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滅族(下)

這些天雖沒寫東西,但可能也正是因爲沒寫東西,所以自覺腦子輕明瞭許多,想通了很多寫作上的問題。之前寫得慢,主要是因爲不想重複上一本書,想做點改變,想寫點不一樣的東西,可是該怎麼寫,卻又沒有想好。現在好像清楚了一點。

——

因爲“妖言”罪重,故此縣令朱敞在先後接到杜買、荀貞的上書報案後,爲謹慎起見,這次只派了秦幹一人來鄉中問話。秦幹也沒有帶隨從,單人匹馬,靜悄悄地來,動靜不大,直到他離開回縣,也沒有驚動到第三氏。

在給荀貞送去了五塊金餅後,第三明自以爲看透了荀貞的意思,對左右說道:“荀君出身名門,族氏顯赫,貴重州郡,以他的家聲來說,別說在縣中,便是在郡裡做個百石吏也是綽綽有餘的,卻偏來咱們鄉里,先當了個斗食亭長,又做有秩薔夫。老實說,我本來覺得古怪,想不通他是爲什麼的,但今天我總算明白了!”

有那一等有眼色的賓客,見他興致頗好,便湊趣說道:“小人等愚笨,卻還不明白,斗膽請家主批講一二?”

第三明指了指堂外的天空,說道:“如今的世道,有錢通達,無錢困窮。以天子之尊,尚且西園*,何況荀君?他放着縣裡、郡中的百石吏不做,巴巴地跑來鄉下又當亭長、又做有秩薔夫的,擺明了是爲了一個‘財’字啊!須知,縣中、郡裡的小吏雖然俸祿高,但成天待在官寺、舍中,在縣君、府君的眼皮子底下,哪裡能比得上在野亭、野鄉里爲吏的自在?”

賓客大拍馬屁,說道:“家主說得對,家主說得對!是這個道理。”

有對縣吏、郡吏略微瞭解一些的亦說道:“可不是麼?縣吏、郡吏雖然風光,但除了那些有實權的,如功曹、督郵之類,其它的實際上都只不過是縣君、府君的門下走狗而已,平時既不得自由,也沒什麼油水,空吃一份俸祿罷了,的確不如在鄉下當個小吏舒坦。諺雲:寧爲雞首,不爲牛後。看來這荀君的確是打的這個主意啊!要不然,他也不會收家主的錢了。”

第三明嘆了口氣,說道:“如今這世道,無論官、民,皆不易也。平頭百姓就不說了,咱們家還算好點的,看那些沒錢家貧的黔首,爲了一口飯吃,或賣身爲奴,或賣妻賣女,種種悽慘可憐,實令我不忍見之。”

他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賓客們少不了稱讚一句:“家主慈悲心腸。”

他接着說道:“還有那些做官爲吏的也不容易。自天子西園*以來,凡新上任者,都必須先按秩納錢,遠的不說,就說咱們郡裡,聽說新來了一個郡守。郡守,兩千石,依天子之令,那可是必須要交兩千萬錢才行的!好在這位郡守姓陰,乃是出身南陽陰氏,有名的‘後家’,家中本就有錢,加上又是四姓小侯之一,也許會再給他減免一些,但再少再少,怕也得一千萬錢往上。……,一千萬錢,你們想想,也就是像陰氏這樣的豪姓右族才交得起,換個寒家出身的子弟可交得起麼?便是荀君,我聽聞他家不算有錢,只是中人之家,頂多十萬家財,他也交不起啊!就算出身名門又怎樣?沒有錢還是寸步難行!……,也難怪他先來鄉中斂財。”

滿堂賓客,跪坐席上,都齊聲嘆氣,說道:“民不易,官亦不易!”

這第三明和第三蘭不同,雖然也不怎麼讀書,但畢竟年歲大了,早過了一味爭強鬥狠的年齡,對朝政、時事還是瞭解一二的,一番話說下來,倒也稱得上中允二字。如今時政的弊端,可以說凡是有些見識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只可惜,朝堂之上閹宦橫行、黨爭激烈,無論清流還是濁流,多半的精力都在黨爭或撈錢上,加上積重難返,雖上下皆知其弊,終是無能改也。

見他感慨完了,有賓客問道:“家主,錢也送過去了,那胡平?”

“不怕他收錢,就怕他不收錢。錢既收了,想必胡平至遲明天就能回來了。”

——這不怪第三明輕忽大意,實在是誰也想不到荀貞竟是想要將他家滅族。畢竟說到底,第三氏和荀貞的矛盾只是路上的一次劫道罷了,而且事後,在第三明聞訊得知後,他一再拿低做小,又是道歉、又是送錢,不管換了誰,恐怕都會覺得他的“誠意”已然足夠。

如果荀貞像他說的,“當官只是爲了發財”,那麼這個過節自然可以就此一筆揭開,只可惜,荀貞是一個有“大志”的人,些許錢財,身外之物,又哪裡比得上自家的性命要緊?若是對他的“大志”有助,那麼他寧願伏低做小,縱是反過來向第三氏賠禮道歉都成;可如果對他的“大志”有礙,別說翻臉無情、滅其全族,便是滅他十族也在所不惜。

……

第三明錯就錯在完全誤判了荀貞的意圖,失之毫釐尚且差以千里,何況完全誤判?第二天,果然有人來到他家,卻不是他等待已久的胡平,而是三十多個執矛披甲的甲士。

帶頭的三個人,一個秦幹,一個荀貞,另一個是本鄉遊徼左球。

甲士中有一小半爲秦幹從縣裡帶來的縣卒,剩下的大多是本鄉的輕俠。荀貞以“第三氏稱雄鄉中,族人衆多,又有賓客,一向好勇輕剽,並且其家中藏匿的又有亡命不法之徒,如果去的人少了,怕會控制不住局面”爲理由,專門將許仲、江禽、高甲、高丙、蘇則、蘇正諸人從繁陽、東鄉諸亭召了來,以壯聲勢。此外,又有文聘獲悉,也帶了四五個賓客與秦幹同來相助。

守門的兩個第三家賓客見他們氣勢洶洶地殺來,不覺愕然驚詫,其中有個機靈的掉頭就往門裡跑,想去通知第三明,還沒有跑得兩步,荀貞轉首叱道:“賊子畏罪逃竄,誰願將之拿下?”

諸輕俠中善弓矢強弩的有兩人,一個是蘇則,擅弓矢,一個是高丙,擅用強弩。此時諸人離第三氏門口還有數十步距離,步行的來不及趕上,也來不及拉弩,蘇則甩手抽箭,張弓射出,只見箭如流星,正中那個賓客的後背。這個賓客慘叫一聲,倒在門內。

荀貞見射住了人,這纔對秦幹解釋,說道:“第三氏聚族而居,本里中小半人家都是他們的族人。今次捕賊,當速戰速決,若是拖延,怕會遲則生變,適才事急,未及向秦公請示,下吏便令人射箭,實爲萬不得已,還請秦公勿怪。”

秦乾點了點頭,說道:“正該如此。”

……

他上次來鄉中,回縣裡後,將荀貞所言稟告給了縣令朱敞,並將荀貞蒐集到的第三氏罪證呈上。朱敞看後,也是勃然大怒,當即召來了上任西鄉薔夫的謝武,細細詢問。

謝武不敢隱瞞,免冠避席,伏地請罪,如實回答,說道:“第三氏乃田齊後裔,自移居本縣後,百年來多行不法,只是因其勢大,歷任薔夫皆不能治也。下吏昔日在西鄉任上時,也嘗受其欺凌,非常慚愧,請縣君將我免職。今荀君所言、所舉,皆屬實。”

朱敞不是個不近人情的人,當時說道:“豪強大族,仗勢橫行,素來難治。你之苦衷,吾自知矣!”沒有責怪謝武,而是對秦幹下令,“既然事皆屬實,便撥給你縣卒十人,使西鄉有秩荀貞、遊徼左球爲副,明日便去鄉中,按此文牘上的名錄,捕拿案犯!”

……

秦幹從回憶中回過神來,大步走到第三明家門外,按劍直立,吩咐侍從展開文牘名錄,指派吩咐諸人:“荀君,請你帶人搜拿第三明家。左君,請你帶人分別去餘下第三氏各家中拿人!我在此,等候兩位歸來。”

荀貞、左球齊聲應諾,各自帶人,分頭行事。他們從進入裡中到現在,三十幾人一路闖來,動靜很大,早驚動了不少里民,許多人家都打開了院門,偷偷地往外觀瞧。家裡人多的,不免竊竊私語:“那不是本鄉的有秩荀君麼?帶了這麼多人來,想幹什麼?”

“‘搜那第三明家’、‘去餘下第三氏各家中拿人’?難道、難道是來捉拿第三氏的麼?”

里民們都是驚奇不已。想那第三氏稱雄鄉中上百年,從沒有那個官吏敢來拿人的。特別是十五年前,風聞他家刺殺了當時任上的有秩薔夫後,鄉中的吏員更是對他家敬畏之極。這位“荀君”上任纔不過幾天,卻就竟敢前來拿人?看架勢,不但是拿人,恐怕還要抄家!

有知曉些內情的,說道:“去年底,第三家的第三蘭在裡外官道上劫了一個行人,據說這個行人乃是荀君的友人。荀君今日帶人前來,怕是與此有關!”

這些說話的都是旁姓人,也有第三氏的族人在其中,聽聞不好,一個個忙不迭地想要關門,只是已經晚了。左球帶了十來個甲士,在熟悉第三氏族人的一個本地輕俠帶領下,俱皆長矛在手、刀劍出鞘,惡狠狠地撲了上去。膽弱的第三氏族人,俯首就擒;膽壯的第三氏族人,拔刀相抗。一時間,呼叫連連,喊聲不斷。

荀貞領了許仲、文聘,帶着江禽、高甲、高丙、蘇則、蘇正諸人,並及兩三個縣卒,衝入第三明家中。

在第三氏衆多族人中,第三明的家是最大的,家裡人也是最多的。他們雖只有兄弟兩個,但門下養的劍客、賓客很多,加到一塊兒怕不下二十多人,這要是被他們反應過來,彼此交手,怕會死傷不少,只是這會兒他們措手不及,根本沒有防備。前院裡本有四五個賓客在曬太陽,慌忙竄起,還沒將刀劍抽出,已被江禽、高甲諸人按倒。江禽問道:“如何處置?”

荀貞今天來,除了第三明、第三蘭以及他倆的父母、親屬外,就沒想過留活口。因爲即使按照“妖言”罪,最多也是株連第三氏本族之人,他們養的賓客就算受到牽連,估計也不會被處死罪,留下來,豈不是給自己添堵麼?誰能保證這些賓客、劍客中沒有一個、兩個忠心耿耿,日後會爲第三氏報仇的?他雖對漢末歷史的細節不太瞭解,但是卻也知道孫策是怎麼死的。

爲免得秦幹聽到,他沒有回答,只是將手往下一揮。江禽瞭然,拽起手下賓客的脖子,橫刀拉過,登時鮮血四濺,那賓客捂住脖子,彈騰了兩下,就此歸西。高甲諸人有樣學樣,眨眼功夫,前院已橫屍數具。

荀貞腳下不停,在許仲、文聘的護衛下,直入後院。

此時天未及午,第三明昨夜飲酒太晚,尚未起牀。

第三蘭起來了,正和幾個賓客在後院舉石,打熬力氣,聽到前院的動靜,丟下石鎖,赤着上身往外走,正與荀貞等人碰面。他愕然詫異:“你來做什麼?”隨即看見了隨後進來的江禽、高甲諸人,他們剛殺過人,手中所提的刀劍上皆是鮮血淋淋。第三蘭頓時失色,猜出了荀貞的來意,轉身就跑,想要去牆邊的蘭錡上拿兵器,未奔上幾步,江禽、高甲已衝至近前。

江禽提刀便砍。第三蘭側身躲過,平地跳起,見不及去拿兵器,索性抓起丟在地上的石鎖,劈頭朝江禽打來。這石鎖既厚且寬,怕不下四五十斤,江禽不敢硬頂,閃身避開。第三蘭嗷嗷大叫:“大兄!大兄!荀家小兒殺上門來了!快些起來,帶阿翁從後門逃走。”

他只是粗莽,人不傻,見荀貞帶人殺來,自家倉促無備,料來是難以抵擋的,所以沒想着殺回去,只想着能將自家父親救出。高甲趁他高叫分神,挺刀殺來。第三蘭將石鎖回擊,恰打到刀尖上,只聽得“嘡啷”一聲,將高甲手中的長刀擊成兩半。高甲手上發麻,只覺臂膀都是又疼又酸,嚇了一跳,叫道:“好賊子!好氣力!”也不敢硬頂,忙閃身跳開。

江禽、高甲兩個將第三蘭纏住,許仲、文聘諸人一擁而上,把另外的幾個賓客盡數砍翻。荀貞聽見第三蘭的大叫,怕第三明得了提醒,別叫他真護了其父逃走,忙提刀在手,親帶着許仲、文聘等往後院的屋中奔去。

第三明家中的後院佔地不小,屋舍甚多,一時間,也不知第三明是在哪間屋中。荀貞令道:“仲業,你帶兩個人去後門守住,莫叫逃脫一人!”文聘應命,帶了兩個賓客守在後門。荀貞、許仲、高丙、蘇則、蘇正諸人兩人一組,一個屋子、一個屋子地闖進去。

屋子有的是空的,有的住的是賓客、奴婢。有了前院的例子,也不管是誰,只要有人,只要不是第三明和他的家人,荀貞、文聘等都是一刀一個,接連殺了七八人,直闖了好幾間屋,才找着了第三明。

第三明昨晚喝得多了,從醉鄉中醒來,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文聘、蘇則一把按下。文聘叫道:“荀君,在這裡!”荀貞快步過來,當面審看,見的確是第三明,吩咐高丙等:“捆了!”第三明恍過神來,只穿了個小衣,趴在地上,掙扎大叫:“荀君!荀君!你這是何意?”

高丙倒轉刀柄,往他頭上重重一擊,嬉笑說道:“你犯的案子發了,荀君今兒是來拿你歸案。”

“我犯了何罪?”

“妖言惑衆。”

第三明愣了愣:“妖言?”

就各種滅族重罪來說,“妖言”罪可以說是出現比率最多的。第三明對此也是非常瞭解,稍微楞了下後,立刻反應過來,嚇出了一身冷汗,臉色慘白,拼命掙扎,大叫道:“我家素來守法,向爲本地良民,何來妖言之罪?冤枉!冤枉!”

許仲從懷中取出一片竹簡,扔到第三明面前,說道:“冤枉?有此罪證,哪來的冤枉?”

第三明瞪眼往竹簡上看,不認識寫得什麼,問道:“這是什麼?上邊寫得甚麼?”

“生子兩頭,天將二日。”

第三明終於明白過來,嗔目切齒,瞪着荀貞,叫道:“豎子!你欲誣告我家?”荀貞懶得搭理他,事情都明擺着了,還用多說了?命許仲,說道,“第三明、第三蘭皆無子女,去將第三明的妻、父抓來,一併押出,並將這塊竹簡,這個罪證一塊兒交給秦公。”說完,轉身就走,走出門外了,兀自聽得第三明嘶聲大叫:“悔不聽吾弟之言,叫你活到今日!”

荀貞想道:“聞言十五年前,第三氏殺了當時任上的有秩薔夫。殺官,也是一條重罪,只是因沒有證據,我沒有將之寫在給秦乾的文牘上。如今拿住了人,倒是可以拷掠一番,得出實情了。”回到院中,吃了一驚,卻見江禽、高甲兩個還沒拿下第三蘭!不但沒有拿下,反而節節敗退,似乎力不能支,嘿然心道:“這第三蘭倒是十分驍勇剽悍!只可惜不能收入手下。”

江禽號稱“手搏第一”,高甲亦是本鄉輕俠中的佼佼者。他們兩人聯手,居然還敵不過第三蘭,可見第三蘭的武勇了,若有機會,等將來亂世之時,說不得也是一員虎將。只是可惜,正如荀貞所想,雖然此人驍勇剽悍,卻不能收入手下,便是惜才、愛才也無用也。他招手換來蘇則:“你且助江、高二君一箭之力。”

蘇則適才衝入院中後,已將弓矢放回袋中,此時重又取出,沉氣靜立,覷得空暇,一箭射出,中了第三蘭的脖子,血如泉涌。荀貞鬆了口氣,欲待往院外走時,猛聽得第三蘭悶吼一聲,反手將箭矢拔出,也不管它鮮血噴涌,驟然回身,看見了荀貞,舉手便將石鎖投擲過來。

那石鎖挾帶風聲,迎頭砸來。荀貞急忙改向前爲側躍,因爲變換步伐太快,沒能掌住平衡,跌倒在地。“砰”的一聲巨響,石鎖砸到他的腳前不遠,再差兩三步,恐怕他的腿腳就保不住了。剛纔是第三明被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會兒改荀貞被嚇出一身冷汗,好在還記得有衆輕俠在側,他不願失了姿態,勉強沉住氣,撐地站起。將將站起,第三蘭揉身撲來。

江禽、高甲、蘇則以及站在左近的高丙諸人俱皆失色,個個奮不顧身,或去撲捉第三蘭,或挺身擋在荀貞身前。守在後門的文聘也是疾奔過來。

江禽手腳靈活,抓住了第三蘭的腳脖子,將之拽倒地上。因受不了第三蘭的衝勁,江禽也隨之摔倒,在地上打了個滾,縱身撲躍,壓到他的身上,想去扼其咽喉。第三蘭嘶吼悶叫,一拳擊出,打在江禽的臉上。江禽身子才趴到第三蘭的身上,立時又被打了出去。

第三蘭翻身欲起,高甲衝到,壓到他的背上,又將之壓倒在地。第三蘭雙眼通紅,脖頸上鮮血激涌,半個身子都被染紅了,力氣卻好似半點沒受影響,一肘打出,打到高甲的肚腹,高甲吃疼,痛叫一聲,整個身子不由自主蜷曲起來,像個蝦米似的。

第三蘭按住地面,撐起身,站立起來,直勾勾盯着荀貞,邁步上前。饒是荀貞沉靜,也下意識地後退了一步。蘇則沒時間再去射箭,丟下弓矢,彎腰低身,疾奔衝上,拿出了摔跤的手段,抱住第三蘭的腰部,想把他摔倒。第三蘭紋絲不動,提起他的腰帶,反將他甩手扔出。

文聘殺到,挺劍直刺。第三蘭壓根就不躲避,伸手把劍刃抓住,側身擡腳踢去,中了文聘的膝蓋。文聘到底年少,力氣沒有長成,應腳跌倒。鬥至此時,第三蘭因爲一再大動作,從脖子上涌出的鮮血幾乎已將他全身染透,走過處,拉出一條長長的血跡,卻依然未倒,搖搖晃晃地繼續往荀貞走來。

這時院中還有七八個別的輕俠、縣卒,本來也都是往這邊衝的,但眼見第三蘭如此威勢,不覺膽顫心驚,衝出的步伐不由自主慢了下來。

荀貞此前曾帶人救援臨部,夜殺羣盜,不是沒見過血、沒殺過人的,但此時此刻,目睹此般情景,卻也驚駭至極,心中砰砰直跳,有意避讓,但又不願被諸輕俠輕視,勉強定住心神,握緊了刀,等他近前。

便在此時,他身後有一人躍出,急衝幾步,到第三蘭的身前,屈身擡腿橫掃。也不知第三蘭是否因爲失血過多,神志不清的緣故,這一下沒能躲開,仰頭摔倒。這人隨即回腿屈膝,壓在第三蘭的胸口,手中環刀抽入他的脖中,緊跟着抽刀出來,若說剛纔的血涌像是噴泉,這回就像是大河決堤,直噴濺出十幾步遠。第三蘭吭吭哧哧叫了兩聲,死不瞑目。

殺了第三蘭之人,卻正是許仲。

荀貞驚出了一身汗,被冷風一吹,遍體生寒。像是怕第三蘭再跳起來,又像是呆住了,他盯着第三蘭的屍體,看了好一會兒,方纔將刀回鞘。

江禽、高甲、蘇則、文聘四人分別從地上爬起,揉着傷處,或者吸着冷氣,或者一瘸一拐,走到荀貞身邊,說道:“我等無能,未曾截殺此賊,以至驚動君前。請荀君恕罪!”另外七八個適才逡巡不敢上前的輕俠、縣卒,更是慚愧,上前請罪。

荀貞儘管剛受驚嚇,但仍然注意到了這幾個請罪的輕俠、縣卒之慚愧表情,故作輕鬆,哈哈笑道:“第三蘭真猛士也!受重創而不倒,彷如山中猛虎。適才之情景,我亦膽寒,況且諸君?若非諸君相救,怕我已不能倖免。諸君何罪之有?”對押在邊兒上的第三明說道,“你家中有此虎弟,難怪能橫行鄉中!如此猛士,雖然死了,但也不可輕侮,你放心,我會請縣君將其厚葬的。”

第三明呸了一口,叫道:“小兒!我便是做鬼,也絕不會放過你。”

他已是將死之人,荀貞自不會把他的威脅放在心上,微微一笑。

見第三家門下的賓客、劍客、奴婢已經盡皆身死,也已將第三明的妻、父捉到,他說道:“人已抓齊,不能讓秦公久候,諸君,咱們這就出去罷。”經過第三蘭的屍體時,猶自後怕,不由又多看了兩眼,想道:“可惜!可惜!”

他後怕的,自是沒有想到第三蘭居然如此勇猛,這還是沒讓他拿到趁手的兵器,若是再給他件兵器,恐怕在場的這些人要死上一半;而他可惜的,當然是此等猛士,卻無法收容手下。

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3 誰人不知荀貞之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3 先表北海刺青州53 只知太守不知君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9 誅滅沈家(下)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6 尋賢不遇(下)7 遍觀諸郡(上)1 謀北要在泰山郡44 高家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1 夕陽16 原盼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2 荀衢48 正旦之日50 祭祀族宴47 張飛急襲葛陂西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 光和六年(上)46 可憐的胡/平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8 君子報仇25 我公恩信結人深31 破敵(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8 二月習射(下)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73 忠孝勇武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46 可憐的胡/平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9 班底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63 田邊斷案(下)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75 曹純少貴氣吞虎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59 奮武意收黃巾用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7 起行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9 結交33 破敵(下)8 推衣46 盜馬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41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