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

李軒雖然是皇帝,但是早年那也是親自帶着部隊廝殺的馬上皇帝,當年在正泰縣城的時候,那也是親自帶過部隊進行刺刀衝鋒!

雖然每次回想起來都是後怕不已,當初也是命大,要不然的話,現在這會,墳頭草都好幾米高了!

帶過兵的他,也是知道前線將領們的想法,如果韃靼人用於警戒防備的部隊少一些,第九軍那邊的將領那裡會捨得眼睜睜看着一大塊肥肉從眼前經過啊,早就殺過去了。

這個時候,送到金陵城的就不是請示,而是報捷了!

算算時間,估計現在這會韃靼人都跑光了,還支援第九軍幹什麼啊!

第九軍那邊請示支援,然後要追擊,說的恐怕還不是真的爲了打擊敵人,恐怕還是爲了增加第九軍自身力量,然後發起大規模的追擊行動,爲的並不是殺敵,而是爲了保持第九軍自身的權威。

前線的這些將領們,就沒一個是簡單的,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小九九。

在韃靼人從河套撤退,甚至都要從豐州川撤退的情況下,毫無疑問的,第九軍的戰略作用將會大幅度降低,這種情況下,帝國肯定是不會傾盡全力扶持第九軍,而是會考慮其他方向了。

然後,這種情況對於第九軍本身卻是不好的。

爲了保持第九軍的重要地位,同樣也是爲了保證他們這些第九軍任職的將領們的重要地位,第九軍那邊肯定是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的,所以,他們需要一個理由或者機會。

請求支援,追擊韃靼人,就是成爲了他們最好的理由。

但是李軒卻是顯然不是這麼想的,他可是看清楚了第九軍那邊的小想法,他可不會因爲第九軍那邊的小心思,就影響大局。

如今需要支援的,不是第九軍,而是佈防甘肅的第五軍以及陝西的第四軍,韃靼人西遷後,西北防務的壓力將會成倍增加,單憑現在的部隊保衛如此漫長的防線,怕是力有不逮!

韃靼人要西遷,這將會給帝國的北方防務安全帶來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

先說壞處,壞處就是以後西北方向的防務,將會面臨更加龐大的壓力,在西北方向,帝國需要同時面對韃靼人,瓦剌人殘部,吐蕃人等等。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西北本地並不是帝國的產糧區,更不是什麼工業區,在西北駐紮的軍隊所需要消耗的各種物資,都是需要從中原千里迢迢的送過去,這一路上的花費,可是相當龐大的。

帝國在西北地方駐紮一萬兵力,所需要付出的各種人力物力,是在河北等地駐防兵力所需花費的兩倍甚至三倍以上。

補給困難,這將會是帝國在西北地區所面臨最重大的問題。

當然了,雖然以後西北方向的局勢比較困難了,但是韃靼人的西遷,給帝國帶來的好處卻是更大!

河套地區以及豐州川這兩個可以說是東亞草原上水草最豐美的地區,將會徹底落入帝國的掌控之中,佔據了此地,帝國不僅僅會徹底解決北方邊患問題,更能夠爲帝國提供一大片的牧場,用來放牧馬匹,從而讓帝國獲得更多的馬匹,嗯,順帶着也可以發展畜牧業。

這衆多的好處是不用多說的,如果沒有這些好處,歷朝歷代也不會清一色的費盡心思都想要佔據上述地方了。

只是佔據上述地方,需要龐大的國力支撐,如此歷史上,也就只有最強大的王朝,在國力強盛的階段裡,才能夠佔據上述地方。

而一旦國力衰退了,或者是中原王朝陷入內亂的時候,往往就是守不住這些地方,然後被外族侵佔,從而演變爲邊患。

如今的大唐帝國,在歷朝歷代中,不管是從綜合國力還是從軍隊的橫向對比戰鬥力而言,都是處於了巔峰時期。

這樣一個強盛,並處於巔峰時期的帝國,佔據北方草原是必然的。

這一點,很多人是知道,甚至俺答汗自己都是能夠預料的到。

只是之前他依舊是抱有一定的幻想,以爲自己能夠在大唐帝國的打擊下,依舊能夠守住這一片草原地區,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大唐帝國的陸軍如此強悍,槍炮犀利也就算了,步兵強悍這些也不時候了,偏偏在騎兵方面也是一年比一年強悍,搞的韃靼人原本最有優勢的騎兵都是很難在佔據什麼大便宜。

這種情況下,俺答汗是做出了他人生當中最爲重要的選擇:主動放棄河套和豐州川,率領部落西遷。

河套和豐州川雖然水草肥美,但是邊上就是大唐帝國,韃靼人扛不住的話,再好的地方也沒有,繼續這麼耗下去,他們韃靼的青壯人口就得被消耗乾淨了。

過去這些年的消耗作戰,韃靼人在直接作戰的過程裡,就是死傷不下十萬軍民,這可不是普通的十萬人,而是韃靼人裡的十萬人啊。

韃靼人一共也沒有多少,這一下子死傷十萬,足以傷到韃靼人的元氣了。

他擔心繼續這麼耗下去,雖然說韃靼人的戰士不可能死傷多少,但是他們的族人卻是會死傷更多。

戰爭,傷亡的不僅僅直接參戰的士兵,還有普通平民呢。

他擔心繼續這麼耗下去,他們韃靼人遲早得死光,所以乾脆是趁着主力尚存的時候,直接西遷。

反正草原大得很,不一定是非要和南蠻子爭奪河套和豐州川的,他們完全可以西遷!

至於說西遷後去那裡,怎麼生存,這個簡單!

先搶奪瓦剌人的牧場,然後繼續西進,沿着當年蒙古帝國西進的道路,一路殺過去,將能夠獲得無數的草場和奴隸。

正是抱着這種心思,俺答汗早在今年春天就是開始集結主力部隊西征了,並且是在九月份,把瓦剌人的主力打敗,然後佔據了大片的草原。

這個時候,俺答汗就是毫不猶豫的下令全族西遷了。

遷移的不僅僅有俺答汗直屬的右翼三萬戶,還有其他衆多附屬部落!

俺答汗的突然西遷,是出乎帝國的預料之內的,本來帝國方面是打算這麼打下去,通過逐步蠶食和消耗戰,徹底把韃靼人給滅掉。

這個滅掉可不僅僅是把他們趕走了就算了,而是要把他們給徹底滅族。

可惜的是,韃靼人跑了,人家騎上馬一跑就是幾千裡,大唐陸軍就算是想要追也是追不上啊。

就算是追的上,也是不敢追!

深入草原幾千裡追擊韃靼人,哪怕是李春景這樣的將領都沒這樣的膽子!

這跑了也好,大唐帝國正好可以騰出手好,穩固北方的防線!

以後雖然西北方向的壓力會大一些,但是北方沒有壓力之後,自然也就可以調集資源補充西北方向,影響不會太大。

韃靼人西遷,這事一開始還只是軍事機密,但是很快就是被外人所熟知。

因爲禮部朝報司的大唐朝報,正式報到了韃靼人狼狽而逃的消息。

大唐朝報報告,在我英勇無畏的大唐陸軍持續打擊下,卑鄙無恥的韃靼人損兵折將,最後不得不狼狽而逃。

而這並不是宣傳的重點,宣傳的重點是大唐帝國正式全部奪取了河套和豐州川地區。

這可是開疆擴土的偉大功績,而且奪取的還是河套和豐州川這兩大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土地,不管是在那個朝代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基本上都是能被吹噓爲千古一帝。

當然了,這種的功勞對於李軒來說就不算什麼了。

李軒是什麼人,是萬古聖君!

聖天子把全天下都給打了下來,又是把征服了高麗半島,順手還在南洋扶桑奪取了諸多領土,又是在東北方向開疆擴土,大唐帝國的兵鋒,已經是殺到了大興安嶺地區。

如今拿下河套和豐州川,那是必然的結果。

這樣的功勞對李軒來說都不算什麼了,可想而知,如今的聖天子功勞到底有多大。

從古至今,就沒有那個帝王比我們萬古聖君,聖天子李軒更加偉大,就算是三皇五帝,那也比我們神帝李軒矮一頭。

我們聖天子乃是萬古聖君,神帝,天之子!

您說我們聖天子只是千古一帝?好大的膽子,這是要侮辱我們聖天子嗎?

來人啊,拉出去砍了!

大唐朝報正式報到奪取河套、豐州川地區,也是宣告了帝國北方防線的初步安全,至少在不出現重大變化之前,山西、河北一帶是不用面臨着什麼異族的侵襲了。

當然了,對於整個北方而言,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小瑕疵,那就是察哈爾部以及朵顏三衛等盤踞在遼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

對於他們,帝國陸軍樞密院作戰部方面,也是迅速拿出來了一份作戰計劃!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