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

bookmark

根據前線騎兵的使用反饋以及戰術要求,樞密院軍械部對騎兵專用的快速運輸車輛提出了幾個要求!

一個是需要保障速度,其次是需要優良的通過性,再次是保證一定的載重量。

因爲這種快速運輸車輛,是準備配屬給單騎雙馬、單騎三馬的騎兵部隊,而這種騎兵進行中短距離,比如說一百公里以內的機動速度,那是非常快的。

普通的軍用四輪運輸車輛想要跟上,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這才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快速運輸車輛。

軍械部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標後,向目前國內的數十家從事馬車設計,製造的企業發起了招標書,不過軍械部並沒有指望這些馬車公司能夠拿出什麼好的設計來,而是指望着皇家理工學院呢。

結果也的確如此,數十家馬車公司提出來了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方案,但是最後軍方還是選擇了軍械部那邊提供的設計方案。

設計的方案很簡單,那就是對現有的軍用運輸車輛進行縮小化、輕量化,同時優化減震性能,並同時提供四輪和雙輪的設計。

雖然說如今軍方的那些四輪重型馬車,載重量都已經是達到了一點五噸之多,但是這樣沉重的馬車如果是行駛在狀況良好的官道上,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如果是想要跟隨部隊在野外進行機動,尤其是想要跟上騎兵的快速機動速度,那麼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要知道,康長寧的騎兵部隊,可都是單騎雙馬保底,部分騎兵部隊更是單騎三馬,其奔襲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不考慮後勤的情況下進行長途奔襲的話,每天的突進速度可以達到四十五公里以上。

更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做到每天五十乃至六十公里,只不過這樣的話對部隊的戰鬥力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跑得快了,馬匹會被跑廢掉的,部隊會出現大量的非戰鬥減員,最後能夠出現在戰場上騎兵,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康長寧的騎兵部隊,一天能奔襲四十五公里以上,所以新型的快速運輸車輛,也需要達到這個速度。

除了至關重要的速度外,因爲騎兵的行軍道路不可能一直都是官道,甚至在原野上都沒有官道,所以新型車輛的通過性也必須非常良好,要能跟着騎兵一起在荒野上奔跑。

速度快,通過性還好,載重量還要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上,更重要的是按照軍方一貫的吝嗇傳統,成本還必須低。

軍方尤其是陸軍吝嗇那是出了名的,爲了不用花錢購買維持部隊日常所需的軍糧,如今哪怕是主力野戰部隊,一個個都是在駐地裡開墾荒地,玩起種田養豬養雞鴨牛羊的事情來。

採購軍械的時候,去年華南武器公司那邊,對現役的燧發槍進行了升級改裝,採用了更加先進的鋼鐵製造槍管,而這種槍管更加不容易炸膛,同時壽命也是更加長,試驗裝備的部隊反應良好,不少軍方高層都是表示這槍不錯。

就當華南武器公司以爲陸軍就要大規模採購的時候,結果人家陸軍一杆都不要!

一問爲啥,人家陸軍軍械部的負責人直接來了一個字:“貴了!”

原來是因爲人家陸軍的人經過反覆試驗和計算,然後得出一個結論,新槍和老槍沒有什麼性能上的明顯差距,而全壽命使用成本上,新槍雖然便宜一些,但是採購價格卻是高了一些,然後綜合一算,他們發現用老槍的話,全壽命使用成本還要更低一點點!

就因爲這麼一點點的成本,陸軍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種新槍的服役!

當然了,更加關鍵的是,也是因爲這新槍並沒有帶來什麼明顯的作戰性能的提升,身管壽命多一些少一些,對實戰影響不大。

結果是,近衛軍那邊裝備了採用新型材料製造槍管的火槍,而陸軍那邊卻是沒用,也是讓華南武器公司那邊鬱悶不已,只能是得製造成本降下來後,再讓陸軍採購了。

對於馬車等軍用裝備也是同樣如此,軍方對價格是非常敏感的,要求保證在一定的價格之下。

軍方這樣又要便宜又要好用的要求,自然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能是進行一定的取捨,但是在新型快速馬車的取捨下,最後軍方選擇的取捨方案就是保留速度和通過性,犧牲了載重量以及成本,尤其是成本的提高也是不太在乎了。

這不是陸軍願意,而是沒辦法的事,達不到速度和通過性,再便宜的馬車也沒用,只能是用昂貴的東西了。

然而哪怕是新成立的這種快速運輸馬車,想要跟上康長寧的騎兵部隊的長途機動速度,其實也是非常困難。

但是話又說回來,其實康長寧所部的行軍速度,和韃靼人比起來還是不算什麼,韃靼人當初在河套戰役的時候,其主力部隊進行長途急行軍奔襲的時候,基本上可以保持在每天六十公里以上的速度,極端情況下甚至可以一天跑七八十公里。

爲啥?沒別的,人家就是馬多,一個騎兵帶上三匹馬那都是最低標準,甚至有些人是帶着五六匹甚至七八匹馬作戰的。

行軍的時候都是輪換乘騎,而作戰用馬則是一直不乘騎以保存體力,所以才能夠做到一天奔襲數十公里還能保持戰鬥力。

大唐陸軍騎兵沒能這麼奢侈,哪怕是主力騎兵,也只能是單騎雙馬,少數重甲騎兵才能做到單騎三馬,而絕大部分的普通騎兵,尤其是師屬騎兵部隊,基本都是單騎單馬,行軍的時候,是騎兵徒步牽馬行軍。

不像韃靼人,馬多,可以直接輪換騎馬行軍!

只是康長寧所部的行軍速度縱然不如韃靼人那麼高,但是步炮輜重等部隊想要跟上康長寧的奔襲速度,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必須要有這種新型快速運輸部隊才能勉強跟上。

按照行軍標準,在道路良好的平原地區,方希同直接指揮的步兵、炮兵以及普通騎兵等部隊每天大概能走二十公里,而帶有大量物資的重型輜重部隊、重炮部隊還要更慢一些。

也就是說,普通的輜重部隊,是不可能跟上康長寧所部每天四十公里以上的長途奔襲速度的,哪怕康長寧所部不會一直,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麼長的速度行軍,但是隨便奔襲幾天,那都是能跑出一兩百公里去了。

隔着一兩百公里,如果輜重部隊跟不上來,騎兵部隊自身又沒有攜帶足夠的物資的話,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所以,騎兵部隊裡纔會需要新型的快速運輸車輛所組成的快速運輸部隊,爲的就是能夠跟上這些精銳騎兵的快速機動!

車輛小型化,輕型化,車輪的寬度比較寬,新型的彈簧所帶來更加優秀的減震能力,以便能夠快速通過複雜的地形。

這種車輛,雖然所攜帶的貨物不算多,運輸成本大幅度加大。

但是在雙馬拖拉的情況下,在道路良好的情況下,速度是比較快的,而在複雜的道路,或者說乾脆是沒有路的情況下,也能夠持續進行機動,如果遇上更加複雜的地形,也能夠通過臨時加套馬匹或者人力推動來拖拉。

輕型化,這是新型快速運輸車輛的重要特徵。

帶着這些快速運輸車輛,康長寧才能夠攜帶更多的物資的同時保持快速機動。

當然了,需要快速運輸車輛跟隨提供補給的,只是這個三個騎兵兵團而已,因爲只有他們才擁有長途高速奔襲能力的。

而普通的師屬騎兵部隊,因爲是單騎單馬,倒是不需要什麼快速運輸車輛跟隨,因爲他們自身的速度就不快,和普通的輜重部隊一起行動剛好。

шшш¸ тTk дn¸ ¢O

其實單騎單馬的騎兵部隊和單騎三馬的騎兵部隊,最大的差別就是在行軍能力上,至於抵達戰場後,各自騎上了戰馬,其戰場短距戰術機動能力以及衝鋒作戰能力,並不會有什麼明顯差距。

但是雙方的行軍能力差距卻是大了去,而有時候,行軍能力也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體現。

單騎單馬的騎兵部隊,在長距離行軍這一點上,速度和步兵大體相當,並不會存在什麼太過明顯的差別。

大唐陸軍的相關條例裡,在平原地形,道路良好的情況下行軍,每天標準行軍距離是二十公里,每天走六個小時,而這個條例,適用於步兵部隊、五斤以及九斤野戰部隊、所有單騎單馬的騎兵部隊以及普通輜重、工兵等部隊。(不包含重型野戰炮、攻城炮等重型火炮部隊、不包括重型輜重部隊,不包括重型舟橋、工兵等特殊兵種)

也就是說單騎單馬的騎兵和普通步兵,長距離行軍速度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明顯差別。

因爲先不管馬匹自身的速度如何,這些單馬單騎的騎兵部隊進行長距離行軍的時候,騎兵都是得徒步牽着馬行軍,換句話說,其實騎兵和步兵行軍沒啥區別,都得靠兩條腿!

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氣熏天的加迪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