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

bookmark

御用專列緩緩的駛入站臺,還沒有等徹底停下呢,其中好幾個車廂就是打開了側門,然後跳下來了一大羣穿着黑色制服的青壯軍人。

這一羣人身上的制服比較特殊,介意近衛軍軍服和巡警制服之間,而且每一個人的胸前都是佩戴着一枚龍紋徽章。

都是侍從科精心選拔,經歷了層層選拔才能夠入選的御前侍衛!

他們能夠入選御前侍衛,最重要的指標並不是他們能不能打,槍法有多準之類的,而是其忠誠。

每一個入選的御前侍衛,都必須經過翰統、近衛軍的雙重考察,其調查範圍廣泛到不僅僅調查祖宗三代,師友親戚全部都在調查之列,稍微有點不妥當的都不能入選,比如說有任何官方背`景。

李軒的御前侍衛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樣,他不喜歡用那些權貴的子弟,相反,他更喜歡用身家背景清白的如同白紙一樣的寒門子弟。

因爲他們是能夠在李軒面前佩戴刀槍的人,是保護李軒安全的倒數第二道防線。

多達兩百多人的御前侍衛直接跳下車後,很快就是兵分兩路,一路人數前往月臺各處四處查看,而已路則是在御用賺錢的前方站成人牆,列出了警戒線,同時用審視的目光盯着每一個人,仔細看,就會發現他們的手一直都是隱約搭載腰間的遂發手槍上,隨時都能拔槍射擊!

這些御前侍衛們站定警戒,並四處巡察的時候,這些御前侍衛中間,有一人顯得比較特殊,此人年紀大約四十來歲,沒有和那些御前侍衛們一樣穿着黑色的制服,而是穿着一身普通的儒服官袍,但是其胸前除了尋常官員佩戴的品級徽章外,還佩戴着一枚龍紋徽章。

這個正四品的中年官員,雖然品級不算高,但是在大唐的政壇上卻是地位非常的特殊,因爲他就是翰林院侍從科科長王長林。

幼軍營出身的他,其父親就是早期從軍的大唐陸軍將士,父親在廣西戰役期間陣亡,因爲其母親也早亡,沒有其他親人的他自幼就是被接入了幼軍營生活學習。

隨後他就是進入了皇家青年軍校的前身,幼軍營總營軍事班繼續學習,當時的幼軍營分設理科班、文科班、軍事班三班呢。軍事班畢業後進入御學堂學習,然後進入近衛軍服役。

不過沒有多久就是被挑選進入侍從科服役,隨後又是逐步升遷,最後成爲了侍從科科長,大唐絕大部分御前侍衛的頭目。

之所以說大部分,而不是全部,那是因爲還有大約二十多名一等御前侍衛,是直屬皇帝陛下親自管轄的。

真要說起來,李軒的貼身侍衛,其實是那二十多個一等御前侍衛,每一個一等御前侍衛都是少校以上的軍銜,每一個都是李軒親自挑選,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擋在李軒的精英!

王長林就這麼揹着手站在火車前方,沒有動,目光掃視着前方的衆人。

而他身後的御用專列,此時連門都還沒有開,火車頭也是沒有熄火,隨時都能夠第一時間再一次啓動離開!

而月臺上的文武官員們,也是知道這是最後一道的安保程序了,此時自然是不會交頭接耳說什麼,只是靜靜的等待着。

約十分鐘後,兩名侍從科的官員走到了王長林身邊,然後低聲說了幾句。

這個時候,王長林纔是朝着一旁的一個翰林院秘書處的官員點了點頭!

得到示意的秘書處官員,當即就是深吸了口氣,然後朗聲道:“陛下駕到!”

聽到這一聲駕到後,月臺上的文武官員一個個都是打起了精神,把目光投向了御用專列的車門。

只見車廂門被從裡面拉了開來,先是出來兩個相貌普通,穿着便服的年輕人,不過人們直接把他們給忽略了,因爲他們都知道,這兩個人乃是陛下的貼身護衛,這些貼身護衛天天都跟在李軒身邊,不過基本不用理會他們,直接把他們忽視就行了。

在這兩個貼身侍衛之後,羣臣們纔是看見身穿龍紋便服的李軒出現在了車廂門口,他的身後隱約還能看見另外兩個穿着便服的貼身護衛就站在他的身後兩側。

此時月臺上的文武官員在江南道道員袁偉元、陸軍第一軍軍長徐連安陸軍中將的帶領下,齊齊低頭躬身行禮,同時高唱:“臣跪迎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着月臺上黑壓壓一片躬身行禮的大臣們,李軒面帶微笑的走下了火車,然後踏上了紅地毯,緊接着右手伸出輕輕虛擡,口道:“衆愛卿平身!”

此時,他身前的袁偉元和徐連安等人才是站直了身子!

等這禮畢後,旁邊兩側的車門纔是被打開,然後陸續走下了一大票的文武重臣,一側車門爲首的乃是帝國政壇不老翁柳八苟,已經是七十多歲高齡的他,平日裡身體也算不上好了,已經是很少上朝參政,但是他依舊是帝國的御書房值班大臣,建極殿大學士,位極人臣。

他身後則是其他幾個御書房的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們,一大票部堂高官陸續下車。

而另外一側,則是郝柏年爲首的軍方高層,走在前頭的是清一色的海陸上將,李軒這一次出巡,把帝國所有的上將,不分海陸,哪怕是已經是退役的上將一股腦都是帶了出來。

這些上將每一個都是資歷威望深厚的傢伙,有些人甚至登高一呼就能夠煽動軍隊動亂的人,在李軒眼裡,這些軍方大佬全都是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他在金陵城的時候,就是把這些人全部都接到金陵城,他離京出巡了也是把他們帶上。

不把他們帶着身邊,說實話李軒不放心。

這些年,其實李軒也是很理解爲什麼列帶的開國皇帝都喜歡殺功臣了,這些人威望資歷太深,不殺是怎麼樣也無法放心的!

但是李軒卻是不願意直接殺功臣,造成帝國局勢動盪,所以他只能是走到那裡就把這些功臣們帶到那裡呢。

他如今所能指望的就是,憑藉自己的年紀,把他們一個個都熬死。

如果自己死在他們的前頭,說真的,他並不認爲太子或者是其他皇子能夠壓住這些功臣。

如果哪天自己身染重疾,命不久矣了,他少不了要效仿朱元璋殺一批功臣爲太子的順利上位順利鋪路的。

李軒下車後,接受了官員們的拜見後,就是和袁偉元等人簡單的說了兩句,每個人都是隻簡單說兩句,把前面的二十多名官員都說了一遍後,就是直接返回了火車上。

緊接着秘書處的官員也是宣告,聖駕不會在鎮江停留太久,半個小時完成加煤加水後將會直接出發!

這讓衆多地方官員們都是頗爲失望,他們都還指望着聖天子能夠在鎮江逗留視察呢。

但是很顯然,聖駕專列只是從鎮江路過而已,這路過的途中能夠接見地方官員已經是很不錯了。

隨後又有秘書把袁偉元等十來個江南道和鎮江的高級官員叫了過來,說是陛下召見。

這十來個人上了專列後,李軒和他們也是簡單聊了聊,不過重點還是和鎮江府的知府等地方官員聊,至於江南道的道員等人,他們上了專列後,將會和其他文武要員們一起隨同聖駕繼續東進,陪同聖天子視察整個江南道。

大約二十分鐘後,鎮江府知府等四個鎮江府當地的官員就是帶着戀戀不捨的表情下了御用專列。

這面聖的時間太短了,雖然加起來有差不多二十分鐘,但是平均分到十多人頭上,哪怕是李軒還特地和他們這四個鎮江府的當地官員多說了幾句,但是算下來,他們這四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到的時間,也就兩三分鐘而已。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也是很滿足了。

他們這些普通的中級地方官員,平常的時候可是沒什麼機會面聖的,雖然說有三年一次回京述職的例子,但實際上,除了知府回京述職的時候可以面聖外,知府一下的地方官員回京述職,其實是見不到聖天子的。

哪怕是知府,其實也不是每一次回京述職都能見到,如果遇上聖天子繁忙,或者是這個州府沒啥特別的事情發生,又不是太重要的地方,那麼也是無法獲得面聖的機會的。

這一次聖天子出巡,他們也才撈到了這麼一個機會。

等這些鎮江府的官員下了專列後,侍從科的御前侍衛們,也是齊齊上了火車,然後是那些官員們。

數分鐘後,領頭的近衛軍武裝列出已經是噴着白煙,率先駛離了鎮江火車站,然後是其他列出,御用專列,以及其他專列。

看着專列遠去後,當地的鎮江地方官員雖然有所惋惜聖天子沒有巡視鎮江,但是這迎駕的事總算是辦成了,中途也是沒有出現什麼岔子。

單憑這一點,他們就可以在履歷上記上一筆‘迎駕有功’,哪怕不是什麼功勞,但好歹也是苦勞不是。

鎮江的官員們放下了心來,不過前方鐵路沿途的地方官員們,現在卻是期待而緊張着呢。

他們也是和鎮江方面的官員們一樣,昨天才臨時接到通知,然後開始連夜進行準備,而按照專列的運行速度,專列將會在傍晚時分抵達蘇州。

而抵達蘇州後,將會在這裡過夜!

這年頭,火車通常不會在晚上行駛,不是說不能,而是通訊落後,也沒有電燈什麼的,夜間行駛太危險。

普通列車都不會夜間行駛了,更別說是御用專列了。

專列在下午時分,經過了常州和無錫,不過也都是在鎮江的時候一樣,只是途徑而已,專列只會停靠半個小時,用以加煤加水。

李軒在這個半個小時裡也會簡單的接見當地的官員,不過也只侷限於此了。

等到傍晚時分,夜色即將降臨的時候,專列終於是抵達了同樣是被軍警重重保護的蘇州火車站!

雖然李軒依舊沒有離開火車站,前往蘇州城區巡視,但是由於專列將會在蘇州火車站過夜,所以這蘇州裡的官員們,倒是多了見李軒的機會和時間。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專列就是從蘇州火車站開出,然後直奔上海而去!

不用幾個小時,李軒就能夠親眼的看一看上海帝國最繁榮城市了!

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南金熱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