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

bookmark

泊木州里的陸軍和海軍爭吵持續了五天後,雙方總算是拿出來了一個彼此都不滿意,但是勉強還能接受的方案。

大體方案有了,然後又是做詳細的作戰方案,然後纔是開始行動。

根據作戰方案,這一次陸軍方面將會出動大約三萬人的兵力,包括第十八步兵師這個戰備師一共一萬八千人,另外原本就駐防在泊木州地區的第四十六師第一三六步兵團、第四十六師屬騎兵營、第四六二炮兵營、第四六一輜重營組成的第四六暫編旅,約六千人。

然後還有泊木州本地的一個泊木州預備團約兩千人,四個民兵營一共兩千人。

這方面是陸軍出動的部隊,其中作戰主力的話,自然是第十八步兵師,第四六暫編旅以及泊木州預備團以及四個民兵營,主要負責維護後勤補給線。

換句話說,上陣打仗的其實只有第十八步兵師,剩下的一萬兩千人全都是準備用來維持補給線的。

其中第四六暫編旅主要負責離開了泊木州之後的後勤運輸運輸,到時候軍方將會就地徵召大量的土著青壯運輸物資,第四六暫編旅充當物資護衛的角色。

而泊木州預備團以及四個民兵營,則是負責港口到離開泊木州的一段大約數十公里的物資運輸任務,順帶看家。之所以泊木州內需要用民兵和預備役來負責運輸物資,當民夫使用,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在海外這破地方,帝國人口稀少,想要徵召青壯運輸補給都沒地方徵召。

同時帝國控制區裡,可沒有土著,自然也就不存在抓土著青壯充當民夫的事了。

本土化可不是開玩笑的,但凡是帝國實際控制區裡,都不會有土著的存在。

帝國對本土化已經是偏執到了極端,甚至他們寧願放着控制區裡的金礦銀礦不挖,或者乾脆是高價僱傭帝國子民去挖,也不允許從外面抓土著來挖礦。

甭管是以什麼理由,什麼原因,帝國都不允許土著出現在帝國的控制區裡,哪怕是土著奴隸也不行。

帝國的領土上只能是有大唐人生活,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土著進入其中,奴隸也不行。

畢竟就算是奴隸,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奴隸制度,數不準過個幾十年上百年什麼的就會廢除奴隸制,然後大唐人一看漫山遍野都是土著,那不得傻眼嘛!

所以李軒從一開始就是制定了非常嚴厲的本土化政策。

但凡是有土著的海外領地,當地的官員就別指望升官了,而且也會嚴厲禁止任何工業設備的流入。

不少人其實都建議在海外領地其實可以抓土著挖礦修路什麼的,尤其是企業資本傢什麼的爲了利益可是長年累月的試圖推動此事。

但是帝國官方卻是堅決反對,尤其是海外領地的地方官員也是堅決不允許,因爲這會妨礙到他們的本土化策略,而本土化乃是衡量海外領地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

所以大唐雖然控制的海外領地非常多,這些領地裡也有着衆多的礦產,但實際上成功開發的很好,一般都是高價值的金礦,其他普通礦產一般都是不挖的,他們寧願從土著手裡進口,也不願意自己投資去挖。

土著不能用,從國內僱傭人去挖成本又太高,最後也就造成了這種尷尬局面。

不過李軒依舊堅定的執行這種本土化策略,甚至把本土化定位國策:大唐的土地只養大唐人!

這種情況反響到海外的軍事行動裡,陸軍在帝國控制區裡就是不可能用土著青壯充當民夫了,而移民數量又少,少數能被徵召的青壯基本也是被編入了民兵部隊。

因此只能是自己幹了。

不過等離開了帝國的實際控制區後,那麼軍方的物資運輸就方便多了,直接徵召土著青壯充當民夫,隨便給口吃的那些土著青壯們就很樂意幫大唐軍隊運輸物資。

這不得不說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陸軍在己方控制區裡進行陸地運輸困難,但是出了己方控制區後,往往還更方便。

所以更多時候,在內陸作戰的話,大唐陸軍一般都是沿着河流打,因爲這樣可以依靠內河運輸補給物資。

不過這樣又得涉及到海軍那邊了。

相對於陸軍的三萬人,海軍的參戰人數就少多了,人數佔據大頭的乃是第十三陸戰團,該團再配上直接從戰艦上搬下來的小口徑艦炮以及配套的炮手組成的一個海軍炮兵營,人數大約是五千人出頭。

不過海軍部隊不參與深入內陸的作戰,他們負責的是沿海部分土著港口、控制內河兩岸的部分港口爲主。

除了陸戰兵力外,參戰的艦隊有有兩支,分別是第四十三分艦隊、第三十七炮艦大隊。

不過第四十三分艦隊只負責封鎖戰區的沿海海域,提供沿海火炮支援,協助佔領沿海港口,同時也是負責戰區的沿海運輸護航任務,是不會進入內河作戰的。

進入內河作戰的乃是第三十七炮艦大隊。

該大隊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前身乃是大唐海軍的第一支海外內河艦隊,戈河州炮艦分艦隊下屬的一個大隊,後來大唐海軍對戈河炮艦分艦隊進行了拆分,效仿國內的內河炮艦部隊進行編制改革,最後成立了若**艦大隊。

第三十七炮艦大隊就是屬於其中之一,隨後該大隊的全體官兵盡數轉移到了泊木州,負責泊木州的內河作戰事務,不過說是一個泊木州呢,但實際上他們負責的乃是整個印度西北部地區的內河作戰任務。

所以別看他們只是一個大隊,其指揮官也不過是個准將,但是所轄的炮艦不少,有六艘近海巡邏艦,另外還有十七艘的內河炮艦。

此戰,該大隊將會抽調大部分近海內河炮艦參戰,沿着幾條河流溯江而上,支援陸軍作戰,維持內河運輸補給線。

陸海軍一共將會出動總數大約四萬人的兵力參與這一次的聯合行動,其中半數人都是負責後勤事務,參與前線作戰的也就兩萬人左右。

從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大唐服役線膛武器,尤其是後裝線膛炮之後所造成的影響,那就是對後勤的壓力急劇增加。

僅僅是爲了維持第十八炮兵團這個裝備了總數五十四門後裝線膛炮的炮兵團持續作戰,就需要好幾千人同時運輸補給,而且隨着戰線的拉長還會更加嚴重。

也就是現在有了內河船隊可以運輸物資,如果僅僅是依靠傳統人力蓄力搬運的話,那麼就更加的麻煩。

聯合作戰的兵力集結完畢,作戰計劃也是被確定了下來,而負責指揮這一次作戰的乃是印度第一軍的新任軍長邵興凡陸軍中將。

因爲目前包括第十八師在內,都是臨時歸屬該軍編制內。

至於聶克寶陸軍上將,人家是印度軍務督辦,負責的是整個印度緬甸等方向軍務的大佬,自然是不會親自上陣和屬下搶功的。

四月十八日,當第十八步兵師的先頭部隊開始向內陸進發的時候,也是正式宣告第二次印度遠征戰役拉開了帷幕。

三天後,第十八步兵師的先頭部隊,該師的師屬騎兵團就已經是和當地土著的部隊率先發生交戰,結果是沒有什麼意外,該騎兵團以陣亡一人,傷十二人的代價擊潰了當面大約兩千人的土著軍隊,殺傷敵軍三百餘人,俘虜了五百多人。

而該騎兵團陣亡的這個人,其實還是自己不小心騎馬摔倒,然後倒黴催的頭部撞擊到石頭!

傷的十二人是一個是自己扭傷了腳。

因此嚴格上來說,此戰他們的戰鬥傷亡,其實只有十一人受傷,重傷兩人,輕傷九人。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讓該騎兵團的團長相當不爽,這些土著人如此無法無天,竟然敢傷他的騎兵,必然要給予教訓,所以後續他就是帶着騎兵一路尾隨追殺,把逃走的一千多土著軍隊也是殲滅了大半。

第一戰就是打了個開門紅,第十八步兵師後續的行動就更加順利的。

又是兩天後,該師的五十二團來到了一座土著城池,看這城池規模倒是不小,裡頭應該有幾萬人生活居住。

不過其城防工事嘛,在第十八步兵師的將士們看來,完全是落後於時代的,他們的城防工事基本沒有專業的防炮工事,也就是依靠着高大城牆阻擋敵軍的步兵衝鋒而已。

對於攻克這種落後的傳統城防工事,大唐陸軍已經是經驗相當豐富了,統一戰爭時期不知道攻克過多少類似的城防,後續在對外擴張的時候也是打過衆多。

所以他們來到這個軍方稱之爲‘六號城’的城池後,也沒有着急着直接發起步兵進攻。

大唐的將士寶貴的很,可不會直接傻乎乎的衝鋒,人家好歹也有城牆的,防禦步兵還是可以的。

他們等了半天,等到了一個炮兵營後,這纔是準備着進攻。

炮兵營的火炮準備妥當後,其裝備的十八門七五榴彈炮就是開始了炮擊。

隆隆炮聲之中,給當地的土著上演了一場現代攻防戰該怎麼打的現場教學!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馬六甲號戰列艦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