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

不用幾年,陳立夫再一次高升爲商部尚書,成爲了正二品高官,併成爲了御書房行走,其權勢之顯赫,在整個帝國文官階層裡,足以擠入前二十之列。

但是這還不是陳立夫的仕途終點。

宣平三十六年八月,陳立夫迎來了他人生當中最爲輝煌的時刻!

他成功入值,成爲御書房值班大臣,帝國權勢最爲顯赫文官之一。

當他從欽差手中接過聖旨時,整個人差一點暈厥都沒能站起來。

這還是他的長子快速上前扶住了他,然後才扶着他起來。

等送走欽差,長子提示他該立即沐浴更衣,然後進宮謝恩,但是陳立夫卻是說,他要靜一靜,隨即獨自進了書房。

書房裡掛滿了他這些年畫的竹圖。

陳立夫的竹圖,在當代算得上是一絕了,放眼帝國,已經是沒有那個人的竹圖比他畫的更好了,哪怕是純粹從藝術角度去看,陳立夫的竹圖也當得上當代第一。

尤其是他的寒竹圖,就連聖天子都是讚歎不已,甚至還對陳立夫開玩笑說,愛卿你要是不從政,就憑這一手寒竹圖也能名留青史。

但是,這些竹圖在陳立夫自己看來,無非就是抒發心中各類情緒的一個小手段而已。

進入書房後,他一擡頭就是看見了掛在正前方的一副寒竹圖,上面的時間落款是宣平五年。

那一年,他剛從龍入仕,畫下了這一副寒竹圖明志,總有一天他陳立夫會立於朝堂之上,輔助聖天子打造一個宣平盛世。

如今,他成功了一大半!

現在的他已經入值,後續他就能夠和幾個前輩值班大臣那樣,手握大權,進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打造一個宣平盛世!

如今的帝國固然強大,但是在陳立夫看來還遠遠不夠。

帝國海軍看似掌控了全球海洋,帝國陸軍打遍全球無敵手,帝國商人足跡遍佈全球,但是這在他看來依舊不夠。

帝國固然強大了,但是距離他心目中的國強民富的標準依舊相差甚遠。

他是在地方任職過多年的官員,比很多長期呆在中樞的官員們更加清楚,帝國看似強盛,但是民衆的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衆,依舊掙扎在溫飽線上,爲了能夠吃飽飯而努力着。

在部分地區極度貧困,連飯都吃不飽的人數量極其龐大!

但是在這同時,權貴富商卻是一擲千金!

三十一年的從政生涯,讓陳立夫看透了很多東西。

尤其是最近幾年,隨着年紀的增大,同時也是有望入值御書房,他就時常考慮着,一個什麼樣的帝國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宣平盛世!

強悍無比的帝國陸海軍?

不是!

強悍的工商業?

不是!

全球霸主地球甚至統一全球?

依舊不是!

什麼纔是一個真正的宣平盛世?

陳立夫找到了答案:所有的帝國子民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吃飽飯!

這個答案有兩個很重要的要素,一個是努力,一個是吃飽飯!

陳立夫的想法,從來都和別人不一樣,當年還是個稅務官員的時候他和別的稅務官員不一樣。

後來主政地方了,他還是和別的官員不一樣。

現在入值御書房了,他依舊和別人不一樣。

所以當他按照慣例進宮謝恩時,他向李軒遞交一份剛剛寫,內容也很簡單的摺子。

當李軒打開這個摺子的時候,他一度有些懷疑,這人還是陳立夫?

這個陳立夫以前乾的好好的,各方面的想法都很成熟,不過施政的時候都是很穩妥的,很少有激進的時候,而且比較偏向於保守政策,但是今天這摺子,說的事卻是顯得有些激進了。

李軒並沒有當場給陳立夫任何的答覆,而是說了聲知道了,就讓陳立夫回去了。

等陳立夫走了後,李軒又是翻看了陳立夫的這份摺子。

這份摺子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是今天剛書寫的,筆跡都是新的,字數也少,不過區區數百字而已。

上面說的事更簡單,那就是建議在帝國本土中部和東部等帝國腹地的部分省份進一步擴大農業稅的階梯稅率。

從而促使中大地主進一步拋售土地,讓民衆獲得更多的耕地。

如果按照陳立夫的這個建議去搞,那麼在人均持有五十畝以上土地的地主,其持有的土地稅率成本,將會超過土地產出,也就是說非但不賺錢了,還會虧本。

以往的時候雖然帝國而已採取農業稅階梯稅率,但是稅率並沒有這麼恐怖,頂多也就是不賺錢而已。

但是現在,陳立夫卻是要讓他們虧本!

看完陳立夫的這個摺子後,李軒也是回思帝國的土地政策,發現似乎也有差不多二十幾年沒有變動過了,當年是爲了保持整體穩定,所以雖然制定了階梯稅率,但是也沒有搞的太過分。

當初的本意還是爲了讓大地主無利可圖,然後讓他們主動拋售土地,進而攜帶資本進入工商界。

但是說,人家地主寧願持有大量的土地,放着不賺錢的話,帝國也不會進行干涉。

現在陳立夫更狠,他都不僅僅是不讓地主不賺錢,還想要讓他們虧本,逼着他們拋售土地。

不過現在二十幾年過去了,現在這樣搞的話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地主大規模持有土地,基本都是不賺錢的,如果經營的不好,反而還會虧本呢。

目前的社會財富,主要是集中在工商業,純粹的農業已經是無法爲士紳、權貴階層帶來什麼利益了。

搞那麼多土地,累死累活也弄不到幾個錢,還不如直接投資工商業呢,比如說最近兩年非常火爆的石油行業。

石油加工牌照放開了後,已經是陸續有數十家企業獲得了了石油加工牌照,大把賺錢的機會。

因此,現在進一步提高農業稅的階梯稅率是可以的,預期的反對不會太的。

但是讓李軒沒想到的是,這個陳立夫還沒完,過了沒幾天,陳立夫又是給李軒上摺子,建議進一步縮短工人的工作時間,並制定最低薪資標準。

看到這摺子的時候,李軒都是無語了。

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