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

bookmark

李軒呢,想着搬一家是搬,三五家也是搬,而且加起來也就那麼幾百萬人,也沒多大點事,給他們換個地方就換個地方吧。

所以在非洲一扒拉,又是扒拉出來好幾塊地方給他們。

不過這一次,大唐不給運輸補貼了,要僱傭我們大唐的船隻移民可以,但是正常收費。

你說你們都是窮光蛋,連船票錢都拿不出來,但是我們大唐有錢啊,可以給你們貸款的嘛。

我們頂多就是收你多一點利息,放心,利息絕對不高,你們去非洲折騰個百八十年估計也能還清了

大唐帝國在南洋地區搞起了搬國業務!

而且不是一國兩國,而是把南洋地區剩下的所有國家都是一股腦打包送到非洲去,而且後來嘩啦地盤的時候,李軒還做了件好事,讓他們都挨在了一起,如此可以讓他們報團取暖,至於說以後他們之間打仗之類的,就和大唐沒啥關係了。

因爲南洋搬國業務實在太大,光光是需要運輸的人數總額就超過三百萬之巨,而且這還是初定的數據,這個數據也不算準確。

外務部的人估算,到時候就算是弄出來四百萬甚至五百萬人也不是什麼怪事。

對此,李軒也是無所謂了,反正都是收錢的,三百萬和五百萬區別不大。

再者,這對於大唐帝國而言,幫助他們進行移民以及後續的出售各種物資生存所帶來的龐大業務以及利潤,這都不算什麼了。

更重要的是,後續整個南洋半島以及衆多的南洋島嶼,都將會成爲大唐本土,並且還是空無一人,可以直接納入本土管轄並進行移民點本土。

將會省去非常麻煩而複雜的本土化。

而這一點,也纔是大唐帝國答應幫這些南洋土國搬遷國家的原因。

要知道,大唐的海上運力雖然龐大,但也都是需要用的,維持全球各地海外領地以及本土沿海的龐大運輸量,需要的船隻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目前大唐帝國的船舶總噸位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已經是達到了令人恐怖的四百多萬噸,而且這個數據還在快速增長中。

而這年頭其他各國的海上總噸位纔多少,其中的西班牙葡萄牙算是比較多的,他們加起來應該有二十萬噸。

至於其他各國,後起之秀英格蘭和荷蘭等,也有十幾萬噸這樣子,其他的幾萬噸幾萬噸。

其他各國的船舶總噸位,都還沒有大唐一家的零頭多!

大唐的船舶總噸位,在十多年前的時候,也就是風帆時代的時候,其實也沒這麼恐怖的,也就是隻有幾十萬噸而已,宣平十九年的時候,總噸位也就三十多萬噸這樣子。

之所以這十幾年變得這麼大,一方面是大唐在全球範圍內急速擴張,足跡遍佈美洲、印度、非洲以及歐洲。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蒸汽鋼鐵船隻的出現。

這些蒸汽鋼鐵船隻的出現,讓船隻可以越造越大,而且大噸位的船隻進行遠洋運輸的時候,使得運費更加廉價,這也就促使了商人們更加傾向於建造大噸位的船隻。

以往風帆木船時代,一艘商船不過幾百噸,超過千噸的都是大船了。

但是現在新造的船隻,哪怕是跑近海航線的船隻,普遍也都是千噸起步,而遠洋船隻更是兩三千噸往上,四五千噸的大型貨輪已經是開始大規模出現了。

運輸船隻噸位的急速上漲,鋼鐵價格下跌,再加上帝國的工業革命爆發,對貨物的運輸需求極大的,以及向全球的擴張、移民,由此導致了大唐帝國的各類船隻總噸位急速上漲。

因爲在這個時代裡,不管是本土的沿海運輸還是內河運輸,又或者是遠洋運輸,都是需要大量船隻的。

大唐的鐵路能夠在十幾年裡從零到有,一下子搞出來如此龐大的鐵路網,這航運發展的這麼快速也是清理之中。

當一個人口有兩億多人的龐大國家,而且還是一個政局穩定,沒有大規模內亂的龐大帝國進行工業革命之後,所爆發出來的能力是龐大的,甚至是後人都無法想象的。

原時空裡,人口不過幾千萬的英國進行工業革命之後,都能夠發展到如此程度。

而人口達到兩億多的大唐帝國進行了工業革命之後,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更加的巨大。

其實如今的這幾百萬噸船隻噸位,都還是因爲大唐算得上是一個內需導向經濟的國家,如果是和原時空的英格蘭一樣屬於外貿型經濟的國家的話,這船隻噸位早就飆升到千萬噸以上了。

畢竟現在大唐的造船業相當發達,如果說市場有需求的話,他們完全可以短時間內造出更大噸位的船隻來。

因爲對於如今的造船業來說,其實造船挺簡單的,甚至遠遠沒有木船隻帶那麼複雜。

很多河邊的小船廠,都能夠造載重上百噸的小鐵船。

因爲他們造船的話,其實也就是一個組裝工廠而已,作爲核心的船用各類鋼材,有國內的數大鋼鐵公司提供,加工的設備有機械公司提供,而蒸汽機的話,國內如今可以製造生產蒸汽機的廠家有足足十幾家呢,有便宜的有昂貴的,其動力從幾匹到幾千匹的都有。

同時這年頭的船隻,技術標準要求也沒有後世那麼高,普通商船,尤其是在內河、湖泊跑的船隻,人家船東要求其實挺低的。

當然了,這裡說的技術要求低,只侷限於部分要求不高的民用船隻,但是軍用船隻以及部分遠洋船隻,技術標準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這一類的船隻建造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難度,能夠建造大噸位,尤其是五千噸以上船隻的造船廠,目前國內其實還不算太大,加起來也就那麼十幾家而已。

至於能夠造萬噸船隻的,目前就只有兩家,一家是香港鼎盛造船廠,而另外一家則是江南造船廠了,不過很快青島海軍造船廠以及沙面造船等其他幾家造船廠,也將會陸續具備施工萬噸船隻的能力,因爲他們的萬噸船塢都已經是差不多快要建好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