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

bookmark

李育博拿着報紙興奮的大喊起來:“有了它,我就能夠造出真正的雙輪自行車了,不需要腳踏就能夠自己跑起來的自行車!”

不用多久,李育博就是拿着報紙出現在一間辦公室內。

辦公室內,李氏自行車公司的老闆李陽東看着在個年輕次子,聽着他說什麼真正的雙輪自行車,但是內心裡卻滿是失望。

他這個兒子過於癡迷什麼真正的自行車了,甚至爲此都荒廢了學業,去年爲了折騰這個,躲在自己的實驗室裡一個多月都沒去學校報到,以至於被湖廣大學勒令退學,這事傳遍了整個漢陽上流階層,簡直丟盡了他李家的所有臉面。

他李家好歹是士紳之家,在整個漢陽府裡那都算得上是體面人家,他李東陽更是年輕的時候考入過陸軍武學堂,在軍中一直服役到三十多歲,最後以上尉軍銜退役,退役後一度進入行政部門任職,不過沒幾年就是辭官回鄉,最後接管家業,並且還創辦了李氏自行公司。

他李陽東前半身的履歷,纔是一個標準的上層社會子弟的人生經歷。

少年讀書,青年報考軍校,然後從軍,等到中年時期退役從政或者從商,這個經歷幾乎是當代絕大部分上流家族子弟的標準經歷。

其中從軍經歷更是不可或缺的。

這倒不是說他們願意從軍,實際上很多人也並不是真的想要從軍,畢竟哪怕是去當軍官那也是辛苦累人的很,而且還會被派遣到邊疆或者乾脆到海外服役。

其中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但是,大唐如今這個社會,從軍卻是上流社會子弟所必須有的一個經歷,尤其是那些貴族繼承人們,更是一個個都是想盡辦法在軍中立功。

因爲大唐帝國裡的貴族制度,採取的是減等世襲,哪怕是有極少數功臣會有承襲原爵數代的優待,又或者是減等至勳爵或男爵、子爵等世襲罔替。

但是這些獲得優待的貴族是極少的,大唐如今有貴族五千多人,獲得承襲原爵兩代或三代的貴族,只有區區數十人,而減等世襲到勳爵等能夠世襲罔替的,不足十指之數。

上述的每一個家,那都是帝國開國功臣,而其他的絕大部分貴族都是減等世襲後直接削爵。

當然了,李軒也是給了自己的臣子們一個方法,那就是每年都會特地恩准少數爵位繼承人能夠原爵承襲。

但是條件也非常的苛刻,那就是該爵位繼承人必須是於國有功。

不管你是去當科學家搞出科研成果,還是說從軍立下功勳,都得立下大功纔可以。

要不然的話,只能是減等世襲,而一個爵位減等世襲幾次之後,那可就減無可減變成平民了。

帝國三十多年來,可是出現了不少貴族家庭承襲數代後,削爵爲民。

哪怕帝國的貴族人數一直都是維持在五六千人的規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勳爵),但是帝國卻是每年都會冊封一大堆的貴族。

這也意味着,每年實際上都有貴族失去爵位變成平民。

要想保證自家的爵位一直流傳下去,難度可不小,當科學家這條路子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都不靠譜。

難度比一人滅一個國還要難,大唐可是有不少探險隊跑到海外隨隨便便就能滅掉一個土著王國的!

但是要以科研封爵,這難度可就大了去。

家庭出身基本不可能給你提供任何的幫助,因爲這玩意考驗的是智商,智商不足那可是沒辦法彌補的,腦白金什麼的可提高不了智商。

別說以科研封爵了,就算是想要考入皇家理工學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爲皇家理工學院每年才招收數百名學生,然而帝國多少人口?好幾個億呢。

這裡頭有多少天才?

而最關鍵的是,大唐重視科學,採取的也是精英教育,這也就使得了大唐帝國的官方,尤其是地方官府的官員們對天才、神童之類那可是求之若渴,治下如果出了個智商超羣的天才,當地負責教育的官員恨不得是當爹又當媽培養出來,然後送去報考皇家理工學院。

這考進去了,不僅僅考生自身獲益終身,就連地方官員那都是能獲得不少的政治加分項。

至少,一個教育有功的評語是少不了的,升官發財是一分分鐘的事。

如果哪天這個天才某天因爲科研成爲高官甚至封爵,就等於是提前抱上了一條大腿。

所以很多地方官員還是滿世界搜刮天才,並給這些天才們提供最好的環境,通常都會提前把女兒,孫女什麼的嫁給他,就想着能夠挖掘出一個未來的科學貴族女婿。

整個情況,比前明時期官員注重神通的風氣還要更加嚴重一些。

因此如今的大唐帝國裡,不少預科學校裡都是或多或少有幾個超級天才等着報考皇家理工學院,至於在皇家理工學院裡,更是天才滿地走。

想要報考皇家理工學院,對於幾乎所有人而言,都是不太可能的事,哪怕是權貴知道照樣不行。

對於很多權貴子弟們來說,除非是真的超級天才,不然的話是沒人會奢望到能夠考入皇家理工學院,通常都是以報考陸軍軍官學校或者海軍軍官學校爲目的,當然也有部分人會選擇報考國子監、金陵大學等四年制的大學。

李陽東自己,當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成功考入了當年的陸軍武學堂,但是他的幾個兒子,卻是沒一個成器了,三個兒子,一個都沒能繼承他的讀書天份,連個軍校都考不進去。

最後只有他這個次子李育博勉強考上了湖廣大學。

但是,這個次子去年竟然還因爲不去上課被湖廣退學了。

此事,讓李陽東大爲惱怒,同時也是深感無奈。

這次子,好歹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了,這打是不能再打了。

最後只能是讓他在家族企業裡做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哪怕是到了家族企業裡做事,依舊是整天搞什麼自行車,不用人力踩,可以自己跑起來的自行車。

這浪費時間不說,而且還浪費了大量的研究資金。

什麼蒸汽機,煤氣機之類的買了不少,那些可不是什麼便宜貨。

現在,還搞什麼汽油機,不用想都知道,這又得花費一大批龐大的研發資金。

這家李氏自行車公司,名義上是他這個家主的,但實際上卻是整個家族的,他之前給次子資助了太多的研究資金,已經是讓家裡的其他人很不滿了。

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再這麼搞下去,恐怕整個家裡都會鬧得不得安寧了。

深吸了一口氣後,只見李陽東道:“前年你入讀大學的時候已經行過冠禮,也娶妻成家了,所謂成家立業,既然都成家了,那麼也是時候立業了。”

“我已經讓律師安排好了文件,以後武昌那邊的機械廠,還有湘江飯店就歸到你名下了。”

李育博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他縱然癡迷技術,但是卻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他聽清楚了父親這話的意思。

這話的意思就是,他需要和其他大家族的次子們一樣自謀生路了。

按照大唐上流家族的一貫傳統,尤其是最近幾十年的傳統,爲了保證家族的傳承,貴族的爵位以及資產都是徹底綁定在一起的。

不少貴族生前,都會通過律師制定遺囑,把他的所有個人財產全部和爵位綁定在一起,財產和爵位一起傳承,同時普遍也規定爵位繼承人的個人財產,在繼承爵位後也會無條件的和爵位綁定在一起,甚至有些貴族,還會規定爵位繼承人的妻子的個人財富,也必須和爵位綁定在一起。

這就是最近幾十年大唐的貴族社會裡非常流行的爵位財產一體繼承製度,這個制度並不是官方推動的,而是貴族們的自發行爲。

不僅僅貴族如此,不少上流社會的家族哪怕是沒有爵位傳承,但也會把財富集中傳承!

絕大部分情況下,家族財富都將會交給嫡長子繼承,其他子女一般只能獲得少量用以維持生活的產業。

這些家族們爲了保證家族的長時間繁榮,爲了避免一代又一代的分家而導致財富稀釋。

所以你會看見,實際上在外頭努力打拼的大多都是次子們。

因爲一旦這些次子很難直接繼承大量的財富,需要自己打拼。

如今李育博知道自己也是到了這一天,不過他並沒有和其他部分家族裡的次子們一樣,各種不甘心甚至想要搞各種的陰謀詭計試圖爭奪家業。

他反而是感覺到了輕鬆,甚至是對此感到期待。

這意味着,他手裡頭將會有足夠的資金,用以支持自己的雙輪自行車的研究了。

從公司回來的時候,李育博的手中已經是多了多份文件,這些文件是股權轉讓文件,一家小型的機械廠,一家飯店,另外還有部分有價證券。

總價值大約兩萬唐元!

這些轉讓文件上,一頭是他父親的簽名,而另外一頭,則是他的簽名李育博。

回到位於郊區的家後,李育博把分家的事對妻子說了,同時還說了自己的打算,他打算把飯店變賣掉,籌集資金投入機械廠,並召集更多的人手用以研究自行車。

說完自己的計劃後,他指着上面的汽油機報道後道:“有了這個,我的自行車一定能夠造出來,我保證!”

他妻子接過報紙看了看,沉默了許久,隨口開口道:”真的能造出來?”

李育博點頭:“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他並不是滿腦子發熱,不管不顧了,他也是考慮過失敗後怎麼辦的。

他妻子又是沉默了片刻,而後轉身上樓,但是很快就是重新下樓,同時手中還拿着一個文件袋:“這是我出嫁的時候孃親偷偷給我,一萬元的皇家銀行記名本票,用這個吧!”

“飯店……就別賣了!”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