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

bookmark

金陵城內,李軒再一次看着盧愚之的報告,這一次的報告重點不在於報告西域戰事,實際上如今的西域戰事沒啥好說的。

大唐陸軍以勢壓人,將近二十萬大軍撲上去,又是穩紮穩打,不冒進,一步一步的把韃靼人逼出了西域。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陰謀、戰術可言,憑藉的就是超強的國力。

讓烏力罕等韃靼將領,空有一身計謀而無處可用。

所以,最近一年多的西域戰事,從細節上看往往都是風平浪靜的,連大戰都沒打過幾次。

盧愚之這一次報告的重點,還是說中亞戰事。

如今大唐已經是殺到了吐魯番城,下一步就是會殺入伊犁地區,再過來就是殺到哈薩克平原了,而到那個時候,現有的騎兵數量就不夠用了。

爲此,盧愚之再一次請求增援,不要其他的,只要騎兵。

李軒盤算了一番陸軍那邊的騎兵力量後,就是批示:轉樞密院議!

這句批示,大體上的意思就是朕已經知道了,你們陸軍自己看着辦,但是,別指望趁機想要更多的軍費。

西征看似重要,但是還遠遠不到讓帝國專門撥付大量戰費的地步,頂多就是給個零頭補貼一二,戰費還是得需要陸軍自己解決。

這也不是李軒不願意給錢,而是最近兩年帝國花錢如流水。

明明帝國的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奈何花的錢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啊!

帝國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從來就沒有聽過,每年都要花掉一大批錢,然後河防、交通、工業扶持等,還有教育等等,每一方面都是要花大量的錢的,尤其是教育經費,自從宣平二十五年後,帝國開始大幅度提高基礎教育經費。

其佔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漲,從以往的百分之一,上漲到百分之三,然後是百分之五,現在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六了。

二十九年的教育經費,佔據了財政開支的百分之六點五。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因爲大唐一年的財政支出預算,可是兩個多億呢,百分之六點五就是有一千多萬元了。

而這些教育經費,大部分都是用來補貼各地籌辦更多的官辦學校,尤其是官辦小學。

去年禮部方面已經是喊出了口號,要在未來十年內,要讓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儘管這個適齡兒童,只侷限於男孩子,哪怕是這個入學率只侷限於小學六年制,但是要想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入學率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爲相當多的家庭,連一個孩子的讀書費用都難以承擔,同時當代絕大部分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很多都是幾兄弟的家庭,讓所有家庭把家中的多數適齡男孩子送往學校就讀,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需要官府進一步降低小學的學費,對更多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學金補貼,而這一部分的費用說實話非常龐大的,對各地的地方財政以及中央財政都是造成了非常重的負擔。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唐帝國自作自受,因爲早期大唐帝國就是採取精英教育制度,刻意的太高學校老師的地位以及待遇,導致辦學的成本相當高昂。

一個普通的資淺小學老師,他的年收入就可以達到一百多元,幾乎是普通工人的五倍以上,如果是資深的小學老師,那麼年收入更是可以達到兩三百元,幾乎是普通工人的十倍以上。

至於中學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年收入可以達到五百元以上,大學老師更是能夠達到千元以上。

當然了,他們的收入高,那是因爲他們當年的求學成本也高,沒有這樣的高收入他們根本無法填平早年求學時的高昂費用。

最終形成了一個高學費、高待遇的循環。

而這些辦學成本,到最後部分會轉嫁到學生身上,部分則是轉嫁到官府財政上頭。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帝國也依舊沒有降低教師待遇的打算。

當年這種精英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是想到了會出現今天的結果,但是大唐禮部堅定執行這一策略,最終目的就是爲了控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量,讓如今的社會能夠消化接納高素質人口,而不至於出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無法進入中上流社會,最後跑去造反的情況。

而大唐的教育政策,是李軒效仿後世諸國的教育制度而推行的,算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社會分工篩選制度。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然後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會淘汰一部分人,最後能夠讀大學只有極少數人。

至於完全開放高等教育,那是別指望了,這不符合人類的社會結構和行爲模式。

人們常說知識是無價的,但是這句話,其實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那就是知識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當被少數人所壟斷的時候,它價值非常的高。

但是當所有人都掌握了,那麼一毛不值。

真正要讓全民上大學,其實簡單的很,頂多就是開頭幾年花多一點錢,熬過了開頭幾年,培養了足夠的老師,隨便一間屋子,甚至空地裡就能充當大學課堂。

對於大唐而言,普及大學教育並不會比普及小學教育困難多少。

但是!

掌握了社會主導權的權貴們爲什麼要這樣做?

把一羣泥腿子屌絲培養出來,讓他們成爲權貴子弟的競爭對手嗎?

開什麼國際玩笑!

不可能的事。

壟斷的知識才具備價值。

再者,社會也是需要分工的,需要極少數的上層精英領導,需要一羣既得利益階層,更需要一大羣被剝削階層,總不能人人都去當官,沒人去普通工人掃大街不是。

那麼怎麼進行社會分工呢?

論出身?

那樣太低級了,容易造成動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教育進行社會分工。

學歷越低從事越低級的社會分工,學歷越高的從事越高級的社會分工,所以你會看到大唐社會裡,接受了高等教育羣體的平均收入是低教育羣體平均收入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現象。

前明的科舉制度,也是差不多是類似的社會分工模式,只不過侷限性比較大而已,不如大唐的教育制度這麼完善。

至少,大唐的教育制度給了大部分人機會,只要你夠努力,夠聰明,完全可以一毛錢不花,甚至還能拿生活補貼寄回家裡去,最後成爲人上人。

這種教育政策下,高等教育需要限制。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的發展,是需要越來越多,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羣體的

而這就需要基礎教育大規模普及了。

這也是大唐帝國每年這麼多的教育經費,最後都是用於基礎教育的原因。

教育經費以及其他內政經費都這麼高,大唐的財政收入就算是錢再多,也是不經花的,在這個工業革命的關鍵發展時期,李軒沒有刻意的壓下軍費就很不錯了,是不可能再給陸軍那邊增加太多的軍費的。

別說陸軍了,就算是海軍想要造新戰艦,也是被李軒壓了又壓。

年初海軍提出的海軍重整計劃被李軒再一次駁回了。

因爲這個海軍重整計劃,看似只是把現有的海軍混亂的三大艦隊以及各分艦隊的模式整合起來,建立本土艦隊、印度洋艦隊、太平洋艦隊三大艦隊,並在三大艦隊之外,再設立若干分艦隊。

但實際上,這些艦隊的稱呼和名字變來變去都無所謂,關鍵的是,海軍在這個重整計劃裡,提出了建造新一代主力艦的計劃。

海軍搞什麼海軍重整計劃,實際目的就一個,那就是想要建造新一代的戰艦。

也就是七千戰列艦。

海軍老早就是就有七千噸戰列艦計劃,基本設計指標就是標準排水量七千噸,全鋼鐵打造,純蒸汽動力,後裝線膛炮的全新一代的戰艦。

但是當這麼一系列的詞彙結合起來,就是代表着高昂無比的造價。

海軍那邊說,這種新一代鉅艦的造價百萬之內就能夠拿下來!

但是李軒對海軍報上來的百萬造價嗤之以鼻!

開什麼玩笑,當他對帝國軍艦的造價不清楚啊!

這麼一艘戰艦,沒有兩百萬拿不下來!

他很清楚海軍那羣人的想法,不外乎就是看到陸軍在西域打的熱鬧,爲了保持海軍的影響力,爭奪軍費這才匆忙搞出兩洋艦隊計劃的。

至於新一代戰艦的造價,海軍那羣人自己清楚的很,這種新式戰艦的造價將會非常非常的高昂,尤其是前面幾艘戰艦,高昂的造價再加上研發經費的話,將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前面的幾艘,每一艘戰艦要是兩百萬元能夠拿得下來就得燒高香了。

畢竟現在一千八百噸的巡洋艦,造價都要四十多萬了,三千噸不到的戰列艦就要六十多萬了,你跟我說七千噸,從頭到腳都是採用新技術的戰艦隻要一百萬?當他李軒傻啊。

李軒知道,海軍那邊就是想着先開個頭,只要先開工了,以後建到一半說沒錢了,總不能不建吧,到時候再要錢唄。

但是李軒卻是不給海軍這個機會!

平白無故的想要大批經費,哪有這麼容易的事。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個房間?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