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

從文選司回來,和他去之前預料的一樣,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身臭汗了,而且又餓又喝。

陳立夫本是帶了點心和茶水去的,但是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他是帶了,但是旁人卻是沒帶啊,加上遇上一個厚臉皮的胖子,然後這個不要臉的胖子還叫來了三五好友。

結果,一整盒的點心,他就只吃了一塊,就一塊!

其他的全都把那些人給拿走了……

更可氣的是,點心被他們吃完了,一羣人還意猶未盡,說陳立夫怎麼不多帶一些過來,氣的陳立夫都是想要大喊一聲:來人,抄家!

想他陳立夫橫刀立馬,縱橫官場數萬年,沒想到,在這吏部文選司候客廳裡,在這幾個吃貨面前栽了跟頭,實在是可氣可恨!

回到家中的陳立夫,爲此悶悶不樂好幾天呢。

至於述職報告,現在誰還有心情管那玩意啊,反正當天他是做了述職報告,至於這述職報告有沒有得到認同,那就是別人家的事了,他陳立夫也是沒有辦法。

反正吏部有點特殊,人家安排官員任命升遷,都是有着一整套屬於他們自己內部的規則,在外界看來興許是個大貪官的官員,在吏部的官員眼中,興許還是棟樑之才呢。

總之,吏部內部對官員的評價標準是過於複雜,即便是陳立夫自己也是搞不懂。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諸多評價標準不管怎麼變,但是忠於君上,有能力辦實事,這一些基本的東西卻是不會變的。

他自認爲自己在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上幹了三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是熬也能夠熬出來一個四品的頭銜。

所以陳立夫並不怎麼擔心述職報告,他更加擔心的是,自己要升官了,但是會被調任到什麼地方,什麼部門任職?

雖然說稅部的官員升遷一般都是內部升遷,陳立夫就算是升官了,基本上也是會在稅部內部升遷任職,但是這稅部也是很大好不好。

稅部哪怕是已經經過了一次的拆分,但依舊是大唐帝國諸多機構了,除了軍方以外的最大機構,稅部下屬的每一個司,那幾乎都是龐然大物。

比如說徵糧司,預算司,工商司這些,其實其內部的規模不小,至少絲毫不比其他的部要小。

所以哪怕只是稅部內部的升遷,但是去那裡也是區別大的很。

比如說他這個稅務巡察,在稅部內部的話,那就是屬於徵糧司這個體系的,管的都是收稅的事。

但是在稅部,收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已,財政預算和金融管理,甚至是調控全國農工商業經濟發展等等事務也是稅部的事。

要不然,稅部也不會被稱之爲第一大部,連掌管人事大權的吏部都得甘拜下風了。

陳立夫覺得自己如果要升官,最好還是要在徵糧司這個體系內工作,這樣才熟門熟路,也更加容易出成績。

如果是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那麼就是會非常被動了,他一個收稅的,如果跑到金融司那邊去管什麼銀行之類的,他肯定是要抓瞎的。

畢竟他總不能靠着殺人抄家來玩金融啊!

此外也有可能被下放到地方任職,稅部又不是隻有一箇中央稅部,各地的稅務廳,稅務局那也是屬於稅部的,不少稅務官員都是在中央任職後就是被下方到地方任職的。

但是以陳立夫這樣的資歷來看,下方到地方卻是不怎麼好安排了。

因爲陳立夫的品級太低!

沒錯,不是說他太高,而是說他太低!

陳立夫是巡查處處長,這個職務只是正五品,但卻是幾乎全天下最有權勢的正五品職務,往日裡他外出巡察的時候,那可都是跟那些一省大員們坐在一起討論工作的那種。

所以別看他的品級是正五品,但實際上就沒人把他當成正五品官員去看待,很多人其實都是把他當成了三品以上的大員!

但是甭管怎麼看,他卻真的正五品啊,哪怕再有權勢,那也只是個正五品啊!

而最近幾年大唐官場早已經是成熟無比,各類升遷那幾乎都已經是有了或明或暗的規則,明面上的有任職時間不到三年,不得晉升從六品。

此外,也有暗地裡的一些潛規則,比如說最近兩年提拔的幾個各部侍郎,清一色的各省巡撫出身。而新出任的各省巡撫,清一色的翰林院出身。而翰林院裡官員,除了每年會試的那三個一甲學子外,從地方調任的翰林官員,清一色都是有過縣令、知州、知府等地方一把手任職經驗的。

這說的是,如今要進入部堂擔任真正的部堂高官,首先你得是一省巡撫,而現在要升遷一省巡撫,你得進過翰林院,要不然的話,連提名都沒得提名。

同時,想要進入翰林院任職,就必須要有一把手的任職經驗,或縣令,或知府等。

這基本上,其實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知府到巡撫之間的一個過渡點,地方上那些有潛力的州府一把手被調到翰林院打磨個兩三年,然後再外放出去擔任布政使,然後熬幾年再擔任巡撫。

其實如果用後世的觀念去看,其實李軒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高級官員培訓學校,倒不是說教這些官員們怎麼處理事情,人家既然能夠爬到翰林院來,就沒幾個是傻蛋,全都是要有才華有才華,要有背景有背景的那種。

李軒更加想要的是給他們洗洗腦,搞搞政治培訓,樹立起來正確的觀念,比如說‘爲皇上服務’之類的。

但是這種情況,只侷限於各部,而稅部,督察院,大法院這三個機構不在此列。

因爲這三個機構都是內部升遷,稅部侍郎,督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大法院裡的左右大法官,那都是內部升遷,和地方沒啥關係。

因此從來也沒有出現稅務官員出任地方一把手的情況,至少,大唐王朝成立這麼多年來,就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然而,這種情況在陳立夫身上卻是得到了破例!

當做過述職報告後,陳立夫一直都是猜測着自己可能去稅部什麼機構的時候,卻是接到了吏部的一紙任命!

看到這個任命的時候,陳立夫自己都是傻眼了……

讓自己去興泉府出任知府?這怎麼可能……

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