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

bookmark

等方東全他們出去安排部隊開始撤退的時候,李軒和曾子文則是對着地圖開始研究起來下一步該怎麼走。

此時,曾子文就是體現出來了他的最大價值,不僅僅對正泰縣以及附近的情況極爲熟悉,而且他本來就是明軍的千戶,對明軍的一些套路更是熟悉無比。

曾子文指着一副手畫的簡陋地圖:“我們的東北方向是龍華鎮,再往前則是正泰縣城,而我們的後頭就是大山,所以接下來我們最好是朝着西北方向前進!”

“這樣不但可以避開龍華鎮那邊的敵軍,而且始終能夠保持對正北方向的正泰縣的威脅,讓敵軍投鼠忌器,不敢大舉出動!”

李軒道:“如果是走西北方向的話,這一片土地貧瘠,也沒有什麼大村落,恐怕到時候很難找到足夠大軍所需的糧食啊!”

大軍出門在外,而且自身只帶了七天糧食的情況下,不管是從那個方向走,走必須考慮到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路上能不能獲得足夠的糧食!

原本他們是準備朝着正泰縣城那邊去的,而正泰縣城附近乃是整個正泰縣田地最肥沃的地方,只要到了正泰縣城下,就不用發愁找不到足夠的糧食,但是如果往西北方向去的話,可就有些麻煩了。

曾子文卻是道:“陛下,西北方向雖然沒有大村大寨,但是小村莊卻是比較多,一路往西北方向走,足夠讓我們獲得足夠的糧食,而且還不會引起明軍的恐慌和注意,有利於我們的後續行動!”

“我軍總數不過五百人,所需的糧食對於缺糧的黃竹山而言是個大數目,不過在外頭的話,還是能夠獲得足夠的糧食的,那些小村寨裡雖然糧食不會太多,但是我們一家取一點也足夠我們食用了!”

李軒聽罷後微微點頭:“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往西北方向走,先去待上一段時間看看情況!”

曾子文說的也對,他們這支大唐新軍雖然天天自稱大軍,但實際上戰力不過三百五百,加上運輸輜重的青壯也不過五百。

這點人在大山裡頭興許很多了,但是對於大山之外的廣闊天地來說真不算什麼。

正泰一縣雖然地處內陸,地方貧瘠,但是地方夠大,因此人口數還真不少,正泰縣自己的賬冊記載是有戶兩萬,乃是一箇中等縣,但實際上整個正泰縣的人口怕是有十萬之多。

只不過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口都是位於鄉野甚至深山老林之中,其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隱戶,這一部分人口是很難徹底統計的,所以古代的官府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治下到底有多少人,只能是搞一個大概數字,而且這個數字還僅僅是侷限於已知範圍,隱戶是不計算在內的。

相對於偌大的正泰縣裡的將近十萬人而言,李軒帶出來的這區區五百人算個毛,隨便搶多幾個村子就能夠找到足夠食用的糧食了。

ωωω¤ttκǎ n¤℃ O

而且這還是建立在不能大搶特槍,不能把一個村落裡的所有糧食都搶走,得給他們留下必須的口糧,多餘的糧食才能帶走的情況下。

柳八苟早就建議李軒,大唐王朝身爲正統王朝,大唐新軍身爲正義之事,是不能和以往一樣隨便搶的,就算要搶也不能把大山附近的那些村落們的糧食給搶光了。

這話就連方東全他們也是很贊同。

爲什麼?

一次性把人家的口糧全部都搶光了,這些村民要不是餓死了,要麼就是逃走了,等到下次你搶誰去?

所以現在的大唐新軍外出收糧,都是走的保護費模式,會給這些村民們留下必要的口糧,不會都搶光的,而且針對的主要目標是一些地主大戶,而不是針對那些貧民。

理由也不是李軒愛惜百姓,對地主富豪有歧視,而是隻有在這些地主富豪的糧倉裡才能夠找到在足夠的糧食啊。

那些**家裡連米缸都沒一口,搶也搶不了多少。

即便是當初在馮家莊的時候,他們搶的也只是馮家糧倉內的大批存糧,對於那些馮家莊內的普通佃戶、農戶們的糧食卻是基本沒動。

李軒覺得這一路往西北而去,應該能夠找到不少地主老財,把他們一股腦搶了也就不用太擔心糧食不夠了。

而李軒的預計這一次總算是對了,當天他們轉身撤退後,一路往西北而去,第二天就遇上了一個小莊子,一番恐嚇之後,都不用直接攻打,那一家地主就是主動送出了不少糧食,甚至還有雞鴨豬肉等肉食。

這一次的恐嚇行動,讓李軒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條嶄新的光明大道,那就是不用靠搶也能獲得大量的糧食。

以往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動手搶的,這一動手人家肯定會反抗,哪怕最後會投降,但是依舊還是有一個反抗的過程,這多少會給大唐新軍造成一些麻煩。

如果只是恐嚇一番,明確說拿了糧食和財物就走,相信那些地主們不少都是願意破財消災的。

於是乎,接下來的幾天李軒是如法炮製,專門找那些規模中等的地主老財,一去到就是外頭把五百多人一擺,然後就開始恐嚇人家了,說什麼再不拿出糧食孝敬就殺進去雞犬不留之類的話。

但是如果爾等願意主動孝敬糧食,大爺們立馬就走,絕不含糊。

偶爾會遇上一些硬茬子,仗着自己有好幾百護院,莊丁,佃戶之類的守護莊子,死活不願意破財消災,對於這些人,李軒的態度只有一個:“大爺不和你一般見識,我們走!”

不過多數情況下,那些地主老財們都是會主動的送出一部分糧食,雖然數量不能和直接劫掠所得相比,但是也是頗爲可觀。

最關鍵的是,如此避免了頻繁的戰鬥,避免了給大唐新軍造成傷亡!

這對於只有五百多人,戰兵更是隻有三百人的大唐新軍來說很重要,要是一場行戰鬥就死一兩個人,十場二十場下來可就是幾十人了,而他們在外頭死傷一多的話可就不好辦了。

哪怕是可以在外頭挾裹一些青壯充入軍中,但是這些沒有經過訓練的青壯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頂多就是當民夫用。

大唐新軍雖然因爲火槍兵和長矛手的大量存在,所需的訓練時間也很短暫,有個兩三個月就很充分了,但是這兩三個月的訓練卻是不能省啊。

路上挾裹的這些青壯可沒辦法讓他們在路上訓練,沒有訓練過的農夫可沒辦法補充進入新軍之中打仗。

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師克柳州(求訂閱,月票)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