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

bookmark

李軒知道大唐帝國的諸多官員們,是有着非常多的貪官污吏的。

縱然是大唐帝國對於吏治整頓的非常嚴格,監管力度也是非常大,但是貪官這種東西,從古至今都沒有被杜絕過,到大唐王朝這裡同樣也是不行。

所以很多時候,李軒也都是本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只要下面的官員不是搞得太過分,他也不會專門爲此動怒,要不然的話,他得天天發飆!

累!

所以,只要督察院那邊持續保持打擊,李軒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但是,平時貪污,搞以權謀私之類的也就算了,在現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裡,竟然還有人敢對救災款下手!

這種事,李軒無法容忍!

這一筆救災款事關千萬百姓生計,沒有救災款的話,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餓死,到時候百分百會演變爲流民的,進而動搖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

這種事,李軒怎麼可能容忍?

絕對無法容忍!

李軒仔細看報告,報告上說的只是桃源縣一地的事,說是桃源縣下屬五個安置點,都是出現了問題,出的問題都是比較類似,那就是災民們並沒能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農具、糧食。

具體下來就是大量民衆在以工代賑的時候,並沒能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工錢,少發或者乾脆是不發。

大唐王朝的救災,很早就開始以工代賑了,除非是特殊情況,一般的話是不會長時間給災民直接發放糧食等物資,而是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機會,讓他們通過工作來獲得工錢,進而用工錢換取糧食以及其他物資。

但是在桃源縣的以工代賑裡,很多災民應該得到的工錢卻是被拖欠,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員是以徵召服役的名義,對廣大災民說他們的勞動是無償的,是沒有工錢的。

但實際上,官方財政是爲了每一個工程都撥付了資金,而其中工人們的薪資更是優先保障的。

畢竟以工代賑,其目的都不是說爲了建設什麼工程,那只是順帶的,而是爲了讓災民有一份工作,得以賺錢養家餬口。

有時候甚至會出現一些看似荒唐的工程,比如說預定的溝渠挖一米深,一米寬就行了,但是後來實際施工的時候,往往是會變成挖兩米深,三四米寬,爲啥?其實就是爲了加大工程量,讓以工代賑可以覆蓋更多的勞動力,延長更長的時間。

以工代賑,其實也算是大唐王朝最近這些年來搞水利設施以及各種基建工程的重要手段,哪怕是一些沒有什麼災害的地方,官府也會以以工代賑的名義,在農閒時分僱傭當地的青壯力挖渠修路。

但是在桃源縣,以工代賑卻是變成不發工錢,或者少發工錢了,你讓那些災民怎麼活下去?

活下去的!

活下去怎麼辦?活生生的餓死?

不可能的!

哪怕是再懦弱的農民,在餓肚子面前都會爆發出來驚人的戰鬥力,再有幾個膽子大,有野心的人一鼓動,立馬就能演變爲叛亂。

查,必須嚴格調查!

李軒直接給翰統批示,嚴查,不僅僅是桃源縣,其他府縣都要查,一旦查實了,直接移交證據給當地的督察院。

得到了李軒批示的翰統,很快就是行動了起來。

翰統的作爲一個間諜組織,他們調查案件的手段要比巡警豐富的多,而且也不會有太多的侷限,很快,桃源縣那邊的情況就是被調查了個水落石出。

而調查過程中,翰統還發現了一個挺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桃源縣的以工代賑的工程,並不是官府自行組織或者是地方財政所屬企業。

而是都分別委託給了好幾家民營企業!

這可是不太尋常,以往的時候,以工代賑的工程,都是一些水利以及各種基建工程,通常來說,要麼是官府直接組織,招募人手修建,要麼是委託給地方財政所屬的建築企業招募人員修建。

但是很少是交給民營企業的。

而桃源縣的這些以工代賑的基建工程,都是被交給了民營企業,讓民營企業來招募人手修建。

而剋扣工錢的,也正是這幾家民營企業。

而當督察院的人直接要求這些企業支付工錢的時候,他們直接來了一個破產,而大筆工程資金,已經是通過各種商業合作轉移了出去。

這樣一來,真要追究的時候,也就只能抓那幾個被明顯推出來當替罪羊的管理層了。

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明明知道這些錢被轉移出去了,但是人家也是通過正常的商業行爲轉移出去的,錢已經是沒辦法追回來了。

甚至後續都無法追蹤。

但這可是涉及到數十萬兩銀子的資金呢,督察院沒辦法,不代表着翰統也沒有辦法。

翰統持續調查,最後查出來,這些資金通過一層層的交易,銀行轉賬,最後流入到了股市,不過這些錢購買的股票,此時已經是變成了垃圾股。

換句話來說,這些錢已經是化爲泡影了!

但是這沒有關係,翰統繼續調查,最後查出來,一家證券公司通過相關的垃圾股票交易,最後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而這家證券公司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關鍵的操作這一場股票的資金,都是屬於這家證券公司麾下的一支基金,而這支基金的主要投資人,乃是屬於皖南士紳大戶陳家。

而很不巧,淮安府工務處從五品處長陳毅包就是陳家子弟!

儘管從大唐現有的法律上來說,陳毅包和上述一系列的交易沒有任何的關係。

但是這會難倒翰統?

開玩笑!

查出來真相的當天晚上,翰統就是把陳毅包給抓了!

不是軟禁,也不是什麼詢問,直接抓人,而且還是從衙門裡直接帶走的,當時的場面那可是相當嚇人。

翰統鷹犬的威名,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因爲翰統的業務主要是監控內亂、順帶反間諜,抓貪官,這不算是他們的業務範疇,他們之所以抓陳毅包,也不是因爲他貪腐,而是因爲他竟然敢對救災款下手,麻蛋,這可是會引起大動亂的事。

膽子這麼肥,不抓他都對不住翰統的赫赫威名。

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一百萬扶桑女子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