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

宣平十一年的財政支出預算方案,在歷年的財政支出預算方案之中,算得上是比較特殊的了,因爲不管是軍方還是內閣方面,還是詳細到各機構,大家都不滿意。

歸根到底,乃是他們之前商定的心理底線是八千五百萬兩銀子,但是到了最後,聖天子李軒卻是限死了八千萬兩銀子,這使得了各機構圍繞着這八千兩銀子的分配之中產生了激烈的衝突,但是衝突了也沒卵用,要想大家都同意這個方案,那麼就不可能說其中一家或者幾家吃虧,其他的人毫髮無損。

真要這樣,不管是雷萬上將這樣的軍方代表,還是說馬維這樣的吏部尚書,人家都是敢直接翻臉退出談判的。

因此到了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是大家一起平攤掉這五百萬兩銀子的缺口了。

不過李軒看到柳八苟送過來的財政支出預算方案後,卻是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就算是吵得太厲害,但是還不是八千萬兩銀子搞定了!

這樣一來,明年就有極大的概率可以獲得大約六百萬兩銀子的財政盈餘,而且還不用發行什麼國債,有效的扼制了財政赤字。

這多出來的六百萬兩銀子,就可以作用應急資金,到時候如果爆發戰爭了或者爆發大規模災難了,就有錢應急,而不用和前幾年一樣,每一次有地方爆發什麼洪澇、旱災的時候,都是需要東拼西湊,這才能夠湊出來足夠的救災資金。

如今好了,六百萬兩銀子在手,也是讓李軒有了更多的底氣了!

扼制財政赤字,這是李軒對宣平十一年財政工作的底線!

他可不想讓財政赤字持續下去,最後導致財政的徹底破產,這樣對帝國的穩定而言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財政支出預算分配方案搞定之後,也是代表着宣平十年結束了!

後面幾天,整體保持風平浪靜,李軒所看到的摺子,絕大部分都是臣子送上來的拜年摺子!

大年三十,依照往年的慣例,聖天子舉辦春節國宴,宴請羣臣、勳貴、名望士紳企業家等代表!

春節國宴,這已經是大唐帝國的傳統了,每一年都會舉辦一次,今年也不例外。

而這種成爲了慣例的東西,也都是有着一整套流程,李軒也是懶得操心。

在外頭吃完國宴之後,李軒纔是回到後宮,後宮裡還有着家宴等着他呢!

皇室家宴,人數自然是和外頭的國宴無法相提並論,林林總總也就百來人,嗯,絕大部分都是李軒的嬪妃!

當然了,普通的嬪妃自然是沒什麼存在感的,有存在感的只有李軒他媽白太后,再過來則是董皇后,十來個皇子、皇女的生母,不過這九個皇子皇女的生母,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存在感的,比如皇四女生母僖嬪,這個人的存在感就不咋滴,坐在最角落。

因爲僖嬪並不是中原人士,而是高麗人,宣平八年大唐王師殺入高麗半島,大唐王師殺入高麗半島之後,直接摧毀了高麗土著的殘餘抵抗,然後把高麗半島分爲四府,直接納入遼東省的統轄範圍之內。

雖然在大唐王師殺入高麗半島之前,高麗半島的李家王族已經是被前明惠王給抓了起來,柳京城破之前就是被屠殺一光,但是高麗半島在數百年來,都是保持了相當高的獨立性,明朝時期如此,元朝時期雖然一度被統治,但是也保持了高度的獨立性。

讓他們當藩國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直接納入本土,還是遭到了不少土著的抵抗!

之後的一系列移民、鎮壓等過程裡,都是遭到了不少土著的抵抗,讓移民,融合過程有些困難,爲了減輕當地土著的抵抗,同時也是爲了宣揚聯姻政策。

李軒特地下旨在高麗選秀女若干入宮。

從不穩定的地區或者某些特定羣體裡選拔秀女入宮以示安撫,這也是李軒常用的老手段了,統一戰爭的時候就玩過很多次,高麗半島的時候自然也是不會落下。

僖嬪就是宣平八年入宮的高麗秀女。

這個高麗秀女入宮之後,運氣說真的,那可是好到爆,李軒只是在她剛入宮的時候,例行公事的寵幸了一番,結果她就懷孕了!

要知道,李軒的身體還是有些毛病的,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精子存活率有些低,恩,非常低,想要讓後宮女子懷孕,往往需要多次頻繁的寵幸才行。要不然後宮女子衆多,李軒也是喜歡幹那事,而且喜新厭舊,後宮的嬪妃也不會傻到進行避孕。

如果是正常人的話,估計兒女早就破百了!

那裡會和現在這樣,一共才四子五女啊!

懷孕生出了皇四女後,她獲封僖嬪,不過地位還是不算高。

因爲李軒喜新厭舊,而且眼光越來越高,不是絕色也別指望他能夠寵幸第二次了,這個僖嬪的相貌身段雖然也是上上之選,不過距離其他幾人,比如康妃還是有些差距的,差距還不侷限於相貌身管,才藝方面也是不咋地。

這幾年,李軒最喜歡的妃子還是皇三子李暛(suo第三聲)生母宋氏康妃,這個宋氏是真正的江南書香門第的大家族嫡女,琴棋書畫各方面極爲出色、大家閨秀所特有的那種氣質之類的就不說了,而且這人跳舞還特別的厲害,嗯,脫衣服的那種。

還有一手吹簫絕技,閒着無事可以聽她吹一曲也是很愜意的享受,聽完曲子,還可以讓她繼續品一品李軒的肉簫。

這樣的女子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段有身段,要氣質有氣質,要才華還有才華,而且還有獨特的舞藝以及簫技,自然也是受到了李軒的寵愛。

康妃雖然受到李軒的寵愛,在宮內的地位算不錯,不過在宮內還得看另外幾個女人的臉色。

第一個自然是白太后了,她是李軒老孃,以太后之尊坐鎮後宮,連董皇后這個國母在她面前,那都是乖巧的跟小綿羊似的。

第二個嘛,則是董皇后了,身爲大唐帝國國母,唯一一個經過正式禮儀冊封的皇后,白太后雖然也當過皇后,但是先帝時代帝國初建,條件簡陋,可沒搞過什麼正式的冊封儀式,因此嚴格上來說,董皇后纔是大唐帝國裡僅有的一個經過正式冊封儀式的皇后。

此外,董皇后也是李軒的諸多嬪妃裡,僅有的一個連續生了三胎的女人,其他女子,全都是隻有一胎,董皇后早年生了皇長女,皇三女,宣平九年,她終於是不負衆望,生了一個帶把的,也就是皇四子李暠(hao第四聲,同皓)。

大唐帝國依舊是傳統的封建王朝,雖然到目前爲止,李軒都還沒有明確規定皇位的繼承製度是嫡長制還是選賢制,但是目前大唐王朝的貴族繼承製度,卻是典型的嫡長制,某個貴族有嫡子的情況下,帝國是不會批准該貴族的庶子的世子地位的,更別說是繼承爵位了。

這也就說,以目前大唐帝國的先行貴族繼承製度來說,董皇后所生的皇四子李暠,雖然還只是個一歲多,連話都說不利索,就喜歡滿地爬的小傢伙,大概率將會是帝國未來的皇儲,李軒皇位的繼承人。

至於其他皇子能夠繼承皇位的概率,暫時來說並不大。

當然了,這年頭的小孩想要健康長大,難度相當大,哪怕是皇家同樣也是如此,哪怕是李軒已經是做足的所有的防護手段,不管是產房還是出生後的護理等等,全都是以他所能夠做到的最高等級了,基本上都是全面消毒,各種食譜以及藥方等都是需要經過他的審覈,但即便如此,還是免不了出現這種事。

早幾年就先後出現過兩次的難產,而去年年底,李軒就是失去了前後兩世的第一個孩子,皇五女出世一個月後夭折!

面對這種事,李軒也是特別的無奈,一大羣的御醫乃至皇家理工學院裡醫學系的師生們,全都是素手無策。

因爲醫學條件的欠缺所導致的生老病死,並不會因爲他是皇帝就得到改變的。

現在,誰也不敢保證,即便是李軒自己都是不敢保證,自己的這些兒女都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成年。

這種大環境下,目前李軒現有的四個皇子裡,到最後誰能夠繼承皇位,那還真是說不準的事。

萬一李軒活的時間足夠久,活到七八十歲的話,那麼李軒有可能把他的兒子都給活生生的熬死,到最後能夠繼承皇位的,其他的先不說,但必須是那個時候還活着的皇子!

歷史上的很多皇帝其實都是因爲出生的晚,活得夠久而成爲皇帝的,嘉慶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人就是出生的晚,他出生的時候,好多兄長都已經被乾隆活生生的熬死了。

等乾隆想要年老立太子並禪讓的時候,乾隆十七個兒子裡,只剩下六個還活着,其中兩個還是過繼給旁支宗室,只剩下四個人和嘉慶競爭,這四個人在乾隆看來都是廢材,如果有其他人,乾隆一個都不想立,但是沒辦法,只剩下這麼四個人了。

因此只能是從矮個子裡挑選了最高的那個,這也就是嘉慶能夠繼承皇位的原因!

李軒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得多久,但是他自己的身體雖然不算太過強壯,但也算是比較健康的,雖然縱慾,但是最近這幾年也是有所節制,不會太過渡,同時也是開始刻意的鍛鍊並調養身體。

他覺得自己怎麼也能夠活到四五十歲吧,運氣好一些,說不準能夠活個六七十的。

這樣的話,他真有極大的概率熬死自己的一部分年紀比較大的兒子。

因此,在座的這四個皇子能不能繼承皇位,那是誰也說不準的,李軒自己都不確定!

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趴下,都趴下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