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

荀貞說道:“廣陵各縣的縣校裡邊,經師數量不一,學生有多有少,我意把各縣校及郡學的經師、學生數量都固定下來。”

“請將軍示下,如何固定?”

“大縣立文學掾二人,文學史三人,小縣立文學掾一人,文學史一人。文學掾、史俱取博關經典,世履忠清,堪爲人師者,簡言之,需德才兼備,文學掾年限四十以上,文學史用年三十以上者,若道業夙成,可不拘年齒。”荀貞頓了下,接着又道,“至若郡學,五經掾各二人,史各三到四人,此外,可再設傳授律法之文學掾、史一到兩人。”

掾爲正,史爲副,文學掾、文學史,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教授和助教。

王朗應道:“現郡學中有五經掾、史共計近二十人,各縣文學掾、史少者亦有一人,稍作補充就能達成將軍的要求了。”

“學生這一塊兒,小縣可定以三十之數,大縣可定以八十之數,如縣中求學的鄉人多,超出此數亦可,但需經郡學的考察、批准。……目前郡學有學生四百餘人,對否?”

“郡學目前計有學生四百一十三名。”

“可暫定以五百之數。不拘貴賤、不拘地域,只要通過考試即可入學。”

郡學不是隨便任何人都能進的,至少要有一定的經學造詣,所以入郡學需要經過考試。

王朗應道:“諾。”

“經師確定下來之後,當如官吏輪值,每天都需授課,五日休沐一次。夏季農忙時可給師生放假一月。月底要有小考,每三個月要有一次中考,年底大考。考題出卷,小考由經師出題,中考由郡學與郡長吏共出題,年底大考的題目由州學出。……君意可否?”

王朗敏感地意識到,荀貞對郡學、縣校的改革必不僅僅是對學制的改革,應是有更深的涵義,只是此時正全神貫注地聽荀貞講話,他一時間難以分神對此進行深思,應道:“將軍此制明瞭,兼顧各面,如按之實行,必能提振廣陵學風,朗無異議。”

荀貞看了他一眼,笑道:“如欲提振學風,只靠授學是不夠的。郡縣中貧家甚多,凡有貧家子弟入學者,入縣學,給衣食,入郡學,再免其家勞役一人。如何?”

王朗向來看不起那些有好施之名,卻不恤窮賤的所謂“豪俠”,所以他爲人稱不上“好施”,但經常用財物賙濟困急,此時聞得荀貞幫助貧家子弟之言,他頓覺深合自家脾性,讚歎說道:

“將軍照顧貧家,仁厚之舉,此百姓之福。”

所謂貧家,即家訾在萬錢以下的,乃是赤貧之戶。

荀貞給貧家子弟衣食、免其家勞役一人這個政措,其實只是做出來好看,荀貞自己也知,必不會收到太好的效果。試想一下,貧家之民連飯都吃不上,又怎麼可能會甘願少掉一個壯勞力,讓之去縣校讀書?就算有願意的,可入縣校與入郡學一樣,也是需要經過考試的,最起碼得認識字,有基礎的文化水平,要不然,難不成經師還要再手把手地教學生寫字?只此考試一條,就斷絕了九成九之貧家子弟入學的可能。

一項政措的實施,首先需要考慮這項政措,是想要面對什麼人,荀貞把學校制度化,從而通過考試選用人才,他的此一政措並不是面向貧家,而是主要面向下戶和中家,換言之,是面向自耕農、小地主。也只有衣食夠用、乃至衣食無憂的情況下,人才會有力求學。

荀貞又道:“待州學建成後,郡學學生中之優異者,通過考試可入州學求學。”

鄉庠、裡序教授基礎的文化知識,縣校教授中級的文化知識,郡學教授較爲高級的文化知識,州學是最高學府。荀貞定下郡學的學生可通過考試進入州學,至此,只要等到州學建成,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就在徐州形成了。

王朗知荀貞的這個“州學”是應當初李宣的提議而建的,仿效的是原本京都洛陽之太學,所以對郡學的學生需經考試然後可以進入州學這一點,他無有異議,應道:“本該如此。”

“‘學而優則仕’。我以爲郡學的學生學好了,應適當給以擢用,這樣才能更進一步地提振學風,卿以爲然否?”

“將軍言之甚是。只是,該如何加以擢用?敢請將軍定一個章程,朗好遵從。”

“凡在郡學求學滿三年,三次年底大考俱優者,可送來州府,由州府出題,考之再優,任爲郡吏,考之次等,任爲縣吏。倘有卓異者,留州府任用。君以爲怎樣,可行與否?”

王朗心道:“這倒是與太學的射策之制相像。”

漢家最重故事,只要有例可循的,即可實行。王朗雖然約略看出,此項制度一旦實行之後,對徐州現有的政治生態環境必會造成影響,但他畢竟受時代之侷限,卻是沒有能看到此項制度真正的、長遠的意義。他應道:“將軍此制,頗近太學射策之制,當然可行。”

荀貞滿意地點了點頭,心道:“王景興與華子魚齊名徐、青,此二君雖無戰陣之能,而俱有賢德政才者也,假以時日,可爲文若副。”笑對王朗說道,“聞君善治《易》,閒暇時亦可教授郡學學生,若能得一二好門生,也是一段佳話。”又道,“吾家家傳諸經,也善治《易》,我不善此道,而吾大兄甚精通之,君如有興致,也可與吾大兄書信往來,多探討之。”

荀氏儒學傳家,族中多有諸經俱通的,荀爽號爲“碩儒”,曾爲《易》作注,傳之於世,爲時人盛讚。荀貞、荀彧幾人都不以儒業著名,唯荀悅年少好學,性又聰敏,過目不忘,繼承了荀爽等老一輩荀氏族人在儒學方面的造詣,可稱通儒。

王朗應道:“諾。”

荀貞轉對衛旌笑道:“三月之內,州學必成,將招第一批學生。待到其時,望卿可以考入,莫失吾望也。”

衛旌充滿信心地說道:“必不使明將軍失望。”

荀貞哈哈大笑,說道:“好!好!”連道了兩個好,見王朗雖然陪笑,卻似有心事,問道,“景興,君可是有什麼話想要說麼?”

“是有一事想要請問將軍。”

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 計吏郭圖(上)2 雙喜臨門(下)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8 君子報仇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67 鳳集西鄉(上)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71 擒得鄭相逃呂尉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0 辛璦(中)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30 歸家諸事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6 尋賢不遇(下)72 凌霄鴻鵠潁陰侯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52 市義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 初雪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6 決勝39 開練52 圍魏救趙亂其陣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8 初步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5 冀董幽田兩名俊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1 督郵一怒(上)11 朋黨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44 高家63 滍水星河影動搖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40 荀攸之志2 獲名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3 志纔出山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62 忽聞北地羌人亂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8 君子報仇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89 從徵汝南(中)90 從徵汝南(下)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7 敬老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8 誅滅沈家(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3 先表北海刺青州70 孫曹通脫荀慎行8 士族22 鵠備分得勝負機65 延攬勇士(上)31 督郵一怒(上)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 禮錢需得四百萬69 躋身才俊(上)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