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自從宣平二十年被立爲太子,李暠成爲太子已經是七年了。

在這七年裡,是他成長的重要經歷,被立爲太子的時候,他不過十二歲,雖然說身爲皇子要比普通人早熟的多。

當時十二歲的他雖然身形還是個少年,但是說話做事基本上已經是尋常十六七歲的青少年差不多了。

但即便如此,他被立爲太子的時候也依舊只有十二歲呢。

從十二歲開始,再到現在的十九歲,過去的七年裡是他人生中最爲重要的一段成長時期。

他接受着李軒的親自輔導,早早就是參與各種軍政會議,儘管他從來都沒有在上述正式的會議場合裡發表意見,也沒人問過他什麼意見。

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其實對帝國的軍政體系,對整個帝國的運轉,乃至對整個帝國的情況是有了非常清晰的認知。

而越是清楚的知道,就越是知道帝國在過去的七年裡發生了何等劇烈的變化。

作爲一個宣平八年纔出生,自然不可能經歷過早年統一戰爭,甚至後面幾年的對外戰爭,李暠也算不上經歷過,因爲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個小屁孩呢,那裡懂事啊。

他對社會對帝國的認知,更多的還是最近七年。

而七年前,正是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開始大規模應用的時期。

所以從那裡時候開始,他見證了鐵路鋪滿全國,見證了風帆船隻逐步變成機帆船隻,而衆多的工廠是越來越多,生產出來的產品越來越不可思議。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他可能會從自己所處的社會對這個社會有一個片面的認知,興許感覺並不會這麼深,頂多就是覺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但是這種不同是一年一年的累積變化,所以人們會習以爲常,而不是會過於驚歎。

但是如果站在社會的最頂端,俯視着全國所有的變化,那麼就會被這些變化徹底所驚歎。

甚至李暠都是不敢相信,這纔過去了區區七年而已,但是帝國的變化卻是以往百年甚至千年都沒有過的。

其他的不說,僅僅是鐵路和輪船這兩點,就是足以改變千年格局。

然而造成這種變化的是誰?

肯定不是他自己,甚至也不是那些臣子們,李暠很清楚,造成這一切變化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的父皇。

聖天子李軒!

父皇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很多其實李暠是無法理解的!

不是說不認同,只是不明白父皇爲何要這麼去做。

很多時候,李軒所作出的一切決定,在他看來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往往過幾年想起來,就會發現李軒所做的決定的充滿了前瞻性。

而這一切,他並不知道是李軒本來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李軒很清楚時代應該怎麼發展,所以會引導發展。

而這種引導的措施,往往有時候是不合時宜的,至少在當代的土著們看來是不合時宜的,包括太子李暠。

久而久之,他也就和其他人一樣,不再多想,不再多問,理所當然的認爲李軒所做的決定都是對的。

好吧,在十九歲的帝國太子李暠心中,李軒不僅僅是他的父親,也不僅僅是帝國的皇帝,更多的時候,他把李軒當成了一個先知、神明這樣的角色。

和當代絕大部分帝國民衆差不多!

哪怕是他們並不會承認!

父皇離京外出巡視三個多月來,其實李暠也不是沒有在心中想過一些不太好的想法,比如說聯絡軍方將領來一個提前登基之類的。

畢竟當太子總沒有當皇帝來的更爽!

但是這種想法也只是偶爾閃過而已,不管是理智還是情感都告訴這,不能這麼幹!

情感是因爲李軒是他父親。

而理智嘛,是因爲他知道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萬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

老老實實當太子,熬,一直熬到自己當皇帝的那一天,這纔是他唯一的出路。

然而當他知道李軒即將返京的是,心情卻是變的極爲的舒暢,因爲父皇回京了,他也就不用監國了,也就不用去幻想不該幻想的事情,也不用去擔心不該擔心的事情。

他,只需要好好當一個太子,繼續學習就行了。

所以當他帶着羣臣在金陵北站迎接聖駕的時候,心情是特別的好。

李軒走下專列,看到了等候自己的太子李暠,看見自家兒子露出的笑容,往日裡一直都是保持着平淡表情的李軒也是露出了微笑,然後走了過去:“這段時間做的不錯!”

見禮過後的李暠,就站在李軒身邊:“謝父皇誇讚!”

他自然是不知道,李軒說的不錯,不僅僅是指他監國期間處理政務做的不錯,還有他的安份。

李軒雖然出巡了,但其實對金陵城的掌控一如既往,翰統每天都會向他彙報留守京畿的重要人物的動向,其中自然也包括太子的動向。

這段時間裡太子老老實實,安安分分,並沒有做出任何逾越的事,這讓李軒很欣慰。

身爲皇帝,他很清楚皇權鬥爭的複雜,如果太子小時候是他的兒子,那麼長大後的太子,他只是太子。

而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年頭對李軒威脅最大的其實並不是什麼外敵,也不是臣子,而是太子!

爲何?

只要李軒死了,那麼太子就能順理成章的登基爲帝。

理由不用多,就這一個足以!

所以歷代皇帝其實對太子的態度都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這是自己的兒子,繼承人,但是另外一方面太子又是自己的威脅,哪怕不是最大的威脅,但威脅程度也是前三之類。

李軒嘛,也不例外。

而得知太子安分守己的,他也是很欣慰。

這意味着,父子倆還能夠好好的相處,不用搞得跟政治對手一樣!

當然了,李軒同樣也不知道,其實太子李暠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是想過宮變政變之類的,之所以只是想法而沒有行動,那是因爲他知道不可能成功,萬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

不是不想做,只是現實不允許而已!

如果換一個環境,比如說他有極大的機率會成功,那麼他自己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去做什麼。

當皇帝啊,提前幾十年當皇帝啊,這可比當一個朝不保夕,天天擔驚受怕的太子好多了。

人心,自古難測!

這父子倆在火車站相見,給臣子們上演了一副皇帝和太子和諧相處的戲碼,臣子們自然也是對這種情況表示欣喜。

皇帝和太子和諧相處,這意味着帝國局勢穩定,沒有什麼皇權鬥爭的風險,也就不會引發局勢動亂。

如果說皇帝對太子不滿,那麼就會引起一連串的麻煩了,尤其是可能出現廢太子,諸子奪嫡的戲碼。

這些戲碼看起來似乎挺精彩的,但是對於正處於工業革命關鍵時期,對全球發動擴張的大唐帝國而言,動盪不安的皇權鬥爭,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負面影響。

從金陵北站下車後,李軒先帶着羣臣乘坐渡輪返回了金陵城,然後次日舉行了利益性質大過實際意義的大朝會,以宣告天子回朝。

至此,李軒長達三個多月的聖巡計劃,也是正式宣告結束了。

當李軒返回金陵城的時候。

太平洋號也是即將迎來第一次的跨洋航行!

上海的商貿碼頭上,一艘下半黑漆,上半白漆塗裝的太平洋號,此時正停泊在商貿區的深水碼頭上。

碼頭連接船體的棧橋上,大量的旅客正在緩緩登船,而在另外一邊,大量的碼頭工人正在把各種貨物搬進船艙。

此時的太平洋號艦橋上,一個穿着類似海軍禮服的中年男子,正在和幾個穿着便服的男子交談着,其中兩人的便服上,還彆着代表官員身份的紋章。

“宋處長,聽說你們移民司的動作不小啊,除了我們太平洋號外,還有另外五艘商船運輸移民!”穿着類似海軍禮服的中年男子道。

宋處長道:“孫船長你是不知道,這一次我們上頭是下了決心,今年至少要往新金山那邊移民一萬人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孫船長道:“你們移民司這麼搞下去,怕是不用幾年就能夠往北美移民十幾萬了!”

宋處長聽罷卻是呵呵一聲,你們怎麼知道我們移民司的雄心壯志,十幾萬?開玩笑,我們移民司內部早就下了動員令,五年內,必須往北美洲移民三十萬人以上,而這是底線,如果事情順利的話,可能移民四十萬人甚至五十萬人。

而這一次移民的五千人,只不過是開頭而已。

移民屯墾司正在全國範圍內徵集自願前往北美洲的移民!

雖然說移民北美洲的話,抵達北美洲後會免費發放土地,種子,房屋,工具等。

但是這些物資只侷限於基本物資,移民抵達北美洲後,其實也還需要自己再出錢購置不少東西的。

此外船票上,移民屯墾司只補貼部分船票的價錢,移民自身還需要出一部分。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依舊有很多人願意跑到北美洲去冒險一把!

爲何?

北美有黃金!

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