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

bookmark

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的代表,聽到這種要求後,一個個都是直搖頭,他們可都是老牌殖民國家了,興許其他國家還不知道殖民地是什麼概念,但是他們卻是清楚的很的。

他們都是有見識,有眼界,大唐帝國要求派兵保護都還好說,你們的外交官命金貴我們也不好說什麼,反正派兵保護頂多也就是幾百人而已,算不了什麼。

但是一聽說使館區都會變成大唐的領土,人家直接搖頭。

開啥玩笑,感情你們來我們這裡設立個領事館,然後領事館所在的地方就變成你們大唐領土了?

那我們設立在上海的領事館怎麼還是你們大唐的國土,而不是我們西班牙/葡萄牙人的國土啊?

別說國土了,他們西班牙、葡萄牙人甚至連派兵去領事館保護自己的外交官都不行,只能是讓部分士兵喬裝成爲普通的外交官員去保護,而且還不讓攜帶武器!

對此,徐振川表示:帝國自有帝國國情,不能一概而論!

傲慢,自大!

這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對徐振川這個大唐外交官的第一印象!

不過雖然噁心,但是談判還是得繼續,誰讓大唐實力強悍呢,而且雙方也都知道,徐振川去歐洲不僅僅是一個人去,還會帶上大量的軍事援助,以幫助歐洲國家抵抗韃靼人的。

徐振川很明確的告訴他們,這一次隨着使團出發的各類物資裡,僅僅是火繩槍就有五萬支,各類板甲五千多套!

雖然這些軍械物資都是要錢的,但是這年頭除了大唐這裡,你有錢也買不到這麼多,這麼好的軍械物資啊!

縱然徐振川在談判的時候,在一些問題上表現的咄咄逼人,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兩國的代表還是咬着牙忍了下來。

派兵保護就派兵保護吧,但是這些士兵平常時候只能呆在使館區內,不能出現在使館區外,數量也不能多,具體數量再慢慢談,但是頂多也就幾百人。

然後是交流問題,爲了保持大唐駐歐洲的外交官和南非港保持正常的通訊以及人員交流、物資補充,大唐方面將會定期派遣船隻前往兩國的沿海港口。

爲此,大唐需要上述兩國開放非洲沿岸以及歐洲本土的港口給大唐船隻補給。

不管是大唐還是葡西兩國,他們的封鎖海域,其實封鎖的其實也不是船隻本身,而是不讓對方的船隻進入港口。

艦隊巡邏打擊他國船隻只是輔助手段而已。

沒有港口進行補給,船隻根本無法在大海上持續航行太久,比如說大唐的軍艦進入大西洋的話,根本就沒有港口可供他們補給,憑藉着自身攜帶的補給,興許能夠活動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但是更久還是得返航,不然就得餓死。

同樣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船隻也是如此,他們要是越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根本就沒有港口讓他們進行補給,一直向東航行的話,餓死在大海上是肯定的。

嗯,和英格蘭人那樣偷偷摸摸靠岸補給,甚至直接當海盜搶`劫船隻時甚至港口進行補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唐之所以把這一條拿出來談,就是爲了爭取讓大唐的船隻能夠進入對方的港口進行補給,順便再測量當地的港口水文,炮臺設施,爲將來攻佔這些港口城市提供情報支持。

能光明正大的去,爲什麼要偷偷摸摸?

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表示,只是單純的通訊艦的話,不會做任何的阻攔,可以自由進出兩國控制的沿海港口並補給。

軍艦的話,只要數量不是太多,並提前通報的話,也能夠進入兩國的港口進行補給。

至於商船,尤其是運輸着大量貨物的運輸艦,那就別指望了!

除非大唐也允許兩國的商船進入大唐控制的印度洋各港口和本土港口,不然是別指望兩國也開放港口給大唐的商船了,如果都開放了,那麼南非港也就不會成爲東西雙方的中轉站了,因爲大家的商船都能去對方的港口進行貿易。

大唐當年佔領印度洋海域後,所採取的一系列海上貿易政策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造成了巨大影響的。

其中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大唐態度強硬,拒絕歐洲國家的船隻進入大唐控制下的港口進行補給、貿易!

這是因爲大唐想要獨佔整個南洋和印度洋沿岸的所有海上貿易,順帶壟斷了印度、西亞等環印度洋沿岸區域的所有市場,讓全國上下都是在這一場海外開發盛宴裡吃的滿嘴流油。

只開放了一個南非港以進行貿易貿易!

大唐人能做初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就能做十五,他們也不允許大唐人的船隻進入他們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

現在甚至連西班牙人的寶船隊都已經是改變了航行,西班牙人的寶船隊離開墨西哥後,沿着南美洲南下,然後直接前往南非港進行貿易,然後再返回歐洲,環球航線變成了環大西洋航線。

所以,大唐的商船想要進入兩國控制的港口進行補給、貿易,那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了,其實也不止大唐,其他國家的船隻,比如說英格蘭人的船隻也別指望進入他們兩國的港口貿易或者補給,要不然英格蘭爲啥一門心思打破西班牙、葡萄牙人的海上霸權啊,還不是爲了能夠順利進行海上貿易。

三方的諸多條款,談來談去,最後總算是達成了協議。

根據大唐和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分別簽訂的協議,初步決定大唐在西班牙的馬德里、葡萄牙的里斯本分別設立領事館。

同時還會在西班牙的加的斯設立大唐駐歐洲大使館!

上述領事館所佔據的地方,大唐並沒有主權,因爲葡萄牙人和西班牙死活不答應,最後搞出來了一個主權依舊歸屬當地國,但是管理權卻是歸屬大唐的模式。

大唐在使館區擁有自由獨立的行政、司法、駐軍等權利,當地國不得進行任何的干涉。

而使館區的駐軍數量,初步規定里斯本使館區是兩百人,馬德里使館區也是兩百人,而加的斯大使館區,則是可以駐防五百人,並配屬總噸位不超過三千噸,單艦噸位不超過一千噸的軍艦。

不過人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是留了一個心眼,在協議上規定了當地國隨時都有驅逐帝國外交官的權力,一旦驅逐,使館區立即作廢。

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畢竟大唐雖然有駐防士兵,但是如果真的戰爭爆發了,他們也能夠第一時間驅逐這些駐防士兵。

解決了主要問題後,剩下的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比如說使館區用地,相對於大唐根本就不在上海給兩國提供使館用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則是大方的很,直接化了一大片荒地給大唐帝國,隨便你自己折騰。

對此徐振川也是表示滿意!

只有有地方就行,至於領事館的修築,大唐自己來就行,別人直接給一棟建築給大唐辦公用,大唐還不要呢,因爲大唐在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領事館,都是清一色的棱堡建築!

雙方達成協議後,徐振川也是正式帶着外交官以及使館衛隊的士官,乘坐着海軍專門抽調的軍艦以及運輸艦前往歐洲了。

當然了,這一路上他們並不孤獨,因爲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都是專門派出了軍艦隨行!

此外,還有一大批的運輸艦滿載着大唐的軍事援助物資。

足足有五萬支火繩槍以及五千套板甲,足以讓整個歐洲的陸軍裝備水平再提高一個層次。

不過這些軍械運到歐洲後,將會只作爲軍事援助物資,低價出售給抵抗韃靼人的國家。

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外,其他的什麼法國人啊,德國人啊,奧地利人甭管什麼人,只要打韃靼人都賣給他們武器。

如今的韃靼人還是非常生猛的,在東歐是打的俄羅斯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節節敗退。

俄羅斯丟了莫斯科後,一振不撅連接後退,波蘭立陶宛聯邦現在也是丟了基輔。

人家俺答汗已經是光明正大的在基輔重新建立了新的政權,把基輔定位新都,並改稱京師。

還把他們的國名‘大唐金國’裡的大唐二字去掉了,對待歐洲各國正兒八經的以‘金國’自稱,同時俺答汗也是自稱爲金國國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東邊和大唐往來的時候,他們依舊自稱大唐金國,俺答汗也不是什麼金國國王,而是大唐順義王。

俺答汗給李軒上摺子的時候,自稱‘臣’。

這些東西其實也只是禮儀上的東西,而更重要的是,經過了多年的西遷後,終於穩定下來的俺答汗,終於是開始着手把他的金國變成一個真正的國家了。

怎麼改才能變成一個真正的國家?

這還用問,直接抄大唐就是了!

俺答汗進行軍事改革效仿大唐,在政治改革上同樣也是效仿大唐,不過這種改革也不是全盤抄襲,畢竟韃靼人有着自己的特殊之處,全盤抄襲是不可能的。

但是整體上,俺答汗在烏克蘭平原建立的新金國,已經不算是什麼純粹的遊牧民族,而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封建國家了。

只是韃靼人雖然進行了諸多改革,但是遊牧民族天生的侵略性卻是不會改變的。

今年春天開始,韃靼金國就是持續對波蘭立陶宛發動進攻!

波蘭立陶宛根本就擋不住,徹底崩潰是遲早的問題!

而爲了抵抗韃靼人,今年春天開始,靠近東歐的一些亂七八糟的國王、公爵、侯爵的歐洲貴族,已經是組建了三萬人的東征聯軍奔赴波蘭立陶宛境內和韃靼人作戰。

據傳東征聯軍的兵力達到了三萬餘人,裝備了上萬支火槍,火炮也有數十門,

但是三萬東征聯軍能擊敗韃靼人嗎?

對此大唐帝國的歐洲問題專家,歐洲通徐振川在寄回本土的公文信件裡表示:他個人對部分歐洲國家和地區組織的東征前景並不樂觀!

文人嘛,用詞比較委婉!

用鄉里巴巴的詞彙來翻譯徐振川的這封信就是:“打死老子都不信東拼西湊起來的三萬渣渣能幹掉韃靼人!”

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百八十章 廢墟激戰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唐和扶桑的第一場海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