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韓武撤軍(下)

諸葛亮帶兵行進在前往弘農的官道上,徐庶的傳令將士策馬而來,將韓武大軍已經撤退的消息告訴諸葛亮。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好像早就猜到了這一點,轉過頭下令:“全軍撤退!”

雖然已經下令要去強攻弘農,但現在的局勢卻不利於動兵了。

“韓武,果然非常人也。若是你繼續陳兵新野,我自然有把握攻克半個弘農,逼迫你撤軍,再商議談判讓我撤出弘農。現在你不惜陳兵兩個月時間徒勞無功,就這樣爲了緩解弘農的壓力而南下,還真是能取能捨!”諸葛亮眯起眼睛,相當佩服韓武的這種魄力。

在面對功績的時候能夠忍住誘惑,自持絕對強勢的兵力又能不得隴望蜀,如此當真是讓人感到難以應對。

陰謀和奇謀往往是要利用一個人的貪念,有了貪念就會貿然向前,會忘記背後的弱點。韓武現在就是如此,他一旦能夠起貪念,意圖短時間內攻克荊州,後方自然就會出現紕漏。

但韓武不貪,不貿然進取,不兵行險招,這就是對諸葛亮最大的剋制!

弘農無法再攻克,韓武寧肯撤軍也不願意讓自己攻克弘農從而擾亂民心,還真是夠果決。

夏侯惇的大營內,他按照李儒的吩咐,並沒有選擇帶主力攻打弘農和司隸地區,只是做做樣子。彷彿李儒早就已經猜到了韓武會撤軍一半,並且提前做好準備。

“夏侯將軍,我軍目前已經知曉了冀州軍的實力,將軍認爲如何?”李儒眯起眼睛詢問夏侯惇,他也是話裡有話。

此次作戰不僅僅折損了大公子曹昂,而且還折損了自己的心腹杜襲。雖然筑陽城關並沒有收到多大的損失,但這被薛仁貴破關的恥辱,也的確不好受。

夏侯惇無奈嘆氣,道:“若是恪守防線,自然能夠保證冀州軍寸步難行。若是引兵作戰,我軍大將不如韓武麾下之多,應接不暇。”

李儒也是如此認爲,他點點頭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夏侯將軍死守筑陽關,請曹仁將軍死守白水關。曹洪將軍鎮守新城,夏侯淵將軍鎮守漢中與定軍山。這幾處地方陳重兵把守,漢中便可無憂。漢中無憂,成都就無憂。陽平有張繡泠苞鎮守,山路艱險,雍涼敵軍無法南下。再加上有羌族相助,我軍西部北部固若金湯,益州方得以發展。”

夏侯惇趕緊點頭,他環顧了一下四周,道:“好,既然如此,就聽李儒軍師的吩咐。不過,還請李儒軍師回去後,讓二公子多在丞相面前勸慰幾句,只怕不出半個月的時間,大公子的遺體就會被送到筑陽。至於掩埋的地點,也一併讓丞相告訴我們吧!”

夏侯惇低下頭,唯一讓他感到愧疚而不敢面對曹操的事情,就是他的長子死了。此次陳慶之用兵果決詭異,夏侯惇雖然自問中計,但終究是讓孟德死了兒子。

此事,孟德一定會心痛。

李儒點頭,他知道此事不小,只怕現在丞相已經知道了。

成都丞相府內,曹操痛風病發,已經臥牀不起,身邊也只是留下了曹植、曹沖和曹彰。

或許是因爲遷移到了成都的願意,這裡水土更好,因此曹衝沒有早夭。只可惜上天還是奪走了曹操的一個兒子,而且也是原本就應該死了的曹昂。

“子建,子文,你們靠近點。”曹操腦袋很痛,但他看到這兩個兒子後,卻很是欣慰。

曹植雖然最不像自己,卻也最像自己。文采和心胸和自己很像,只可惜曹植不善於從政與勾心鬥角,因此這世子之位於他無緣。曹彰不願意讀書,曹操也沒辦法,他終究只是一個將才。

“子脩死了,想不到我要黑髮人送白髮人了。衝兒,你還小,很多事情還不明白。子文子建,你們以後要更加努力,最起碼要自保。你們二哥是什麼人,爲父很清楚,他更像爲父的陰暗面。子文,繼承了爲父的軍旅霸氣;子建繼承了爲父的文采並且青出於藍,還有心胸。至於你們二哥,他更像是繼承了爲父的從政思想以及野心抱負,雖然他現在拿到了世子之位,但絕不會疏忽大意。小心他對你們下手,同時還有從而。”曹操很關心自己的這三個兒子,除了曹衝足夠優秀以外,但卻年幼。曹彰和曹植雖然長大,但卻鬥不過曹丕。

曹植和曹彰趕緊給父親換熱水擦額頭,卞夫人無奈嘆氣,他知道此次丈夫病倒是因爲大兒子死了。

荀彧從外面急匆匆地走進來,走進房間後跪在階下,低聲道:“丞相,前線傳來消息,韓武撤軍。夏侯將軍剿滅白馬義從兩千餘人,擒獲糧草三千石,俘獲輜重可養兩千兵丁。筑陽守將杜襲被韓武麾下大將薛仁貴突襲而死,筑陽錢糧損失不多,不足爲慮。新城以北佔據縣城一十三座,迫使弘農防線北移。”

曹操聽到這個戰果後,他更加頭疼!自己的一個兒子竟然只是換來了區區這麼一點點優勢,死得冤枉。

“咳咳,咳!韓武,我之大敵!”曹操越想越氣憤,一口鮮血噴出,暈了過去。

“穿大夫,叫大夫過來!”荀彧趕緊大喊,讓外面的人去把醫師找來給丞相看看身體狀況。

世子府邸,曹丕聽着眼線的彙報,知道了父親竟然吐血暈厥。

曹真嘆了一口氣,有些猶豫,但依舊還是斗膽說道:“子桓,我口無遮攔,但也要說說。這中年吐血,豈可久乎?”

曹真話音剛落,曹丕猛然一拍桌子,怒道:“子丹,放肆!”

曹丕這次是真的生氣了,畢竟誰也不願意讓別人咒自己的父親早死。

曹休、司馬懿、法正和夏侯霸趕緊幫曹真說話,他們其實也是如此認爲,但也覺得曹真的話太露骨了。

“公子,此事臣認爲,曹將軍所言這是有些直白,但還是要提前做打算。最起碼,公子要爲丞相尋覓一些延年益壽的良藥。”司馬懿趕緊爲曹真說話,並且示意曹真也趕緊道歉。

曹真直接低下頭,歉疚道:“子桓,我錯了,我的意思也是想讓你給丞相尋訪良藥。而且子脩大哥死了,咱們應當爲他哭喪,畢竟小時候他對咱們很不錯。”

曹休和夏侯霸也陪笑地安撫曹丕,讓他冷靜下來。

曹丕深吸一口氣,點點頭後,認爲自己剛剛也是有些激動。

曹真並不生氣,他適合曹丕從小玩到大的朋友,而且剛剛說那句話錢,本身就猜到了曹丕肯定會生氣!

不孝之人世所罕見,曹丕可不是那種天生不孝的狂徒。因此曹真也是斗膽才說出那句話,不過也算是打開了司馬懿、法正兩人想涉及的話題。

他們兩個想說但沒膽子說,因此剛剛只能是閉口不言。

第五百五十五章 文丑進軍(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玉璽爭奪戰(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奶酪第四百九十三章 龐統的奇謀(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萬人(下)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大變(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聰明的女孩子(上)第三十八章 冀州猛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帝駕崩(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海軍大將(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桃園三像(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會戰(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白醋見字第二百一十二章 徐州動盪(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丕崛起第六百一十二章 孟獲投降(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衣帶詔(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庶赴死(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追擊戰(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張翼德再戰太史慈(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秦、晉、楚!第二百零九章 大婚之喜(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偷襲袁紹之降韓猛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海戰神(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羅馬鐵騎(上)第三十一章 亂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五百二十六章 荀彧的震撼(上)第二百一十章 大醉而歸第四百零一章 世子之位——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大變(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僞君子,劉玄德(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末路窮途(上)第八十四章 先登之威(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陽平攻防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冢虎之謀(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壽春伏擊戰(下)第一百五十章 海軍計劃(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下計劃(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徐庶赴死(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龐統,龐士元!(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禰衡出使(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妖精(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線作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良將之殤(下)第五十七章 出兵黑山之行刺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次慘敗(下)第二章 忽悠田豐第五百零七章 陳倉攻防戰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上)第六百零一章 四方大營(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榴蓮第五百六十六章 趙昂反叛(一)第一百一十章 圍剿左賢王(上)第四十八章 馬超的慘敗(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繡臣服第二百九十八章 關雲長!(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呂聯姻(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縣棄子(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趙子龍勇冠三軍(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呂布鬥三雄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襲長安城(中)第四百零九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韜光養晦,韓武出兵(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晉國撤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北方第一霸主(下)第十章 華雄第四百六十九章 夜雨急令第二百七十八章 江東內亂(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秦國異動第五百八十三章 曹丕守漢中(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將之殤(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僞君子,劉玄德(三)第九十一章 典韋立威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佔成都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軍西涼(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戰場之疾風(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龐統,龐士元!(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出兵(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呂布出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驅虎吞狼(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次慘敗(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僞君子,劉玄德(三)第五百零八章 晉國對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孟獲投降(下)第二百零四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徐庶徐元直(上)第五百零八章 晉國對策第五百八十一章 韓月大婚(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二)第四十四章 梟雄的奸詐第一百六十九章 末路窮途(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屯田令(下)第五百零五章 秦晉決戰(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曹丕守漢中(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宇文第六百二十章 陷陣之志(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荀彧的震撼(下)第三十九章 攻克長安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追擊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