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一口氣就訂購了四十萬支聯合步槍,從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陸軍方面是打算先把所有的戰備部隊全部給換裝了,畢竟陸軍的一線戰備部隊也就大概四十萬兵力左右。
至於後面的二線常備部隊、預備部隊、民兵部隊自然是後面慢慢來了。
陸軍再有錢,也不可能一口氣全部給所有部隊換裝了,就算有錢,兵工廠的產能也跟不上啊。
這一次陸軍也不用等近衛軍優先裝備了,而是可以直接自行裝備,因爲近衛軍都已經開始採購更加優良,更加昂貴的李福步槍了。
而海軍那邊也是不甘落後,他們也是很快下了一批五萬支的聯合步槍海軍版的訂單,海軍版的槍管比陸軍版的短一些,不過依舊比騎兵版的長一些。
此外,對於過去兩年裡過渡裝備了十多萬支米尼步槍,自然也是不會浪費,現在西征軍繼續用着,等第一批聯合步槍生產出來後,就會對前線的西征軍優先換裝,然後這些米尼步槍將會拉回到工廠裡進行槍機改造,改在爲能夠後裝的步槍。
然後這一批米尼步槍改裝而來的後裝步槍,預計會裝備給二線的常備部隊,尤其是在海外執行任務的二線常備部隊。
畢竟整個後裝槍的換裝計劃,以目前的帝國的兵工廠正常產能來說,最少需要持續五年,畢竟不是大規模戰爭時期,不可能搞加班加點生產的,新生產聯合步槍需要時間。
此外這些米尼步槍也不可能直接扔,稍微改裝繼續用纔是正理。
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除了其中三萬多支米尼步槍是全新生產的話,其實剩下的十多萬支都是用原來的燧發槍改造的。
畢竟燧發槍改造爲米尼步槍也很簡單,直接拉個膛線就行了,改造成本也低。
而軍方後續也是準備着對庫存的全新遂發槍進行改造,畢竟目前大唐庫存的燧發槍數量太龐大了,陸軍和海軍加起來,全新庫存就有三十萬支!
使用過退役,但是勉強還能用,因此直接封存的就更多了,足足上百萬支!
比如說金陵城的近衛軍的軍械倉庫裡,可是有着一整個倉庫,足足十萬支全新未拆封的庫存燧發槍呢,這都是爲了預防萬一的儲備用槍,防止大規模戰爭的。
外敵是不可能的了,就是怕內亂!
當然了,除了部分全新庫存的燧發槍還有價值改造爲後裝槍外,其他的一部分將會直接拉個膛線給預備役部隊以及民兵部隊裡。
至於還剩下的,其實也沒多大的改裝價值了,畢竟很多都是用了多年的老槍,改造這麼多老槍也是要很多錢的,還不如直接換新槍呢。
因此剩下的一部分將會送到海外殖民地,供給移民使用。
目前大唐帝國在海外的移民有一個大特色,那就是不禁槍,相反,軍方還鼓勵海外領地的移民青壯擁有槍支。
這是因爲大唐帝國在海外領地裡,很喜歡徵用徵地的民兵和土著作戰。
畢竟大唐帝國的正規軍數量其實不多,大多數還部署在本土,海外就那麼一點,分散到每個殖民地就更少了,而且使用成本也是非常的高昂。
爲了降低成本,陸軍一直致力於提升殖民地裡的民兵部隊的戰鬥力,基本上新移民裡的青壯,只要都會被編入當地民兵部隊,然後免費配發槍支。
哪怕是不願意加入民兵,但是也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購買到槍支。
畢竟海外領地環境惡劣,土著襲擊層出不窮,爲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以及人身安全,這沒槍是不行的。
帝國那麼多的海外領地,移民也會越來越多,這庫存的燧發槍總歸是能夠用的,實在不行就出口!
現在大唐的很多兵工廠其實每年還在生產新的火繩槍、燧發槍用於出口呢,把舊槍稍微翻新一槍當新槍買,那些土著也看不出來不是。
就算是看出來了也沒事,大唐的軍火商曆來都是出了名的黑,把舊槍當新槍買都是小意思啊,而且價格肯定還會賣的死貴死貴的。
大唐軍火商從不玩低價傾銷這種低劣手段,在他們看來實在有損士紳的顏面。
他們寧願免費送,也不願意低價賣!
當然了,他們不會說,免費送那都是因爲想要挑起土著之間的內亂,好在未來用更高的價格出售槍炮。
總之沒一個好東西。
軍方把三十四年式聯合步槍確定爲新一代的制式步槍時,後裝火炮的列裝計劃也是正常進行着。
宣平三十四年,這是陸軍全面進入後裝線膛武器的年份,這一年裡,將會有聯合步槍、多種後裝火炮正式服役。
至於海軍那邊,倒是早了一些,他們前年就開始裝備了,不過受到產能和工期的限制,實際上真正開始大規模的裝備以及使用其實也還是今年。
畢竟只有那麼一兩艘戰艦裝備了後裝炮,可無法代表整個海軍。
進入後裝炮時代後,海軍的戰艦設計也是出現了諸多的變化。
比如說海軍面子工程,新型萬噸戰列艦萬丹號,這兩年就是因爲技術的變化而變來變去,把戰艦設計師折騰的夠嗆!
兩年前後裝炮剛出來就開始設計了,結果初步設計搞出來的是一萬噸出頭,預計裝備四門三百毫米主炮,衆多副炮的戰列艦。
用原時空來看,算得上是比較標準的前無畏戰艦了。
但是設計稿剛定型呢,廣東號戰列艦傳來消息,炮臺又出問題了,逼得設計師又是修改設計,這剛修改沒多久,上海槍炮廠那邊說,他們已經是在搞三十倍的三百毫米的火炮了。
這有了更好的主炮,自然要裝備了,但是威力更大的火炮,也代表着更重的重量,然後又有修改設計!
把設計師折騰的夠嗆!
不過不改也不行,畢竟發現了問題就的改啊。
比如說這電動炮臺問題,不改的話可不行。
之前廣東號戰列艦上使用的電動旋轉炮臺一聽上去似乎挺高大上的,而且試驗的時候也沒發現啥問題,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卻是發現問題多多,故障頻繁,最後甚至到了無法使用的地步。
海軍那邊不得不把廣東號戰列艦再一次駛入了船塢。
最後海軍那邊下了決心,不搞電動炮塔這破玩意了,還是老老實實用液壓炮塔吧!
海軍爲了炮塔轉動問題,先後嘗試了蒸汽、電動、最後是液壓,這路子可是曲折的很,也是讓造價成本高居不下
廣東號戰列艦出了問題,當時剛完成舾裝的呂宋號也是被迫重新回到船廠進行了換裝,他們的電動炮臺還沒用過幾次呢,就是被迫要換掉了。
等到去年年底呂宋號終於順利通過海試進入海軍服役的時候,其總造價已經是超過了三百五十萬元,坑的海軍不少將領都是兩眼發黑!
而小一號的廣東號其造價最後累計起來,也是接近了三百萬。
這兩艘戰艦,前後歷時五年多,總計花費六百五十多萬,而且故障頻出,搞的海軍都不敢讓它們遠航,只能是近海跑一跑。
實戰價值嘛,反正目前地球上沒有什麼敵人的海軍值得大唐海軍動用這種萬噸戰艦了。
要不然陸軍怎麼會說這是海軍的面子工程呢。
不過這些事,也就是內情人才知道,而外人是不清楚的,每當海軍把這兩艘戰艦開進沿海港口,讓民衆參觀的時候,都能收穫一大片的驚歎聲,大大滿足了海軍上下官兵。
其直接體現就是宣平三十四年的春季招生中,海學堂成功把皇家青年軍校裡的頭名給搶了,該校前一百名畢業生裡被海軍海學堂搶走了四十五個,並且派兵普遍靠前。
其成績達到了歷年裡海學堂招生之最!
讓海軍大一票高層大爲興奮!
這也是更加堅定了海軍繼續建造萬噸戰列艦的決心!
當然了,數量肯定是不會多的,頂多也就是一艘接着一艘建造,畢竟海軍內部也知道,這玩意只面子工程,有就好,多了也沒必要。
這從廣東號和呂宋號的建造過程也是可以看得出來,一開始只有廣東號,等廣東號下水騰出船臺之後,呂宋號纔開始鋪設龍骨。
呂宋號完成了舾裝後,第三代戰列艦萬丹號戰列艦纔是開始鋪設龍骨。
而經過了多次修改後的萬丹號,細節上已經是有了諸多變化,比如說炮臺變成了液壓炮臺,動力系統也有所升級。
主炮也是從三百毫米二十五倍艦炮變成了三百毫米三十倍艦炮。
副炮也是有所變化,原本預計是有一百七十毫米艦炮的,但是後來一百五十毫米的艦炮研發比較順利,射速也比較快,同時考慮到實戰價值,最後海軍放棄了一百七十毫米這種不上不下的副炮,選擇了裝備更多的一百五十毫米的艦炮。
基本上炮臺、艦炮、動力都有所變化,所以到最後,這船體也變了,噸位有所增加,增加到了一萬兩千噸。
爲此,造價自然又是上漲了不少,導致外頭不少人又在罵海軍吃飽飯閒得蛋疼,搞面子工程敗家了。
不過海軍的將領這幾年也都是練出來了,一個個臉皮厚得很。
你要噴就噴,反正這戰列艦是要建的!
畢竟一支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