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

雖是擔憂黃巾,但初臨徐州,對地方上的環境尚不熟悉,卻也是急之不得。

徐州北接青州,西鄰兗、豫,南爲揚州,東邊則是大海。

州內下轄共有五郡,由北往南,依次是:琅琊、東海、彭城、下邳和廣陵。

相比別的州,徐州有個特點,那就是下轄的郡國比較少,而且郡與國中,“國”比較多。

五個郡國裡邊,原本有三個都是諸侯國,分別爲琅琊國、彭城國和下邳國。

這三個住諸侯國都是傳延得較久的。

其中琅琊國乃是光武帝之子劉京這一脈的。

彭城國是明帝的三子劉恭這一脈的。

下邳國是明帝之的六子劉衍這一脈的。

而這三個諸侯國中,琅琊和彭城兩國現今有主,而下邳國現在卻是雖有國名、而無國王。

要說起來,上上任的下邳王劉意實在是個有福氣的人。

三十三歲那年,他接嗣了下邳王之位,在王位上一坐就是五十七年,中平元年、黃巾起事,下邳國亦受其侵,這期間,他有過短暫地棄國而逃的不光彩經歷,不過在黃巾被平定後,他旋即便又復國,回到了下邳,幾個月後死在了王位上,時年已經九十。

人到七十古來稀,他卻竟長壽九十,在王位上享盡榮華富貴,遍數兩漢幾百年,如他者亦不多也。

只不過,他的兒子劉宜就沒他這麼好福氣了,大約是當王世子的時間太久,繼承王位的時候年齡已經不小了,只在王位上待了幾個月就一命嗚呼了,時爲中平二年。

劉宜無子,他死之後,下邳國沒了繼承人,按理說要麼再封一個下邳王,要麼就該國除,只是這些年兵荒馬亂的,朝廷無暇顧及此事,是以,從中平二年至今,已然四年過去了,下邳國卻還是依舊處在一個既無人繼任、又沒有除國的不正常狀態中。

不過,這對下邳相來說,倒是件不錯的好事。

雖然說,本朝之諸侯王並無治民之權,只不過是坐地收些賦稅奉養罷了,但說到底畢竟是“諸侯王”,是名義上的一國之君,翻看前代之事,爲非作歹、犯法觸紀的諸侯王着實爲數不少,所以說,在沒了這麼個名義上的國君後,對下邳相來說,在治國上自然是舒坦許多。

話說回來,舒坦不舒坦,卻都不關荀貞的事。

次日一早,荀貞繼續東行。

下邳、廣陵二郡國多湖水。

淮陵縣南邊便有一大湖,名叫女山湖,此湖在荀貞來的那個年代時尚存,並且面積依舊不小,南北八十里,東西最寬處近十里,在漢末之當下,此湖佔地更大。

下邳、廣陵二郡國內有一大河,即爲淮水。

此水發源自荊州南陽境內的桐柏山,由桐柏山而出,一路向東,經豫州,流入揚州,在揚州境內,它東北而上,又流入徐州,經下邳、廣陵,最終匯入大海。

在它這一路向東的途中有許多支流匯入,這些支流多來自豫州、揚州,如豫州的汝水、潁水等,這也就使得流入徐州境內的淮水要比在荊州、豫州、揚州境內時更爲浩蕩。

淮陵和女山湖便在淮水南岸。

淮水過了淮陵後,突然向南折了個大彎,這個彎近乎九十度,不過向南流淌了沒有太遠,便復又折向東北,在它折向東北的途中,又經過一處大湖澤。

此湖澤便是後世的洪澤湖,不過在當下,洪澤湖還沒有完全形成,更確切地說,這裡現在還不是一個大湖,而是一個由許多的較小湖形成的一個湖泊羣。這個湖泊羣主要圍繞在淮水的兩岸,各湖中的湖水六成以上都是由淮水帶來、補充的。

此湖泊羣橫跨下邳、廣陵兩個郡國,大部分在下邳境內,亦有不小的一部分在廣陵境內。

特別是這個湖泊羣西北邊的成子湖,此湖絕大部分的水域都在廣陵境內,面積比女山湖還要大得多,乃是廣陵境內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不過,荀貞此來廣陵,這一次卻沒有機會去觀賞一下這片大湖了,因爲此湖的位置太過靠北,而廣陵的郡治卻在郡南。

沿着淮水南岸,荀貞一行過女山湖,向東南而行,行約百里,至下邳、廣陵交接處的高山縣,過了此縣,便是廣陵郡界了。

在郡界處,廣陵郡府的郡吏們早就等候多日了。

說起來,荀貞路上辛苦,這些等候他駕臨的廣陵郡吏們也是挺辛苦的。

高山縣是下邳國的屬縣,廣陵的郡吏不能在這裡待,可臨着高山縣的廣陵郡境內這一邊卻又沒有縣邑,離高山最近的東陽縣亦在北邊五六十里外,這些郡吏是來迎接荀貞的,當然不能等在幾十裡外的東陽縣裡,所以,他們卻是連着多天都是在郡界這邊的鄉中野亭裡等待的,縱談不上風餐露宿,卻也是條件不怎麼樣。

入了徐州還沒幾天,荀貞就有了兩個直觀的感觸。

一個是境內多水,再一個便是境內“地廣縣稀”。

當然,這個“地廣縣稀”是相對而言,是相對豫州、冀州的趙國和魏郡而言。

豫州、冀州的趙國和魏郡都是人煙稠密之地,縣與縣間大多相隔不過二三十里,近得甚至相隔只有一二十里,乃至十幾裡,比如潁川郡,轄地大約只有下邳國的一半,可境內的縣城數目卻與下邳一樣,都是十七城,荀貞的“老家”潁陰離邊兒上的潁陽、臨潁、許縣諸縣都只有二三十里,潁陽離襄城、昆陽離舞陽則都只有一二十里。

在豫州境內可以這麼說:走不多遠就是一縣,如果騎馬的話,一天能過兩三個縣。

可在下邳境內,走一天也見不着一個縣城,除了最北邊的下邳、司吾、良成三縣彼此相距稍近,其餘諸縣間往往相隔百里,乃至百里以上。

由下邳可知廣陵,雖尚未入廣陵境內,但料來廣陵郡內的諸縣之間距應也是如此。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

和下邳一樣,除了郡治廣陵縣附近的幾個縣相距較近,廣陵、江都、輿國這幾個縣相隔都是三十來裡,其餘的那些縣近者相距百里,遠者如郡之最北的海西,離它南邊的射陽足足相隔一百七八十里。

換言之,也就是說,廣陵郡雖大,單論面積,差不多是潁川的兩倍多,可如論人煙繁華之地,卻也僅僅是以郡治廣陵爲中心的郡南一帶。

荀貞是以軍功起家的,加上他又正在爲日後將會再起的數十萬青、徐黃巾以及再日後的諸侯紛爭而擔憂,故此,他在有了這兩個直觀的印象後,自然而然地第一個念頭就想到了軍事上。

行軍打仗,古有言之,無它,唯三者:天時、地利、人和而已。

天時、人和且不講,只說地利。

荀貞在豫州、在冀州征討黃巾、黑山時,豫、冀雖亦有水,但卻不及徐州之水多。

豫州的平原地區多點,冀州趙郡的山地多點,荀貞的部曲多爲北人,大部分都是豫州人,在廣闊的平原上打仗沒有問題,經過在趙、魏的實踐,如今在山地打仗也可以,但是在如徐州這樣河網密集、湖泊密佈的地區進行戰爭,卻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了。

不覺間,荀貞想起了孫堅。

孫堅的部曲多是南人,擅水戰,在長沙郡的時候,荀貞就見識到了他部曲的水陸作戰能力,而且還問過江禽,較之孫堅部曲,孰勝孰強?江禽當時回答說:陸上作戰,我們可以獲勝,水上則就不行了。

雖然說荀貞早就認識到了自家部曲的短處,還專門叫江禽等跟隨他去到長沙的那些義從跟着孫堅的部曲一起操練過,而且當長沙出現賊亂時,還叫他們也出戰,配合孫堅的部曲進行過一些小規模的水陸作戰,可畢竟時日短淺,論之水上和泥濘窪地的作戰能力還是不及之的。

念及此,荀貞就不由尋思:文臺部曲善水戰,我今初至廣陵,爲防日後之黃巾再起,需早日熟悉水上作戰,是不是應該書信一封,向文臺借幾個手下?讓他們來好好教一教我的義從?

以他和孫堅的交情,想來書信到處,孫堅定不會拒絕。

想起孫堅,倒有想起另一件事。

孫堅和現今的徐州刺史陶謙曾經當過同事,兩人都在張溫的帳下效過力,因爲兩人出身、性格不同的關係,交情雖談不上太好,卻也過得去,而今荀貞來廣陵上任,卻似倒是可以由此來和陶謙拉近點關係。

不管怎麼說,於近處而言,現今的陶謙是徐州的刺史,而且是一個手握兵權、作風強勢的刺史,於遠處而言,陶謙則是日後的徐州牧、地方諸侯之一,荀貞都應該及早得和他打好關係。

得知府中郡吏在前捧慧相迎,荀貞不拿大,當即命義從停下,只帶了戲志才、荀攸、程嘉、姚升等幾個文士驅馬由中軍向前,到最前邊,去和這些即將成爲自己治理廣陵的輔佐們相見。

66 延攬勇士(下)26 威震郡北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37 會師(下)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8 詐降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2 馮鞏29 樂進歸來43 李通難擇良木棲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6 我所邀者仁民名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7 每思內戰常齧指30 奉先馳雄擊汝南49 輜重已備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9 計吏郭圖(上)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6 何爲乳虎64 戲忠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1 寇至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7 每思內戰常齧指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9 道人49 登門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2 光和六年(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77 演武薦賢(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5 問世間誰主沉浮6 生子當如孫伯符30 歸家諸事7 每思內戰常齧指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42 三見遲婢48 正旦之日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35 大勝(下)24 鐵官見聞23 大獲豐收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41 謀重有利爲臣職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4 杜買25 我公恩信結人深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32 許顯奉令提兵援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52 圍魏救趙亂其陣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 佳婦何人陳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