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

帝國搞水利建設,之前主要是集中在防洪防旱上面了,以治理各大河流爲主,尤其是黃河以及淮河、長江等流域。

如此這些防災爲主的水利工程搞的差不多了,就準備開始注重更加廣泛的,以農村地區爲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以灌溉農田爲核心目標。

這一類是短期內比較容易看見成效的,畢竟農村地區的小型灌溉水利工程都是小規模,工期短的,只要有資金很快就能搞定。

再次則是加大農業生產設備的投入和扶持,尤其是普通農業生產工具,鋤頭、鐮刀等等別看不起眼,但是卻是極爲重要,然後則是其他一些農業生產的機械設備,比如說脫粒機,很早就有一家民營企業研發出來人力腳踏板帶動的脫粒機,生產效率相當不錯。

但是這玩意目前買的還是比較貴,因爲研發並申請了專利脫粒機技術的企業指望着靠這玩意暴富呢,而在有專利制度的支持下,人家愛買多少價格就賣多少的價格。

對此,內閣準備來一個一勞永逸,直接讓國企部那邊進行收購,直接砸錢把企業收購過來,然後把專利免費授權出去,讓所有人都可以生產,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快速普及。

畢竟這玩意其實就沒多大的生產成本,之前賣的貴那是因爲專利被壟斷了。

其他類型的也是,內閣方面準備把一些生產成本不高,但是售價過高的農業生產設備都給弄成廉價設備,讓廣大農民買得起。

當然了,帝國是一個講究法律的國家,也不會白拿企業的東西,所以官方會讓國企部出面直接收購專利或者乾脆直接收購企業,帝國官方歷來大方,給錢那是痛快的很。

一萬就十萬,十萬不行一百萬,一百萬不行就一千……

嗯,這個時候稅部的稅務調查官員就應該出來主持正義了,找出他們偷稅漏稅的證據,沒有也編一個出來,判它一個偷稅漏稅,企業破產,商人逮捕槍斃。

想要訛詐帝國官方的錢,想得美!

此外還有一個短期內也可以看見成效,只是效果稍微差一點的辦法,這就是加大對天然化肥產業的投入。

扶持鳥糞、以硝石合成氮肥的相關行業,擬定免除所有鳥糞以及硝石的關稅,甚至給予一定的進口補貼,用以降低上述物資進口的成本,要不然成本太高農民買不起也是沒啥卵用。

上述幾個都是屬於短期項目,短期內比較容易看見成效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花錢,要花很多錢。

此外還有幾個中遠期項目。

比如加大對人工合成化肥的投資,這一次內閣方面將會拔出一筆專項資金用以扶持,其研發經費就達到了一百萬之巨,內閣方面希望能夠得到一種廉價的,可以大規模生產的,並且不受太大限制的化肥量產技術。

反正現在的這種以硝石爲基礎進行合成氮肥的方式不行,天然硝石可沒多少,現在大唐帝國在全球範圍內,也就只在智利公國那邊找到大型硝石礦而已,這片地方的硝石礦以大唐的龐大消耗量,估計不用幾十年就得挖光了。

要不然也不會給出整整一百萬唐元的研發扶持經費呢!

這可僅僅是扶持研發的經費,並不包括後續的生產、推廣等扶持經費。

皇家理工學院那邊本來就有經費投入在這一方面,但是和這一百萬的專項研發經費相比,那就是少太多了。

有充足的經費,完全可以讓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化肥項目組招募更多的研究人員,同時展開多項試驗,以縮短研發時間。

化肥行業,是屬於中遠期項目。

同樣屬於中遠期項目距的還有農作物改良以及超大型灌溉水利工程。

農作物改良,帝國一直在做,但是現在,帝國卻是準備加大投資,而且是巨大的投資,如此受到扶持的不僅僅有雜交水稻、小麥這兩項帝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的高產培,還有會其他諸多本土農作物的改良。

不僅僅是本土的農作物的改良,還有從海外引進的農作物的改良,比如說紅薯、玉米、土豆這三種帝國方面很重視,已經在本土進行大範圍推廣種植的農作物。

其中的紅薯引入最早,目前推廣的也比較廣泛,玉米次之。

而土豆的話,也就是最近十年左右才引進並種植,種植規模還不算大。

話說,因爲大唐人在南美洲引入土豆也是導致了歐洲人也是開始大規模引入並重視土豆,而且這玩意在歐洲地區的適應性不錯,如今西班牙那邊不少農民都開始種植這玩意了。

針對農作物的改良,這將會是一個長期進行的遠期項目,短時間內基本看不到什麼效果,中期估計能看見一點,但是也不好說,但是一直持續搞下去的話,其效果絕對是巨大的。

最後一個遠期項目,則是超大型灌溉水利項目。

內閣這羣官員們想要在選擇在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修建超大型的堤壩,引水灌溉周邊地區,打造新的糧食產區不說,而且他們腦洞還大到了想要把黃河、長江等河流的水,引入到其他缺水的地區,比如說華北平原。

這不得不讓李軒想起了工部方面計劃了二十幾年,一直都還停留在紙面研究上的黃河改道項目。

工部老早就提出,如今淮河水患嚴重,而山東、河北等華北平原又嚴重缺水,再結合到上古時期,黃河的河道是流經華北平原的,因此想要主動對現在的黃河進行改道,讓黃河改流華北平原。

爲此他們還提出了兩個詳細方案,分別是山東方案和河北方案。

試圖通過對黃河人工改道,讓黃河下流經過預設的河道進入渤海,這麼做一方面是減輕如今黃河下游以及淮河流域頻繁的洪澇,另外一方面也是試圖把黃河的水資源引入華北平原,以更好的發展當地的農業。

可惜的是,這種人工改道的工程實在過於龐大,施工難度大,涉及的地方廣,人數多。

現在,內閣方面再一次提出了這個計劃!

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讓扶桑男人玩蛋去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