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聘(上)

扯住荀貞的是鍾繇。

鍾繇說道:“兵曹椽今日臨城激戰,一天未得休息。傍晚你給我諸人盛肉羹時,我見你兩手微抖,分明已經力竭。今晚夜襲,誰都能去,唯卿不可去也!”

戲志才、荀攸亦道:“貞之,你現居兵曹椽之位,府君不在,你就是主將,一身擔負滿城安危。昨日賊兵初來,爲鼓舞士氣,你率衆出擊倒也罷了,今夜萬不能再輕身涉險。”

荀貞心道:“你們以爲我想去麼?”

兵者,凶事也。戰陣之間,立屍之地。勇猛無敵如西楚霸王尚且死在萬軍之中,何況只有“常人之勇”的荀貞?一個弄不好,就是有命出城,沒命歸來。他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怕死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事兒可不是誰都能做得出來的!問題是:他不去,還有誰能去?

鍾繇麼?戲志才、荀攸麼?又或者杜佑、辛評、辛毗麼?

他們還不如荀貞!最多會些擊劍而已,讓他們上戰場不等同讓他們去送死麼?

他們去不成,讓郡兵裡的將校去麼?

荀貞對這些將校們還不太熟悉,不知道他們的能力。不知其能,怎敢派他們出城?萬一大敗,甚至全軍覆滅,守卒的士氣必跌入谷底。這城,也就不必再守了。

他說道:“守城一天,累是累了點,休息這麼久,也恢復過來了。你們的意思,我都懂,然正因府君不在,我是主將,今晚夜襲,才正該由我帶衆出擊。我不帶頭去,誰帶頭去?”

他言下之意:今晚夜襲很危險,他身爲主將,應該身先士卒。

鍾繇等人執意不願。

鍾繇抓着他的衣甲不鬆手,說道:“我乃郡功曹是也,雖不及卿勇武,然亦曾習擊劍,並非儒懦文生。今夜出擊,卿留,我去。”

“這怎麼行!”

“城中可以沒有我,不可無卿啊!”

荀貞真是沒料到,鍾繇竟然這樣高看他,連“城中可以沒我,不可無你”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他環顧諸人,見諸人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對鍾繇的這句話似乎都表示贊同。

荀攸、戲志才、辛評、辛毗等人,無一不是英才,卻居然認可鍾繇的這句話?

荀貞又驚又喜,這才恍然發覺,在衆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竟如此之高了?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荀貞對自己評估過低、“妄自菲薄”,也不怪他,畢竟鍾繇、荀攸等人皆是名傳後世的大才。在他的潛意識裡,他就覺得自己比不上他們。

事實上,他也比不上他們。可是在鍾繇、荀攸等人看來,也許他沒什麼過人的智謀,也沒什麼超人的學識,可卻十分的“果勇”,十分的“沉穩”。對這兩點,鍾繇等人皆自甘不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去掉歷史這層神秘的面紗後,鍾繇、荀攸、戲志才、辛評、辛毗等人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喜有怒,他們也會佩服一個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短處。這個世界上並無十全十美的人,再傑出、再出衆的人才,他們也是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的。

荀貞,雖只有“中人之才”、“常人之勇”,雖然在智謀、學識上遠不如鍾繇、荀攸、戲志纔等人,可他也是有自己的長處的。他的長處就是:他知道歷史的走向。

就比如眼前發生的這一切,比如黃巾起義。

鍾繇、荀攸等人不知歷史的走向,不知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所以在面對數萬黃巾士卒時,心裡難免會沒底,會忐忑不安。

對荀貞來說,未來卻是一清二楚的,他知道黃巾起義雖然聲勢浩大,可連一年都沒堅持下去,他知道在不久後,朝廷就會派遣皇甫嵩率軍馳援潁川,他知道最多再過幾個月,城下這數萬黃巾軍就會在長社灰飛湮滅。

只這一點不同,在鍾繇等人的眼中,他就顯得十分“沉着冷靜”,非常與衆不同。

就好比一句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放在這裡,“糧”就是“歷史走向”,荀貞知道,所以他雖有壓力,但不慌亂;鍾繇等人不知道,所以重壓之下,忐忑不安。

當然,荀貞也不是除了“知道歷史的走向”外就一無是處,至少,他的“果勇”就是他本身的優點。儘管他從穿越以來,做的所有事兒都是爲了“保全性命於亂世”,可到了該拼命的時候,他也能衝上去。反正進退都是死,與其退而死,何不進而求一線生機?

……

荀貞定下心神,笑道:“功曹椽職在簡核吏員。率衆突擊、白刃夜襲,非卿職也,此吾之任也。元常,我知你好意,你不必多說了。”對諸人說道,“我有昨日破賊經驗,今夜出擊,輕車熟路。諸君不必爲我擔心,且在城頭觀戰,看我如何殺賊就是!”

儘管得了鍾繇等人的看重,他也不能讓鍾繇肩負起夜襲的重任。

鍾繇或許如他自己所說,會點擊劍,可殺敵破陣絕非會點擊劍就行的。

城下響起了一片嘈亂的鼓聲,鼓聲裡混着上百人高低不平的嘲笑、謾罵。

時已夜半,城上原本很靜,鼓聲、嘈雜聲瞬時劃破了沉寂。

昏昏欲睡的守卒被嚇了一跳,忙亂地跳躍起身,抓起兵器,往城外看去。

荀貞等人也停下話頭,朝城下觀看,是那百餘騎馬帶鼓的黃巾士卒到了護城河外。

夜色下,他們一面沿着護城河來回馳騁,一面擊鼓叫罵。

荀貞沒有怎麼去看這股黃巾士卒,而是把目光在護城河上略停了一停。

他記得河中本有血污,但被濃濃的夜掩住了,此時只見河水如帶,倒映星月清輝,蜿蜒繞城,波光粼粼。縱是將要出城夜襲,即將再度與黃巾士卒白刃拼殺,然而這靜謐清涼的河水卻依然令他心中一動,恍惚裡,不由想起了荀彧送他的那樹寒梅。

幾年過去了,那寒梅長高了一截,現被他移種在潁陰的家裡,在來陽翟前,樹上剛又綻放了幾朵梅瓣。雪下梅開,冰霜傲骨。似有一縷清香,從數十里外的潁陰飄搖隨夜風而來,繚繞鼻端。

兩日一夜的廝殺,這一刻,他難得的寧靜。

“貞之?”

“啊?”

荀攸注意到了他的異常,輕輕碰了他一下。他從恍惚中醒來,散漫的視線重新集中。城外,護城河外,官道上、原野上、丘陵間,一望無際,盡是露天而眠的黃巾士卒。

“你怎麼了?”

“我在想:也不知家中現在怎樣?家長、仲兄、文若、仲仁他們也不知是否還好?也不知潁陰遭了‘賊兵’沒有?”

“反正等下就要出城夜襲,要不選幾個勇士,看有沒有機會衝出賊圍,回潁陰看看?”

“也好!”

荀貞從遠處收回視線。這一次,他的目光沒有再在護城河上停留,向荀攸、戲志才、鍾繇等人拱了拱手,按刀轉身,大步往城下走去。

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1 雪夜攻莊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6 東漢諸侯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52 最後的麻痹67 鳳集西鄉(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36 會師(上)7 遍觀諸郡(上)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8 程嘉獻策難吳輯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45 虎膽奸雄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21 上任西鄉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0 屯田從來積糧策33 破敵(下)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29 鍾繇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5 玄德仁義愧獨生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66 延攬勇士(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 上任49 聖如仲尼也好名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39 得二荀舉薦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34 孟塗敢棄夜襲利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66 延攬勇士(下)30 朱陽第三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63 叕兒乃有大志乎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4 陽城治吏(上)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45 得士親附82 擒賊先擒王(下)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41 效果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3 典韋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9 得二荀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