第一百七十一章各抒己見第三十二章損失慘重第一百九十二章互不信任第五百五十三章目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