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

bookmark

王丹旭說近衛軍人少槍少的時候,目光有意無意的飄向了方東全和黃學仁那些常備軍的將領身上。

看到王丹旭一邊說着一邊看向自己,方東全他們心中就是有了很不好的預感,但是具體是什麼卻又是不猜不出來。

此時衆人又聽王丹旭道:“根據陛下之前編寫的近衛軍標準標誌,我近衛軍如果想要達到最佳的作戰能力,長矛兵和火槍兵的比例應該只比一比一略少甚至相當,而且爲了縱深的厚度以及火力密度,長矛兵以及火槍兵需要前後六列,如此才能夠保證長矛陣列的厚度以及火槍隊進行輪射時的火力密度。”

“同樣爲了保證戰場寬度,每一列的長矛兵不應少於三十人,兩翼的火槍兵每列不少於十五人。

如此,我們至少需要一百八十名長矛手以及同等數量的火槍手,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我們近衛軍的戰略優勢!”

聽到王丹旭這麼說,其他幾個人,甚至包括李軒自己都是覺得有些無語,你還真敢說!

雖然這個編制的確是李軒自己提出了,但是他剛提出來的時候就明確說過,這只是個理想編制,至於現階段近衛軍則是在理想編制的前提下縮小編制。

要不然的話,李軒上那找將近三百六十個近衛軍士兵來,而且就算有了人手,他也找不到這麼多的火繩槍的。

大唐王朝的火繩槍生產是原始而低效的,就靠那幾個鐵匠打造,花費了兩三個月才搞出來二十多支火槍,要想湊出一百八十支火槍了,大唐王朝至少得花上一年半的時間!

王丹旭說完這些,看着衆人的反應卻是不以爲然,他可沒天真的認爲自己在今天的會議上說了這些就能有什麼實際效果,他只是提醒他們:近衛軍纔是抵抗明軍的主力,要想抵抗住明軍的進攻,就必須加大對近衛軍的投入,不管是人員還是物資上。

好處嘛,總得不斷爭取才會有的,他王丹旭不去爭,人手和火槍可不會掉到他面前來。

不過今天晚上的戰後總結會議結束了後,李軒還真是考慮起來該如何擴大火槍的產量了。

今天一戰,儘管火槍隊只開了一陣排槍,但是這一輪排槍卻是把對方都打愣了,後來又是和長矛兵一起發起刺刀衝鋒,從而奠定了近衛軍大勝的基礎。

由此證明他搗鼓出來的火繩槍加上插入式刺刀,儘管還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已經是勉強堪用了,甚至都可以用來徹底取代長矛兵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火槍的產量太低了!

等把明軍趕出山後,自己就應該考慮擴大黃竹山裡鐵匠作坊的規模了,黃竹山裡經驗豐富的鐵匠雖然只有幾個人,但是有一身力氣的青壯卻是不少,打造火槍的過程中,大部分的純體力活完全可以讓那些普通青壯來完成,那幾個鐵匠只需要完成最精細的一部分工作,這樣的話應該能夠有效提高火繩槍的產量。

只要有了火繩槍,那麼近衛軍的擴大就很容易了!

近衛軍聽起來似乎訓練很困難,李軒搞了大半年才勉強搞出來,但實際上近衛軍的組建過程中,更多的時間都是用來進行各種實驗了,因爲李軒也是第一次組建近代模式的軍隊,這沒經驗嘛,自然就需要讓近衛軍充當小白鼠了。

然而如今他們已經是摸索出來了一套成熟的訓練模式,接下來只要有適當的兵源,那麼訓練出來合格的新兵並不困難。

一個普通農民只需訓練三個月就能把他送上戰場!

只是黃竹山裡沒農民,有的只是土匪,除了那些半大孩子外,其他青壯幾乎清一色的老油條,如果對他們採取嚴苛的訓練,估計大部分人是不願意的,一旦大部分都不願意,李軒也是無法強行推動。

在睡前思索了半天,李軒最後只能是嘆氣,要想把近衛軍擴編到幾百人,這難度太大了,根本不是如今的大唐王朝能夠承受得起的。

至於說幾千人上萬人,如果真有這麼多人,他李軒還會在山溝裡握着?他早就殺出山去了,數不準不用幾個月功夫就能飲馬秦淮河。

也不知道這個時空裡有沒有什麼秦淮八豔之類的,如果有的話,等哪天自己殺進應天府的時候,定要通通都抓起來狠狠地鞭撻,一遍又一遍……

這麼想着想着,李軒就是進入了夢想,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這一晚他又做夢了,和前幾次做夢都夢見明軍殺到自己面前來不同,這一次他夢見了自己穿着一身戎裝,戰靴踏上了京師的土地,身後是數不清的坦克飛機大炮,就連航母都跑上岸開到京城外……

僞明君臣跪在前方等待着自己的到來,明朝的閣老重臣們一個個爬着滾着到自己面前,搶着喊皇上萬歲,願意獻上所有家財。

正德老兒一臉的媚笑,把一個又一個公主甚至嬪妃拉倒李軒面前,說着你愛上那個上那個。

那場面,別提多爽了!

當李軒第二天迷迷糊糊被人喊醒的時候是一臉的遺憾,這夢如果能再做的久一點就好了,在夢裡,他已經把正德的十多個女兒公主排在一排,可惜剛脫下褲子就他媽醒了!

王八蛋,誰吵醒自己的,朕要誅他九族!

這擡頭一看,看見是白雲奇,下一瞬間他就把誅九族什麼的想法給拋之腦後,開玩笑呢,白雲奇可是他舅舅,這誅九族的話豈不是把自己也給誅了,想要自殺也不是這麼玩的啊!

被白雲奇叫起來後,簡單梳洗一番,又吃過早飯後,李軒帶着黃竹山的數百土匪們再一次鑽進了深山老林。

他們通過之前那些俘虜的口中,已經是得知了明軍主力的大概進軍路線,現在他們就是朝着明軍的方向而去。

當然了,他們可沒打算和明軍硬碰硬,那基本是找死的行爲,李軒就算是傻乎乎要去送死,但是方東全、黃學仁他們也不會去啊!

黃竹山的這羣土匪準備繼續執行原計劃,那就是吊在明軍的後方,打掉他們的後勤補給線,把明軍逼出山去,最好還能找機會給明軍來一記狠的!以便抓點俘虜,繳獲些戰利品什麼的。

黃竹山上下對明軍手裡的盔甲,弓箭甚至刀劍長矛都有很大興趣!

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的明軍會不會和上次一樣,發揚高尚無私的品格再當一次運輸大隊長!

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