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

號外,號外!

陳人屠回京了!

陳立夫這剛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去衙門坐班,向頂頭上司徵糧司的司長大人報告自己巡察浙江的所發現,所處理的一些稅務問題呢,陳立夫回京的消息基本上就已經是傳遍了整個金陵城,所有關注他的人的耳中。

“聽說這個酷吏去了一趟浙江,又是把浙江搞的腥風血雨的,世道艱難啊”某座茶樓裡,幾個衣着華麗的男子一邊飲茶一邊唉聲嘆氣的說着。

“就是,陳立夫這等歹人竟然能夠穩坐巡查處數年,難道上頭的大人們都被矇蔽了嗎!”

“矇蔽什麼,那是有人給陳立夫撐腰呢,聽聞好幾次朝堂上有大人在內閣會議上公然彈劾陳立夫,都是被那個錢祧裡給反駁了回來,如果沒有錢祧裡給這個天殺的撐腰,他豈能這麼囂張!”

“不錯,相對比陳立夫這等歹人,錢祧裡那纔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瞞上欺下,也不知道矇蔽了聖天子多少,實在是該死!”

這幾個人高談闊論的時候,聲音是有些大,而此時他們的隔壁廂房裡,也是有幾個人豎着耳朵聽他們的談話!

這隔壁廂房裡的人也沒多少,三個而已,一個年輕男子,一箇中年男子,此外還有一個老年男子,中老少搭配!

但是老年男子和中年男子,雖然也是坐着,但是神情卻是比較拘謹,時不時的看向年輕男子,彷佛在擔心什麼。

此時,只聽那年輕男子道:“老錢啊,看來你在外頭的名聲也不怎麼樣嘛,你聽,他們都說你禍國殃民呢!”

此時,坐在身側的中年男子一臉的無奈:“這幾年小的主持稅務,得罪的人實在是不少!”

緊接着又神色變的惶恐起來:“只是,小的這實在是冤枉啊!”

一旁的老年男子也是呵呵一笑:“能夠爲少爺分憂,難不成還委屈你了!”

中年男子則是一板臉:“道長,你這麼說可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啊,我又沒說因爲這個冤枉,爲少爺辦事,那是我的本分,但是他們卻是說我欺上瞞下,這肯定是冤枉我嘛!”

聽他似乎還要繼續說辯解什麼,年輕人卻是直接略微壓了壓手:“行了,也別叫委屈了!”

聽他們之間的稱呼就知道,這幾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唐帝國聖天子李軒,御書房值班大臣柳八苟和錢祧裡,今日是李軒閒着無事,出來逛逛,算是微服私訪了,碰巧就在這茶樓裡聽見了外人在議論錢祧裡和陳立夫。

不過雖然說是委屈,錢祧裡感覺自己也是真的委屈的,只不過這種委屈他樂意!

爲什麼說委屈,因爲如果說大唐帝國裡誰是最大的背鍋俠,那肯定是錢祧裡,至於陳立夫,那都排不上號,頂多就是個小小號的背鍋俠!

稅部的諸多政策,都是非常招人嫉恨的,沒辦法,稅部的宗旨就是確保依法收上稅收,而你收稅了,天底下的人肯定是有諸多不滿的,畢竟誰也不想把自己賺的錢讓稅部分走一部分!

大家想要的是朝廷窮的叮噹響的,我們地主商人富得流油,這樣,才叫做盛世!

而現在稅部乾的事就是,你們地主商人賺錢了,就的分一部分給朝廷,人家肯定不樂意啊,天天罵稅部,罵錢祧裡和陳立夫他們那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實際上稅部的諸多政策,並不是稅部自己搞的,錢祧裡自己頂多就是一個明面上的負責人,實際上這些政策都是聖天子提出來,讓稅部實施的。

比如說前段時間提高生絲行業的稅收,那就是聖天子親自開口,說什麼生絲行業屬於奢飾品行業,現有的稅率太低了,要提高一部分。

結果呢,稅部就這麼幹了,提高稅率,讓巡查處嚴查生絲行業,結果外頭的生絲商人們又是逮着稅部的錢祧裡罵,據傳就算是在錢祧裡的老家,當地的士紳和商人們都絲毫不以錢祧裡爲榮,反而以他爲恥!

沒辦法,誰讓錢祧裡是目前整個帝國範圍裡最大號的奸臣,他主導的稅部也是最讓天下人痛恨的機構。

甭管事實如何,但是外人就是這麼看的。

但是,這一切的背後,是誰在把控全局?

是聖天子李軒!

說的不好聽一些,錢祧裡實際上也就是李軒手裡的一把刀,要砍誰,刀子自己能決定嗎?

此時在隔壁高談闊論的幾個士紳商人們,自然是不知道他們說的話都是被帝國聖天子給聽了去,不過就算是被李軒他們聽到了,其實也沒有什麼。

李軒自然是不會因爲在外頭隨便聽人說幾句就大動干戈,然後搞出來什麼讓人去調查,再把人弄進監獄裡去,畢竟有些事,聽聽就好,不能當真。

在這茶樓裡,足足聽了隔壁廂房的人吹了半個多小時牛後,李軒纔是起身離去,準備回宮,結束今天的微服私訪行程。

不過他也是想着,過幾天再出來一趟,這茶樓他還是挺喜歡的,喜歡的不是茶好不好喝,環境好不好,而是因爲這茶樓裡能夠聽見一些他想聽的東西,從而更加真實的瞭解這個世界。

這座茶樓表面上是一個普通商人開的,但是背後卻是屬於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的產業,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收集市井輿論的。

說白就是監聽說的,就算是李軒自己偶爾過來,其實幹的事也和偷聽沒啥區別。

這一點,是柳八苟和錢祧裡都不知道的!

出門後,上了馬車,一行人就是準備往回走了,坐在馬車上和其他時候一樣,他都是坐在馬車裡,然後用眼睛觀察周圍的環境。

如果是普通人,從這些街道里看不出什麼來,覺得就普通的街道,但是李軒的話,卻是從街面上可以看到很多背後的東西。

比如街邊兩側的商鋪,出售的貨物有什麼,價格多少,再看看街道上的市容市貌,再看看街道上人們的穿着打扮,神情態度,從這些,其實都是能夠看出來很多東西。

比如說大冬天的時候,如果街道上的行人大多穿着單薄,或者穿着打滿了補丁的棉襖,那麼基本上就可以斷定經濟肯定出了問題。

再比如街道上如果出現了很多垃圾堆,不用說,市容市貌工作肯定是被落下了。

想要真是的瞭解自己所統治的帝國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得親眼看,親耳聽,瞭解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況!

單單看報告,那是看不出來的!

當然了,即便是看和聽,也有可能看的都是假的,聽的都是假的!

如果說李軒大張旗鼓的去看望拜訪什麼百姓家庭的話,他可以百分百的肯定,自己所看到和所聽到的都是假的!

那即便知道是假的,但是李軒偶爾也會去慰問,視察!

爲什麼,因爲這是作秀,政治需要!

大唐朝報上需要刊登聖天子某某日親切慰問烈士家屬啪啦啪啦的,但實際上李軒自己都知道,他去慰問的對象,那都是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所做所看所聽的一切,那都是爲了政治宣傳而服務,基本上別指望能夠看到什麼好東西。

而實際上,如果在公開進行慰問,視察的時候,如果隨便選了一家,然後讓李軒看到一大堆問題的話,那麼李軒肯定是要發飆的。

這種發飆呢,並不是說針對這些問題!

而是針對下面人的不懂事,如此重要的政治宣傳場合,你搞一堆破事出來,想要證明什麼?證明朕統治下的帝國很差勁?

還有沒有一點的政治覺悟,家醜不可外揚知不知道,要正面宣傳知不知道,難不成你要讓大唐朝報上刊登大唐黎明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你想幹嘛,想要說朕是昏君嗎?

作秀就要有作秀的覺悟,宣傳就要正面宣傳,別瞎幾把亂搞!

所以說,公開的慰問和視察,基本上也就無法發現什麼問題,但是這並不代表着李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

微服私訪,這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消息來源渠道,更多的消息渠道還是依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的輿論報告!

翰統的主要業務是反間諜,反謀逆等等。

而杜絕謀逆,輿論監控是肯定少不了的,畢竟造反這種事,除了單純的政治和軍事的大臣們造反外,如果是民間的動亂,背後肯定是有深層次的原因。

比如說天災人禍!

天災沒辦法,而人禍嘛,翰統方面卻是可以監控並提前處理的。

因爲業務需求,因此輿論監控對於翰統而言就非常重要,而這些輿論監控報告,最後又會到李軒手裡,讓李軒過目。

這些輿論監控報告,其實說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比如說市面上的肉漲價啊,或者說糧食漲價的,某某地工業區有工廠因爲經營不善倒閉,導致大量工人失業。

但是就是這些小事,卻是李軒最爲重視的,他要求翰統方面,每個月都上繳一份各省的物價報告,尤其是食物的物價報告。

其他的各種亂七八糟的輿論監控報告也是多的很,基本上每天翰統方面都會送一份報告過來,李軒每天辦公的時候第一眼看的就是翰統的報告。

這種翰統每日報告,某種程度上就是隻有李軒一個人看的報紙!

爲了這份只有李軒一個人看,也只能他一個人看的特殊報紙。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在整個帝國範圍內,擁有直屬僱員一萬五千多人,兼職僱員四萬餘人,持續不間斷的收集各類亂七八糟的消息,鄰居打架,貓狗死了都算是他們需要蒐集的消息。

然後把這些消息進行彙總,分析,總結各種報告,最後這些報告就會通過驛站體系傳遞到金陵城,由金陵城的翰統進行整理彙總,做成每日報告呈送御前!

但是隻看翰統的報告,很多方面依舊是無法直觀的瞭解,所以有時候沒什麼事的時候,李軒也出來一趟,親自到市井當中瞭解最真實的狀況。

所以爲他微服私訪,和其他皇帝的微服私訪不一樣,其他的皇帝微服私訪,那是爲了玩居多,但是對於李軒而言,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當然了,工作之餘也是需要調劑一二,所以有時候李軒也會去秦淮河那邊微服私訪一番。

李軒去過幾次,有一次還是帶了王文華一起去,而王文華陪他去過一次後,就是上了心思,前兩天說着什麼,爲了確保娛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準備在秦淮河舉辦一場花魁大賽。

這話說的是讓李軒龍心大悅!

什麼才叫做忠臣?

這纔是忠臣!

爲聖天子排憂解難,這難道不是好臣子嗎?

文官們,治理好國家,別天天搞的有動亂出來,這是排憂解難。

武將們,打勝仗開疆擴土,這是排憂解難。

近臣們,讓聖天子開心過每一天,保重龍體,這也是排憂解難。

但凡能夠爲聖天子分憂的,那都是忠臣!

正所謂行業無貴賤之分,這忠臣嘛,自然也就沒有高低之分。

所以李軒對王文華,一向來都是比較看的比較順眼的,雖然知道這人在政務上屁本事沒有,但是這並不妨礙李軒一直把王文華留在御書房裡,掛着御書房行走大臣的名頭。

而王文華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也不擅長處理那些亂七八糟的政務,所以雖然說是農部尚書,但是他從來不管事,事情都是交給農部的兩位侍郎處理,畢竟他也擔心有一天自己真因爲什麼疏忽就引來殺身大禍!

因爲平日裡基本不處理實際事務,所以王文華也是閒的很,整天都是琢磨着如何讓聖天子更加高興1

比如說去年,也就是宣平九年朝堂討論修繕皇宮的時候,朝臣們都是一股腦的說什麼要重建那破破爛爛的皇宮,唯獨王文華深知聖天子早就對那破破爛爛的前明金陵城皇宮不感興趣,要不然也不會拖了好幾年一直都是沒有修繕。

所以他當時就提出,這皇宮畢竟是前明皇宮,而且早已經是破舊不堪,這修繕好了也不怎麼樣,更加無法體現出來大唐的優越感。

所以他建議,反正修起來也是那個破樣子,乾脆不修了,直接擴建皇家別院。

此舉讓李軒龍心大悅,當場就批准了這個建議!

現在,王文華又是準備搞花魁大賽了!

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