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對女嬌說:“這裡隨時都可能塌方,爲了你和咱們的孩子,要十分小心才行。我在身邊安放了一面鼓,每次送飯來時,聽到鼓響再下溝來,切記!”他又神秘地安慰女嬌說,“我有神功護體,是不會發生意外的,你放心。”
大禹所說的神功,實際上就是他的法身。西羌女子修已生下了他的人身,而鯀通過剖腹產出了他的龍體,二者經過神化結合化育出大禹。他和乃父鯀一樣,是個半神半人的人物。只不過大禹的神性基因又比鯀減少了大半,其法身也出現較大的變異,不再是白馬和黃龍,而是一隻不倫不類、卻力大無窮的黃熊。在以往的施工中,只要發現異常情況,大禹都會趕走衆人,秘密顯現黃熊法身,獨自一人去排除險情。這次也不例外。正當黃熊用耒耜撬動一方巨石時,幾塊浮石從上方滾落,黃熊聞聲側身一躍,避過了險情。但是,情急之下,它的前蹄卻誤踏上了鼓面,發出“嗵”的一聲響亮。這時女嬌正眼巴巴地捧着飯鉢等候在那裡,聽見鼓聲,一溜小跑衝下去。但是,她看到的不是丈夫大禹,而是一隻兇猛的黃熊!女嬌“咯噔”釘在當地,臉色刷白,雙腳發抖。黃熊一怔,搖身變作大禹,驚呼:“你怎麼來了?”(2)
女嬌驚懼地說:“妖怪,…原來你也是個妖怪!”雙手一鬆,飯鉢“啪”的一聲落地。
“甭怕…”大禹快步上前欲做解釋;但女嬌如撞見鬼魅一般,掉頭便跑。大禹趕了幾步,忽然想起自己的耒耜還卡在巨石下。那耒耜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伏羲贈送的那枚玉簡變化來的,是大禹賴以驅妖、治水的神器,萬萬遺失不得,必須時刻放在身上。
大禹返回溝底,用力抽出耒耜,前腳剛一離開,身後忽然滑坡。好險!他幾個騰躍躥上岸來,發現女嬌已經跑到嵩山腳下。大禹擔心她跑掉了肚子裡的孩子,箭也似的追上去,一邊大叫:“等一等!你聽我說…”
女嬌見大禹追至,反而跑得更快。這時,頭頂忽然鼓樂齊鳴,一支樂曲在空中盪漾,聲震山巒;女嬌一驚之下,失足跌倒在地。大禹吃那一驚,連叫聲都跑了調:“小心孩子…”
但眼前發生的事讓他目瞪口呆,驚倒在地。原來,女嬌倒地後變成了一方巨石,橫陳道間,兀自搖晃不止。驚詫甫定,大禹忽然跳向前去,發瘋似地用耒耜敲打着方石大呼:“我的孩子呀!…快把孩子還給我!”
促成大禹婚媾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爲了延續子嗣。但如今,眼看就要到手的兒子突然隨母變成了石頭,讓他如何能夠接受?他的舉動和呼叫,完全是內心絕望的宣泄,壓根就沒有想到要呼喚出一個兒子來。但是,奇蹟卻出現了。只聽耳邊炸雷似的一聲響,方石應聲裂開,從中
飛出一個肉乎乎的東西,恰恰地落在大禹的懷裡。大禹吃那一驚非同小可,“嗵嗵嗵”連退三步,一屁股坐在地上。懷裡那物事跌落在面前,大禹定睛一瞧,原來是個男嬰!男嬰濃眉大眼,發齒已全,竟然張着大嘴呵呵笑個不住。從方石中拖出一條几尺長的臍帶,附和着嬰兒笑聲的節拍顫顫悠悠,竟似在爲他的歌吟伴奏一般。
“這孩子是個天生的音樂家!”大禹心裡讚歎。但他沒心思繼續欣賞,而是急忙割斷臍帶,結紮起來。男孩的笑聲戛然而止,緊接着又大哭不止,淚水滂沱。大禹手忙腳亂,正不知如何安撫他,那條臍帶卻忽地化作兩條蛇,轉眼間纏在嬰兒的腳腕兒上,變成了兩隻腳鏈。嬰兒立即停止了哭號,倒頭便睡,鼾聲連連。
此時大禹才靜下心來仔細檢視嬰兒。他全身沒有任何異樣,是個標準的人類。不過,與衆不同的是,他不是光身來到世間的,而是從孃胎裡隨身帶來了五樣物件:除兩隻腳鏈外,兩隻手裡還各攥着一把傘狀的羽葆幢和一隻玉環,腰間還佩戴着一隻玉璜。“你全副武裝來到人間,看來世道要因你而改變了。”大禹夢囈般地說,一時五味雜陳,不知是福是禍。他給兒子起名叫啓,以紀念他是岩石開啓而生的異事。史書上多稱啓爲夏後開,是因爲漢景帝名啓,漢人爲避諱當朝皇上,只好給遠古帝王改名了;你夏後啓雖然比漢景帝厲害,但傷不了我漢朝人的一根毫毛。
大禹有沒有續絃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他的兒子應該是由女嬌的小妹、啓的小姨帶大的。有書記載說,嵩山有啓母石,漢朝時曾在少室山東面同時修建了啓母廟和少姨廟。少姨的地位如此之高,應該就是啓的養母。我們不妨推斷,這位少姨也可能是大禹的後妻、啓的繼母。因爲姐姐過世後,由妹妹來填房是輕車熟路、順理成章的事,省了很多麻煩,也有利於孩子的撫養。對大禹這類沒有時間相親的男士來說,不失爲一種續絃的好辦法。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習俗直到近代還挺時興的。
治水活動在江、河、濟、海全面展開。大禹處理完伊、洛水患,把兒子安置在位於崇山的陽城,便奉命和伯益、夔巡行“四瀆”,帶領諸侯百姓大興水利,將治理水患推向平整水土、再造山河的偉大運動。他們勘定高山大川,規範其封祭規格,使鬼神安享貢祭。爲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將遠近四方的土地分爲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劃定疆界,刊木立表作爲標記。接着,大禹把土地分封給服從朝廷政令、建有功績的諸侯,賜給姓氏,並在每五個諸侯國間設立了一個諸侯長。
新的政制建立後,自古以來萬國林立、各自爲政的割據局面初步納入了朝廷的掌控。各州
、各路諸侯都積極響應朝廷號召,大力開疆拓土,廣種五穀,牧放六畜。大禹感傷父親治水沒有成功而被處死,處事格外謹慎,處處克己奉公,不敢有一點懈怠。在外八年間,大禹三次路過崇山,都沒有走進自己家門看看兒子。他平時節衣縮食,但祭祀鬼神卻很豐厚;朝廷給他的賞賜,也都拿去投入了挖溝開河,從不爲自己修建好的宮室。他以身作則,馬不停蹄,馳騁於九州大地,遵循節氣開展適宜的活動。他命伯益給百姓發放稻種,在溼地上廣植五穀;命后稷給百姓搞來難以得到的食物;食物匱乏的時候,在貧富之間相互調劑,以達到平均分配。十三年過去了,大禹領導民衆開闢了九州,打通了四海通道,疏浚了大江大河,爲衆多的湖澤築就了堤防,江、河流域都得到了不程度的開發。他把九州土地按肥瘠程度分爲九等,田賦也劃爲九等,頒佈了第一個稅法,命諸侯按等級向朝廷交納稅賦。各地的金銀玉石、珍禽異獸、絲織錦帛等方物特產,也都必須按要求向朝廷進貢。(請讀者注意,中國的主要稅種農業稅此時開徵,至公元二十一世紀初停止徵繳,其間經過了約四千年之久。)帝舜把一塊玄圭(黑色的玉)賜給治水主帥大禹,宣佈治水大功告成。
大禹一行外出巡行時,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提綱,每到一地,都要對那裡的部族人口、土地肥瘠以及物產資源等情況進行詳細調查。此外,每遇山河湖澤,都要召見那裡的神祗,向他們詢問山河脈絡紋理、金銀寶藏蘊藏的地方、鳥獸種類、民間祭祀習慣,以及道路遠近等等。他讓伯益把沿途收集到的資料記錄下來,配之以圖形,彙編成冊,叫做《五藏山經》。
慶功宴會隆重舉行,諸侯百官齊聚一堂。君臣暢所欲言,相互勉勵,交談甚歡。應帝舜提議,大禹回報了自己盡力盡責領導治水的艱辛歷程,並對伯益和后稷大加讚揚,誠懇地建議說:“陛下啊!在位要謹慎,安於職責,不能瞎折騰。要任用正直賢良的人,在伯益和后稷這樣的大臣輔佐下,只要你的政令一出,天下就會立即響應,連老天也會讚賞你。”
注(1):《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吳任臣廣注引《嶽瀆經》雲:“堯九年,巫支祁爲孽,應龍驅之淮陽龜山腳下。其後水平,禹乃放應龍於東海之區。”
(2)屈原《天問》:(譯文)“禹愛塗山之女而匹配交合,生育夏啓爲其後嗣。爲何禹與衆人嗜好相同,而一朝快於情愛之事?”
又:《淮南子》:“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爲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爲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啓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