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

bookmark

經過多年的努力後,大唐在國內的鐵路運營已經是進入了普及化、高速化的階段。

鐵路總公司花費了將近二十年在各地建設的各大幹線鐵路,已經是先後完工,哪怕是最爲困難的川漢鐵路以及西南鐵路,目前也有了大部分路段通車,只剩下部分路段還沒有施工完畢而已。

而在其他地方的鐵路幹線,大多都已經是完成了鋪設。

比如說東北鐵路,早年只是修到了瀋陽,但是後續有繼續向東延伸到了釜山,又向北延伸抵達吉林,後續又繼續向北,一路修到了伯力。

草原鐵路,從天津往北,穿越幽州後北支線一路往北直抵貝爾加湖,西線則是向西抵達河套北岸。

中原鐵路網則是以鄭州爲中心,北線連接天津,東線連接膠州灣、東南線連接徐州、鳳陽、金陵;西南線連接漢陽。至於往西,那就是西北鐵路,一路經過長安、蘭州、甘肅,出嘉峪關後繼續途徑哈密、伊犁、伊寧抵達巴爾喀什湖。

並在巴爾喀什湖南岸進行分線,其中亞鐵路南線往南一路抵達了塔什干。而西線則是往西直抵裡海東北角的庫裡。

同時本土腹地裡的江南鐵路網,則是連接了寧波、杭州、上海、蘇州、鎮江、金陵、九江。

而南方鐵路網裡的粵贛鐵路則是連接九江、贛州、廣州、香港。

又有湖廣鐵路,東起南昌,連接武昌、長沙;長沙繼續往西則是西南鐵路。

又有從武昌南下連接長沙、肇慶、廣州的粵漢鐵路。

又有從漢陽起,沿着長江北岸入川的川漢鐵路。

還有長沙往西南,連接桂林,柳州、南寧、廉州的廣西鐵路。

還在正在修建當中的升龍到昆明的鐵路線。

目前大唐帝國本土的鐵路幹線建設,已經是達到了一個目前的技術、資金所能夠達到的巔峰了,除了極少數地形條件太過複雜的地區外,大部分地方都有幹線鐵路。

同時圍繞着這些幹線鐵路,大唐鐵路公司還修建了密密麻麻的支線鐵路,這些支線鐵路根據地方的地理氣候以及經濟條件有所不同。

但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以及地形平坦的省份,支線鐵路卻是密集到了誇張地步。

比如說廣東,其實廣東的地形不算好,但是架不住人家經濟好,而且農業條件不怎麼樣,經濟方面更加依賴工商業,因此在陳立夫主政廣東的時候開始,就是無比重視交通。

這麼多年過去後,廣東硬生生的把鐵路線修到了每一個縣,衆多地方甚至都是山區,修鐵路難度極大。

而在珠三角等地形平坦的地區,鐵路系統直接普及到鎮子,而到了經濟繁華地帶,你甚至可以在一個村子裡都能看見火車站的站臺。

不過這些密密麻麻,深入到村鎮的鐵路網,嚴格上來說並不算鐵路了,而更應該說是輕軌系統,運行的火車普遍以輕型客運、貨運列車爲主,主要承擔中短途公共交通爲主。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軌道交通,哪怕是輕軌採取的軌道標準也是和標準鐵路一樣的,也是直接接入各大鐵路線的。

如此也是造成了世界上最爲密集,最爲複雜的軌道交通網絡。

其軌道之密集,足以讓任何一個負責列車調度的人頭痛不已。

爲了方便管理,大唐鐵路總公司都是直接把廣東鐵路網單獨運營,而且廣東鐵路網下又是設立了足足十多個鐵路分公司,分別負責運營各自區域的密集鐵路網。

相對於廣東鐵路網的高度密集,複雜,其他地區,比如說直隸四道的鐵路修建,則是要理性的多,普遍連接到各縣縣城,但是卻是不會和廣東鐵路網那樣,搞不僅僅連接縣城,甚至都要把鎮子,村子也連接上。

不過能夠做到鐵路到縣的省份,還是不多,大部分地區只有規模比較大的城市纔有鐵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修鐵路要錢,而不是每個地方都值得投入大量資源去修密密麻麻的鐵路的。

拋開大陸本土,其他的幾個已經本土化的地區,鐵路建設大多也都不錯,比如說北海省,早已經是修起來了一條貫穿本州島的鐵路線。

呂宋省的呂宋島上,也是有了一條呂宋鐵路。

萬丹省的萬丹島,也有了一條鐵路。

而馬六甲州,同樣也有一條馬六甲鐵路。

錫蘭島這個超級大的軍事基地,同樣也有鐵路。

哪怕是情況複雜的南非,爲了金礦而專門進行本土化,並修建的南非鐵路也是已經完工了,據傳爲了讓這條南非鐵路快速完工,非洲勞務公司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的,旗下的免費員工至少死了十多萬呢。

不過也正是因爲他們的犧牲和付出,才讓南非鐵路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修好並通車,爲大唐帝國開採南非的金礦做出貢獻。

在帝國本土以及海外本土的鐵路建設,也可以看成是帝國最近二十年來的工業化成果的最明顯體現。

更加重要的是,鐵路進一步刺激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修鐵路有好處,鐵路本身賺不賺錢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有火車站點的城市肯定能得到好處這是肯定的,這也是爲什麼大唐各地方的官員這麼熱衷於修鐵路的原因。

哪怕是在海外領地也不例外!

比如說美洲事務衙門的官員們,最近幾年來一直都是在努力奔走,想要在北美洲修一條鐵路。

但是一直沒能獲得批准。

因爲要修鐵路,得先本土化,而美洲本土化這個話題,在最近幾年已經成爲了禁忌話題!

北美洲本土化,早年的時候大家其實也沒覺得什麼,覺得不外乎就是一片大一點的海外領地而已,等當地的人口比例數據差不多了,那麼也就可以實施本土化了。

但是最近幾年,帝國的上層,卻是不約而同的不再說什麼北美洲本土化了。

爲什麼?

因爲北美洲的帝國移民人口總數突破千萬已經近在眼前了,更關鍵的是,北美洲的各種資源實在太豐厚了,不僅僅是農業的,各種礦產幾乎應有盡有。

有着充足的人口以及資源,再有本土方面的技術支持,北美洲一旦本土化後,瞬間就會於無數工廠拔地而起。

這意味着本土之外,萬里之遙的太平洋對岸將會出現一個龐大的工業地區。

一個人口衆多,資源豐富,並且徹底工業化的北美洲,對於帝國而言是一件好事嗎?

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