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

bookmark

大唐帝國立國之初,也就是李爾必太祖武皇帝時期,可是沒有什麼發展工商業的國策的,哪怕是太祖武皇帝駕崩後,聖天子李軒繼位的頭幾年,也是談不上什麼發展工商業,頂多就是搞工業而已,而工業也侷限在武器製造方面。

大唐帝國真正開始發展工業,是定都肇慶之後,當時爲了滿足國防工業的需求,大唐帝國開始大搞特高工業。

而後打下廣州,爲了獲得更多的稅賦和利潤,用以支撐戰爭,開始進軍海外貿易,並順勢成立了廣州貿易區。

戰爭所導致的龐大軍費壓力,纔是大唐帝國早年大力發展工商的直接原因。

而等到定都金陵之後,大唐帝國的國策,基本上已經是建立起來了,以農業爲骨,工業爲肉,商業爲血的三位一體的國內發展策略。

其中,農業無疑是最爲重要的,在糧食產量不高的時代裡,一個大國不發展農業,而是一頭搞什麼工商業,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讓廣大的帝國子民填飽肚子,這纔是大唐帝國現行的核心國策,而其他的政策,大多都是圍繞着這一條來進行的。

要填飽肚子,就需要糧食,在有錢都不可能從外界大量進口糧食的情況下,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種植糧食了。

所以,農業和工商業之間,農業纔是基本。

工商業,其實只是輔助而已!

這一點,哪怕是在大唐帝國也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別看大唐帝國工商業搞的紅紅火火,但是帝國每年的財政支出裡,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工商業所能夠得到的資源支持,是遠遠不如農業所獲得的資源支持的。

帝國號召的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爲的是什麼?可不就是爲了抵抗天災,提高糧食產量嗎,至於由此所帶來的內河航運發展,那只是順帶的

帝國搞統一農業稅,壓制田租,這還是爲了廣大的農民能夠活下去,由此帶來的地主大量拋售土地,然後把資金投入到工商業裡,也只是順帶。

甚至就連是對外擴張,建立殖民地,提出什麼全球戰略,也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土地,緩解人多增長所帶來的糧食壓力。

就連工商業本身,其實也是爲了讓帝國子民吃飽而服務的。

工商業的發展,尤其是技術的發展,可以帶來更加便利的生產環境,降低產品的成本,提高交通水平,同時還能夠讓大量的帝國子民獲得除了種田以外的就業機會。

民以食爲天!

這一點李軒看的非常透徹,所以他哪怕是知道希望不太大,但是依舊支持皇家理工學院在瓊州府地區展開了雜交水稻的研究。

而其他的諸多政策,絕大部分也是爲了讓帝國子民吃飽飯而服務的。

要說大唐帝國和前明等抑制工商業發展的封建王朝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就是大唐帝國認爲工商業能夠有效的輔助,乃至促進農業發展,從而提高民生水平。

而前明等王朝就不是這麼認爲了。

這也不是說前明等抑制工商業發展的封建王朝就有錯了,實際上他們沒錯。

在科學技術低下,生產力更爲低下的時代裡,工商業這東西,尤其是其中的商業部分,也就是尋常的把貨物從甲地運輸到乙地,這根本就產生不了什麼價值,相反還會吸引更多人去從事商業,而不是種田,這樣就會導致了農業人口減少。

種田的人少了,糧食產量就會低,又無法從外部獲得大量的糧食,而總人口卻是這麼多,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情況?

餓死人啊!

但是在大唐帝國裡卻是不一樣!

大唐帝國的工商業,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革命初步掀開的前提下的!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海外貿易的展開,能夠讓大唐帝國從外部進口大量的物資。

工商業的發展,讓帝國擁有了雄厚的財政力量,從而反過來輔助農業的發展!

要不然,你以爲帝國每年建設水利設施所花費的海量資金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從工商業裡獲取的。

工商業發展,經濟好了,財政有錢了,水利等各種基礎設施好了,能夠把下等田變成中等田,中等田變成上等田,而且抵抗洪澇、旱災的能力也就更高了,這糧食產量自然也就更高了。

尤其是在南方各省,因爲種植水稻的緣故,對水利設施的依賴更加的嚴重,良好的水利設施是提高糧食產量的前提條件。

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

開墾荒地,那是需要工具的,以前鋼鐵這麼昂貴,哪怕是鋤頭、鐮刀這些東西很多人都是用不起,但是現在呢,鋼鐵產量大幅度增加,鋼鐵的價格也是大幅度下降,這農具的價格相應的也是大幅度降低,如今哪怕是窮苦農民,也都買得起一把鋤頭。

更何況,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讓農具的發展逐步科學化,新設計或者是改進出來了一大片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農具,比如說稻穀脫粒機,由肇慶機械公司開發並生產的一種器械,當然了,偉大的聖天子也是從中給予了一定的制導。

這種脫粒機其實就是九十年代甚至是新世紀依舊有不少南方農村地區採用的稻穀脫粒機,一個木箱子上,有着一個插滿了鐵釘的木滾輪,通過齒輪和腳踏板連接,人通過反覆踩腳踏板,即可帶動滾輪高速轉動,然後放入稻穀,穀粒會被直接打飛,被上方和前方的木板所遮攔後,落入下方的木箱子。

這種稻穀脫粒機,雖然依舊是採用人力,但是其脫粒的效率比以往直接人力手持稻穀用力拍打的方式快多了。

後來,肇慶機械公司又是搞出來了專門用於脫麥粒的脫粒機的。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是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解放更多的人力去開墾種植更多的土地,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

所以在大唐帝國裡,農業和工商業是相互相成的,並沒有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樣會發生距離的矛盾。

如此也是進一步刺激了帝國工商業的發展!

而工商業的發展,吸引了無數地主士紳們把資金投入到工商業領域當中來,工商業發展迅速,作爲交通運輸的最重要力量,船運也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速!

而這種增速從立國初期就已經是開始了,到現在依舊沒有結束!

大唐帝國裡的船廠不計其數,造船業也是國內唯一一個有大量民營資本進入的重工業。

而進入的人多,資本也多,也是導致了市場雖大,但是競爭更爲激烈,尤其是經過多年的野蠻生長後,很多船東也是恢復裡理性,雖然他們依舊會揮舞着大唐皇家銀行的支票到處訂購船隻。

但是對船隻的質量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以前隨便拉幾個木匠造出來的船都有無數人搶的時代已經是一去不復回了。

而造成這樣的局面,是因爲國內二十多家大型造船廠爲了市場份額進行了慘烈無比的廝殺,這些大船廠資金雄厚,技術也強,造出來的船質量好,價格雖然高一點,但是在市場上有着巨大的競爭力。

這種情況下,大量的船東都是傾向於訂購大型船廠的船隻,而大量的中小船廠,其實都是依靠着價格優勢去競爭的。

但是這種局面會維持多久?

哪怕是陳立夫這個明眼人都知道,雖然造船業看似還處於黃金髮展期,但是這種黃金髮展期是不屬於那些中小造船廠的,而是屬於大型造船廠的。

一旦市場需求沒這麼大的時候,還不知道有多少的中小船廠要倒閉呢。

這種大環境下,貿然殺入造船業,風險可是不小。

更何況,馮氏公司還是一家航運公司,和造船業可是不搭邊。

別看兩者都是和航運扯上關係了,但實際上區別大了去!

航運公司,聽起來高大上的,但實際上就是花錢買一艘船,然後請上船長水手什麼的,就可以運貨賺錢了,基本沒啥技術含量。

而造船廠,這可是正兒八經的製造業,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沒點技術可玩不了造船。

如今大唐帝國的造船業,經過這麼多年的野蠻發展,早已經出現了不知道多少家造船廠,大型的造船廠都有二十幾家,僅僅是長江兩岸的大型造船廠就有十幾家,黃浦江北岸短短數十公里的範圍內,足足四家大型造船廠,大名鼎鼎的江南造船廠就是在這裡。

至於中小型的造船廠那就更多了。

涌入的資本多,代表着競爭會非常的激勵,如今很多沒什麼技術的中小型造船廠,大多也就是依靠如今的市場熱度以及低廉的價格活着。

而大型造船廠,無一例外都是在研究更先進的造船技術,提高船隻性能,降低成本,以求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賺取更多的利潤。

一旦市場不好了了,那些大型船廠也搞價格戰的話,中小的船廠立馬就能夠倒閉一大片!

這種情況下,馮氏公司跨行涉足造船業,風險可是相當大的。

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讓扶桑男人玩蛋去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