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

騎兵的行軍速度很快,又是在本州境內,不需要帶太多的輜重,所以兩天後,荀貞便引部到達了合鄉。

合鄉北鄰魯國,魯國尚有殘存的黃巾,故此,荀敞在西進任城前,選了一曲兵馬留駐。到了合鄉,荀貞即召合鄉縣的長吏和此曲的曲軍侯來見,詢問合鄉周邊近期的情況。

合鄉的長吏和這個曲軍侯稟報道:魯國的黃巾近日皆無南下侵擾,據探報,魯黃巾的主力似乎都北上去了濟北,與濟北黃巾會和了。

荀貞聽罷,顧對左右說道:“青兗黃巾,同氣連枝,魯國黃巾北上支援,看來他們是想在濟北與文謙、子龍打一場硬仗了。”問帳下幕府的從吏,“濟北今天可有軍報送來?”

從吏答道:“尚無。”

荀貞沉吟稍頃,令道:“可傳檄文謙,叫他不要浪戰,務以謹慎爲要,小心濟北黃巾給他設伏。”又問道,“子龍到哪裡了?”

從吏答道:“趙將軍已率部抵至濟北,至遲今晚即可與樂將軍會師在肥城。”

“好。”荀貞點了點頭,摸了摸頷下的短髭,短暫地考慮了一下,說道,“傳檄文謙,與子龍會師後,可先作勢南下,試探一下蛇丘、剛縣等地的濟北黃巾,看他們會否有所異動。”

魯國的北部與濟北的南部接壤,魯國黃巾北上,只能是與蛇丘、剛縣等地的濟北黃巾會合,所以如果有大仗,就極有可能會在濟北的南部發生,這樣的話,便可以暫時改變一下“主攻盧縣,圍城打援”的計劃,佯裝南下,先試一試蛇丘等地黃巾的虛實內情。

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打仗固然比勇,但同時也一定要細緻謹慎。

從吏應諾,自有人起草檄文,傳送給樂進、趙雲。

魯國黃巾、濟北戰況,這些雖然重要,然皆非荀貞親至合鄉的原因。

荀貞親領兵來合鄉,爲的是曹操。

故而,在簡單地瞭解了下魯與濟北的形勢,給樂進、趙雲下達了隨機應變的指令之後,荀貞把合鄉的長吏和那個曲軍侯打發走,把重點轉到了任城縣的戰場。

荀貞問道:“孟德給我來書,卿等怎麼看?”

在快到合鄉的時候,大約是曹操知道了荀貞的動向,他遣人給荀貞送來了一道私書,落款既非兗州刺史,也不是行奮武將軍,而是他的本名。在這道私人性質的信件中,曹操殷勤問候,致意荀貞,在略述了久別思念之情後,約荀貞在山陽郡與沛、魯兩國的交界處一見。

對曹操的這個請求也好,期望也罷,荀貞帳下的謀士文臣們各有己見,但有一點是大致相同的,那即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爲沒有必要與曹操相見。

有的認爲這是曹操的緩兵之計,曹操是想通過此舉來給他自己多爭取點時間,好能組織、調集更多的兵力,比如再向兗州的各郡要兵,或就地徵募等等,以能有更大的把握去攻下任城。

有的認爲這是曹操的伏兵之計,曹操也許在約荀貞相見的地方埋伏下了精兵,以圖趁機把荀貞拿下,“擒賊先擒王”,從而結束這場戰爭。

包括戲志才、荀攸在內,也不建議荀貞“應約”,他倆倒不認爲曹操會設伏,只是認爲沒有這個必要,打仗嘛,沙場上見勝負就是,見什麼面。

唯有程嘉意見不同。

程嘉認爲:曹操既然提出見面,那就與他見上一見,如果不應,未免顯得己方懦弱,消息傳開,可能會使兗州兵的士氣有所提高。

程嘉的這個觀點有些對。

荀貞若是不應約的話,曹操那邊確實有可能會大肆宣揚,把荀貞的“沒必要”見,說成是荀貞“怕”見。

程嘉好大喜功,因爲身矮面醜,深藏內心的自卑導致了他外在爭強好勝的表現,所以會有這個見解。荀攸等人聽了程嘉的這個意見後,皆覺得頗有道理。

荀貞傾向於見,但他的出發點與程嘉又有不同。

他心道:“君昌所言,不能說錯,以孟德之智,確有此一可能。”說道,“吾與孟德相知,君昌所慮,雖有道理,然必非孟德之本欲。”

戲志才問道:“然以將軍之見,曹東郡是何意也?”

曹操被袁紹表爲兗州刺史已經有段時日了,但徐州方面,自上而下,不論是文臣,抑或是武將,卻都仍稱他“曹東郡”,或“曹奮武”,又或“曹將軍”,無有一人以“兗州”相稱,之所以如此,沒有別的緣故,只是在表明他們不承認曹操這個“兗州刺史”的合法地位。

荀貞撫案喟嘆,說道:“人情、人情,身而爲人,豈可無情?孟德之相約,無非人情故罷了。”摘下腰間的鞶囊,出示給諸人看,又道,“此鞶囊,孟德之所贈也,吾用至今,雖早破舊,不捨換之。而今王室凌遲,海內紛爭,羣雄並起,如南北袁、劉荊州者,固皆負四方之望,堪稱州郡之雄,可要說能與我知己的人,唯孟德而已。吾觀孟德如是,料孟德看我亦同。”

“將軍的意思,是要應約了?”

“我便與他見上一見。”

有人擔憂地說道:“將軍寬仁,因念舊情,可若是曹東郡不像將軍這麼想,他萬一真的設伏?”

荀貞顧視坐在上席上的辛璦,又指了指侍立在帳門口的典韋,笑道:“吾有玉郎、阿韋,孟德便是真的設伏,其帳下誰可與比?他又焉能奈我何?”

就此定下。

從合鄉到曹操相約的地點,距離不遠,五六十里地,快馬的話,半日可到。當下,荀貞回書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約定明天下午相見,見面時,雙方都只帶百騎相從。

荀貞的回書在當天晚上,被送到了曹操的手中。

曹操看罷,笑對夏侯惇等人說道:“我去書貞之,約他相見時,卿等皆以爲貞之必不會應,如何?是不是如我所料,他應了我的此約?貞之與我,知交者也,非卿等可知。”

28 孫文臺發豫州兵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21 今有潁陰乳虎(中)67 鳳集西鄉(上)12 馳援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47 武貴立功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8 誅滅沈家(上)1 光和六年(上)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4 冀州牧迎節以徵22 旋舞9 袁公路縱虎謀北60 荀君爲政(下)69 樂文謙領兵北上96 會師城下(下)41 效果15 問世間誰主沉浮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0 邊文禮攘臂不齒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5 出城激戰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5 孟德智略真天授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32 破敵(中)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56 買馬(下)9 書箋反覆修棧道9 結交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2 馮鞏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49 登門79 毋要臨渴而掘井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40 隱秘非只君可尋54 滅族(下)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62 賜字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4 將近臨湘桃花盛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3 陽翟侯扣使不遣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9 結交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0 孰謂盜跖不知義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 安南借重荀與張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2 圍魏救趙亂其陣55 毀容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36 第三兄弟8 守職歲滿乃爲真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1 前倨後恭因何故9 太守長史兩不負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4 賊困屋中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