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到手的勝局變成了和局,我認命了。”丹朱失望地說。這時,白馬又返回來,長嘯幾聲,忽然化作驪龍,推波助瀾迴歸東海。虞舜和丹朱都意識到,帝堯昇天了。
後人稱帝堯逝世的這個小城爲堯王城,稱丹朱滯留的這個丘臺叫郾朱。堯王城和郾朱都在如今的山東省鄄城縣境內。《竹書紀年》上說,虞舜把晚年的帝堯囚禁起來,並設置障礙阻止丹朱和他的父親相見。(2)但以《史記》爲代表的主流輿論,卻堅持認爲堯與舜之間的交接是完美的禪讓。幾千年來,雖然在古今中外的政權輪換、交替中,都充斥着陰謀詭計、血雨腥風,但作者寧願相信堯舜的禪讓是存在的,遠古社會應該存在着禪讓的土壤和氛圍。同時我也相信,將來總有一天,人類會返樸歸真,效法祖先,重拾禮讓和諧的禪讓政制。
我和友人去鄄城尋古時,已經找不到郾朱和堯王城,但在一個叫做谷林的地方發現了帝堯墓。據說早年這裡曾有一個很大的墳丘,已經被推平了;近來當地人發現,祖先的遺蹟原來是有價值的,於是又重新堆了起來,但已經感覺不到它的滄桑了。不過,好歹還有古時的碑文可以作證。有一副對聯向偶爾慕名來訪的人強調了它的真實性:“堯王虛葬八百處,惟有谷林是正身。”
帝堯死後,人們像死了父母一般悲痛。朝廷頒詔爲帝堯舉哀,三年不許演奏音樂,四海之內一片寂靜。丹朱在帝堯冢前搭建草廬,爲父親守喪三年。虞舜提出,守喪完畢後要擁戴丹朱爲天子,以實現帝堯臨終前透露出的心願。契、后稷和皋陶幾位重臣商議後宣佈:“當初天子陛下曾經說過,天心即民心,天意即民意;誰能得到民衆的擁護,誰纔有資格踐天子大位。如今丹朱也要爲天子守制三年,朝廷決定,三年之後,根據二人的民心向背,再商議天子登基大事。此期間,各路諸侯,朝廷臣子,務必在攝政王的領導下敬天禮神、守土愛民,盡職盡責,以報答帝堯隆恩。”
卻說大禹仔細研究過句龍留下的河圖,發現圖中涵蓋了河、濟、江、淮,即所謂“四瀆”的廣大流域,山、川、湖、澤處處標識的一清二楚。他決定全面治理“四瀆”,從此開始了以治水爲主要宗旨的巡行活動。依賴神異的交通工具,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大禹走遍了長江上下,大河南北。所到之處,他都要帶上地方首腦,遍訪民間賢達,與他們一起考察山川形勢,謀劃治水策略。大禹聚集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並在這些新秀中選拔地方治水領軍人物,向他們傳授爲人之道和治水知識,授予其符契,賦予可在當地調遣人、財、物的權力。這批干將成了大禹的忠實追隨者,依靠他們的努力,治水運動得到廣泛深入的開展,並最終成就了大禹的事業。
這天大禹來到洶水,發現
一道大壩高聳入雲。登上壩頂,浩瀚無垠的堰塞湖涌到眼前,座座山頭變成了孤島,漂浮在碧波之上。俯瞰下游,河灘由窄到寬延伸開去,一條從壩下滲出的溪水潺潺流淌,滋潤着連片的草地和農田。河灘兩旁,錯落有致地分佈着九個山丘,綠樹掩映,炊煙裊裊,雞犬之聲不時隨風傳來,看上去是個人煙稠密的地方。原來,自從共工氏的一支孔任被流放以後,生活在九土上的其他共工家族怕殃及池魚,紛紛遷來這裡投奔相柳,分別在九個山丘上定居,並推舉出自己的氏族或部落首領。神話中所謂相柳“九首,以食於九山”之說所折射的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堰塞湖大壩是由於山體崩塌而形成的,壩體寬厚,高低不平,其上有人工修建的一道堤堰。可以看出,湖水曾經淹沒過壩上低窪處,浸*到堤堰腳下。大禹和朱虎在大壩上行走,玉簡忽然跳將出來,化作狀若利劍似的標尺,垂直地插入腳下的壩體。少頃,玉簡發出閃閃紅光,並伴隨着“叮呤、叮呤”的鳴叫聲。大禹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玉簡已經自動拔出身來,跳到另一處地方,故伎重演。如此反覆多次,有的地方反應強烈,有幾處則毫無動靜。大禹恍然大悟:伏羲贈送的這件寶貝實在神奇,不僅能測量水深,還能夠探測地下的虛實和異狀;這堰塞壩體中肯定存在着孔隙甚至是空洞,隱患累累。望一望壩上壩下極大的落差,大禹不寒而慄,嚇出一身冷汗!
玉簡做完示範動作,便回到大禹手中,由大禹手工*作繼續進行探測。當玉簡又一次插入地下時,突然發出刺耳的驚叫,“嗖”地一聲彈出地面。大壩一陣劇烈地抖動。大禹和朱虎立腳不住,匍匐在地。他們預感將發生什麼。果然,只聽“噗、噗”一聲接一聲地響,從玉簡拔出的縫隙中一連冒出九團黑氣,衝上半空,隨風飄去。
大禹正在驚疑,忽聽有人大喊:“大膽賊人,竟敢放走蛇精九嬰!”隨着聲音,一個紅髮紅髯的大漢像一支火炬踏波如飛而來,一躍登上大壩。
來者是洶水諸侯共工氏相柳。(1)朱虎雖未與相柳見過面,但此人長相特殊,一看便知,於是躍起身來,舉着尚方寶劍迎上前去,厲聲高叫:“相柳聽着,朝廷治水大臣大禹駕到!”
相柳“咯噔”一聲當地立定,拱身道:“相柳不知大人駕到,有失遠迎,贖罪、贖罪!”
“久聞相柳大名,不期今日相見,幸會、幸會!”大禹客氣說,“相柳,我問你,你說我放走了什麼蛇精九嬰,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人有所不知,剛纔冒出的九股黑氣,是一個叫做九頭雄虺、後來又變成九嬰的蛇精,神通廣大,被九子母女歧用襁褓收捕後鎮壓在大壩下面。”相柳從蛇精雄虺頭觸黑塔山、形成堰塞湖說起,到羿射殺九嬰、女歧救子伏
妖,向大禹進行了繪聲繪色地稟報,最後又補充說道,“此怪修成了借體還陽之法,它的陰魂伏在誰的身上,就會變成誰的身形;就像九嬰那樣,原本是天真可愛的孩子,也變成了害人的惡魔。…如今被它逃逸出來,危害相當之大。”
“有物不死,終會現身,讓它窩在這裡,遲早也是個禍害。”大禹說,“更何況,這道大壩已經存在着極大的隱患,一旦崩潰,將給下游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比妖怪的危害要大千萬倍,早就應該開壩放水了。”
“相柳也考慮到了這一層,前幾年就開始了拓寬堰塞湖排水河道的工程。”相柳無奈地說,“只是那因爲河道峽谷又窄又長,山石質地又堅硬無比,直到如今也難見成效。”
“那爲什麼不開壩放水呢?”大禹問。
“一是怕放出了蛇精九嬰,”相柳說,“更主要的是議會多數成員不同意。”
“議會?什麼議會?”大禹不解地問。
“天子雖然把此地封給了我,但這裡並沒有多少人煙,民衆大多來自共工氏不同的部落,分別居住在九個山丘上,我的部落只是其中之一。”相柳開始介紹他這裡的政治制度,“我們成立了一個部落聯盟,由九個部落頭頭組成議事會,商議聯盟有關大事。我是議事會首領,但只有一票。開壩放水要淹沒不少部落的牧場和農田,因此一直得不到議事會的通過。”
“如果潰壩的話,受害的可不只是你們幾個部落,而是關乎到下游數十個部落的生命財產。他們的命運怎能由你們九個人投票決定呢?”大禹情緒有些激動,接下去說,“朝廷要對治下所有的臣民負責。作爲治水大臣,本人有權對此做出決定。你去通知下游居民,立即撤出危險地帶,很快要開堤放水。”
“大人可以發佈朝廷命令,但相柳必須按部落聯盟議事程序辦事。”相柳不卑不亢地說,“如果他們不搬遷,總不能讓洪水沖走人畜吧!”
“好吧,給你三天的期限。”大禹說,“要讓部落首領們明白,上天不遷就不顧大局的人。”
相柳轉身要走,忽聽一連聲的尖利的叫喊隨風傳來:“妖怪來啦!”“妖怪吃人啦!”“頭人被妖怪吃掉啦!”接着,犬吠豬號,人聲鼎沸,只見從九座山頭上同時升起九股黑煙,在半空彙集成一條巨大的、模糊的黑蛇。那黑蛇生有九個人的腦袋,口中噴火,隆隆然朝大壩飛來!
“蛇精九嬰!”相柳驚叫,“他吃掉了九座山上的首領,其中包括我的副手,借體還陽了!”
注(1)《括地誌》雲:“故堯城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十五里。《竹書》雲昔堯德衰,爲虞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竹書》雲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