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

荀貞此前已經召許仲來郯見過一次了,那是在與戲志纔等人商議定下入魯的各項前期準備後,當時對許仲講了這回用兵魯國的真實用意,眼下入魯在即,有必要再召許仲來見一次。

許仲的駐地在下邳縣,接到荀貞的飛檄相召,他即從下邳出發,星夜兼程,再一次趕到郯縣。

荀貞親至府門相迎,見他只帶了兩三騎到府,知他這必是將從行的牙兵都留在城外了,責備他道:“卿爲股肱,掌方面任,督兩郡兵,安危干係半州,今入城中,隨騎豈可簡約至此!”

許仲下拜說道:“顯慮牙兵入城,或會驚擾士民,故使之留於城外。”

“來歙以攻滅隗氏之威,岑彭以芟夷荊襄之武,而相繼亡於蜀刺客之刃,所以說‘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百射重戒,禍乃不滋’。擾民事小,卿安危事大,由茲而後,卿出入營、城,隨行牙兵不得少於百人。”

許仲應諾。

荀貞對許仲的這番責備倒非是爲收攬人心,示以對許仲的優待,而確是認爲許仲不應該只帶兩三個親兵入城。漢世離先秦未遠,許多風氣相近,因任俠盛行之故,刺客頗多,光武帝的兩員上將都是死於敵人派出的刺客之手,桓帝時,許多忠直的大臣被樑冀的刺客殺死,多年前蔡邕被流放邊地,半道上也險些被陽球派出的刺客殺死,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刺客行刺的事例,許仲身爲荀貞最得用的股肱重臣之一,他身邊的武備防衛絕不能鬆弛。

待與許仲到了府中,荀貞叫人去召戲志才、荀攸,並及郭嘉、徐卓來。

等諸人到齊,他命人把地形圖掛在牆上,自至圖前,喚許仲等亦聚圖前,問許仲道:“入魯之後,卿欲先擊何處?”

許仲是武臣,談的又是軍事,不用繁文縟禮,直接開議即可。

許仲答道:“上次聆聽過主上講述此回用兵意後,顯歸營細思,欲先擊卞縣。”

魯國地方不大,境內只有六縣。

魯南與東海、彭城接壤,此片區域內有兩個縣,薛縣和蕃縣;魯東與泰山郡接壤,此地只有一個縣,便是卞縣;魯北和濟北、泰山俱接壤,此地也只有一個縣,是汶陽;魯西與東平國接壤,有兩個縣,一個是魯國的國都魯縣,一個是位處在魯縣和蕃縣間的騶縣。

魯國境內山水多,有兩條較大的河流,皆是東西流向,南邊的是泗水,魯縣和卞縣分在此水的南岸和北岸,北邊的是南水,這條水比泗水要小得多,蕃縣在此水北岸。

這六個縣中,原本有兩個縣爲黃巾佔據,一個卞縣,一個騶縣,前不久汶陽被魯國黃巾和濟北黃巾合力攻下,而今亦爲其所佔。

之所以魯國六縣,黃巾現在只佔了三縣,是因爲三個緣故。

首先,卞、騶、汶陽三縣的地理位置重要,魯國黃巾必須要將之攻佔。

卞縣臨着泰山郡,縣東地區又山水交錯,如漢兵來攻魯國、黃巾戰不利的話,可以由此向東再撤回到泰山境內,也可以分散到卞東的山中,可以說此地是魯國黃巾的一條退路。

騶縣和東平國相鄰,離任城國也不遠,由此縣向西,行十來裡就是東平境內,再從東平向西,亦行十來裡則便是任城境內,佔據了這裡,魯國黃巾就可以和東平、任城境內的黃巾相呼應。

汶陽臨着濟北國,西行或北行數裡便是濟北境,打下了這裡,則魯國黃巾就可以和濟北黃巾相連,也正因此故,這座縣城是魯國黃巾與濟北黃巾共力打下的。

其次,魯、蕃和薛這三縣,魯縣是魯國黃巾想佔而未能攻下,蕃、薛兩縣是魯國黃巾不想攻。

魯國的諸縣裡邊,糧儲、軍械諸物儲備最豐的當然是國都魯縣,黃巾當然也是想攻下此城的,而且攻下了此城後,不但可以得到豐厚的繳獲,並可由此而把卞縣、騶縣、汶陽的黃巾結成一片,只是魯縣乃魯國的國都,魯國的郡兵主力都在這裡防禦,所以黃巾數攻而未能下。

至於蕃、薛,這兩個縣的戰略位置不重要,又離東海、彭城太近,魯國黃巾不想招惹荀貞,所以也就沒有佔據此兩地的意圖。

許仲既然已經知道了荀貞用兵魯國的用意,那麼現爲黃巾佔據的騶、卞、汶陽三縣中,該先攻打哪一個,自就好選擇了。

汶陽太遠,不在考慮範圍內,卞縣與騶縣間,騶縣雖近,可如先攻騶縣,就有可能會打草驚蛇,導致卞縣的黃巾向東逃竄,又或者北上去與汶陽黃巾會和,如此一來,就達不成驅魯國黃巾入東平、任城的用兵目的了,故此,卞縣雖較騶縣爲遠,卻也必須棄近求遠,先打卞縣。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卿意與我合。”又問許仲道,“攻卞時,卿欲如何擊之?”

許仲答道:“顯意圍卞三面,闕其南邊。”

荀貞笑顧戲志才、荀攸等人,問道:“君卿此意如何?”

戲志才笑道:“正與主上意同!”

荀貞笑道:“君卿今用兵之術,差可一敵國矣。”

爲何要圍住卞縣的東、北、西三邊,而空出來南邊不圍?

這卻仍是爲了迫使卞縣的黃巾向西撤逃。

卻是說了,既然是想要迫使卞縣的黃巾向西撤逃,爲何圍住西邊,而空出南邊?

這乃是因爲卞縣的南邊是泗水,也就是說,卞縣和汶陽都在泗水的北邊,正常情況下,逃跑的部隊只會走陸路,而不會主動再去渡水,如果把卞縣西邊空出來,那麼從城中逃出的黃巾即使向西逃出一段,之後仍會折向北邊,往汶陽方向去,只有把西邊堵住,使他們西去無路,才能逼使他們渡泗南下,從而不得不去和西南邊的騶縣黃巾會和。

如此,也才能達成驅趕黃巾西入東平、任城的作戰目的。

卻又說了,既然荀貞又不是要全殲魯國黃巾,而只是想把魯國的黃巾趕去任東平、任城,從而可以得到入境兗州的藉口而已,那麼,何不直接進攻騶縣,只要能將騶縣的黃巾逐往西行,豈不是就可以順利地達成目的了,又何必再去進攻卞縣的黃巾?

這卻是出於兩個緣故。

首先,既然打出的旗號是幫助豫州剿滅魯國黃巾,那麼就不能只打騶縣一地的黃巾,否則就會太說不過去,便是因汶陽稍遠之故,不去打汶陽,至少也得把卞縣打下才行。

其次,魯國黃巾雖有十餘萬之衆,可並不是都在卞、騶、汶陽三縣中的,屯於此三縣內的只有五萬多人,其餘的或在魯縣城外,或分佈於魯北、魯中的鄉野中,單拿出騶縣來說,此縣只有兩萬餘黃巾,戰卒不過數千,這點人數太少了,就算是悉數將之迫入到了兗州境內,也形不成許仲繼續帶兵追擊的藉口,故而,至少得驅兩城黃巾,有個四五萬人,戰卒萬餘,看起來聲勢不小,許仲纔有繼續追擊的理由,也才能繼之其後,進入兗州。

對許仲的戰術安排,荀貞頗爲滿意,指點地圖上的汶陽地域,交代許仲說道:“擊卞之時,汶陽的黃巾如果不動,卿也就不必理會,如果他們往援卞地,則卿可一併驅往西行。”

許仲應諾。

荀貞又說道:“孫侯傳書來時,隨書同來的還有一封信,在信中他說:數日內他就要發兵攻陳,爲防樑國援救,他要調韓當、孫河兩部的主力進攻樑境,所以,此次剿滅魯國黃巾,他只能調數百部曲,由孫河統率,從你入魯,爲你輔佐。孫河現已從蕭縣拔營,正向陰平趕去,你見到他後,要以禮相待,他畢竟是地主,入到魯國境內後,要多問他的意見。”

許仲應道:“是。”

“卞、騶之敵,由卿自專,騶縣克後,入兗之前,我當親至,在我至前,卿多與志才商議。”

許仲應道:“是。”

“此次擊魯,以志才爲你軍師。……奉孝,你也從軍入魯吧。”

郭嘉應諾。

荀貞又對許仲說道:“周泰、蔣欽皆猛武士,聞我將用兵於魯,數請戰,便讓他兩人以佐軍司馬亦從卿擊魯吧,臨敵陣上,卿可略試此二人之軍略武勇,回稟與我知。”

許仲應諾。

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0 辛璦(中)2 安南借重荀與張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18 捕人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8 孫堅57 二月習射(上)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4 陽城治吏(上)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7 高素三勸49 輜重已備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5 原盼勸賊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46 呂布撤圍南渡汝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33 鸞鳳擇良木而棲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70 今才知君是誰人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95 會師城下(中)80 擒賊先擒王(上)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0 恨天失我傅南容6 初夜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52 最後的麻痹53 只知太守不知君4 飛檄琅琊御冀方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4 鐵官見聞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1 雪夜攻莊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3 倏忽如白駒過隙8 推衣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7 生來無計避徵徭92 兵臨西華(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 風物迥異江南地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 風物迥異江南地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2 馳援8 朱門酒肉路邊骨43 縣尉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5 郡府迴文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3 黃巾圍城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88 從徵汝南(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3 陽翟侯扣使不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