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

bookmark

宣平十四年八月,甘肅西寧,甘肅巡撫衙門內。

新任,同時也是首任甘肅巡撫李遠志皺着眉看着手中的信件,這是第五軍軍部轉交過來的公文,公文的內容很簡單,說是北邊的韃靼人似乎有所異動,軍方已經是加緊防備,同時也希望地方衙門能夠配合好軍方,做好民衆疏散,物資儲備工作。

在帝國軍政分離的政治生態裡,軍方那邊自然是不會把軍事事務詳細通報給巡撫衙門,但是甘肅這邊情況是非常複雜的,而軍方很多時候也是需要地方上的支持,所以雙方的互動是比較多。

看着手中的軍方送過來的公文,李遠志皺着眉,這些韃靼人又要有所動作了嗎,這一次是想要入關劫掠物資,還是說想要突破長城封鎖線,殺入青海等地,又或者是想要在甘肅這邊對帝國施加壓力,以減輕他們在河套地區所受到的龐大壓力?

李遠志雖然不是軍事將領,但是身爲帝國高官,更是被委以重任,擔任新成立的甘肅省巡撫,此人自然不是什麼普通的文官,見識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相當出色的。

他很清楚,爲了進一步壓縮韃靼人的空間,更是爲了奪回河套地區,帝國在宣平十年開始,就已經是秘密展開了河套戰略。

什麼戰略呢,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甚至都不是什麼軍事上的行動,而是通過移民蠶食,帝國沿着黃河兩岸沿途修築棱堡,建立移民點。

一開始,對面的那些韃靼人還不覺得有什麼,帝國在黃河兩岸建立的棱堡規模都不大,而且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只有少量移民。

並且也不主動去襲擊河套平原上的韃靼人的部落,更何況,這一段的黃河到了冬天的時候是會結冰的,因此在韃靼人看來,這種小規模的修建堡壘和殖民影響並不算太大,他們依舊可以來去自由。

但是,當一個個小型的棱堡修建起來之後,並依託這些城堡形成了一條穩固大約五十多公里的前出通道後,韃靼人終於是意識到,大唐帝國是想要逐步蠶食河套地區,他們就開始緊張了起來。

河套地區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數千年來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必爭之地,當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往往就能夠控制該地區,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衰弱了,那麼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會控制這一地區。

●Tтka n●¢ o 甚至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各部落而言,這個地方也是彼此的競爭區域!

數千年來,河套地區的歷史基本上就是戰爭的歷史,各部落,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不斷的進行廝殺,無數的將士們灑下的鮮血成爲了滋潤這一片土地的最佳養料。

大唐帝國試圖收復河套的舉動,讓韃靼人感受到了危機,所以也是開始出動兵力拔出這些小型的棱堡。

只不過之前,雙方都還算比較剋制,一方面是雙方也算是達成了協議,大唐帝國還給俺答汗封了一個封號呢,雙方也還保持着互市關係。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前些年大唐帝國的重心是恢復民生,發展工商,對外擴張是保持了剋制,而韃靼人也是忙着打察哈爾,打瓦剌。

雙方都有事忙着,這大規模的戰爭自然是打不起來,但是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卻是相當的頻繁。

然而今年開始,李遠志卻是知道,帝國已經是開始逐步改變北方政策,其主要誘因也不是說帝國已經是準備好了北伐,實際上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帝國高層的基調還是發展農業工商經濟,強大自身爲主,大規模的對外擴張,依舊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計劃。

這從去年年底的財政預算支出分配裡就看得出來,大量的財政支出依舊是集中在內政上,軍費支出和宣平十三年依舊持平,但是帝國的財政收入一年一比一年多,相對的財政支出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軍費的總數卻是沒有得到增加,這也就意味着,軍費支出比例是逐年少量降低的。

帝國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還沒有大規模對外擴張的規劃!

但是今年三月份,從北方草原傳來的一個消息卻是讓帝國感受到了北方的威脅,因爲在今年二月份,韃靼人和瓦剌人發生了一場規模相當宏大的戰役,據傳韃靼人在這一次戰役裡投入了十多萬兵力,而瓦剌人也是投入了七八萬的的大軍,而結果呢,韃靼人大勝,瓦剌人主力被殲滅大半,最後狼狽而逃。

這也就意味着,韃靼人在北方草原已經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儘管他們還沒能徹底的消滅或吞併察哈爾部、瓦剌部等,但是其實力卻是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察哈爾部以及瓦剌部如今自保都困難,更加別說什麼和韃靼人對抗了。

這也就讓帝國試圖讓北方的三大勢力維持一個均衡,讓帝國有更多準備時間的謀劃落空了。

如今俺答汗在草原上是如日中天,這自然也就讓帝國感受到了威脅!

爲此,在三月底的時候,聖天子李軒親自召開了御前軍政會議,這是一場軍方和內閣的高層都參加的會議,而會議的主體就是如何因對北方局勢。

會議的詳細內容自然是不會公佈的,但是依舊是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推斷,帝國的北方政策已經是出現了重大的變動。

首先最明顯的信號就是,軍方臨時獲得了五百萬兩銀子的軍費!

臨時軍費,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發生在戰爭時期,平常時候,根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陸軍突然獲得了五百萬兩銀子的臨時軍費,這也就意味着,軍方要有大動作了,要不然的話,根本不可能獲得這麼多的臨時軍費。

軍方要有大動作,這是帝國不少高層官員都是知道的事情,一部分普通官員乃至平明甚至都是能夠猜測的出來,軍方正在備戰!

因爲軍方備戰這種事,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大,根本就瞞不住。

比如說,今年的陸軍武學堂的學生提前結業,然後分配到各部隊!

又比如說,樞密院後勤部,突然是臨時向各大企業增加了緊急訂單,臨高二九漁業公司就是突然獲得了大批的魚罐頭訂單,而且對交貨的時間要求的非常嚴格,迫使臨高二九漁業公司不惜延後其他訂單,優先生產軍方的訂單。

又比如北方數省的糧食公司,比如河北糧食公司,山西糧食公司,陝西糧食公司這些嫡屬於帝國糧食總公司下屬的官營糧食公司,都是接到了行政命令,要求他們調運,儲備大量的糧食。

黃河上,一船一船的糧食以及其他軍需物資正在向北運輸。

那些官道上,一輛一輛的四輪運輸馬車,正在往北方運輸着大量的糧食以及其他的各類物資,前往邊境。

儘管軍方的部隊還沒有動,甚至在河套地區都是暫停了中等規模的戰鬥,只有一些小估摸的衝突戰鬥,給人一種風平浪靜的感覺,但是一些知道或者猜到內情的人都知道,軍方在北方肯定是謀劃着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要不然的話,不會這麼大費周章!

而李遠志作爲帝國高層,而且還是甘肅省巡撫,自然是知道,帝國軍方的目標不是在其他什麼地方,而是在最重要的河套地區。

經過多年的準備後,甚至是壓制後,聖天子終於是批准了陸軍提出的計劃:收復河套!

哪怕他不知道內情,但是也能夠猜得出來,想要收復河套,陸軍那邊少說也要投入十幾萬大軍作戰。

北邊的韃靼人也不傻,他們也是能夠感受到來自大唐帝國的龐大壓力,他們的探子也是打探到了不同尋常,然後報告給俺答汗。

這也是最近幾個月,甘肅、陝西、山西、河北,乃至遼西等地區在內,都有韃靼人頻繁活動的原因。

他們也不願意坐以待斃,正在試圖尋找方法破壞帝國的河套戰略。

而甘肅作爲和韃靼人接觸比較深,同時也是帝國在西北地區的橋頭堡,自然也是韃靼人打擊的重點區域。

“也不知道第五軍那邊情況怎麼樣了,面對韃靼人的侵襲會如何面對!”李遠志有些擔心第五軍那邊的情況。

他可不想因爲軍方的戰敗,然後讓自己成爲帝國第一個丟失疆土的封疆大臣!

而這個時候,他甚至都是有些懷疑,自己當初這麼拼命競爭甘肅首任巡撫的選擇是不是錯了,去年年底,帝國對國內的數大軍管區以及部分邊疆省份進行了調整。

甘肅軍管區,升級爲甘肅省,設甘肅巡撫衙門,李遠志就是擔任了首任甘肅巡撫。

此外,原來龐大的遼東省也是被一分爲二,新設立了遼西省。

此外其他的部分省的轄區也是有所調整,影響有大有小,不過新設的省份就只有甘肅省以及遼西省。

甘肅省的設立,其他很大的原因還是爲了解決軍政分離問題,以前的軍管區模式下,軍方的權力還是太大了,嚴重影響了帝國的軍政分離這一項基本政治原則,所以纔會出現撤銷軍管區,直接設省的情況。

但是甘肅即便是設省了,但是哪怕是李遠志自己也是不得不承認,在這裡,軍務纔是第一要務,民政事務說真的,就沒多少。

李遠志上任以來,發現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實大多數也是爲軍方服務,哪怕是大力主持的屯墾,主要目的其實也是爲了向軍方提供軍糧。

就連工商業經濟的發展都是如此,甘肅省其實也是有工業的,什麼工業?

國防工業!

西寧兵工廠的規模可不小!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