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

bookmark

王杉西,作爲一個已經退役的陸軍少將,前軍情司副司長,他的最大功勞並不是說在軍事情報領域裡做出了多少的功勳,而是發現並探索出來了前往澳洲的航線。

自從王杉西發現澳洲之後,他就是獲封男爵,並被晉升爲陸軍准將。

後續王杉西以一個現役陸軍准將的身份,繼續率領探索艦隊探索海洋,雖然讓一個陸軍准將探索海洋,而且還稱之爲航海家有些扯淡,不過現實就是如此。

王杉西在軍情司的職務,只是掛職而已,他的本職工作一直都是在探索海洋!

在找到了澳洲之後,他又是先後兩次率領探索艦隊圍繞着澳洲進行探索,第一次成功的圍繞着澳洲轉了一圈,並找到了塔斯馬尼亞島,第二次就是找到了新西蘭羣島。

此外他帶領艦隊繼續在太平洋深處進行探索,先後發現了了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去過北美洲也是去過南美洲,還經過合恩角進入了大西洋。

目前帝國在太平洋,又是南太平洋上所發現的諸多島嶼,基本都是他帶領探索艦隊所發現你的,而上述的島嶼,也是無一例外都是被王杉西扔下了大唐帝國領土的石碑,上述的所有島嶼,儘管絕大部分都是沒能實際控制,但是卻是都被劃入了大唐帝國領土的範圍之內。

最後一次探索航行之後,王杉西患病,雖然暫無性命之憂,卻也不在適合繼續出海航行了,轉而進入軍情司任職,不過只是掛職而已。

鑑於他的功績,他被晉升爲陸軍少將,封子爵。

一年前,他正式退出現役

對於這樣的人,獲封子爵自然是沒有什麼人有意見的,不過對於他首先獲得領地的封賜,卻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只是呢,這裡頭也沒有多少深意,主要是李軒之前就比較關注航海探索,不僅僅是王杉西,帝國的其他幾個傑出的航海家,李軒也是一直都有所關注。

挑選人的時候,剛好想起了王杉西,得知王杉西的病情已經是比較嚴重,應該是沒幾年活頭了。

所以李軒就是決定把王杉西作爲第一批賜封領地的貴族。

除了王杉西外,還有其他的四個人也是獲封了領地,不過剩下的四個人都是男爵爵位,他們一人獲封萬丹府蘇門島的東蘇縣(蘇門答臘島東部地區),一人獲封琉球府中山縣,一人獲封呂宋府棉老縣,一人獲封扶桑列島的蝦夷州。

上述五個人,不管是王杉西還是其他四個男爵,他們獲封的領地都有同一個性質,那都是海外領地,沒有任何一個人獲封本土領地,哪怕是東北省的苦寒之地,都沒有人能夠獲封,更別說國內的中原繁華之地了。

國內本土,尤其是目前所佔領的這些地區,李軒都是不打算分封給貴族的,因爲河封省和東北省等地方太過重要了。

河封省這個地方,其實就是河套地區和豐州川地區呢,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必爭之地,對於此地,大唐帝國看的比命根子都重要,連戰備鐵路都修過去了,那裡會拿出來封給貴族啊。

而東北省的話,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倒是沒有太過重要,不過此地在李軒的定位裡也是帝國本土的重要一部分,是不能輕易分封的,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破地方目前實在是太過苦寒了,要知道大唐帝國的東北省,可不是後世的東北三省的。

大唐帝國的東北省,其領域是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貝爾加湖以東地區,這些破地方,現在都沒幾個人,偌大一個東北省,總人口不過二十萬而已!

真要分封過去,那就不是分封,而是發配了!

而其他的幾個海外領地,都是被帝國佔領多年,而且也是移民多年的地方,經過多年的移民開發,已經是比較適合生存居住了,加上如今有蒸汽機客輪往來,所以這距離也不算太遠。

目前來說,這幾個地方,其實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

此外,上述五個人的封地,他們所領取的封地俸祿也是被李軒親自定位百分之零點五,此外還給他們每個人賜予了大量的土地,當然了,賜予的土地都是未開發的荒山野林,又或者是還在土著的手裡,從性質上來說,乃是屬於當地的官田。

至於移民們已經開發的田地,那是人家移民的土地,想要剝奪他們的土地,那也得問問他們手中的刀槍答不答應!

人家移民的土地,雖然說都是官府免費發放的,但實際上在海外領地裡,免費發放也得看情況,只有極少數一部分纔是官府已經準備妥當的土地並給予免費發放,實際上更多的還是需要移民們拿着刀槍自己去奪取的。

人家拿命換來的土地,你官府收回去然後賜給貴族,那些移民們還不得翻了天,說不準當地的民兵部隊都得暴~動了。

這五個人的分封,也是李軒所做的一個嘗試,在很多方面都是帶有實驗性質。

同時他也是希望這個獲得了封地的貴族,能夠給後續的貴族帶一個好頭,發展好各自的領地。

雖然說他們並沒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權,不過作爲當地的領主,而且他們本身就是帝國權貴階層,你要說不會給當地的官府帶來影響力,那是不可能的事,這種事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他們雖然無法直接參與行政管理,但是通過施加影響力也是肯定能夠對領地的各項事務做出影響的。

然後,他們也是獲封了大量的土地,比如說王杉西,他獲封萬丹州,這就是一整個萬丹島,而他所被賜予的土地也是非常恐怖的,佔據了萬丹島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還多。

怎麼說呢,李軒是把萬丹島上所有大唐官府尚未實際控制,依舊處於當地的土著控制下的土地,全部一股腦的賜給了王杉西。

以後,這些土地就是王杉西家族的私人土地了,有地契的那種。

此外,針對帝國的諸多貴族,實際上都不是世襲,要麼是減等世襲後削爵,要麼是最低等的男爵,死了以後直接削爵。

而這種非世襲制度,固然能夠控制貴族的數量,以及維持貴族羣體的更新換代,不過這也是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世襲權限的貴族死了後,他的封地怎麼處理?

對此,李軒也是對現有的貴族制度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並適當的放寬鬆了減等世襲的條件!

並制定了補充條款,規定了若干種爵位承襲制度。

首先是針對世襲制度,李軒是再一次明確了,任何情況下都將不會再授予男爵以上的世襲爵位,此爲永例。

最高等級的世襲制度,是特旨恩准襲爵三代,三代後減等世襲至男爵後,世襲男爵爵位,次等是普通的減等世襲至男爵再世襲男爵爵位。

上述兩種的任何一種,都是減等世襲後到男爵後再世襲,真正的與國同休,也是大唐帝國目前唯一的一個可以真正世襲的爵位。

然後是普通的減等世襲,減等至男爵後,再增加一級勳爵,也就是減等到勳爵後削爵。

勳爵削爵後,封地收回,但是原本賜下的土地不收回。

因爲封地是封地,這個是可以分取封地的稅收的,但是賜下的土地,那都是按照正常私產來處理,既然是私產了,也就沒有收回的道理。

此外,這些土地也是可以自由買賣的,如果王杉西願意的話,其實他現在就可以把獲封的大量土地直接作價變賣掉。

不過這種事自然是沒有什麼人願意幹的。

實際上王杉西剛獲封的時候,就是立下了家規,萬丹島乃王家安身立命之地,後世子孫不得變賣土地,並且已經是立下了遺囑,等他死了以後,家族的所有財富,包括佔據了蘇丹島面積十分之一多的海量土地,都將會由世子獨自繼承。

而此繼承製度,是爲王家家規,後世子孫必須遵守!

把所有的財富,尤其是土地盡數留給繼承人,這也是很多貴族乃至普通士紳的統一做法,爲的就是保持家族的繁榮,而不是說經過幾代的持續分家後,家族也就沒多少財富了,到最後,可能繼承人只是空有貴族的頭銜,但是連個住的莊園都沒有。

這是爲了確保他的繼承人擁有足夠的財力爲維持貴族的體面。

王杉西這麼做,自然是有道理的,因爲他們的王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裡,將會和帝國共存相當漫長的時間,因爲王杉西在被分封之前,還獲得了一個特殊的殊榮,那就是他的子爵爵位,在減等至勳爵後,勳爵世子在經過官方的考覈之後,可特旨繼續承襲勳爵爵位,並以此累計,每一代的勳爵世子在通過考覈後,都能繼續承襲勳爵爵位。

這就是,李軒給減等世襲放開的一個小口子。

而這個小口子也是隨時都能關上,並且擁有極大的彈性,因爲到時候考覈通不通過,實際上也就是皇帝的一句話,皇帝准許了,那麼自然就能夠過,皇帝不願意看見你了,那麼自然也就過不了。

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稅務調查官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