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

bookmark

顧士忠這個開國元老,陸軍上將自殺,這事在外界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波浪,甚至是軍方先後逮捕了上百名將軍都是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這一方面是大唐帝國嚴格控制了軍方的信息外泄,軍隊作爲暴力機關,爲了避免情報的外泄以及保持神秘性,大唐帝國都是嚴禁軍事情報的泄露,甚至國內的很多人連帝國到底有多少軍隊都不清楚,更別說具體的番號以及駐地以及部隊的主官這些機密資料了。

大唐朝報上偶爾會出現關於軍事報道的消息,往往也會用‘某部’等模糊化的詞彙來代替,是不會把詳細的番號給報道出來的。

這一次的軍方反腐的消息,更是被嚴密控制,大唐朝報沒有報道絲毫關於軍方內部反腐的消息。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帝國在十多年來,一直都是實施着非常嚴格的軍政分離,軍政分離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是變成了基本的政治概念,哪怕是普通人也都知道,軍隊是軍隊,官府是官府,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爲一談。

而文官在沒有必要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提及軍方的片刻信息的。

更不要說這一次的軍方反貪風暴,是個人都看的出來影響非常大,沒看見連軍方大佬郝柏年、李春景等人都是乖乖的閉上嘴巴不敢提出絲毫的意見嘛。

外面的那些文官們,更是不敢對軍方的事務有任何半點意見了。

此外,如今文官們自身難保,天天被督察院盯着的他們,現在哪有時間關注軍方那些將領們的死活啊。

宣平十六年年底掀起的反腐風暴,其規模之大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從十一月份開始,從京畿司法機構開始,一場巨大的反腐風暴就是掛了起來,然後遍及全國。

在上海,陳立夫站在縣衙二樓的陽臺上,看着外頭的督察院御史們,帶着巡警直接從縣衙裡帶走了三十多名官員!

身後的一個年輕官員低聲道:“大人,就這麼看着他們把人帶走嗎?他們督察院到底怎麼回事,怎麼不分青紅皁白就把這麼多人抓走了!”

“閉嘴!”

陳立夫甚至都沒有回頭看他一眼,而是繼續把視線盯着外頭!

下面的普通官員還察覺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還以爲只是上海特設縣督察院發瘋了,但是身爲上海特設縣縣令的他,卻是知道,這一次次的抓捕任務,上海特設縣督察院根本就不是關鍵,關鍵的人是中央督察院反貪局派出來的江南巡查組。

這個江南巡查組的組長乃是從三品高官,加上手握聖旨,可是正兒八經的重量級欽差,就算是陳立夫在巡查組面前,那也是得乖乖的趴着。

別說陳立夫了,就算是松江府知府,乃至擔任江南道道員多年的霍守奇,如今哪一個不是規規矩矩的,生怕自己也被抓走了。

根據陳立夫所知,這一場反腐風暴不僅僅是侷限在上海,甚至都不侷限在江南道,而是波及全國的反腐風暴。

而且根據他從隱秘渠道得到的消息,就連軍方那邊也是掀起了反腐風暴。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爲了自保,別說是觸犯這些巡查組的黴頭了,甚至都還會主動把別人給推出來,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而部分被巡查組盯上的官員,爲了爭取寬大處理,往往也是會主動交代問題,把同夥也給供出來。

這種情況下,就連陳立夫自己都是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捲入進去!

雖然陳立夫自詡行的正坐得穩,從來也是不屑於玩貪污受賄這種事,但是陳家家大業大,也是從事工商業,陳立夫固然是沒有給自家的產業提供過什麼便利,但是族人經商做生意的時候,自然也是會上他的名頭,這要是說起來,說不得也是會惹上一些麻煩。

這種情況下,陳立夫也是反思,看來是得改變家族產業的模式了,直接從事工商業不太靠譜,容易被人抓住小辮子,後續的話,還是單純的搞個基金,然後進行財務投資就好了。

這樣可以避免諸多的麻煩。

在陳立夫親自看着督察院把上海特設縣的數十名官員抓捕後,不用幾天他又是聽聞,其他府縣也是,乃至江南道衙門裡也是被抓了不少人。

而最關鍵的是,擔任了江南道道員多年的霍守奇,這一次似乎也是栽了!

之所以說是似乎,而沒有說肯定的詞彙。

是因爲霍守奇並沒有被抓捕,也沒有被貶值,而是升任了!

但是,他升任的職務,卻是遼西省巡撫!

雖然說從正三品的江南道道員變成從二品的遼西省巡撫,但是傻子都能看的出來,這是明升暗貶。

在大唐官場裡,一個官員的職權重不重,前途如何,是不能單純的看其品級的。

陳立夫就是典型例子,你要說他的品級,如今也不過是正四品,但是他卻是上海特設縣的縣令,全國獨此一家的正四品縣令,前途光明的很。

而國內的其他正四品官員,比如其他府的知府,同樣也是正四品,但是能夠和陳立夫比?

不可能的,哪怕是部分從三品乃至正三品的官員,其權勢也是比不上陳立夫這一個上海縣令啊。

江南道道員,別看只是一個正三品的道員,但是因爲江南道的特殊性,其政治地位在國內諸多的省道封疆大吏了,那可是名列前三的存在!

也就是說,尋常省的巡撫,其實都是不如江南道道員的。

按照正常情況來看,霍守奇也是快差不多升遷了,但是應該是直接掉入京畿,擔任某一部侍郎的,而且還得是左侍郎這種,如果是右侍郎都算是貶低了他。

但是如今,他非但沒能入閣,反而是被調到了遼西擔任巡撫。

雖然品級也是升到了從二品,但是遼西省的巡撫能夠和江南道道員相比?

不可能的事。

外人並不知道,霍守奇之所以倒黴了,倒不是說他自身的問題,嗯,雖然他也有貪腐,不過這一點點經濟問題並不在李軒放在眼裡。

讓李軒最爲不滿的是,偌大的一個江南道,爲帝國提供過半財政收入的核心區域,貪腐的情況竟然如此嚴重,比江北道那邊都是好不了多少,甚至貪污的數額還要更大一些,對比全國諸多省道,江南道的貪腐情況足以列入前三。

江南道下設的府縣裡,情況稍微好一些的只有上海縣而已,其他的府縣大多都是問題多多!

如此情況下,雖然霍守奇本人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李軒卻是認爲,該員片面的追求經濟發展,從而忽視吏治。

或者說,霍守奇其實也是看出來了問題,但是爲了地方穩定,經濟發展,他容忍或者是忽視了這些問題,從而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江南道出現這麼大的簍子,如果不是霍守奇本人的經濟問題不算嚴重,而且其主政江南的時候,對江南道的經濟發展也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那麼李軒早就把他槍斃了。

如今把他弄到遼西省去擔任巡撫,也算是一個懲罰了。

李軒還是希望他能夠反省,認識到錯誤改正過來,畢竟如今在帝國政壇裡,能夠和霍守奇這樣擅長髮展經濟民生事務的高官實在是太少了。

至少把霍守奇調走後,李軒一時半會的都不知道該讓誰去擔任江南道的道員。

這個職務太過重要了,在李軒的心中,這個職務的重要性,超過國內任何一省巡撫、道員,甚至比各部侍郎都要更重要一些。

¤тTk ān ¤C〇

其重要性,是和各部尚書相提並論的。

所以新任的道員,必須是資歷深厚,能夠鎮得住江南道,同時也必須是擅長髮展經濟民生的官員。

李軒選來選去,最後是召見了向翰義、賈文柏、肖芳全三人緊急進京述職!

說是述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軒這是爲了挑選江南道的新任道員!

如果是普通高官,李軒通常是不會這麼做的。

各省巡撫、直隸四道道員以及侍郎等職務,往往是吏部列出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選,這份名單自然是非常龐大的,然後交給御書房討論,最後由御書房值班大臣們選擇三到五名作爲候選人舉薦給聖天子,同時各大臣還要詳細說明舉薦的理由,最後報告給李軒。

當然了,李軒選不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爲同時,翰林院人事科也會根據李軒的要求,舉薦若干人選,同時李軒自己心裡頭也會有幾個人選。

最後李軒經過綜合考慮後,會選擇一人成爲新的巡撫、道員或者是侍郎等職務。

也就是說,這裡頭有一個候選大名單、御書房舉薦、翰林院舉薦,然後聖天子決斷的因素。

但是這一次,李軒卻是直接把這三人召還回京述職,這是擺明了要親自考驗這三個人,然後從中決定江南道道員的人選。

至於這三個人裡頭,誰最終能夠成爲新任的江南道道員,那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至少,李軒自己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選擇。

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七十五章 宮鬥技能點滿的白太后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