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冀州牧迎節以徵

馬日磾與趙岐都是當代的經學家,馬日磾是馬融的族孫,趙岐之妻是馬融的侄女。

馬日磾曾與楊賜、蔡邕等在熹平年間共同校訂儒家的諸經典,刊刻於石,八年乃成,成後立於洛陽的太學門外,此即有名的《熹平石經》,乃是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碑文是由蔡邕書寫的,共有四十六座高達丈餘的石碑,蔡邕既是有名的書法家,碑文的內容又是官定儒經正本,故此當碑初立之時,後儒晚學,觀視及摹寫者,只所乘之車一天就有一千多輛,填塞街陌。王允要殺蔡邕時,很多士大夫都爲蔡邕求情,馬日磾也是如此,希望王允看在蔡邕“曠世逸才,多識漢事”,可以爲漢家記史,傳於後世的份兒上,能寬恕蔡邕,但被王允拒絕了。

相比馬日磾,趙岐的仕途坎坷許多,而觀趙岐過往的經歷,實可稱“奇男子”。

趙岐原名趙嘉,永興二年,他建議凡是任官二千石的,如親長去世,都應該去官行服,朝廷接受了他的這個意見,之前雖然已經有很多官吏這麼做了,但從規章制度來講,卻是由此始。

趙岐嫉惡如仇,清高自守,馬融是外戚,趙岐厭其豪勢,雖與馬融是婚姻之家,馬融並且名重海內,卻從不與他相見。他們一家人都痛恨宦官,他的從兄趙襲是頗爲著名的書法家,官至敦煌太守,另一從兄官至涼州刺史,還有他的從子們如趙息、趙戩等也各有名聲,都處處與宦官及其子弟做對,尤其得罪住了唐玹,即荀彧岳父唐衡的弟弟,唐玹數受趙息之辱,恨得咬牙切齒,後來報復,要滅諸趙,借唐衡之勢,令趙岐郡中的督郵等捕諸趙尺兒以上,所謂“尺兒”,也就是說,連剛出生的嬰孩也抓捕下獄,然後盡皆殺之,趙岐時在皮氏爲縣長,聞訊,遂棄官,帶着跟他在任的從子趙戩逃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爲避難,他改名爲“岐”,岐者,岐山也,趙岐家在京兆,岐山在其境內,改成此名,是爲示不忘家鄉。

趙岐逃到了北海,在市中賣胡餅以餬口,遇到了一個叫孫嵩的年輕人。孫嵩時年二十餘,乃北海名士,有古義士風,發覺趙岐不同尋常,猜測他或許是亡命的罪人,就令從騎置下帷幕,命隔絕行人,對趙岐說道:“我北海孫賓碩也,闔門百口,你可以告訴我實話,我一定不負你,也許可以幫你的忙。”趙岐於是告之實言。孫嵩因便與他定下死友之交,載他返家,讓他藏入到了複壁中,——複壁即夾牆,中間是空的,可以藏人或匿物,此是先秦以來即有的建築機關,豪強大族家中通常設有此類,甚至有把柱子也做成中空的,用之藏人或應對危險。趙岐在複壁中藏了好幾年,直到唐衡、唐玹等諸唐盡皆死滅,遇到大赦,他方重見天日。

三府聞後,同時並闢,趙岐接受了司徒胡廣的徵辟,適逢南匈奴、烏桓、鮮卑反叛擾邊,公卿皆舉薦趙岐,他乃被拜爲幷州刺史,卻未多久就因第一次黨錮而被免官,靈帝繼位,他又因第二次黨錮被禁錮了十餘年,直到黃巾起事,天下大亂,黨錮禁解,這才得以復出。中平年間,張溫討擊邊章、韓遂,孫堅、董卓皆爲其部屬,趙岐時也在軍中,任職比孫堅要高,被張溫請闢爲車騎將軍長史,與袁綏現於荀貞幕府的任職相同,是將軍幕府的總管事。

何進表趙岐爲敦煌太守,在上任的路上,趙岐被邊章等抓獲,邊章脅迫他,欲以爲帥,趙岐詭辭得免,返程途中,半道遇賊,趙岐時已年七十餘歲,裸身自救,藏在草叢中,多日水米不進,終是歷經磨難回到了長安。

前年,董卓西遷天子至長安,拜趙岐爲議郎,其後又擢拜他爲太僕。

趙岐今年已八十餘歲了,從他入仕到現在,沒有擔任過什麼正兒八經的州郡之任,幷州刺史、敦煌太守二職,一個是上任不多時就被免官,一個是壓根就沒能到任,其所任之職多爲州郡、三公的掾屬之類,可雖是如此,卻因他的這些經歷,他早已名滿天下。不僅歷經坎坷,其志不改,乃心王室,可稱良範,並且在避難和遭遇黨錮期間,他發憤著書,寫了三十二章的《厄屯歌》,並給《孟子》做注,流傳於世,頗得美譽,其人之文學、儒學修養也不低。

也正是因了趙岐的名望,加上他八十多歲的高齡,袁紹遠迎百里。當然,袁紹遠迎,除了是看重趙岐本人之外,也是因爲趙岐持節、代天子撫行關東的身份。

趙岐年齒雖高,精神矍鑠,白髮稀疏,仍結髻帶冠,頷下數縷長鬚,遠不復壯年時的濃密美髯,隨風飄搖,卻依舊端容正色。袁紹與他相見,公事上的禮畢了,又行後輩之禮,謹敬地請他登車。前後鼓吹,旗幟如林,甲士從扈,袁紹恭然作陪着,一行人馳至黎陽。

黎陽是魏郡最北邊的縣,西與司隸的河內接壤,東與兗州的東郡相鄰。

到了黎陽,袁紹正式置地行禮,帶着一干文武臣屬,恭迎趙岐,拜趙岐所持之節。趙岐宣讀王命,袁紹拜接。袁紹問天子、朝中事,趙岐悉數答之。

當晚,袁紹設宴款待,次日又陪趙岐坐談,說及趙岐離了洛陽,一路向冀州行來的路上,沿途郡縣百姓,見其車騎儀仗,無不喜悅言說“今日乃復見使者車騎”事,竟有當年洛陽老吏因睹光武及其僚屬衣冠而垂涕雲“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之意,袁紹諸人俱皆慨嘆。

趙岐因此話頭,對袁紹說道:“今我與馬太傅持節行巡關東,非爲因受李傕、郭汜諸賊之令,實是因王司徒遇害前之所言。”

袁紹肅容問道:“未知王公遇害前有何言說?”

“涼州諸賊破城,呂奉先請王司徒共走,王司徒甘願奉身死國家,因不肯與奉先同出逃,告之奉先雲:君離長安後,可怒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爲念。”趙岐目視袁紹,炯炯有神,說道,“此王公忠社稷之言也!字字泣血!聞之使人落淚!本初,君族世受漢恩,海內共仰,今漢室蒙塵,君擁冀州之衆,何不提兵西進,破滅羣賊,迎天子還於舊都?”

袁紹喟嘆說道:“誠如公言,我家世受皇恩,紹豈能無報國之念?唯公孫伯珪猖獗於幽,先迫劉幽州,繼侵青州,於今又攻我冀,紹卻是雖有報國之心,無有報國餘力也!”

“自我至冀,已有兩日。這兩天,君只與我談經論政,隻字不言兵戈,不知前線戰事如何了?”

袁紹也真是能沉得住氣,在戰局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爲迎趙岐而離開前線不說,見到趙岐後,又是接連兩天半個字不提前線的戰況,他就是在等趙岐主動問起。

此時終於等到趙岐發問,袁紹從容答道:“公孫伯珪暴而無恩,親小人,欺凌士大夫,其兵縱強,不能長久。是以,現時前線的戰事雖稍有不利於紹,紹無憂也。”

公孫瓚作戰驍勇,確是守邊有功,但他在政治上卻很不得士人的待見,重用商賈,打壓士族,尤其是與劉虞不和,在士林中的人望很差。

趙岐問道:“我聽說公孫伯珪的主力已至甘陵、安平、鉅鹿一帶了?”

甘陵、鉅鹿皆與魏郡接壤,安平處在此兩郡間,雖不與魏郡接壤,然離魏郡只有數十里遠。

進至甘陵的幽州兵主要是原駐平原的田楷部,以及當地的一些叛軍,進至安平的是公孫瓚親率之幽州精騎,鉅鹿太守李邵以公孫瓚兵強之故,打算投降,被袁紹及時發現,改以董昭領鉅鹿,去其職,但鉅鹿境內仍有縣邑附降公孫瓚,因而,此郡中也有公孫瓚的部隊。

袁紹神色不變,笑道:“何止公孫伯珪已臨魏郡?黑山賊與公孫伯珪相通,擾亂趙國,亦臨魏界矣!”

趙岐熟視袁紹,心中歎服,想道:“強敵壓境而自若無事,言及公孫伯珪與百萬黑山衆,談笑晏然,如說小賊,都雲袁本初海內英雄,只憑此城府,果然不假!”說道,“公孫伯珪兵精,如能與君共向西入關,李傕諸醜何足道哉!我當去書與他,勸其罷兵,君意如何?”

袁紹笑道:“伯珪非與能言國事者。公即使去書與他,吾料他亦必不肯從也。”

趙岐沉吟片刻,說道:“我先去書與他,他如不肯從,……。”心中想道,“孫文臺與我昔年共從張車騎討邊章、韓遂,此君猛鷙善戰,若可請他帶兵來援,足能爲冀州強助,只是可惜文臺定不會來。”問袁紹道,“我久在長安,不熟關東形勢,伯珪如不肯從,君可有何別策?”

此前,袁紹表過周昂爲豫州刺史,雖因公孫瓚之故,此事未能實行,可與孫堅的樑子卻是已然結下,只此一條,孫堅就不可能來援助冀州。袁紹當時上給朝廷的表,固然是沒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但表是上到了朝中的,故此趙岐知道此事。

趙岐問袁紹的這句話,意思很明白,“有何別策”,是在問袁紹有沒有除孫堅外的援兵可請。

逢紀、審配等都在前線參謀作戰,跟在袁紹身邊迎接趙岐的只有他的故交許攸。

許攸知道袁紹的心思,代袁紹回答說道:“公孫伯珪雖不足定,然此人暴虐,聞其在冀北諸郡,縱兵搶掠,燒殺無算,爲冀州百姓計,以攸陋見,還是速平爲上。”

趙岐問道:“如何速平?”

“如是能得兗州兵相助,擊其側翼,車騎自統兵擊公孫伯珪,勝之易如反掌。”

趙岐說道:“那如公孫伯珪不肯罷兵的話,我便再去書劉兗州,請他遣兵相助。”

49 輜重已備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50 祭祀族宴24 太守驪馬從白駒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9 開練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5 尋賢不遇(上)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3 黃巾圍城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75 欺上弄假國之賊83 威震陽翟(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98 戲忠建言攻山陽7 清洗潁陰(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6 原盼42 馮鞏3 先表北海刺青州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8 原師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2 琴心劍膽27 舉薦戲忠92 虛席問賊進退意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23 市中美人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43 爲今之計49 輜重已備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 飛書問君何所欲61 仲業12 馳援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 光和六年(下)24 張讓賓客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8 君子報仇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59 荀君爲政(上)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2 郡兵曹椽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0 計吏郭圖(下)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6 虎狼之威(上)25 郡府迴文93 兵臨西華(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